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扩大为原来的3倍 B、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576户 B、144户 C、100户 D、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520 B、 510 C、 500 D、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组中值能取整数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样本均值服从( )分布
A、 B.、 C.、 D、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估计标准误 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相关系数 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组织形式
2、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 )。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是可能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 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的 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
3、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4、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方法通常有( )
A、 Z检验法 B、 t检验法 C、 检验法
D、 F检验法 E、 几何检验法
5、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属性分组( )
A、 人口按性别分组 B、 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 C、 家庭收入水平分组 D、 在业人员按文化程度分组 E、 产品按质量等级分组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选择 与划分 。
2、对某村6户居民家庭共30人进行调查,所得的结果是,人均收入400元,其离差平方和为480,则标准差是 ,标准差系数是 。
3、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有 和 两个方面。
4、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分别称为 和 。
5、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到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众数、中位数、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是什么?
2、什么是假设检验的P值?如何根据P值作出假设检验的结论?
3、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4、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班学生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次数分布如下:
要求:根据上表资料,计算相应的的数字,填入表中空格。
2、根据有关调查,北京市每天每个家庭上网的时间服从正态分布。现从北京市家庭中随机抽取16户,测得平均每天每户家庭上网时间为4.5小时。试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判断北京市家庭上网的时间是否有显著提高?()
3、从100家自选商场销售额资料(x,亿元)和利润额(y,亿元)资料计算得知:
n=100,∑X=10,∑Y=20,∑X2=1.5,∑Y2=50,∑XY=3。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利润额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
题库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 )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2、某地区为了掌握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重点调查
3、用组中值与次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的统计图是( )
A 直方图 B 条形图
C 曲线图 D 折线图
4、离中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5、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1.3,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 正态分布 B 平顶分布
C 左偏分布 D 右偏分布
6、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7、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是否成立。
A 样本方差 B 总体指标
C 样本方差 D 样本平均数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组中值能取整数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方法,在小样本,且方差未知时,通常采用( )
A、Z检验法 B、t检验法 C、检验法 D、F检验法
10、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概率抽样调查 ( )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 其目的是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D、其调查单位是随机抽取的 E、抽样推断的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
2、常用的样本指标有( )
A 样本平均数 B 样本成数 C 抽样误差
D 样本方差 E 标准差
3、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4、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方法通常有( )
A、 Z检验法 B、 t检验法 C、 检验法
D、 F检验法 E、 几何检验法
5、中位数是( )
A 由标志值在变量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B 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 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 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 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当变量数列中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时,这种变量数列的分布呈_____分布;反之,算术平均数小于众数时,变量数列的分布呈______分布。
3、评价点估计量好坏的标准有_____、______和______。
4、相关系数,用于反映______条件下,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统计指标。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离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至少列出三个),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3、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4、假设检验一般有哪些步骤?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班级分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在统计学考试中,甲小组平均成绩75分,标准差11.5,乙小组成绩资料如表:
成绩(分)
人数(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2
5
8
6
4
合计
25
(1)计算乙小组的平均成绩。
(2)以尽可能精确的方法比较两小组平均成绩的代表性。
2、根据历史的统计,某种产品的次品率为2%。如果要求置信水平为95.45%的置信区间,并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4%,应抽取多大的样本?()
3、从100家自选商场销售额资料(x,亿元)和利润额(y,亿元)资料计算得知:
n=100,∑X=10,∑Y=20,∑X2=1.5,∑Y2=50,∑XY=3。根据以上数据,
(1)求出利润额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
(2)预测当销售额为0.5亿元时,利润额在置信度为95.45%的预测区间(已知预测标准误差为0.05亿元)。
题库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地进行私营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私营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私营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2.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 确定组距和组数
C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 确定全距和组距
3用组中值与次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的统计图是( )
A 直方图 B 条形图
C 曲线图 D 折线图
4. 离中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5. 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 30个 B 50个 C 80个 D 100个
6. 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是( )
A 抽样平均误差 B 抽样极限误差
C 区间估计范围 D 置信区间
7. 原假设为真,我们却拒绝它的概率为( )
A 1-a B b C 1-b D a
8. 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是否成立。
A 样本方差 B 总体指标
C 样本方差 D 样本平均数
9. 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A 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
B 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 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D 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的关系
10. 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元)y=3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 增加70元 B 减少70元 C 增加100元 D 减少100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询问调查法有以下几种( )
A 访问调查 B 邮寄调查 C 电话调查 D 实验法 E 观察法
2.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五个组。这一分组( )
A 是等距分组 B 是异距分组 C 末组组中值为800
D 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E 某职工工资600元,应计在600-800元组内
3.在各种平均数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众数
4.在总体1000个单位中,抽取20个单位进行调查,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样本单位数是20个
B 样本个数是20个
C 一个样本有20个单位
D 样本容量是20个
E 是一个小样本
5.下列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相关关系( )
A 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
B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关系
C 广告支出与商品销售额关系
D 单位产品成本与利润关系
E 在价格固定情况下,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关系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统计学按方法的构成可以分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
2、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直方图是用__________________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4、标准差系数是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之比。
5、常用的总体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统计调查方案包括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数据的计量尺度分几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各是什么含义?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如何选择?
4、必要的抽样数目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2006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额、成交量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甲
1.2
1.2
2
乙
1.4
2.8
1
丙
1.5
1.5
1
合 计
-
5.5
4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理由。
2、某食品厂用自动装袋机包装食品,每袋标准重量为50克,每隔一定时间抽取包装袋进行检验。现抽取10袋,测得其重量为(单位:克);
49.8,51,50.5,49.5,49.2,50.2,51.2,50.3,49.7,50.6
若每袋重量服从正态分布,每袋重量是否符合要求。
(a=0.05,)
3、某10户家庭样本具有下列收入和食品支出(元/天)数据:
收入x
20
30
32
40
45
53
56
58
65
74
支出y
7
9
8
11
12
14
13
15
17
16
试求出以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回归方程,并预测当x=5时y的值。
题库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
A .全部人口 B.每个人
C.全部人口数 D.每户家庭;
2、将由显著性水平所规定的拒绝域平分为两部分,置于概率分布的两边,每边占显著性水平的二分之一,这是()。
A.、单侧检验 B、双侧检验 C、右单侧检验 D、左单侧检验
3、产品质量的检查应该采用( )。
A、重点调查的方法; B、典型调查的方法;
C、普查的方法; D、抽样检验的方法;
4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 )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
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
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
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
5、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越大,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扩大2倍,则样本容量( )。
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倍
C.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 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7、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 )
A、甲类较大 B、乙类较大
C、两类相同 D、不确定
8、所谓显著水平是指 ( )
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B、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C、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D、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9、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b表示( )
A、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
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
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不重复抽样误差( )
A、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B、小于重复抽样误差
C、等于重复抽样误差 D、与重复抽样误差何者更大无法判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频率是( )
A 概率 B 各组次数 C 非负数 D 自然数 E 各组的次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2. 下列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总体是唯一确定的,样本是随机的
B. 总体指标是确定不变的
C. 抽样指标是样本量的函数
D. 抽样指标也是随机变量
E. 抽样指标是确定不变的
3.若一组数据的偏度系数是-0.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分离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数据的极端值在右边,数据分配曲线向右延伸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E 数据的极端值在左边、数据分配曲线向左延伸
4. 进行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有( )
A 每次试验都是独立进行
B 各样本都来自正态总体
C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 各样本的样本量相等
E 各总体分布相互独立
5.人的血压与体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属于( )
A 正相关
B 单相关
C 负相关
D 复相关
E 完全相关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2、测定峰度系数β=3时,次数分布曲线为____________;为β<3时,为____________;β>3时,为________________曲线。
3、当___________________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4、总体方差越大,抽样误差就___________;总体方差越小,抽样误差______________。
5、当变量数列中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时,这种变量数列的分布呈__________分布;反之,算术平均数小于众数时,变量数列的分布呈___________分布。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2、如何对任意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进行比较?
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假设检验的P值?如何根据P值来作出假设检验的结论?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随机抽查某企业100名职工,其月工资资料如下表
月工资额(百元)
职工数(人)
要求:根据表中资料计算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5—8
8-10
10-12
12-14
14—18
4
10
80
3
3
合计
100
2、从500名初中生中随机抽出100名测量身高,通过计算得样本身高平均值为1.65米,样本标准差s为0.073,在概率为95.45%的保证程度下,对这些初中生的身高作出区间估计。(φ(2)=0.9545)
3、对9位青少年的身高y与体重x进行观测,并已得出以下数据:
,,,
,
要求:
以身高为因变量,体重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题库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方法分为( )
A 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 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 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 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2.某蕊片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3.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 人口按年龄分组 B 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C 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 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4. 在分组时,若有某个数据的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
A 上限所在组 B 下限所在组
C 任意一组均可 D 另设新组
5.方差是数据中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的( )
A 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B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C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 D 离差平均数的绝对值
6. 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1.3,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 正态分布 B 平顶分布
C 左偏分布 D 右偏分布
7. 原假设为假,我们却不拒绝它的概率为( )
A 1-a B b C 1-b D a
8.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抽样误差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5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5倍
9. 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虽然概念不同,但实质相同
B 两者完全没有关系
C 互相对应关系
D 不能从数量上讨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10. 当相关系数r=0时,表明( )
A 现象之间完全相关 B 相关程度较小
C 现象之间完全相关 D 无直线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不属于询问调查法有( )
A 访问调查 B 邮寄调查 C 电话调查 D 实验法 E 观察法
2. 非全面调查是指( )
A 普查 B 全面统计报表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E 抽样调查
3.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各组频率大于1 B 各组频率大于0
C 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D 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E 各组频率之和大于1
4.在500位同学中,抽取100名同学进行调查,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样本单位数是1000个
B 样本个数是100个
C 一个样本有100个单位
D 样本容量是100个
E 是一个大样本
5.下列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函数关系( )
A 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
B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关系
C 广告支出与商品销售额关系
D 单位产品成本与利润关系
E 在价格固定情况下,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关系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统计数据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2、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当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4、参数点估计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2、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遵循随机原则?
3、什么是离散系数?它的计算有什么意义?
4、什么是假设检验的P值?如何根据P值来作出假设检验的结论?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根据下表数据,计算1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均值、标准差。
按零件数分组
人数
0~10
2
10~20
5
20~30
3
合计
10
2、根据过去大量资料,西安市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时间服从正态分布。现从西安市家庭中随机抽取16户,测得平均每天每户家庭看电视时间为4.5小时。试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判断西安市家庭看电视的时间是否有显著提高?()
3、检查5位同学统计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布如下表:
每周学习时数x
4
6
7
10
13
学习成绩
y
40
60
50
70
90
试求出以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回归方程,并预测当每周学习时数为8时,统计学成绩。
题库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A、应用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推断统计学 D、理论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A、扩大2倍 B、减少到1/3 C、不变 D、减少到1/2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则最大艇速的均值的无偏估计值为 ( )
A、32.5 B、33 C、39.6 D、30
4、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 )
A、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B、离散程度越大
C、稳定性越高 D、离散程度越小
5、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6、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
A、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B、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
C、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
D、同一水平内部数值相等
7、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 )
A、甲类较大 B、乙类较大
C、两类相同 D、不确定
8、在假设检验中,若,则此检验是 ( )
A、左侧检验 B、右侧检验
C、双侧检验 D、不知道
9、某专家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45,35,43,45,58,他们年龄的中位数为 ( )
A、45 B、40 C、44 D、43
10、某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可认为有大约95.45%的学生考试成绩分布的范围是 ( )
A、(70,80) B、(70,86)
C、(62,94) D、(70,9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是( )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客观性 E 及时性
2. 下列哪些属于全面调查( )
A 普查 B 全面统计报表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E 抽样调查
3.下列关于变量数列中频率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 各组频率大于1 B 各组频率大于0
C 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D 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E 各组频率之和大于1
4. 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方法通常有( )
A Z检验法 B t检验法 C 检验法
D F检验法 E 几何检验法
5.收入与消费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属于( )
A 正相关
B 单相关
C 负相关
D 复相关
E 完全相关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统计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
3、在假设检验中,把符合的总体判为不符合加以拒绝,这类错误称为____________错误;把不符合的总体当作符合而接受,这类错误称为____________错误;显著性水平是用来控制犯第_______类错误的概率。
4、直线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__________;直线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确对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有意或者无意地误用统计学方法,其结论则会带来更大的欺骗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请根据你的了解,写出1个误用统计学方法的例子,并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应用方法?
2、随机抽样的含义与特点?
3、什么是标准差系数?在什么场合下计算标准差系数?
4、说明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水平项离差平方和、误差项离差平方和的含义与三者的关系?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随机抽查某企业100名职工,其月工资资料如下表
月工资额(百元)
职工数(人)
要求:根据表中资料计算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5—8
8-10
10-12
12-14
14—18
4
10
80
3
3
合计
100
2、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φ(2)=0.9545)
3、从某一行业中随机抽取5家企业,所得产品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数据如下:
产品产量(台)xi
40
50
50
70
80
生产费用(万元)yi
130
140
145
150
156
要求: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
附:
题库一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B 2.C 3.D 4.D 5.A 6.D 7A 8.B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E 2.ACE 3.ADE 4.AB 5.ADE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分组标志、组矩
2. 4元、0.01
3.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4. 弃真错误、纳伪错误
5. -1,1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答:(1)众数是一组数据分布的峰值,是一种位置代表值。其优点是不受极端值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唯一性。(1分)
(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也是位置代表值,其特点是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1分)
(3)均值是就全部数据计算的,它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集中趋势测度值。其主要缺点是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1分)
应用场合:当数据呈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三个代表值相等或接近相等,这时应选择均值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当偏斜的程度较大时,应选择众数或中位数等位置代表值,这时它们的代表性要比均值好。此外,均值只适用于定距或定比尺度的数据,而对于定类和定比尺度的数据则无法计算均值,但却可以计算众数和中位数。(2分)
2. 答:拒绝原假设的最小的显著性水平,被称为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2分)。(3分)。
3. 3.答:标准差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就是与变量的均值大小有关。(2分)。
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是不能直接用上述离散程度的测度值直接进行比较的。为了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