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管理效能感提高的策略会宁县第四学 王国瑞不少班主任感到班级工作使他们心力交瘁,力不从心,明确表示“如果可以选择,不愿再做班主任。”处于这种精神状态的班主任对本职工作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怀疑,感觉自己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信,无法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学生利益、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均受到损害。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直观感觉好像是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问题,而事实上是因为他们实现目标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不够,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缺乏自信,班主任班级管理自我效能感不高。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
2、信念,是人对自己能否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一种主观推测. 近30年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富于进取精神。我国学者辛涛等人在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后发现,教师自我效能感不同导致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罗斯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在改革中往往更能接受挑战,而自我效能感弱的教师,改革动机不强烈,工作不努力且普遍感觉紧张和压抑。施瓦尔泽等也发现,自我效能感弱的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往往倾向于焦虑和担忧。因此,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班主任、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个人:转变观念,积累经验 1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班集体观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以及教育者与
3、学生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作为教师,要想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学生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以统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对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而压制有余。 正确的学生观引导班主任正确分析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差生”的发展潜能不可低估。正确的学生观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容易从学生那里得到较好的评价,有助于提高班主任效能感。 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观也非常重要。有的班主任习惯盯着几个后进生,为了几个后进生绞尽脑汁,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因为
4、几个后进生没有明显进步而轻易否定自己班级管理的成果。事实上,只要班级主流是好的,就应该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先进集体,成员间都存在差异,总会存在个别后进的成员。所以不能因为集体中有几个后进成员而否定自己集体的先进性。 2寻求相应的理论支撑 班主任一定要为自己的工作开展找到理论支撑,这对班主任教育的方法选择和信念支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工作中的精神支柱。如“多元智能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组织管理的重要原则等对后进生教育和班级管理有相当的指导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有些班主任既没有自己的理论感悟,也不学习和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整天像无头苍蝇一样.如果班主任坚持不懈地用理论指导工作,去实践理论,不断
5、反思、总结,总会有成功的时候。 3为班集体建设找到一个突破口 班主任工作面广、任务重,如果样样工作都同时做好、所有学生都同时进步,有相当难度,所以“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要。班主任可以找一个突破口,常抓不懈,使之形成特色,成为班级亮点,以此照亮全班学生的心,并成为班级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的起点.做班主任最怕的就是三年下来,所带的班一无是处、毫无优点,这是最令自己心痛,最降低自己效能感的情形。如可以把班级目标确定为“卫生整洁特色班,很长一段时间就围绕此目标,让学生们一起献计献策,一起努力来装扮自己的班级,一起来约束同学讲卫生、不乱丢垃圾等,使教室显得整洁、温馨。当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转化成为班级
6、成果的时候,也就是下一个班级新目标开始的时候。 4理性看待自己的成败和他人的替代经验 自身的成败经验是一种实际操作的直接经验,因为是基于个体的亲身经验,因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为此,班主任要经常自我反思,理性地分析自己曾经的成功与失败,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避免在自己或别人摔倒过的地方重蹈覆辙。当班主任用某种方法改变不了学生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改变自己。这样才能体验更多的成就感,提高自我效能感。 对于别人的替代经验更需要作理性分析.目前新闻媒体关于学生难教、师生冲突等的报道越来越多.事实上,教育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同样一句话,不同人说,效果不一样;同样的方法,不同的班主任去实施,
7、效果也会存在差异。所以他人失败,并不意味着自己也会失败。如果对报刊上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的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事教师的语言和行为的过激和冲动。作为旁观者,找出其中不当的语言和教育行为的欠妥之处,就可以避免同类冲突了。 二、学校:创造条件,加强培训 1建立全方位的学校支持系统,为班主任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完善的学校制度,如评价制度、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规范等,作为学校无形的、强大的支持系统,是学校良性运作的基础。学校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对他们工作中的进步及时给予奖励表扬,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提高信心和热情,充分发挥其
8、潜能,深化其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学校评价很多时候是一种结果评价,其实在工作中,循序渐进的过程评价更有利于班主任效能感的形成,因为这种评价结合了班主任的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管理者应该给予班主任支持,重视班主任个体的成败经验,以及个体成败后产生的情绪影响,重视所有的与班主任交流、沟通的渠道,重视及时鼓励、认可的方式,增强班主任的效能感。 2优化学校各层面的关系,形成良性的评价和规劝氛围 教师关系、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是反映一个组织人文氛围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文氛围,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评价和规劝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的评价和规劝都是善意的、积极的、有指
9、导意义的,有助于班主任效能感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学校各种关系恶化,就容易出现不客观的,甚至打击性的评价,而不是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规劝也更多表现为消极,如“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学校根本就不应该招这样的学生,你拼命干有什么用呢?”、“家长都不管了,你还理他干吗?”等,这些规劝都会降低班主任的效能感。 3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增强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的认同感 班主任作为直接跟家长沟通的对象,他的威信和形象与学校的威信和形象有直接的相关度,这是家长的第一感觉。家长如果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充满信心,对学校的教育行为认同,就容易认同班主任的行为,肯定班主任的能力。家长的评价对班主任效能感也起非常重要
10、的影响。所以,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主动宣传学校的办学业绩、学校教育行为的意图,争取家长从整体上认同学校。 4组织相关的专题培训,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学校要切实提高班主任业务能力水平,开展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工作,给班主任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培训要注重实际操作,针对教育热点、班级管理难点和常见问题分专题进行研究.特别对于班主任个体行为的结果经验、新闻媒体的教育事件,尤其是那些直接影响班主任效能感的教育事件,进行引导性的理性分析,让班主任看到问题所在,从中吸取教训,减弱他人的替代经验对班主任效能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5在人事安排方面,充分考虑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和效能感高低等因素 人们倾向于
11、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范围的任务和情境,而乐于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从事的工作。影响人们选择的任何因素都会对个人成长造成影响。在行动中,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承诺,并促进能力的发展。 学校在安排工作过程中,要重视班级管理任务分析和能力评估分析,对不同业务能力、效能感强弱不同的班主任分配相应难度的班级工作,尽量避免能力与任务难度反差太大的工作安排,让每个班主任所做的工作都是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促进其效能感的提高。 6学校管理者不能忽视集体效能感对班主任效能感的影响 班杜拉在2017年提出了集体效能感概念,这是效能感研究领域的延伸。教师集体效能感是“教师集体影响学生发展的能力
12、判断,是一种教师集体的知觉”,会直接影响班主任个体效能感.在一个充满正气、互助鼓励、相互信任的人文氛围良好的学校集体中,士气高涨,集体效能感很强,班主任的个体效能感也会随之增强。 要形成良好的集体效能感,需要长期的积累,有时甚至要跟社会的负面影响因素进行较量,面对社会上具有负面影响的、具有替代经验的事件,学校采取的措施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 三、社会:优化环境,正确引导 目前,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很高,而社会的复杂性给学校教育带来的难度却更大,这一矛盾直接降低了班主任的效能感。社会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校教育的效果.在社会没有给学校教育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的时候,没有对学校教育产生更多积极影响的时候,就不能求全责备。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在此呼吁:各新闻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客观、详实,切不可断章取义。如果不具备专业分析能力就不应该妄加评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容易误导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误导教师对学生整体素质的看法,容易动摇教育工作者的信念. 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感的增强需要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个人是内因,学校和社会是外因。班主任只有通过个人主动积极的努力,借助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支持,才能提高自身的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