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上苇中学八年级数学教师马伟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二小节的《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这一课。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以及设计理念五大板块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说明 这节课是在小学阶段感官的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的高以及在中学阶段学习了线段的中点、垂线(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角的平分线(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了这一课,对于学生增长几何知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后续知识的延续。
2、学情分析
对于前面刚刚说的学生对已有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他们已经具备了做一条已知线段的中点,过直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或线段的垂线,通过折纸的方法做角的平分线等基本能力。因此对本节课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内容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垂线与三角形的高有何异同,线段的中点与三角形的中线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角的平分线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都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3、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近一步阐述。《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作三角形的三条高、中线、角平分线,提高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提高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作图、观察、比较、描述图形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图形中蕴含的规律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大担探究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二、 教法与学法分析
1、 教法分析
(1)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引出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另外两种重要线段。使学生能密切联系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节内容的求知欲。
(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与已学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有关内容,讲解时将新旧知识融合贯通,既利于学生掌握新知,又可帮他们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近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3)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性 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他们自由探究图中的发现,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层层设问,启发诱导,设计适当的铺垫,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探究,而不是替代他们思考,并鼓励探究多种不同问题,使探究过程活跃起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得到更大的收获。
2、 学法分析
(1)本节重点是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准确理解、作图与正确运用,运用好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画图入手,获得三种线段的直观形象进一步架起数与形之间的桥梁。难点是准确画出钝角三角形三边的高,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多画多练.
(2)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与垂线、角的平分线有很强的联系,但又有区别,故要用比较法讲清其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复习已学内容。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既可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积极交流,表达思想又可促进数学思考,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本节课中我让学生以小组进行探究,归纳图形特征,做到仔细观察,大胆探索,勇于发现,抽象概括。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1、情境引入
(1)你能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的高吗?(学生活动)
(2)观察三角形的高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学生活动)
(3)观察锐角三角形、钝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高能否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的位置有何不同?(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师生活动)
(1)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1) 三角形的高交于一点 锐角三角形高的交点交于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高的交点交于三角形外部,直角三角形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
E
(2) 三角形的高:从 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所得线段AD叫做 ABC的边BC上的高。
2、 互动新授
A
画一个三角形,取它们各边的中点,连接每一个顶点与对边的中点,观察这三条线段是否在一个交点上?观察三角形中线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学生活动)
C
B
归纳总结(师生合作)
(1)三角形的中线交于一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称作三角形的重心.
(2)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
(3)三角形的中线:连接 ABC的顶点A和它所对的边BC的中点D,所得线段AD叫做 ABC的边BC上的中线
A
在一张薄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通过折纸的方法试一试,你能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吗?观察三角形角平分线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学生活动)
C
B
归纳总结(师生合作)
(1)三角形角平分线是线段
(2)三角形的中线:连接 ABC的顶点A和它所对的边BC的中点D,所得线段AD叫做 ABC的边BC上的中线
例1 (1)如图所示,AD,BE,CF是 ABC的三条中线,则AB= ( ) ,AE=1/2 ( )
3、讲练结合
A
C
B
F
E
D
4、 拓展训练
(1)如图1,BD= 1/2BC,则BC边上的中线为______,△ABD的面积=_____的面积.
(2)如图所示,已知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则S__ABC=______________。
第1题图
(3)如图,已知AD,AE分别为△ABC的中线.高,且AB=5cm,AC=3cm,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 cm,△ABD与△ACD的面积关系为 。
第2题图
(4)如图,在△ABC中,AC=6,BC=8,AD⊥BC于D,AD=5,BE⊥AC于E,求BE的长.
图2
(5)如图2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 且S△ABC=4cm2,则S阴影等于( )
A。2cm2 B。1cm2 C。3cm2 D.4cm2
5、 课堂总结
(1)学会了做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是线段
(3)角三角形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直角三角形高的交点是直角的顶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3)重心是三角形中线的交点
6、巩固提高
四、板书设计
五、设计理念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以题引概念,以练为主线"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对比思想,吐型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