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 0 2 3-1 1-1 2作者简历:王瑞(1 9 6 9-),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音乐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杭州,3 1 0 0 2 4)。溯源析流 知微见著 中国历代琴论研究的意义阐释王 瑞内容提要:古琴艺术被誉为“艺术的哲学,哲学的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古典音乐的代表,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以及思想等深度融合,见证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形成了具有中国艺术品格和中华文化精神特质的琴学文化及其艺术。学术界一般将关于琴学文化及其艺术的理论阐释统称为“琴论”。通过对当代“琴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与学术关照,藉此揭示
2、和阐发琴学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以贯之的根脉源流关系及其内在的统一性。关键词:琴学;琴论;琴学思想;统一性中图分类号:J 6 0 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 9 6-4 4 0 4(2 0 2 4)0 1-0 0 3 0-0 0 9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拨弦乐器,琴在古代乐器分类中属于“八音”中的“丝”类,在三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古琴音乐特有的艺术形态与风格,并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等相融相生绵延发展,以其超拔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形成了具有鲜明标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质和精神品格的琴学文化及其艺术,被称为“哲学的艺术,艺术的哲学”。纵观中国琴论的发生与发展,在
3、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留下了丰富的记述。如 尚书“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风俗通义“雅琴者,乐之统也”等。这些载籍涉及琴人、琴乐、琴谱、琴派、琴律以及琴史琴器等诸方面,后人将其称之为“琴论”。自周代以来,至两汉时期,检索所得,涉琴文献至少有4 0余部,但如今只见 世本 琴清英 等8部文献,其他文论散见于 诗经 礼记 荀子乐论 等篇目。魏晋以降,琴学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境界,并且在隋唐之后,在宋代时期形成了琴学艺术与思想的高峰。及至明清,出现了一批在琴学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述。这些理论著述在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以及思想史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并且陆续产出了一批对
4、经典琴学文论进行系统梳理、开掘、阐释与研究的 理 论 成 果,研 究 所 及 已 延 展 至 史(志)、总(别)集、笔记与杂论等文献;而且研究不仅限于对乐学、史学、美学、律学等方面的深度探讨,还包含了对演奏技巧、创作理论以及琴派传承的全面阐释,为琴学文化体系建构和琴学思想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03 音乐文化研究2 0 2 4年第1期一、内得于心,外应于器先秦琴论散见于乐论之中,虽尚未出现专门的琴论,然而众多文献中已有对于古琴演奏技法、审美功能等问题的探讨,形成了古琴表演内得于心、外应于器的基本准则。所见西周至先秦文献中,记载了有关神农、伏羲等制琴的传说,说明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蒙昧初开的时代,
5、琴还成为人与神、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载体。在礼乐制度始建时期,琴被赋予了独特的礼乐内涵,并承担着重要的仪式功能。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左传昭公元年 中的“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以及 荀子乐论 的“乐行而志清”等,都展现了琴作为时人日常生活中的乐器、礼器,以及身份象征的不可或缺之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琴论发端于先秦诸子,尚书 诗经 左传 韩非子 战国策 吕氏春秋 国语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礼记 等均有相关记载,但分布零散,罕见专论,涉及古琴的内容各有侧重,总体与琴史、琴器、琴人轶事及琴学思想密切相关,显示了琴学文化传播流布的广泛性和文人士大夫
6、琴家身份的特殊性。而制礼作乐的社会机制与诸子百家学说的勃兴,不仅赋予琴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也使得琴乐及琴学思想日益丰富和显著。先秦琴论由于文献叙事的特点,以及琴论乐论的融合,而未能自成体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当代先秦琴论研究中,专题式的琴论纵深研究较为鲜见,总体上是乐论研究包含了琴论研究。但也要看到,针对先秦乐论的研究,来自琴论的支撑与佐证不可或缺,而且对先秦琴乐及琴学理论的系统化整理与挖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部分研究将先秦琴论置于乐论框架之中,讨论了琴乐与社会、政治、文化和大自然的关系,并对古琴音乐审美中美的构成、审美准则、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等,进行了梳理研究,得出了先秦琴论中的一些重要命
7、题,以及对后世琴学理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观点,认为古琴音乐在先秦时期已然具备了音乐内涵的三维度,即音乐的描绘性、情感性和象征性,彼此三位一体且互为补充。在为数不多的专题研究中,研究论域主要聚焦于先秦时期琴论中关于演奏的美学观念问题,围绕演奏基本要素、声音张力构造、内容表演、表演原则等有关问题展开,认为先秦琴论中的古琴演奏美学的核心命题“内得于心,外应于器”为琴乐审美意识的萌发阶段。汉以来出现了对于先秦经典文献的注疏,很多有价值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得以发掘,人们在阅读经典文献时的所获亦日渐丰富。然而,由于社会背景不同和注疏系统的差别,文献注疏在汉代、宋代和清代等几个时期都存在一定的理解差异,由此造
8、成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礼乐文化内涵的阐释和认知出现一定的差异现象,还需学界继续关注。二、静雅虚无,和声自然两汉时期的琴论上承先秦,下启隋唐。在汉儒“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认知前提下,古琴在这一时期跃居八音之首,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专门的琴论也随之涌现。“琴雅瑟俗”观念的出现,致使古琴成为非世俗化的乐器。这一时期的琴论既强调古琴的娱乐重理功能,还形成了崇尚雅正自然的琴道之说。汉代文献中,除桓谭的 新论琴道、蔡邕的 琴操 之外,涉琴文论还有 尔雅 礼记 论衡 韩诗外传 风俗通义 白虎通 盐铁论 春秋繁露 史记 乐记 田敬仲完世家 琴清13王 瑞/溯源析流 知微见著英 琴说 琴录 新语 雅琴师氏
9、 雅琴龙氏 雅琴赵氏 以及 七发 琴赋 等,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现象。这些文献的作者或出自刘向、扬雄等汉室皇家校书官员,或出自桓谭、班固等琴人及史家,亦有出自经学家文学家马融、蔡邕等人。文献中琴论所涉琴人琴乐、琴艺琴派以及琴学思想的传播流布,构成了汉代琴学文化及其艺术的基本架构和学术体系。至魏晋时期,由于琴在文士群体及上层社会广泛流行,成为“八音之首”“与八音并行”,同时带动琴文学的发达,大量琴赋、琴赞、琴诗和乐论中的琴学文献,虽延续了汉代文论的写作程式,但在思想内涵上呈现出本质的不同,从中可见琴在魏晋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这时期专论琴的文献仍然不多,甚至要少于两汉时期,史载有孔衍 琴操 一篇但
10、已散轶,其他代表性的琴论有曹丕的 与吴质书、嵇康 声无哀乐论 与山巨源绝交书 答难养生论等。琴论展现的核心内容思想性、理论性极强,总体揭示出琴乐审美及琴派风格的嬗变,即从娱乐与重理走向雅正与自然。自此,琴学得以居于正统地位,更加专门、系统和具有针对性的琴学理论得以发展与完善,并形成了琴学思想的一次高峰。2 0世纪以降,在对汉晋琴论的整体性研究方面,部分学者对该时期琴论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一,古琴仍是治国的法器神器,仍然披着神秘的光环;其二,首次将古琴和其他乐器区分开来,体现了礼的规范,并赋予琴德概念;其三,突出了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士人理想抱负;其四,对于古琴的道法自然、五行对应,以及娱乐
11、抒情表现等功能予以充分肯定。以上论述呈现出儒道合一的态势。针对琴论的专门研究,蔡邕与嵇康的琴学思想受到重点关注。如关于蔡邕的 琴操 研究,学界认为应当从史学、文学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其价值意义进行阐释。由于蔡氏家族在很大程度上旨在确立琴曲的独特属性,并明确其审美特征,而琴曲歌辞以四言和骚体为主,采用古老的诗歌形式,对其研究须全面审视乐府诗与诗体演变的关系,而不应片面强调它对五言诗生成的推动作用。在 琴操 的思想研究层面,则指出蔡邕追求琴乐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本性,走自由发展之路,其中的“移情”观念,不仅首次出现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中,还对古琴演奏至关重要。关于嵇康琴学思想的研究,历来是琴论研究关注的热
12、点。部分研究指出,嵇康 琴赋 的核心思想是以“和”为美,其“和”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部分研究则关注了嵇康“声无哀乐”的音乐主张,阐释了有关音乐本质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也有研究认为,嵇康 琴赋 把儒家雅乐的美学观念和隐逸之士反抗主流社会的文化姿态打通成一体,进而产生古琴雅而悲苦的独特审美风格,成为汉魏之人在入世和出世两个维度之间妥协与挣扎的写照。也有专注于嵇康 琴赋 的历史价值与思想价值的探讨,认为嵇氏对两汉乐赋既有因承又有革新:其一是体制结构对于汉赋的沿袭,如文体铺陈、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上有所继承与发展;其二是艺术表现的创新性,既在内容主旨方面摆脱了儒家乐
13、论政治教化的束缚,注重审美感受,论乐理、言情志,又在美学特征方面,改“以悲为美”的传统为“以自然为美”。汉晋琴论中,对古琴思想观念的研究基本归属于音乐美学层面,其中以苗建华为代表;但也不乏新见,如陈功文、梁惠敏、叶当前三人,不约而同地触及嵇康“琴德最优”的命题,在分析“琴德”所包含的共同特质,即“中和”的琴乐风格和“养心”的琴乐功能外,各抒机杼地进行了个性23 音乐文化研究2 0 2 4年第1期化的解读。除以上两者之外,针对其他琴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如桓谭 琴道篇 中以“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立论,从琴乐对于培养性情和修身的论述出发,推衍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也”的结论。针对这一观
14、念,学界对琴乐的身心功能和实践之道两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桓谭对君子与琴的关系的论述,是指琴之于君子的品德修养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塑造作用。还有对扬雄的 琴清英 中“清英”审美态度的探论。刘向 琴说 中对于“禁”释“琴”相关问题的探讨,指出这一理论不仅深化了古琴移风易俗的功用,使古琴成为君子修身守正的代表,并且在赋中借琴言志,凸显出古琴的审美娱乐功能和文化内涵,推进了古琴观念的演进,从而使古琴实现了从祭祀向教化的功能的转变。关于汉代琴论与琴人关系研究方面,主要是对琴史演进以及琴与士人的特殊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士人对于古琴独特气质的养成、推动古琴艺术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部分研究则对汉晋文人
15、琴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成因作了梳理探究,等等。以上表明,汉晋时期琴乐及其艺术思想得到了充分发展并且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关于汉晋琴论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主要集中在史学、美学、文学等领域,对于琴论中所呈现的琴艺表演规范、艺术审美以及哲学思想等问题研究较为集中深入,但对于琴人、琴事、琴曲与琴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涉及尚不深入,尤其是汉晋时期琴论中的琴乐创作、琴家琴派与风格演进等内容尚有待拓展和深入。三、怡情修身,传志载道隋唐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高峰,这一时期的文化展现出强烈的包容性和统合力,特别是唐朝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各种文化思想、艺术形式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但
16、在隋唐燕乐歌舞繁盛的审美风俗之下,琴乐发展就显得孤寂了许多。但在唐代诗文及相关琴论中,则更为突出地强调了琴的特殊地位,以及多元的审美追求与演奏技艺的进步,成为文人阶层怡情自适、传志载道的文化符号。相较前代而言,隋唐琴论较为零散,赵耶利的 琴叙谱 弹琴手势谱 等,陈拙的 大唐正声新微琴谱 十卷、琴谱 九卷、琴法数勾剔谱 等,大多都已散佚,只在如宋朱长文的 琴史、明蒋克谦的 琴书大全 等书中有部分辑录。除了唐代笔记小说 尚书故实 唐国史补 刘宾客嘉话录 求异记 中的琴论外,仅有薛易简 琴诀、司马承祯 素琴传、陈康士 琴调自叙 等后世有存遗。学界的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于 素琴传 琴诀 等文献。如对司
17、马承祯论述的琴的文化意义,以及琴材与制作等所负载的艺术属性、文人属性、道之属性进行探讨阐发;对 素琴传 中的琴象论、琴禁论、斫琴论、琴德论进行详细分析,验证司马承祯音乐美学的儒道融合性特征,并以 素琴传 为时间节点,从音乐美学思想史的维度作横向和纵向的考察,突出 素琴传 音乐美学价值。司马承祯的 素琴传 中“夫琴之制度,上隆象天,下平法地,中虚含无,外响应晖,晖有十三,其十二法六律六吕。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则一阴一阳之谓也”,继承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这种观点。在中国古人观念中,古琴绝不只是一般的乐器,而是具有承载人生理想与信念、寄托心绪与情思、磨炼心性与意志、陶冶情操与品位等重要作用的
18、“圣器”。对于 琴诀,以理论自觉对制琴作曲、表演的原则以及33王 瑞/溯源析流 知微见著“声韵皆有所主”的琴曲创作观进行了探究,以及对 琴诀 中“怡情以自适”“讽谏以写心”和“幽愤以传志”三类不同琴曲创作目的、情感表达、演奏方式和艺术呈现效果的梳理,揭示了琴艺表演中追求的艺术观、哲学观。部分对比研究则关注了 琴调自叙 与 琴诀 之间的关联问题,指出陈康士 琴调自叙 中“手达者,伤于流俗”“声达者,患于直置”以及“皆只师传,不从心得”,类似于薛易简 琴诀 中“如指下妙音,亦出人性分,不可传也”,由此可见唐人古琴演奏艺术已达至境。总体来说,隋唐琴论的研究在体量与深度上还存在拓展空间。在研究内容方面
19、,现有研究主要注重特定琴论的宏观研究,中观与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同时少见针对其他琴论如 琴调自叙 唐陈拙指法等研究。隋唐之后,北宋伊始,不仅各代帝王好琴,在文人士大夫中琴亦极为盛行,尤其在当时隐士、僧侣中间更是广泛流传,“官琴”与“野斫”并立,今所遗存古琴较多。宋元时期因之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包括琴论在内琴学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琴家与斫琴能手辈出,琴曲创演繁荣兴盛,与散见于文集笔记、经史子集中的文献史料互相辉映,承上启 下,开 辟 了 宋 以 来 琴 学 发 展 的 新境界。宋代琴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吸引了自宋末以来众多学人对于琴论的研究与整理,薪火相继,至今不辍。纵观当今宋元琴论研究现
20、状,主要以琴论著述个案研究为主,亦有部分涉及琴乐形态和琴律研究。其中,关于朱长文 琴史 的研究关 注 度 最 高、内 容 最 丰 富。既 有 郑 锦扬、韩伟等人以不同视角对 琴史 内容、编次、历史地位以及朱长文生平进行考证梳理,也有从版本学出发,认为由于辗转收藏等诸多因素,琴史 版本中元俞和抄本存有争议,存亡不明,诸说一直未见明确解答,且说法互相抵牾,认为今天所见以明柳佥抄本为最古。但在清代曹寅 楝亭书目 问世后,即成为更通行的版本。另有对 琴史 中所载古琴创制与取材、形制与琴德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朱氏对古琴的定位,不仅可以考察国政的得失,还可以帮助施政者达到政治教化的目的,其意义远超音乐
21、本身,从一人之娱情备艺,修身理性,乃至于与自然造化相参合,成为代表传统圣贤君子之德的雅器,已具备一定的哲学和象征意味。此外,部分冷门琴论的研究,主要有对宋代至明清以来流传的琴歌 醉翁吟 醉翁操,涉及文献、存见谱录、当代打谱集等问题的梳理阐释,对宋代琴僧则全和尚的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 的成书年代、撰者及其生卒年份考证、辨析等。对宋元琴论的研究,除了上述部分成果外,还涉及其他琴学论著的版本考证、琴学思想凝练、表演理论抽象、功能价值总结等方面。而对 乐书(陈旸)、事林广记(陈元靓)等研究关注和用力不足,研究成效亦显单薄。针对其他宋元琴论的专门研究,如 三琴记 湛然居士文集 清荣居士集 及 琴论(成玉磵
22、)、琴议(刘籍)、琴笺(崔遵度)、琴律发微(陈敏子)等,或以概念性介绍一带而过,或作为研究的佐证材料略有提及。因此,针对散见与冷门的琴论整理研究,应成为未来宋元琴论研究进一步关注和开掘的方向。四、琴德合一,琴学大成明清时期琴乐繁盛、琴家辈出、琴派并起,是琴学文化和琴学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神奇秘谱 与 溪山琴况 的出现,也意味着琴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43 音乐文化研究2 0 2 4年第1期度。前者将零散流传的重要琴谱搜集整理,成为后世探索古琴音乐创作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后者则在汲取、承继并总结历代琴论著作与琴乐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展,成为琴乐美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3、古琴被视为“君子之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琴艺不只是弹奏技巧的高超,更重要的是通过琴乐传达出审美情趣、道德理念和世界观价值观。因此,琴艺的修炼和提升,必须与个人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相结合,表现出君子的风范和高洁的品德。明代文人士大夫以善琴为荣,追求琴德合一的理想之境,琴成为修养与才华的重要标识和身份地位的象征。这时期出现的祝允明、文徵明、徐渭等一批琴艺高超、修养全面的文人士大夫琴家,在琴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明初以来,搜集、刊印古琴谱集与刊刻琴书之风大盛,现今所见百余种历代古琴书谱,基本为明清时期刊刻,专著尤多,涵盖琴学文化方方面面,平沙落雁 渔樵问答 就是最早刊见于明代
24、的传谱。这 时 期 出 现 的 神 奇 秘 谱(朱权)、溪山琴况(徐上瀛)和 五知斋琴谱(徐棋)等经典琴学文献,是琴学文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当下学界针对 溪山琴况 神奇秘谱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系统深入。其中,针对 溪山琴况 的研究,主要分为本体理论构建、思想探析、价值探讨、具体实践等。对于 溪山琴况 本体内容构建的研究,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认为 溪山琴况 的文本构成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的分离,提出其文本在整体上可视之为一个“渐变光谱”式的结构来理解。第二种则是在“二分说”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探究,深度解析了演奏的四个核心要素,认为该著以总纲为导向,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总分关系,彼此之间是一
25、种相互交织和紧密联系的网络关系。在 溪山琴况 美学思想研究领域,既有以琴艺技法的研究为切入的宏观整体性艺术思想、演奏论等研究,也有对于琴曲中“清”况之音乐特性及其内涵和生成原因,以及“黜俗”“归雅”“大雅”等概念所展现的雅俗审美观等微观局部性的探讨。此外,对明清琴论中琴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神奇秘谱 五知斋琴谱。部分学者以 神奇秘谱 广陵散 刊本为例,对乐谱进行律学解读,阐释了我国古代早期纯律理论的实践基础,认为我国古代纯律理论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涉及 五知斋琴谱 的概况介绍、考辨及成书年代作研究,琴歌研究,版本对照等,整体呈现自出机杼、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较为冷僻的文献,如 伯牙心法
26、澄鉴堂琴谱 琴学心声谐谱 等,目前尚处于介绍与考释的基本阶段。如对 伯牙心法 与 流水 以及编纂者杨抡进行的分析阐释,对 琴学心声谐谱 的成书过程、指法特征等进行的探讨,关于 西麓堂琴统 成书年代的考证,以及对琴艺美学与形式之于琴家审美和追求的影响等。另有二文涉及 文会堂琴谱,为史料发现提供信息。值得注意的,明清时期成书的 永乐琴书集成 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材料,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除关注其真伪考察时在研究中部分提及之外,其余响应者寡,然而就该史籍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而言,其研究价值有待深入开掘阐发。结语:历古寻今,探意融新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琴学文化及其艺术,是最典型和最具哲学意味的中
27、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丰富的历史53王 瑞/溯源析流 知微见著信息和文化价值,普遍反映于音乐史、美学史、文学史和思想史等各方面。如先秦时期,琴论作为乐论的重要内容与儒道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琴学思想。至汉晋,音乐与文学的结合更为密切,琴乐创作和记谱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琴论体系,出现了一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兼具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音乐家诸多身份为一身的著名的文人士大夫琴家。隋唐时期,琴学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在音乐审美、音乐功能、音乐教育、琴谱发展,以及琴艺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后世琴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宋元明清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统
28、治阶层的重视,宋之前数代积累的琴论文献得以充分整理和刊印,明清时出版了大量琴论、琴谱集和斫琴法等专著,且该时期著名琴家大多已形成清晰的师承渊源关系,琴家辈出、琴派纷呈,琴学文化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琴学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孕育生发的丰富的琴学思想,将儒释道之人生哲学、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兼收并蓄、融于一体,既有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教化”“和鸣谐音”追求琴道修为与心性修养相一致,又有道家主张的“中正平和”“无为而治”向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还有对于禅宗“以心传心”“平淡天真”的审美境界之憧憬。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琴学文化及其思想体系中实现大同,对于丰富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哲学的发展具有重
29、要影响。概而言之,尽管当代学界对中国历代琴论的叙事整理与研究方面尚有不少空白,但针对历代琴论研究已经基本建构了相对一致的理论范式:一是为针对特定琴论的考辨研究,通常采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深入了解琴论史料的价值和局限,辨误纠谬、订正真伪,为音乐史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提供范例;二是针对特定琴学文化及艺术的专题研究,以美学角度切入的研究成果尤为多见,如琴论美学思想研究以史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以思想史为切入点,针对琴论表演美学研究则注重探讨琴艺琴技以及音乐表演中的美学问题等;三是结合特定琴论的主要意涵和功能价值进行阐释,对其历史定位与当代意义做今人的审视与判断。以学术史视角对历代琴论研究的历史
30、价值定位与当代意义做当下的审视与判断,则对其意义阐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历代琴论的丰富内容,成为构筑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琴论中对于琴学音乐理论的探索,为传统音乐从理论话语与实践操作层面提供了持续发展与创新的源泉。琴论中的琴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思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彰显着伟大的人文精神。琴学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与风骨,而琴论更是文人群体思想的集中反映,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与精神风貌。其二,历代琴论的可信史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的基础。琴论作为古代文献的一种类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沉淀了对于琴学文化中乐学、史学、美学、律学等方面的深度探讨,囊括了古琴音乐演奏技巧、创作理
31、论以及琴派传承的全面阐释。可信史料的积累为后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素材与启示。放眼当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历代琴论,也为传统文化创新型转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实现历史文化脉络与中国当代话语在价值内核与文化精神层面的统一提供养料。其三,历代琴论的思想表达,成为琴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内核。历代琴论的思想表达,反映了人们对琴学艺术的哲思,揭示了琴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历63 音乐文化研究2 0 2 4年第1期代琴论的思想表达是琴学理论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影响着琴学文化在后世的传承与传播。历代琴论的思想表达促进了琴学文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这一理论话语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历代琴论的思想表
32、达反映着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与时代精神,彰显了琴学理论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其四,历代琴论中对于古琴艺术的音乐理论探索与表演实践践行,拓展了琴学领域的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这种持续发展为琴学文化体系自身的独特构建提供了内生动力,展现了琴学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从未间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独特魅力。综上所述,从历史文献梳理到琴学专题探究,从琴曲琴歌到琴谱琴律、从琴史琴家到琴学思想等,横跨文史哲、演创研,体现了琴学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综合性和交融性。因此,面对历代琴论的鲜活叙事与丰富内涵,深入解读琴学文化及其思想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充分结合文化学、社会学、历史
33、学的学术思考和观察,进一步加强琴学文化与琴学思想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研究,理解和展现中国古代音乐风格演变及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代实践,彰显中国琴学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之于当代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琴学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释:尚书夏书益稷第五,载 清 阮元校刻,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 9 8 0,第1 4 4页。东汉 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 卷6“声音琴”,中华书局,1 9 8 1,第2 9 3页。苗建华:先秦两汉琴论的美学研究,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 0 0 0年第2期,第2 4-2 6页。王秀琴
34、:论先秦古琴音乐内涵的三个维度,载 管子学刊,2 0 1 7年第1期,第8 9-9 1页。郭艺璇:古代琴论中的演奏美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 0 1 8。东汉 桓谭:新论琴道篇,载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 0 0 9,第2 4 9页。同。季伟:汉代古琴文献的比较分析,载 交响,2 0 1 5年第2期,第3 2-4 0页。高 长 山:清 切 哀 伤、诗 体 古 旧 的 蔡 邕 的 兼论汉代琴曲歌辞与乐府诗、五言诗的关系,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0 0 6年第2期,第6 8-7 1页。同,第2 5页。苗建华:古琴美学思想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0 6,第1
35、0 6页。李丹博:以“和”为美 评嵇康 的美学思想,载 文史哲,2 0 0 3年第2期,第1 4 0-1 4 3页。刘朝 谦、张 丹:汉魏 美学 意识 结 构 探析,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第2期,第6 6-7 2、1 5 4页。宋展云、张嘉慧:论嵇康 对两汉音乐赋的因承与革新,载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 0 1 7年第1期,第9 5-1 0 4页。陈功文:“琴德最优”论探析 兼论汉魏文人的琴 结,载 交 响,2 0 1 5年 第2期,第3 2-4 0页。梁惠敏:嵇康“琴德最优”的审美解读,载 文学教育,2 0 1 5年第2期,第3 2-4 0页。叶当前:嵇康琴德最优与丽
36、琴新声辩证论,载 艺术探索,2 0 1 8年第5期,第5 6-6 1页。王维:思想史视域下的桓谭乐论研究 以桓谭 为例,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 0 1 9年第1期,第7 1-7 8页。王娜:辍赋拟经与扬雄 的生成 兼论扬雄赋对“清音”的审美态度,载 甘肃社会科学,2 0 1 8年第5期,第1 8 0-1 8 5页。王娜:刘向父子琴论及其音乐史价值,载 中73王 瑞/溯源析流 知微见著国音乐学,2 0 1 8年第3期,第7 7-8 1页。郑继美:司马 承祯 与 ,载 中 国 道教,2 0 2 1年第2期,第1 6-2 1页。任晓艺:司马承祯 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 0 2
37、0。张伟、张清江:经史之间的思想与信仰(宗教学、美学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 0 2 0,第2 1 2页。臧卓敏:琴乐演奏的不“易”之道,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 0 2 0。郑锦扬:朱长文 初探,载 交响,1 9 9 3年第2、3期,第1 8-2 1、2 2-2 4页。韩伟:朱 长 文 综 论,载 音 乐 探 索,2 0 1 7年第1期,第9 3-1 0 0页。李扶瑶:朱长文 版本考,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0 2 1年第5期,第1-4页。崔伟:宋朱长文 古琴理论初探,载 人民音乐,2 0 1 5年第1 2期,第6 4-6 6页。张艳:琴歌 流变考,载 乐府学,2 0 2 0年第2期
38、,第1 1 3-1 2 6页。司冰琳:古琴文献 考,载 音乐艺术,2 0 1 1年第3期,第3 1-3 9、4页。参阅柏云鹏:研究综述,载 音乐研究,2 0 0 3年第2期,第1 0 0-1 0 3页;袁建军:2 0 0 42 0 1 4 研究述略,载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 0 1 5年第7期,第5 1-5 3页。徐橡:文字与文字背后 论 之文本构成方式,载 中国音乐学,2 0 1 3年第3期,第4 8-5 1页。刘承华:结构新论,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 0 0 4年第2期,第1 7-2 2页。张晓刚:论 的艺术学思想,载 人民音乐,2 0 1 1年第2期,第6 8-7 0页
39、。刘承华:的演奏论主旨,载 中国音乐,2 0 1 9年第1期,第8 4-9 6、1 4 5页。宋静:“清”况新论 兼论中国古代音 乐尚“清”的 审美 倾 向,载 文 艺 研 究,2 0 1 6年第6期,第6 8-7 2页。谭玉龙:与晚明音乐审美意识中的雅俗观,载 中国音乐,2 0 1 4年第2期,第8 0-8 4页。陈应时:琴曲 谱律学考释,载 中国音乐,1 9 8 3年第3期,第3 8-4 1页。谢孝苹:关于 ,载 音乐研究,1 9 9 2年第1期,第3 9页。李一俊:成书年代分析,载 中国音乐学,2 0 1 5年第1期,第6 0-6 3页。李丽斯、王安潮:琴歌初探,载 黄钟,2 0 1 4
40、年第3期,第7 8-8 6页。杨元铮:的版本与 逸谱,载 音 乐 研 究,2 0 0 1年 第6期,第6 0-6 3页。戴嘉 枋:的 流 变 与“传 统 音 乐”的 观念 “传统音乐”研究札记之一,载 音乐研究,1 9 8 8年第4期,第2 6-3 4页。马天源:清初庄臻凤及其 研究,载 中国音乐,2 0 2 2年第1期,第1 2 4-1 3 1页。唐宸:明汪芝 成书时间考辨,载 中国音乐学,2 0 1 4年第3期,第5 2-5 4页。李程:古琴演奏之美学初探 以 为例,载 乐器,2 0 1 3年第1 1期,第5 6-5 7页。广陵琴派迄今所见最早琴谱 出版首发,载 扬州晚报,2 0 1 6年4月1 1日,第A 1 9版(文娱);解读“广陵五谱”重臣年羹尧曾为 写序,载 扬州晚报,2 0 1 6年1 1月2日,第A 1 0版(视点)。王小盾、金溪:论中国音乐史料的编纂,载 音乐研究,2 0 1 9年第6期,第5-1 3页。83 音乐文化研究2 0 2 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