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 计算机网络逻辑结构是由 通信子网 和 资源子网 两部分组成。
2. 计算机网络中的结点分为 访问结点、交换结点、混合结点 三类。
3. 计算机网络中的链路分为 物理链路、数据链路 两类。
4.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均为 交换结点。
第二章
一 填空题
1. 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时延包括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三部分。
2. 曼彻斯特编码中跃变点的作用是 同步和数据。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中跃变点的作用仅是 同步。
3. 信号从原始信号变换为信道信号需要 调制 设备。
4. 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泛采用的同步方式有 面向字符、面向比特 两类。
5. 按信号特征分,通信系统可分为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两类。
6. 按信号传输的方向与时间分,通信方式可分为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
7. 使用双绞线传输介质时,网卡接口是 RJ-45 。
8. 按传输特性分,同轴电缆可分为 基带、宽带 两类。
9. 信道噪声分为 热噪声、冲击噪声 两类。
10. 因特网采用 数据报 交换技术。
11. 时分复用器的输出线路容量 等于 各输入线路容量之和。
二 单选题
1. 模拟信号在数字信道发送是,需要(B)。
A 模拟信号模拟调制 B 模拟信号数字调制 C数字信号数字编码 D PCM
2. 进行模拟信号的模拟调制是为了实现(B)。
A 改变原始信号的频率,使之方便在信道传输。
B 便于进行频分多路复用。
C 提高传输速度和保密性。
D 降低传输成本。
3. 异步传输(A)。
A 比同步传输效率低,但更简单。
B 比同步传输快。
C 是等时传输的别称。
D 比同步传输效率高。
4. 在数字信号编码中,每一位码元占全部码元宽度,连续发“1”,连续发正电流,连续发“0”,连续发负电流,此码为(C)。
A 单极性不归零编码 B 单极性归零编码 C 双极性不归零编码 D 双极性归零编码
5. 循环冗余码信息位为K 位 ,冗余位为 r 位,编码效率为(D)。
A r/(r+k) B 1/(r+k) C r/k D k/(r+k)
6. 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为(D)。
A 双绞线、同轴电缆 B 双绞线、光纤 C 同轴电缆、光纤 D 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
7. 将物理通信总频带分割为若干个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就是(A)。
A 频分多路复用 B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 空分多路复用
8. 设一个同步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与三个用户终端相连,用户终端的数据速率分别为 2400bps、2400bps、4800bps,问:该系统线路的数据速率最高位(D)。
A 2400bit B 4800bps C 7200bps D 9600bps
9. 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是(B)。
A 外同步 B 自同步 C 群同步 D 其他
10. 光纤电缆的工作频率接近于(C)。
A 20MHz B 200MHz C 2GHz D 800KHz
三 判断题
1. 数字信号较模拟信号拥有更宽的宽带。 (√)
2. 在保持数字信道带宽不变的情况下,信号的频带越宽,其信号噪声可以越大。(√)
3. 时间函数中变化较快的信号必定具有较宽的频带。 (×)
4. 误码率与错码出现的位置有关。 (×)
5. 单极性编码信号存在直流分量。 (√)
6. 频带传输可以不经过调制解调。 (×)
7. 异步传输仅面向字符通信。 (√)
8. 虚电路适合于交互式通信。 (√)
9. 差错控制编码的冗余度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
10. 双绞线仅适用于点到点的链接。 (√)
四 计算题
1. 对于宽带为 4KHz的信道,若有八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信噪比为 80Db,问:
按奈奎斯特定理最大限制的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少?按香农定理最大限制的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少?
2. 彩色电视信号宽带为6MHz,每个样本用10位二进制码表示,计算其数据传输速率。
3. 设有16路数字信号,数据传输速率都为 8Kbps。若采用同步TDM方式将这16路信号复用到一条通信线路上(不考虑警戒带)进行数字传输,则复用线路需要的信道容量至少为多少?
4. 利用生成多项式 X4+X3+X+1 校验报文11001010101是否正确。并指出有几位冗余位和几位数据位并给出校验过程。
第三章
一 填空题
1. 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是 传输层 。
2. 网络协议包括 语法、语义、同步 。
3. 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 可以弥补通信子网所提供的服务和网络用户所需服务的差别。
4. 物理层接口的4个特征是 机械、电气、功能、规程。
5. Go-Back-N 协议的接收窗口的大小= 1。
6. 在滑动窗口机制中,当发送序号字段为3比特时,发送窗口最大尺寸是 8 。
7. 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可以提供 面向连接、面向无连接 两项服务。
8. (n)-PDU构成包括 (n)-UDI 和 (n)-PCI /用户数据信息和协议控制信息两部分。
9. OSI定义5 类运输层协议。
10.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元是 帧。
二 单选题
1. 在(C)ARQ中,如果受到一个NAK帧,只将该损坏或丢失的帧重传。
A 停止等待 B Go-Back-N C 选择重传 D. A 和B
2. 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D)。
A 交互管理 B 透明传输 C 死锁出来 D 数据加密
3. 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B)的控制。
A 接收方数据流量 B 发送方数据流量 C 接受和发送两方数据流量
D 链路上任意两节点间数据流量
4. Go-Back-N ARQ协议的发送窗口、接收窗口的大小具有下列关系:(C)。
A 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 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C 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 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5. OSI参考模型中具有可接受的剩余差错率和可接收的故障通知率的网络服务类型属(A)型网络。
A. A B. B C. C D. D
6. OSI运输层协议中,(D)协议最复杂。
A 0类 B 1类 C 3类 D 4类
7. 关于OSI物理层,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
A 物理层包括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B 物理层不涉及比特流中各比特的含义
C 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是比特 D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
8. 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D)
A 交互管理 B 透明传输 C 死锁 D 文本压缩
9.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是在OSI模型的(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三 判断题
1. 网络体系结构是由连续层组成。 (×)
2. 物理层是关于传输设备及其接口的标准。 (×)
3. 连续ARQ协议的接收窗口受控于发送窗口。 (×)
4. 在链路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连续ARQ 协议不一定优于停止等待协议。 (√)
5. 网络层协议的执行只需使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跟物理层没有关系。 (×)
6. 在数据报服务中,由通信子网负责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
7. 运输层是解决通信问题的最高层。 (√)
8. OSI的应用层解决语义问题。 (×)
9. 路由选择仅在网络层实现。 (√)
10. 从层次结构看,TCP/IP体系结构比OSI参考模型复杂。 (×)
第四章
一 填空题
1.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技术有 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个。
2. MAC地址为48位。
3. IEEE 802.3传统以太网的最大帧长是 1518 字节,最小帧长是64 字节。
4. 共享局域网性能提高的方法有 划分网段、提高网络宽带、利用交换技术 3种。
5. 100BASE-TX的网卡接口标准为RJ-45 。
6. 千兆以太网的IEEE标准有 IEEE 802.3z、IEEE 802.3ab 2种。
7. 万兆以太网的IEEE标准有 IEEE 802.3ae、IEEE 802.3ak、IEEE 802.3an 3种。
8. 交换机常用的交换技术有 直通交换、存储转发、碎片隔离3种。
9. 交换机与网桥的主要区别为 多端口、可连终端 2种。
10.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方式有 基于端口、基于MAC地址、基于网络层、基于IP组播、基于策略 5种。
二 单选题
1.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B)。
A 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B 包括物理层、LLC层和MAC层
C 包括LLC层和MAC层 D 包括物理层
2. IEEE 802.3 对OSI参考模型中的(B)进行了加强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表示层 D 应用层
3. 下列(D)项,不是千兆以太网用到的传输介质。
A 单模光纤 B 多模光纤 C 双绞线 D 同轴电缆
4. 在802.3 MAC帧格式中,地址字段包括目的地址字段DA和原地址字段S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目的地址字段占6个字节,用于标示接收站的地址
B 目的地址由网络管理员制定
C 原地址的长度必须与目的地址字段的长度相同
D 局部地址是由网络管理员分配,且只在本网中有效的地址
5. 万兆以太网中不能应用的传输介质是(B)
A 扩展6类非屏蔽双绞线 B 普通5类双绞线 C 单模光纤 D 多模光纤
6. 关于LAN描述错误的是(B)
A LAN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
B LAN可以提供Internet服务
C LAN可以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
D LAN的中文名称是局域网
第六章
一 填空题
1. 按网络设计和网络功能的不同,将广域网分为 接入层 、 汇聚层 、核心层 和
出口层 4层结构。
2. HDLC提供 正常响应方式NRM 、 异步响应方式ARM 和 异步平衡方式ABM 3种操作方式。
3. HDLC是面向 比特 的,而PPP是面向 字符 的。
4. ATM采用了长度较小且大小固定的 信元 交换技术。
5. SONET和SDH是常见的 光 网络通信协议。
6. 在HDLC协议中,监督帧共用 48 比特。
二 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广域网通信协议是(A)
A HDLC B MPLS C 帧中继 D SMDS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分组交换技术的广域网通信协议有(D)
A X.25 B 帧中继 C ATM D PSTN
3. 下列广域网协议中面向无连接的是(D)
A ATM B 帧中继 C X.25 D PPP
4. PPP协议不支持的协商选项是(A)
A IPsec B 身份认证 C 回叫 D 链路压缩
5. 下列选项中SMDS系统不具有的特征是(D)
A 源地址验证 B 基于信元 C 面向无连接 D 差错检查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X.25的传输模式(D)
A 交换型虚拟电路 B 永久型虚拟电路 C 数据报 D 标签交换
7. ATM信元长度为(C)字节
A 72 B 54 C 53 D 32
8. ATM的虚拟电路包括两个组件:(A)和(B)
A 虚拟通道 B 虚拟路径 C 逻辑电路 D 时分复用
9. MPLS通过在每一个网络节点处进行(B)交换来实现包的转发
A IP报头 B 标签 C 电路 D MAC地址
10. 监控帧(S帧)的控制字段第3位和第4位为“10”,其代表(C)
A 接收就绪(RR) B 拒绝(REJ) C接收未就绪(RNR) D 选择拒绝(SREJ)
第七章
一 填空题
1. Internet协会ISOC下设3个最重要的机构分别是 IAB、IANA和IETF。
2. IP地址分配机构分别为 APNIC、ARIN、RIPENCC 3个组织完成。
3.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完成IP地址的物理MAC地址的映射,与其相反的协议是RARP。
4. TCP/IP协议的传输层有TCP和UDP协议,其中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UDP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5. 有一主机的IP地址为173.224.13.226,已知其主机地址的前七位用于子网号,则它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4.0。
6. IPv6将IP地址空间从 32 位 扩展到 128位。
7. 组播协议使用的是 D 类IP地址。
8. 传输层主要有两层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
9. 端口号长度为16位。
10. 网络通信中的五元组具体包含了 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号。
二 单选题
1. IPv4的IP地址有一组(C)的二进制数组成。
A 8位 B 16位 C 32位 D 64位
2. IP地址的表示方法为nnn.hhh.hhh.hhh,其每段的取值范围是(B)
A 1—254 B 0—255 C 1—126 D 0—16
3. 给定的IP地址为192.55.12.12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则子网号是(A),主机号是(C),直接的广播地址是(B)
(1) A 0.0.0.112 B 0.0.0.120 C 0.0.12.120 D 0.0.12.0
(2) A 0.0.0.112 B 0.0.12.8 C 0.0.0.8 D 0.0.0.127
(3) A 255.255.255.255 B 192.55.12.127 C 192.55.12.120 D 192.55.12.112
4. 如果主机地址的头十位用于子网,则184.231.139.239 的子网掩码是(D)
A 255.255.192.0 B 255.255.224.0 C 255.255.255.224 D 255.255.255.192
5. 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下列主机选项(B)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和主机129.23.144.16通信
A 129.23.19.21 B 129.23.27.222 C 129.23.130.33 D 129.23.148.127
6. 下列IPv6地址表示错误的是(D)
A FEDC:BA98:7654:4210:FEDC:BA98:7654:3210 B FF01::101
C 0:0:0:0:0:0:202.201.32.29 D FF01::101::25
7. 下列选项中关于IPv6描述错误的是(A)
A IPv6没有广播地址
B IPv6理论上能够提供近无线的IP地址,满足任意数量设备的上网需求
C IPv6报头格式比IPv4的简单,长度更短。
D 移动IPv6协议为用户提供可移动的IP数据服务,提供无缝漫游。
8. 下列选项中不是ICMP协议的功能是(D)
A 通告目的主机不可达 B 检测环路 C 通告错误的IP报头 D 提供错误的解决方案
9. 下列关于ARP协议选项错误的是(A)
A 将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B 每台主机内都维护着一张ARP高速缓存表
C 通过在DOS模式下运行“ARP-a”,可以查看内存中的ARP表。
D ARP高速缓存表的映射条目,一般生存周期为20分钟。
10. 下列关于TCP协议的选项,正确是(B)
A TCP是网络层协议,提供了面向非连接的报文段传输协议。
B TCP报头的前20个字节的格式是固定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为65495字节。
C TCP的链接是通过4次握手机制建立。
D TCP通过3次握手关闭TCP链接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D)
A SMTP协议 B BOOTP协议 C SNMP协议 D ICMP协议
三 简答题
1.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网络地址为129.259.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地点。请分析:①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谁否合适 ②如果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地址,计算每个主机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