1、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1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群体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群体种群种群,也一样离不开环境中其它生物。也一样离不开环境中其它生物。同一时同一时间内聚集在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集合间内聚集在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集合,叫叫做做群落群落.生活在这些地方各种生活在这些地方各种动物动物、植物植物和和微生微生物物,组成了它们,组成了它们群落群落。关键点:关键点:.一定区域,包含这里各种生物。一定区域,包含这里各种生物。.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含有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含有直接直接或或间接关间接关系系.第2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农田农田生物生物群落群落农田中除农民种植农作物农田中除农民种植农
2、作物外,还有杂草等各种植物外,还有杂草等各种植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各及昆虫、青蛙、老鼠等各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海洋海洋生物生物群落群落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有珊瑚、贝类、甲壳类等有珊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植物和微生物。样植物和微生物。森林森林生物生物群落群落森林中有大树、小树、草森林中有大树、小树、草本等各种各样植物,还有本等各种各样植物,还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物及细菌、真菌等。物及细菌、真菌等。第3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一、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第4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3、二、群落物种组成二、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多少。特点:特点:1)物种组成是区分不一样群落主要特征。)物种组成是区分不一样群落主要特征。2)不一样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不一样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异很大。差异很大。注注:越靠近热带地域,越靠近热带地域,单位面积内物种单位面积内物种越丰富,即丰富度越大越丰富,即丰富度越大。第5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1.捕食捕食2.竞争竞争3.寄生寄生4.互利共生互利共生第6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大草履虫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小草履虫分别培养分别培养分别培养分别培养生活很好生活很好混合
4、培养混合培养混合培养混合培养大草履虫死亡大草履虫死亡小草履虫正常小草履虫正常P72P72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第7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怎样解释资料试验结果?怎样解释资料试验结果?这两种草履虫含有相同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这两种草履虫含有相同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个杆菌为食)一个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数量较少,而食物数量较多,所以表现为两种履虫数量较少,而食物数量较多,所以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种群数量均增加。草履虫种群数量均增加。但伴随两种草履虫数量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争但伴随两种草履虫数量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
5、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小草履虫处于优势。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小草履虫处于优势。伴随小草履虫数量增加,争夺食物优势越来越大,伴随小草履虫数量增加,争夺食物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起源而灭亡。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起源而灭亡。第8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叫做竞争和空间等现象叫做竞争。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竞争竞争:竞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竞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一只大象为(一只大象为了草原中唯一了草原中唯一水
6、源而驱走斑水源而驱走斑马群)马群)第9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竞争关系,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则可表示为种群数量种群数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竞争竞争:第10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捕食:捕食:概念:一个生物(动物)以另一个生物身概念:一个生物(动物)以另一个生物身体或器官为食。体或器官为食。第11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P72资料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波动有什么规律?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波动有什么规律?猞猁数量猞猁数量雪兔数量雪兔数量猞猁数量猞猁数量雪兔数量雪兔数量雪兔和猞猁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相互制约,它们种群
7、数它们种群数量在一定范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围内波动。第12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动物在捕食较小生物时,普通是将对方杀动物在捕食较小生物时,普通是将对方杀死再吃掉。而在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生物时(如死再吃掉。而在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生物时(如昆虫吃树叶),虽不杀死对方,却将造成对方昆虫吃树叶),虽不杀死对方,却将造成对方身体显著残缺。身体显著残缺。比如:比如:草食动物牛以一些植物为食草食动物牛以一些植物为食 小型肉食动物能够草食动物为食小型肉食动物能够草食动物为食 大型肉食动物能够草食或小型肉食动物为食大型肉食动物能够草食或小型肉食动物为食 杂食性生物能够植物或动物为食杂食性生物能够植物或动物为食种间关
8、系种间关系捕食:捕食:第13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捕食者捕食者被捕食者被捕食者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量改变曲线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量改变曲线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捕食:捕食: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制约,二者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制约,二者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时间种群数量种群数量第14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竞争与捕食作用结果有何区分?竞争与捕食作用结果有何区分?竞争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竞争结
9、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势,最终灭亡。捕食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制约,两个种群捕食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制约,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种群数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种群数种群数量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第15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寄生:寄生:概念:一个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个概念:一个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个生物(寄主)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养分生物(寄主)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以维持生活。比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内;比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体表;菟丝
10、子寄生在豆科植物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第16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思索:在寄生中寄生者与寄主利益关系怎思索:在寄生中寄生者与寄主利益关系怎样?样?寄生关系为寄生者获益,寄主受害。寄生关系为寄生者获益,寄主受害。思索:寄生与捕食主要区分是什么?思索:寄生与捕食主要区分是什么?捕食中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显著残捕食中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显著残缺,寄生中寄主不会出现这些改变。缺,寄生中寄主不会出现这些改变。(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寄生:寄生:第
11、17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寄生关系,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寄生关系,则可表示以下:则可表示以下:种群数量种群数量时间时间A 寄主寄主B 寄生者寄生者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寄生:寄生:第18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概念: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彼此有利。种间关系种间关系互利共生互利共生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共生关系,则可表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共生关系,则可表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共生关系,则可表假如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共生关系,则可表示以下:示以下:示以下:示以下:生物数量生物数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
12、生物生物B第19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部利用豆科植物制造有机部利用豆科植物制造有机物生活,同时将空气中氮物生活,同时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氮肥回报豆科植气转化为氮肥回报豆科植物。物。例一: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例一: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例一: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例一: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第20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例二:地衣例二:地衣例二:地衣例二:地衣藻类藻类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给真菌提供有机物给真菌提供有机物比如:比如:地衣是藻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类与真菌共生体真菌真菌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水和无机盐供给藻类供给藻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互
13、利共生互利共生第21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其它经典实例其它经典实例白蚁白蚁肠道为肠道为鞭毛虫鞭毛虫提供了提供了生活场所生活场所,而鞭毛虫能够而鞭毛虫能够帮助白蚁帮助白蚁消化消化其所赖以生存其所赖以生存纤维纤维。爬行动物中爬行动物中“绿毛龟绿毛龟”与与丝状藻类丝状藻类之间是共生现之间是共生现象另一个形式象另一个形式,丝状藻借龟甲表面丝状藻借龟甲表面,作为附生基底作为附生基底,从龟甲表层分泌物中吸收养料而滋生从龟甲表层分泌物中吸收养料而滋生;当整个龟甲当整个龟甲被丝状藻覆盖后被丝状藻覆盖后,形似龟甲长满绿毛从而可逃避敌形似龟甲长满绿毛从而可逃避敌害。害。第22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空间结构群落
14、空间结构第23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空间结构群落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配置情况,包含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配置情况,包含垂直垂直结构结构和和水平结构水平结构等。等。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显著:在垂直方向上显著分层现象分层现象即不一样生物占即不一样生物占据不一样高度。据不一样高度。在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乔木在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它下面有灌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它下面有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还有地下木层、草本层、地被层,还有地下生物。动物则鹰、松鼠等处于顶层,生物。动物则鹰、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雉等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麻雀、雉等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
15、地面,蚯蚓、蝼蛄等在地下。地面,蚯蚓、蝼蛄等在地下。第24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显著分层现象:在垂直方向上显著分层现象即不即不一样生物占据不一样高度。一样生物占据不一样高度。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第25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6、水平结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因为地形改变、土壤湿在水平方向上因为地形改变、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一样、生物本身生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一样、生物本身生长特点不一样,以及人与动物影响等原因影响,长特点不一样,以及人与动物影响等原因影响,不一样生物有分布于不一样地段现象。不一样生物有分布于不一样地段现象。第26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区分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区分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是因为分层现象是因为生物本身生物本身高度高度或活动空间高度造成;或活动空间高度造成;水平结构水平结构分段是因为分段是因为环境环境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选择造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
17、对生物选择造成。成。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和和水平结构水平结构都是指都是指不一样种生不一样种生物分布差异物分布差异。同种生物同种生物则不能组成垂直结构则不能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不因同种生物一致而影响或水平结构。(也不因同种生物一致而影响垂直或水平结构存在。)垂直或水平结构存在。)第27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在在一一群群落落中中,对对甲甲、乙乙两两个个动动物物种种群群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列图,据图回答: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列图,据图回答:(1)(1)甲、乙两种群之间关系是甲、乙两种群之间关系是。(2)(2)在在3 3、4 4月月份份甲甲种种群群数数量量下下降降,很很可可能能是
18、是因为因为。(3)种群数量改变周期是种群数量改变周期是。捕食关系捕食关系乙种群数量增加乙种群数量增加1年年第28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数量改变。那么而发生数量改变。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甲、乙、丙三图表示关系依次是(关系依次是()A.共生、竞争、捕食共生、竞争、捕食 B.共生、捕食、竞争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捕食、竞争、共生B第29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2.将、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将、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图所表示结果,将这两种
19、器中培养,得到图所表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所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所表示结果。从试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种表示结果。从试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种间关系是间关系是()A竞争竞争B捕食捕食C共生共生D寄生寄生A第30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3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两个种群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两个种群(a、b)数量改数量改变如图所表示,以下判断正确是变如图所表示,以下判断正确是Aa种群与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种群依赖于b种群种群Ba种群与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种群为s型增加,
20、其增加受本身密度制约型增加,其增加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种群为J型增加,一直受到型增加,一直受到a种群制约种群制约第31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4、以下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叙述不正确是、以下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叙述不正确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含有分层现象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含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差异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D第32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5、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述观点不正确是相互影响。
21、下述观点不正确是()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几率降低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几率降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幼鱼,这有利于鲈鱼鲈鱼有时捕食鲈鱼幼鱼,这有利于鲈鱼一个维持一个维持C自然界中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自然界中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保持是有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保持是有利利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会使另一个种消失 D第33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6、防治松毛虫惯用方法有招引灰喜、防治松毛虫惯用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鹊和施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关系依次是白僵
22、病菌与松毛虫关系依次是A竞争和互利共生竞争和互利共生B捕食和寄生捕食和寄生C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互利共生D寄生和捕食寄生和捕食第34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垂直结构。引分层现象,称为群落垂直结构。引发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发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主要原因分别是现象主要原因分别是()A温度、食物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光照、食物D第35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 6、在某栎林中、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分布以下表植物和动物分布以下表上层上层中层中层下层下层植物植物动物动
23、物乔木乔木林鸽林鸽灌木灌木长尾山雀长尾山雀草木草木鹪鹩、昆虫鹪鹩、昆虫(1)上表表达了生物群落)上表表达了生物群落 ,它反,它反应了动物、植物都含有应了动物、植物都含有 现象现象(2)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植物种类不一样,)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植物种类不一样,这种分布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原因相关?这种分布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原因相关?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分层分层光照光照第36页第3节 群落的结构(3)栎林中动物分布取决于植物分布,栎林中动物分布取决于植物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生存提供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生存提供 ,而且动物这种,而且动物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 食物和栖息场所食物和栖息场所竞争竞争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