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原复习总结2017.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138334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复习总结20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马原复习总结20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马原复习总结20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马原复习总结20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马原复习总结20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绪论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再次,从它的研究对象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2、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长远的指导意义。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康德、费希尔、黑格尔(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基本内核)

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昂利圣西门、沙尔傅里叶、罗伯特欧文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题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

4、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唯物

5、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鼓励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二)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

6、的最高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3. 体现

7、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

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二、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与文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使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现象及其客观规律的探索过程(二)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把握两大方面:1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

9、基础2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产领域、社会政治领域和科学文化领域)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三、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 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体现在: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

10、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三)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1.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

11、2.联系具有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1.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机构性2.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 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2 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

12、“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原因: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范畴的“钥匙”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13、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与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1.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2.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1.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

14、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1.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吧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

15、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三)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时,此物转化为他物(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四)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16、,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一)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

17、规律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认识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二)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二) 辩证唯物主义

18、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特点:1 反映具有摹写性,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2 反映具有创造性,因为对于认识对象有信息分析、抽象、选择、重组等创造三、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反复(一)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特点。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

19、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有两个基本条件:1.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二) 从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是认

20、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1.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运用实践手段等3.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4.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三)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因是:1.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2. 从某个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也永远不

21、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1.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无限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

22、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2.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1.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2.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三) 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1.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2. 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23、3. 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4.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二)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4、三、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 价值及其特性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价值尺度: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价值的特性:1. 客观性。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2. 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3. 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4. 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

25、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四)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2.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3. 真理必然是有价值的4.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两种根本对立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二) 社会

26、存在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2.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3.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

27、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与不平衡性2.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二、 生产力与

28、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1.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

29、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用来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2. 劳动对象。3. 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与实践活动的人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1.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不存在剥削2.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存在剥削关系(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0、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构成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2. 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1.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三、 经济基础与上

31、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1.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2.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执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念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

32、织形态和设施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社会形态: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二)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这种反作用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的消极力量四、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33、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二)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根源)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作用)(一)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

34、现出来三、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

35、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四)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五) 无产阶

36、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使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开始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1. 从小商品经济划分出来 2.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二) 资

37、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1.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2.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同时资本家和封建贵族还通过“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私有财产”,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基础)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

38、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1. 社会分工的出现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9、(三) 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四)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五)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

40、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产生的消极后果:1.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3.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

41、源的浪费(六)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

42、命运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二)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1.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2.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43、,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二)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价值包括三部分: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二、 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三、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

44、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1.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2.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 劳动者的劳动2 劳动对象3 劳动资料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丁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m为剩余价值律,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物化劳动的形式)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

45、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式)(二)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三)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资本的有机构成:c/v(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

46、资本价值构成。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不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减少,则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最后造成大量工人失业。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按照资本家的个人意愿进行,生产的东西完全被他们占有。(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三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价值形态上)社会总价值: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凝结在产品中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社会生产的分类:1 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2 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五)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