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发酵食品-复习题
一 绪论
l .温度对发酵有哪些影响?
1.影响反应速率
2.影响发酵方向
另外,还影响发酵液的粘度、溶氧和传递速率。
l 发酵过程中怎样控制溶解氧?
溶氧浓度决定因素:供氧和需氧两方面。
供氧方面:1.调节搅拌转速;2.调节通气速率
需氧方面:1.菌体浓度和菌龄;2.基质种类和浓度;3.培养条件(其中以菌浓影响最明显)。
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基质浓度。
l PH对发酵有何影响?怎样控制?
影响:1.影响酶的活性。
2.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结构。
3.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速率。
4.影响代谢方向。
控制:(1)调节好基础培养基的pH。若控制消后pH在6.0,消前pH往往要调到6.5~6.8。
(2)通过加酸碱和中间补料来控制。
a.过去直接加酸(H2SO4)或碱(NaOH),现常用:生理酸性物质:(NH4)2SO4;生理碱性物质:氨水
b.补料既调节了pH值,又补充了营养,还可减少阻遏作用。如:味精厂普遍采用流加尿素,有两个作用:
调节pH值;补充氮源
l 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的特点与差异。
二 酸奶
l 酸奶加工过程,有大分子物质会发生哪些变化?
l 同型与异型发酵的概念。
同型发酵:发酵的过程中经EMP途径只产生乳酸,没有其它产物
异型发酵:发酵过程中除了乳酸,还产乙醇,二氧化碳等。
l 酸奶的加工工艺?
l 酸奶加工常见的菌种有哪些?
1.嗜热链球菌;2.保加利亚乳杆菌;3.嗜酸乳杆菌;4.双岐杆菌
l 酸奶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产生的原因?如何控制?
1、 砂化:从酸奶的外观看,出现粒状组织。
产生砂化的原因有:
(1)发酵温度过高。
(2)发酵剂(工作发酵剂)的接种量过大,常大于了3%。
(3) 杀菌升温的时间过长。
2、 风味:①.无芳香味 ②.酸乳的不洁味 ③.酸乳的酸甜度 ④原料乳的异臭
风味不佳的原因:(1)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的比例不适当。
(2)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杂菌。
(3)酸甜比例不适当。
3. 表面有霉菌生长 原因:酸乳贮藏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4.口感差 原因:生产酸乳时,采用了高酸度的乳或劣质的乳粉。
5. 乳清析出 原因:(1)原料乳的干物质含量过低。(2)生产过程中震动引起,另外是运输途中道路太差引起。(3)蛋白质凝固变性不够,是由于缺钙引起。
6.发酵不良 原因:原料乳中含有抗生素和磺胺干药物,以及病毒感染。
控制措施:用于生产发酵乳制品的原料乳,必须作抗生素和磺胺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的检验。
三 葡萄酒
l 葡萄酒的分类,葡萄酒生产的菌种有哪些?
(一 )按酒的颜色分类
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
(二)按含糖的多少分类
1.干葡萄酒:含糖量≤4.0g/L 2.半干葡萄酒:含糖量4.1~12g/L
3.半甜葡萄酒:含糖量12.1~45g/L 4.甜葡萄酒:含糖量≥45g/L
(三)按酿造方法分类
1.天然葡萄酒
2.加强葡萄酒:
在用葡萄酿制的酒液中添加脱臭酒精或添加白兰地以提高酒精含量,这样的酒称为加强干葡萄酒。
3.加香葡萄酒
(四)按含不含二氧化碳分类( 20℃ )
1.平静葡萄酒:<0.05MPa
2.起泡葡萄酒:≥0.05MPa
3.低起泡葡萄酒(葡萄汽酒) :0.05~0.25MPa
4.高起泡葡萄酒: ≥0.25MPa
菌种:醋酸菌 乳酸菌 酵母菌
l 葡萄酒的浑浊及褐变的原因与控制。
1、微生物混浊:(1)酵母菌SO2,除酒脚时将酵母细胞分离掉。 对甜葡萄酒可添加山梨酸钾。
(2)乳酸菌 添加 SO2
(3) 醋酸菌 (厌氧)SO2 ① SO2 ②提高酒精度③减少酒液与空气接触
2、Fe: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氧化铁。
氧化铁+单宁→鞣酸铁(青色) 氧化铁+磷酸→磷酸铁(白色)
添加SO2前添加柠檬酸和阿拉伯树胶、
3、酒石:酒石酸氢钾、阳离子交换树脂
4、Pr:Pr +单宁、添加膨润土悬浊液
5、Cu:Cu+ SO2 →胶化物+Pr→浑浊 添加Na2S,再加酪蛋白
6、色素:低温浑浊、高温溶解,添加阿拉伯树胶
(二)氧化及防止 空气非酶,多酚氧化酶,单宁易引起褐变,因此(1)免与空气接触(2除酒脚要彻底
l 影响发酵的因素有哪些?
⑴ 温度 ⑵O2 ⑶SO2 ⑷总酸度和PH值 ⑸酒精 ⑹糖
l 葡萄酒的酿造机理与流程。
机理:
流程:(一)发酵醪的制备(二)酒母的制备(三)发酵酿酒(四)熟成。
l 葡萄酒酵母如何进行扩大培养?
(1) 天然酵母的扩大培养
(2)纯种酵母的培养
①斜面试管菌种
②液体试管培养
③三角瓶培养
④玻璃瓶培养
⑤酒母罐培养
⑥酒母使用
l 葡萄酒酿造中加二氧化硫的作用是什么?
a. 杀菌作用:
b.澄清作用:
c.抗氧化作用:
d.溶解作用:有利于果皮中色素、无机盐等成分的溶解。
e.增酸作用:
f.除醛作用。亚硫酸与醛结合,除去了影响酒液口味的物质,酒液中芳香物质的香味得到显示。
四 黄酒
l 黄酒发酵醪酸败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l 黄酒发生褐变的原因及其控制。
l 黄酒浑浊的原因及其控制。
l 绍兴黄酒加工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五 啤酒
l 啤酒生产的原料有哪些?啤酒花有何作用?
l 啤酒生产的菌种有哪些?啤酒发酵的机理。
l 啤酒的加工工艺?麦芽-汁-发酵-过滤
六 白酒
n 白酒按香型分为哪几种?代表酒是哪些?
n 固态法白酒生产特点是什么?
(1)双边发酵 白酒发酵过程中糖化和发酵同时进行。酿酒生产中采用“低温入窖、缓慢发酵”的操作工艺。
(2)续糟发酵 ,酒糟反复发酵,有利于提高出酒率。
(3)甑桶蒸馏 固态发酵的蒸馏是将发酵后的酒糟装入传统的甑桶中,蒸出的白酒品质较好,这种蒸馏方式,不仅是浓缩分离酒精的过程,而且是香味的提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4)多菌种发酵
(5)界面复杂:窖内的三相状态同时存在,界面关系复杂且不稳定,这个条件有利支配着微生物的繁殖与新陈代谢,形成白酒特有的芳香。
n 大曲中有哪些微生物?
中温曲中的主要微生物 :(1)酵母菌(作用:酵母属菌主要起酒精发酵作用;汉逊酵母菌属的多数种产生香味。) (2)霉菌(作用:主要起分解蛋白质和糖化的作用。 )
(3)细菌(作用: 分解蛋白质和产酸,有利于酯的形成。)
l 白酒降度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口味淡薄,后味短 ,混浊。(原因:高碳酯的溶解度与温度和酒度有关。 )
解决措施:⑴冷冻过滤法
水 -10℃
酒 ——→ 稀释 ——→ 冷冻 → 过滤(脱脂棉)
⑵吸附法:活性炭(万分之一)、淀粉(0.1~0.2%)、膨润土、高岭土、醇脂等。
⑶离子交换柱吸附过滤法:将离子交换与吸附相结合。
⑷膜过滤:除去带正电离子
七 味精
l 味精生产的原料及工艺流程?
l 简述谷氨酸的合成途径。
l 谷氨酸发酵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l 如何对谷氨酸进行提炼?
八 酱油
l 生产酱油用的原料、菌种有哪些?
原料:1、蛋白质原料:(豆粕、豆饼、花生饼、大豆、其它蛋白质原料。)
2、淀粉质原料:(麸皮、小麦、碎米、米糠、玉米、甘薯、大麦、粟、高粱等。)
3、食盐
4、水
5、一些辅助原料
菌种:霉菌(制曲:米曲霉、黑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
l 生化变化有哪些?
生化过程:1蛋白质分解作用
2淀粉糖化
3酒精发酵作用
4酸类发酵作用
l 生酱油需经过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杀死有害微生物
l 简述酱油的酿造原理和工艺流程。
流程: 原料选择→种曲制备→制曲→发酵→浸出→加热与配制→防霉→包装
l 简述酱油色香味的形成机理及其主要组成成分。
九 醋
l 简述醋的发酵原理和加工工艺。
原理:C6H12O6 →2C2H5OH + 2CO2;2C2H5OH → 2CH3CHO + H2O
2CH3COH +O2 → 2CH3COOH + H2O
工艺:(1)原料润水、蒸料和冷却;(2)添加麸曲和酒母;(3)糖化及酒精发酵;(4)醋酸发酵;(5)后熟;(6)淋醋;(7)陈醋;(8)配兑及灭菌
(酿造食醋:原料→原料处理→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淋醋→灭菌→灌装
配制食醋:酿造食醋+食用冰醋酸→调配→灭菌→灌装)
l 生产醋的发酵原料有哪些?
—般可将制醋原料分为主料、辅料、填充料和添加剂四大类。
1. 主料
• 包括含淀粉质或含糖、含酒精的物质,如谷物、薯类(甘薯、木薯、马铃薯)、果蔬、食糖与糖蜜、酒糟及野生植物等。
2.辅料
• 辅料一般采用谷糠、麸皮或豆粕
3.填充料
• 常用的填充料有谷壳、稻壳、高粱壳、小米壳、玉米秸、玉米芯、高粱秸、花生皮、甘薯蔓、刨花、浮石以及多孔玻璃纤维等。(其主要作用是疏松醋醅,积存并使空气流通,以利于醋酸菌进行好氧发酵。)
4.添加剂
• 添加剂不仅能改善食醋的色泽和风味,还能改变食醋的体态,常用的添加剂有:食盐、砂糖、芝麻、茴香、生姜和炒米色等。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