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的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的运动一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七章第一节内容。本章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安排了“人体的运动”、“动物的行为”两节内容。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安排了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两个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教材在编写上还注意引导学
2、生关注和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 3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确定本
3、课时的重点是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本节的难点是: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二、说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学习生物知识,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学生也从开学初的状态进入了学习中段的状态,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人体结构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主要通过观察骨骼的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来说明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因此本节的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以下两点: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人体适于运动的骨骼和骨的结构特点。如何突破这两个关键点呢?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生物新课程理念,
4、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观察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与此相适应,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并分小组讨论的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四、课前准备:视频资料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从观察刘翔跨栏入手并考虑,之后从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然后请同学们都来摸摸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邦邦的东西好吗?这些东西在我们身体内起什么作用?学生通过看、摸、思就能调动脑子里已有的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说出
5、“骨头或骨骼”,从而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激发起学生对骨骼的探究欲望。 (二)指导学生认识骨骼: 新课程理念倡导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先采取比一比:对骨骼的认识知多少?使学生对骨骼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播放视频人体的骨骼组成图.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人体骨骼图,使学生对全身的骨骼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人体的分部情况(头、颈、躯干、四肢),思考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对骨骼的组成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 (三)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 这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怎样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呢? 在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人体长骨所在的位置,它应该承
6、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骨具备什么样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当学生认识统一时,再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人体长骨是一个中空的结构的概念。新的教学理念倡导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看书去获得。而这部分内容很是抽象,要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取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实验材料(动物的新鲜长骨)的准备有些困难,课堂上不能够进行实物实验探究。鉴于此我利用教材配套光盘这一资源,播放观察长骨的结构演示实验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演示实验来观察长骨的结构,学生观察时,教师先从形态上说明长骨的骨干、骨端,然后指导学生从
7、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长骨的各部分结构(骨膜、骨质、骨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这种形象逼真的演示,以及生活实际的感受,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逐渐领会骨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认识骨和骨骼的作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因此,不是说学生知道了骨和骨骼的作用就行了,关键是要学以致用,会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充分体现科学的价值。对这一内容我没有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而是做了适当的调整。(因为我考虑到骨和骨骼都比较抽象,如果直接让学生来认识二者
8、的作用和区别难度较大,所以把这部分内容调整到第四个环节来认识)教师先质疑:假如人没有骨骼,会怎么样?引导学生做“写字、“吃饭”、“翻滚这些动作,看看哪些骨参加了运动。学生讨论交流,认识骨和骨骼的作用和重要性。接着再向学生进行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请一名学生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两侧、向前弯曲自己的躯干,其他同学观察判断:请你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姿势是否正确?为什么?师生共同参与作其最后的判断。 最后教师口头叙述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1)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骨折,还能进行正常运动吗?为什么?(2)发生骨折后,骨能够愈合吗?为什么?(3)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骼长得粗壮、
9、坚固,个子长得高吗?六、总结拓展: 以“ 这节课我们对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进行了学习,你还有问题想继续研究吗? 让学生有一个向课后延伸的方向,形式可以是次要的,应该重视的是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要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是在思考的,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有价值,老师也要肯定学生,肯定他提的问题,一定要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七、教学预测 遵循上述的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利用一些视频图片观察讨论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主动获取新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一些应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八、板书设计: 运用如下简明扼要的板书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掌握。 第一节 人体的运动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骼肌、神经二、人体的支架-骨骼人体骨骼: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下肢骨、上肢骨)三、长骨的结构 骨膜、骨连接、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