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_T 2247-2021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1299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1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_T 2247-2021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43_T 2247-2021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43_T 2247-2021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43_T 2247-2021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43_T 2247-2021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3湖南省地方标准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ulberry fruit sclerotiniosisof ICSCCS 65.020B 16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B43/T 22472021 2021-12发布-292022-03实施-29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桑椹菌核病 1 3.2 综合防控 1 4 病情诊断 1 4.1 早期诊断 1 4.2 田间诊断 1 4.2.1 诊断时间 1 4.2.2 诊断类型 2 5

2、 防治技术 2 5.1 防治原则 2 5.2 防治方法 2 5.2.1 农业防治 2 5.2.2 化学防治 3 5.2.3 生物防治 3 6 废弃物处置 3 7 档案管理 3 附录 A(资料性)桑椹菌核病病果症状 4 附录 B(资料性)桑椹菌核病化学防治药物推荐表 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章宝、蒋勇兵、王

3、明、黄仁志、蒋诗梦、曹慧、何小玲。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椹菌核病和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病害诊断、防治技术、废弃物处置和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果桑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2755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桑椹菌核病 mulberry fruit sclerotiniosis 俗称桑白果病,属真菌类病害。常见

4、的桑椹菌核病有桑椹肥大型菌核病、桑椹缩小型菌核病和桑椹小粒型菌核病 3 种,病原菌分别为白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白井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和肉阜状杯盘菌(Ciboria carunculoides)。3.2 综合防控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最优的技术组配方案,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比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4 病情诊断 4.1 早期诊断

5、 2 月下旬到 3 月下旬,观察桑园及周围地表是否有菌核及菌核萌发的子囊盘出现。一旦发现,可初步确定存在桑椹菌核病病原菌。4.2 田间诊断 4.2.1 诊断时间 4 月初至 4 月中旬,桑椹始熟期。4.2.2 诊断类型 4.2.2.1 肥大型菌核病 子囊盘肉质,前期为漏斗状,后期为盘状,盘部褐色。健康桑椹受感染后花被肿厚,呈乳白色或灰白色,病椹膨大,挤破后散发出臭气。发病后期病椹中有一黑色干硬的菌核,菌核大小不一,表面有瘤状突起。4.2.2.2 缩小型菌核病 病椹显著缩小,质地坚硬,灰白色,表面有暗褐色细斑点。病椹内部形成黑色坚硬的菌核。子囊盘有长柄,或稍扭曲,灰褐色,头部为纺锤形,有数条纵行

6、的褶纹,淡褐色。4.2.2.3 小粒型菌核病 桑椹的各小果受病原菌感染后,病小果显著膨大突出,外观如爆米花,内生小粒型菌核。病椹灰黑色,容易脱落而留果轴,果轴也会受感染,还会向嫩茎传染,引发断梢病。5 防治技术 5.1 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原则。5.2 防治方法 5.2.1 农业防治 5.2.1.1 园区选择 参照 LY/T 2755 执行,同时宜选择通风透光条件好且周围没有菌核病作物(如油菜)的地块。5.2.1.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适合当地栽植的果桑品种。5.2.1.3 合理种植 采用深沟髙厢种植。休闲采摘果园每 667 m2栽植 100 株左右;加工用果园每 66

7、7 m2栽植 300 株左右。其中均匀间隔栽植 5左右的雄株做授粉桑树。栽植行宜南北走向。5.2.1.4 肥水管理 肥料一般分冬、春、夏 3 期施用。冬肥每 667 m2施有机肥 1500 kg2000 kg;春肥在桑树发芽前20 d 左右施用,每 667 m2施有机无机复混肥 50 kg,初花期和幼果期用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施肥;夏肥在夏伐后每 667 m2及时施入复合肥 100 kg。适时灌溉和排涝,果实膨大着色至收获期间尽量少浇水。5.2.1.5 摘除病果 桑椹成熟期间,人工摘除病果,移出桑园集中深埋。5.2.1.6 覆盖地布 在菌核萌发前,果桑园可结合翻耕,全园覆盖地布。5

8、.2.2 化学防治 5.2.2.1 土壤消毒 桑芽露青期至脱苞期,选择气温相对较高的晴天对桑树、土壤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1 次2 次。5.2.2.2 药剂防治 桑椹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选择咪唑类和亚胺类杀菌剂对桑椹、桑叶和桑枝均匀喷施,喷药后如遇下雨需补施。采果前 20 d 停止用药。5.2.3 生物防治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木霉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生物制剂具体使用方法和配置浓度按相关说明书执行。6 废弃物处置 化肥、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并无害化处理。7 档案管理 对防治桑椹菌核病的药剂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农药使用档案且保存 2 年以上。附 录 A(资料性)桑椹菌核病病果

9、症状 a)肥大型菌核病病果 b)缩小型菌核病病果 c)小粒型菌核病病果 图 A.1 桑椹菌核病病果症状图 附 录 B(资料性)桑椹菌核病化学防治药物推荐表 桑椹菌核病化学防治药剂、施用剂量、施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见表 B.1。表 B.1 桑椹菌核病化学防治药物推荐表 序号 防治阶段 药剂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及剂型 用药量或稀释倍数(制剂用量667 m2)施用方法 安全 间隔期/d 1 初花期 咪鲜胺 25乳油 5001000倍液 喷雾 7 2 盛花期 咪鲜胺+菌核净 25乳油+40可湿性粉剂 5001000倍液+7501000倍液 喷雾 15 3 末花期 菌核净 40可湿性粉剂 7501000倍液 喷雾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