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119638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 一、 概 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某某乡村旅游 2.建设单位: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注册资金:50万元 4。项目负责人:某某 5.项目主管部门:乡镇政府 (二)、项目总投资 1500万元。近期500万元. (三)、资金筹措: 公司筹资3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项目合作700万元。 (四)、建设期限 三至六年 (五)、编制单位 某某规划设计院 二、某村基本情况 某村位于某乡的最南端,北临下港乡 村,东接 镇、西靠 镇。距市中心约35公里。全村总面积为2200亩,人口2226人,8个生产组,13个自然村,438户人家.民风纯朴,社会治安很好。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该村人均收入3400多元,在全乡处于中上游水平.主要产业是林果业,占总产值的70%左右,其中板栗占50%,杏占20%。养蚕户70多户,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目前,村子引山泉入户,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某村空气洁净、负离子含量高、食品和饮用水无污染,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该村共有人口976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30多位,90多岁的老人6位,是有名的长寿村。 本区域小梯田众多,田内种植粮食作物,田边种植杏、花椒、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木。农林间作,很有特点。 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是本区域最典型特色。家家都有小菜园,且以分布在房前屋后最多。这里的蔬菜不打药,不施化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蔬菜。 石磨、碾子分布较多,是村民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也是发展民俗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原生态"资源。 三、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1.兴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旅游业是富民兴村的产业,某村需要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小康社会。通过某村的旅游发展,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提升替代传统产业,保护水源地的需要 某村地处 市水源地黄前水库上游,对水环境的要求高。当前某村的产业是林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不高,效益一般.其中几十个养鸡大棚对水环境造成威胁,需要进行替代。通过旅游业这一“无烟工业"的发展,替代传统的养殖业的发展,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环境效益. 3.弘扬和保护某村民俗文化的需要 某村民俗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基本没有展示和整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旅游业,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 (二)、可行性 1、区位交通相对便利,市场条件好,可进入性强 从某村区位看,该村地处两城市交界地带,有公路直接与都市区相连,城区是规划区的主要客源地,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车程都在1-2小时左右,旅游区的可进入性较强。某村旅游东线经过此处,从宏观旅游地理位置看,本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显著,可以借助多层次、高密度的旅游交通网络充分发展旅游业。 2、生态资源相对丰富,有较大吸引力 某村四面环山、独特的小盆地自然环境,形成独特的山地小气候.山间植被繁茂,林果品种繁多,以板栗和杏树为主,谷底春来早,一年三季花飘香。自然生态资源相对丰富,以“山泉小溪流水人家;杏花板栗鸟语花香”为其主要特色.盆地周边基本没有工业污染,内部基本没有污染源,加之植被茂密,一年四季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村内八旬以上老人30多位,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这一切对城市居民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 3、上级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 随着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关联效益的突显,有关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在制定全区经济发展时将旅游业提到战略高度,提出“旅游兴区"的指导思想。此次,将某村作为民俗村开发试点,投入50万资金,支持某村旅游开发,有区、乡政府的重点扶持,本区必然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4、旅游规划已经制定 通过紧张的野外考察,旅游规划专家充分挖掘了某村的社会文化与自然内涵,设计了较为全面的方案,制定了《某某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5、管理体制较先进 某村旅游管理,一开始就设计了公司+农户的模式,体现了政府主导,更体现了市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管理体制的安排较科学合理. 总之,某村有条件、有能力发展好旅游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农民、农村与旅游业的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当地文明水平,旅游业会成为某村兴村富民的重要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表率和示范。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是可行的. 四、项目发展总体定位 (一)战略定位 近 期:生态休闲、三农乐园 中远期:以乡村风情为特色、以度假、休闲、娱乐为主体的综合旅游地 (二)战略品牌 乡间小路、世外桃源 (三)旅游形象定位 某村杏花村——下港某村(主要用于春季、夏初) 某村民俗村——下港某村(常年使用) (四)目标市场定位 依托周边城镇居民市场;吸引分流来某村的游客市场;利用特色专题旅游产品拓展省内外专项旅游市场。 五、规划项目布局 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结构、类型结构、开发利用方向,某村旅游总体布局采取“一区三沟” 格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一)、“一区":即某村乡村旅游休闲中心。 规划形象为“古树老屋、桃源人家" 功能定位:以山村民俗、三农体验、服务接待的综合服务旅游区. 又可分为以古树、人家为主题的乡村风貌旅游区、以桑蚕、纺织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旅游区、以荡舟、垂钓为主题的水景观光休闲旅游区,以及提供农家餐饮、住宿为主的服务区。 (二)、“三沟”即通沟林果生态旅游区、东岭根林下休闲旅游区、姚家沟山涧奇石休闲探险旅游区.其中通沟为近期规划的重点。 1.通沟林果生态旅游区。 规划形象:杏花村 功能定位:以林业观光、山果采摘、山泉嬉戏为主题的动感之旅游区 重点抓住这一品牌,借“春花”、“夏实”两个高峰期,开展林业观光活动,把发展果品生产经营与发展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把传统农业与观光农业结合起来,建成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养生、体验田园乐趣及乡村居民农闲娱乐的好去处。 2.林下休闲旅游区. 规划形象:绿色幽境,悠然南山 功能定位:以林下休闲、娱乐,体验自然为主题的悠然之旅游区 3.山涧奇石休闲探险旅游区 规划形象:山涧奇石、快乐老家 功能定位:以赏石戏水、溪谷探险的激情之旅游区 六、环境保护 (一)现状分析 某村位于黄前水库的上游,是黄前水库的水源地之一。水质优良,局部地区存在生活垃圾、排泄物。 (二)旅游业发展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某村旅游环境保护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走出一条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新路。 1、大力宣传,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用科学的手段和技术进行防治 3、用法制(包括乡规民约)的约束来达到长久的治理。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近期投资估算 某村近期旅游开发建设投入估算,见7-1: 表7-1:近期旅游项目投入估算(单位:万元) 项目类别 旅游项目 总投资 近期投资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旅游产品开发 村庄门户标志景观 50 30 小桥(石板桥) 5 5 栗王广场 20 15 木屋服务点 10 3 木栈道 10 4 石屋服务点 7 4 民博园 100 80 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接待中心宾馆 70 50 某村龙山庄等农家旅舍 10 8 停车场 40 20 旅游道路交通建设 150 80 导游标识系统 15 10 河流与水库整治 150 80 其他 80 40 旅游促销 旅游广告宣传 40 20 旅游活动、宣传措施 20 10 其他 10 6 旅游人才资源 开发 人才培养、交流等 20 12 总计 466 以上近期投资总额中需要加上不可预见的投入,按项目投入的10%计算,另需要46。6万元.近期总投资为512.6万元,作为概算,我们做取整处理,近期总投入约为5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政府扶持+银行贷款+招商引资+资本市场融资+自筹资金 八、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 营业利润:近中远期期末年利润为151。2、488。3、1385。1万元。估计6年左右可以基本收回投资。 (二)生态效益 1、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2、保护水源,净化溪谷,打造黄前水库的洁净水源地。 3、保护古树名木. (三)社会效益 1、扩大就业面。约计到2010年可安置160人直接参与旅游,到2014年可安置约350人,到2020年,安置约750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2、扶贫。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3、保护传统的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对延续传统历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九、结论和建议 从对某村乡村旅游的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前景较好,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定会成为 市乡村旅游的示范,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项目投资风险小,各种效益较好,实施单位有能力落实,能有效带动本地的就业和收入的提高,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从项目本身来看,该项目指导思想明确,设计科学,技术可行,预算合理,预期效益较好,符合项目立项的规范和要求.建议尽快立项建设。 项目建议人: 某某 二〇XX年X月XX日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