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考点+口诀.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055611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X 页数:225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考点+口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考点+口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考点+口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考点+口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考点+口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依据 2016 版教材制作)真题标注口诀记忆高频考点课本浓缩标记符号说明:历年考点;案例考点;必记知识点;第 I 页 共 223 页目录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1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5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8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10第二篇建筑防火14第一章概述14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5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18第四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22第五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30第六章安全疏散38第七章建筑电气防火49第八章建筑防爆53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60第十章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68第十一章灭火救援设施74第三篇建筑消防设施77第一章概述

2、77第二章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77第三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89第四章水喷雾灭火系统96第五章细水雾灭火系统102第六章气体灭火系统107第七章泡沫灭火系统115第八章干粉灭火系统124第九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28第十章防烟排烟系统145第十一章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155第十二章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157第十三章建筑灭火器配置159第十四章消防供配电164第四篇其他建筑、场所防火167第一章概述167第二章石油化工防火167第三章地铁防火174第四章城市交通隧道防火177第五章加油加气站防火180第六章发电厂防火188第七章飞机库防火191第八章汽车库、修车库防火195第九章洁净厂房防火200

3、第十章信息机房防火203第十一章古建筑防火205第十二章人民防空工程防火207第五篇消防安全评估211第一章概述211第二章火灾风险识别212第三章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213第四章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216第 II 页 共 223 页图 1-1-2 着火四面体图 1-1-1 着火三角形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考纲 要求熟悉固体、液体、气体的燃烧特点;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辨识和分析各种燃烧物质的燃 烧产物及其有毒有害性。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燃烧定义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

4、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 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 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混有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分类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但是没有火焰产生是无焰燃烧,如木炭的燃烧。必要 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助记口诀:渴(可燃物)了喝洋(氧化剂)饮(引火源)料。一、可燃 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 纸张、硫等

5、。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 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二、助燃 物(氧化 剂)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氧气。可燃物的燃烧均指在空气中进行 的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氧含量要求,氧含量过低, 即使其他必要条件已经具备,燃烧仍不会发生。三、引火源(温度)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 身固定的最小点火能量要求,只有达到一定能量才能引起燃烧。(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

6、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助记口诀:电闪雷鸣问(温)自然(2)电弧、 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3)雷击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任何可燃物。(4)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5)自燃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 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 触起火等。引火源 四、链式 反应自 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

7、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 展,也称游离基.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燃烧 发生和发展需要 4 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助记口诀:营养可怜2015 年真题第 1 题用着火四面体来表述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和( )。 A 氧化反应 B 分解反应 C 链传递 D 链式反应自由基解析标准答案:D 【解析】:多数燃烧不是直接进行的,除具备题干三个条件外,还要通过自由基团 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瞬间进行循环式链式反应。干扰项 C 属于拓扑传递,非消防术语。2

8、4第二节燃烧类型 一、燃烧类型分类(一)着火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着火就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1. 点燃 ( 或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诸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的局称 强迫着 部范围受到强烈的加热而着火。这时就会在靠近引火源处引发火焰,然后依靠燃烧波传播到整个可火)燃混合物中,这种着火方式也习惯上称为引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成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

9、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自燃点是指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2。 自燃(1) 化 学 自燃例如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这类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因此习惯上称为化学自燃。如果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预先均匀地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混合物加热到(2) 热自燃某一温度时便会自动着火(这时着火发生在混合物的整个容积中) ,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称为热自燃。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二)爆炸气体、蒸气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

10、。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一)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称为闪点。意义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 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在一定条件下,当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可能被引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着火。在消防上的应用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

11、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 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二)燃点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常见可燃 物的燃点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表 1-12 几种常见可燃物的燃点:物质名称燃点()物质名称燃点()助记口诀:张 ( 纸张 ) 三 (130230) 才 ( 木 材 ) 虎 (250) 呢 , 腊 ( 蜡 烛 ) 月 喝 了 一

12、 瓶酒 (190),还 想(松香)吃两条肉(216),花 (棉花)255 买 220 斤豆油想交(橡 胶)120 块,你说他二(200)不(布匹)。蜡烛190棉花210255松香216布匹200橡胶120木材250300纸张130230豆油220燃点与闪 点的关系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 15,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 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 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三 ) 自 燃 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

13、发生燃烧。常见可燃 物自燃点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影响自燃 点变化的 规律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内径等因素的影响。 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固体助记口诀:时(政内)容回顾。液、气助记口诀:养鸭催绒.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气体燃烧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一)扩散燃烧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在扩散燃烧中,化学反应速度要 比气体混合扩散速度快得多。整个燃

14、烧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气体(蒸气)扩散多少,就 烧掉多少。如燃气做饭、点气照明、烧气焊等均属这种形式的燃烧。特点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对稳定的扩散燃烧,只要控制得好,就不至于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较易扑救.(二)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它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 的燃烧.预混燃烧一般发生在封闭体系中或在混合气体向周围扩散的速度远小于燃烧速度的敞开体 系中,燃烧放热造成产物体积迅速膨胀,压力升高,压力可达 709. 1 - 810。 4kPa 。通常的爆炸反应 即属此种.特点燃烧反应快

15、,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的混合气体不扩散,在可燃混合气中引入一火源 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粒子集中源。如果预混气体从管口喷出发生动力燃烧, 若流速大于燃烧速度,则在管中形成稳定的燃烧火焰,由于燃烧充分,燃烧速度快, 燃烧区呈高温 白炽状,如汽灯的燃烧即是如此;若可燃混合气在管口流速小于燃烧速度,则会发生”回火,如制 气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燃气系统于开车前不进行吹扫就点火,用气系统产生负压”回火 或者漏气未被发现而用火时,往往形成动力燃烧,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液体燃烧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 被分解

16、、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 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可燃液体会产生闪燃的现象。可燃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产生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醇类燃烧时,通常产生透明 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某些醚类燃烧时,液体表面伴有明显的沸腾状,这类物质的火灾较 难扑灭。在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发生燃烧时,有可能产 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 助记口诀:减肥衫; 纯(醇)蓝钢笔水;挺(烃)诚(橘)实;(一)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 与空气混合

17、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原因是易燃或可燃液体在闪燃 温度下蒸发的速度比较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维持稳定 的燃烧,因而一闪就灭了。但闪燃却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闪点则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 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二)沸溢以原油为例,其黏度比较大,并且都含有一定的水分,以乳化水和水垫两种形式存在。所谓乳 化水是原油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原油中的水由于强力搅拌成细小的水珠悬浮于油中而成的。放置久 后,油水分离,水因密度大而沉降在底部形成水垫。燃烧过程中,这些沸程较宽的重质油品产生热波,在热披向液体深层运动时,由于温度远高于 水的沸点,因而

18、热波会使油品中的乳化水汽化,大量的蒸汽就要穿过油层向液面上浮,在向上移动 过程中形成油包气的气泡,即油的一部分形成了含有大量蒸汽气泡的泡沫。这样,必然使液体体积 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汽膨胀力抛出,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 就像”跑锅”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沸溢.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以下 3 个条件:1) 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2) 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汽。3) 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三)喷溅在重质油品燃烧进行过程中,随着热波温度的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加大,当热波 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汽体积

19、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 射,这种现象称为喷溅。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得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含量有关.根据实验,含有 1% 水分的石油,经 45 60min 燃烧就会发生沸溢。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及油的线燃烧速度有关。助记口诀:三度先(难)后易。固体燃烧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 5 种。 各种燃烧形式的划分 不是绝对的,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往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例如,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 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熏烟燃烧、表面燃烧等形式.( 一 ) 蒸

20、发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燃烧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樟脑、萘等易升华物质,在燃烧时不经过熔融过程,但其燃烧现象也可看作一种蒸发燃烧。助记口诀:发力熏表姐或正引爆表姐( 二 ) 表 面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燃烧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 三 ) 分 解可燃固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燃烧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 四 ) 熏

21、烟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燃烧(阴燃)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这就是熏烟燃烧,又称阴燃.( 五 ) 动 力 燃烧 ( 爆 炸)动力燃烧是指可燃固体或其分解析出的可燃挥发分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主要包括可燃 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几种情形。其中,轰燃是指可燃固体由于受热分解或不完全燃烧析出 可燃气体,当其以适当比例与空气混合后再遇火源时,发生的爆炸式预混燃烧.例如,能析出一氧 化碳的赛璐珞、能析出氧化氢的聚氨酯等,在大量堆积燃烧时,常会产生轰燃现象。第四节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有完

22、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 C 被氧化生成的 CO2(气)、H 被氧化生成的 H2O(液)、S 被氧化生成的 SO2(气)等;而 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的数量、组一、燃烧产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温度、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同.物燃烧产物中的烟主要是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于大气中能被人们看到的直径一般在 107至 104cm 之间的极小的炭黑粒子,大直径的粒子容易由烟中落下来称为烟尘或炭黑。例如炭氢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因受热裂解产生一系列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还会进一步裂解成更小的碎片,这些小碎片会发生脱氢、聚合、环化等反

23、应,最后形成石墨化碳粒子,构成了烟。二、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物质分类按照构成状态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由一种物质构成的称为纯净物(即只能写出一个化学分子式的),由不同物质构成的称为混合物。( 一 ) 高 聚 物的燃烧 产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聚物) ,主要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得的,如塑料、橡胶、 合成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其中,塑料、橡胶和纤维是人们熟知的 3 大合成有机高分子化 合物,其应用广泛而且容易燃烧。高聚物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 CO、NO x ( 氮氧化物)、 HCl、HF、S02 及 COC12 (光气)等有害气体,对火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

24、威胁。( 二 ) 木 材 和 煤 的燃 烧产物1。木材的燃烧产物2. 煤的燃烧产物加热温度燃烧现象燃烧产物加热温度燃烧现象燃烧产物500剧烈热分解燃烧失控760 -1000热解以氢为主的气体300结构断裂挥发物逸出500 -750热解含氧较多的气体220-250变色,炭化一氧化碳、氢气 和碳氢化合物300 550 析出焦油和 CH4 及其同 系物、不饱和烃及 CO、CO 2 等气体130分解水蒸气、二氧化碳200 300 变软成为塑性气态产物如 CO 、CO 2 等110干燥并蒸发树脂2 ,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烟气在火场 中弥漫,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使人们难以辨别火势发展方向和寻找安全

25、疏散路线.同时,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眼睛有极大的剌激性,降低能见度。表 1-16一氧化碳 对人的影 响影响情况CO 浓度(ppm)碳氧血红蛋白浓度(HbCO )在其中工作 8h 的允许浓度50暴露 1h 不产生明显影响的浓度4005001h 暴露后有明显影响6007001h 暴露后引起不适,但无危险症状的浓度10001200暴露 1h 后有危险1500200035在 1h 内即会致死4000 及以上50考纲 要求熟悉火灾的危害性,分析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掌握火灾的定义,对不同的火灾进行辨识和分类;掌 握火灾发生和发展蔓延的机理,提出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

26、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定义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分类(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助记口诀:A 固 B 液可溶固,C 气 D 金 E 带电,F 烹饪物。A。类固体物质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 助记口诀:美妻离异是冤家B.类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D。类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等。助记口诀:告诉太太哪里美甲E。类带电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

27、分类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火灾类别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特别重大30 人以上或 100 人以上或 1 亿元以上重大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或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或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较大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或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或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一般3 人以下死亡或 10 人以下或 1000 万元以下火灾的危 害(一)危害生命安全(二)造成经济损失(三)破坏文明成果(四)影响社会稳定(五)破坏生态环境。助记口诀:泰森会经文。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常见原因一、电气(首位); 二、吸烟; 三、生活用火不

28、慎; 四、生产作业不慎; 五、设备故障; 六、玩火; 七、放火; 八、雷击;助记口诀:玩射击不慎放烟气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方式和影 响因素热量传递有 3 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播的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 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因素有关。助记口诀:穿队服( 一 ) 热 传导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 一种传热方式。发生导热现象,是由于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或它们的组成部分)的碰撞、转动和振 动等热运动而引起能量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在固体内部,只能依靠导热的方式传热;在

29、流体 中,尽管也有导热现象发生,但通常被对流运动所掩盖。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各异,通常用热导率, 即用单位温度的梯度时的热通量来表示物质的导热能力。同种物质的热导率也会因材料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助记口诀:私密(事情)问姐。( 二 ) 热 对流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所 以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当然,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度差,所以也必然存在 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工程上,常把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 表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三 ) 热 辐射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

30、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热辐射是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辐射换热是 物体间以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导热和对流需要接触,热辐射不需要互相接触.例:太阳向 地球表面传递热量的过程。 火场上的火焰、烟雾都能辐射热能,辐射热能的强弱取决于燃烧物质的热值和火焰温度.物质热值 越大,火焰温度越高,热辐射也越强。辐射热作用于附近的物体上,能否引起可燃物质着火,要看热源的温度、距离和角度。助记口诀:是否能着火得看温度的聚(距)焦(角)情况。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烟气蔓延 方向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一般,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建筑火灾

31、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其密度比冷空气小,由于浮力作用向上升起,遇到水平楼板或顶棚时,改为水平方向继续流动,这就形成了烟气的水平扩散。这时,如果高温烟气的温度不降低,那么上层将是高温烟气,而下层是常温空气,形成明显的分离的两个层流流动。实际上,烟气在流动扩散过程中,一方面总有冷空气掺混,另一方面受到楼板、顶棚等建筑围护结构的冷却,温度逐渐下降。沿水平方向流动扩散的烟气碰到四周围护结构时,进一步被冷却并向下流动。逐渐冷却的烟气和冷( 一 ) 烟气 空气流向燃烧区,形成了室内的自然对流,火越烧越旺。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的 扩 散 路有关。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在火灾初期为 0

32、。1-0。 3m/s ,在火灾中期为 0.5-0。8m/s .线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通常为 1-5m/s .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产生的抽力,烟气上升流动速度更大,可达 6-8m/s ,甚至更大。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 3 条路线:第一条,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助记口诀:找揍搂上司;找死;找上司;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二 ) 烟气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流 动 的 驱1.烟囱效应助记口诀:冲压姐.动力当建筑物内外的

33、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如果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则室内空气将发生向上运动,建筑物越高,这种流动越强。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中,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通常称这种现象为烟囱效应。在火灾过程中,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2. 火风压火风压是指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火风压的影响主要在起火房间,如果火风压大于进风口的压力,则大量的烟火将通过外墙窗口,由室外向上蔓延;若火风压等于或小于进风口的压力,则烟火便全部从内部蔓延,当它进入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

34、等竖向孔道以后,会大大加强烟囱效应.烟囱效应和火风压不同,它能影响全楼。多数情况下,建筑物内的温度大于室外温度,所以室内气流总的方向是自下而上,即正烟囱效应.起火层的位置越低,影响的层数越多。在正烟囱效应下,若火灾发生在中性面(室内压力等于室外压力的一个理论分界面)以下的楼层,火灾产生的烟气进入竖井后会沿竖井上升,一旦升到中性面以上,烟气不单可由竖井上部的开口流出来,也可进入建筑物上部与竖井相连的楼层;若中性面以上的楼层起火,当火势较弱时,由烟囱效应产生的空气流动可限制烟气流进竖井,如果着火层的燃烧强烈,热烟气的浮力足以克服竖井内的烟囱效应仍可进入竖井而继续向上蔓延。3. 外界风的作用风的存在

35、可在建筑物的周围产生压力分布,而这种压力分布能够影响建筑物内的烟气流动.建筑物外部的压力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风的速度和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和几何形状等。风的影响往往可以超过其他驱动烟气运动的力(自然和人工)。一般来说,风朝着建筑物吹过来会在建筑物的迎风侧产生较高静止压力,这可增强建筑物内的烟气向下风方向的流动。火灾时,建筑内烟气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蔓延的途径主要有:内墙门、洞口,外墙门、窗口,( 三 ) 烟气 蔓延 的 途 径房间隔墙,空心结构,闷顶,楼梯间,各种坚井管道,楼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等.对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蔓延主要原因有:未设有效的防火分区

36、,火灾在未受限 制的条件下蔓延;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火灾穿越防火分隔区域蔓延;防火隔墙和房间隔墙未砌至 顶板,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采用可燃构件与装饰物,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1.孔洞开口蔓延; 2。 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 3。 闷顶内蔓延; 4。 外墙面蔓延;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 ) 初 期增长阶段初期增长阶段从出现明火起,此阶段燃烧面积较小,只局限于着火点处的可燃物燃烧,局部温度较 高,室内各点的温度不平衡,其燃烧状况与敞开环境中的燃烧状况差不多.燃烧发展不稳定。火灾 初期增长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定.( 二 ) 充 分发展阶段当房间内温度达到 400

37、 600C 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 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累积与对外散 热共同作用、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通常,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一般认为火灾衰减阶段( 三 ) 衰 减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到 其峰值的 80 时算起。 一旦条件合适,可能会出图 12-2 为建筑室内 火灾温度时间曲 线。现死灰复燃的情况.第四节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可能会中止。用水扑

38、灭一般固体物质引起的冷却灭火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和很高的汽化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地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如:水喷雾灭火系统;隔离灭火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窒息灭火一般氧浓度低于 1 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当空气中水蒸气浓度达到 35时,燃烧即停止.如:水喷雾灭火系统。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化学抑制法灭火,灭火速度快,使

39、用得当可有效化 学 抑 制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抑制法灭火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对深位火灾灭火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条件许可情况下,采用抑制法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助记口诀:(灭火的四大天王)只缺华哥.2015 年真 题第 81 题下列灭火剂中,在灭火过程中含有窒息灭火机理的有( ). A.二氧化碳 B.泡沫 C。直流水D. 水喷雾E氮气 标准答案:【ABDE】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解 析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2、喷

40、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考纲 要求熟悉爆炸危险源的概念及常见危险源,分析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对不同的爆炸,根据其形式和特点进 行辨识和分类;掌握浓度爆炸极限、温度极限的定义,运用爆炸极限判定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提 出有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的防爆要求以及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一、爆炸的定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是由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在发生爆炸时,势能(化学能或机械能)突然转变为动能,有高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