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SDG-01型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方案编制人:
方案审核人:
方案审批人:
二〇二四年七月
7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
工地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监督单位
方案设计单位
建筑物结构
剪力墙
总高度
12#:73。10m
脚手架施工范围
架体设计机位
53榀
架体分片
4片
架体搭设高度
12。6 m
方案编制人
编制日期
方案审核人
审核日期
方案审批人
审批日期
技术负责人意见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1。1本工程相关图纸 1
1。2相关规范、标准 1
1.3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 1
1.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
2.工程概况及基本参数 2
2。1 总体工程概况 2
2.2 工程设计概况 2
2。3施工平面布置 3
2。4专项工程概况 6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 9
3.1脚手架选型 9
3.2.方案设计 15
4。施工部署 24
4.1 施工进度计划 24
4。2施工准备及设备进场: 24
5。施工工艺技术 26
5.1。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流程图 27
5.2.勘测确认布架方案 27
5。3.操作平台的组装、搭设 28
5。4。组装竖向主框架及水平桁架(见附图四、五) 29
5。5.提升机构的安装 29
5。6 调试验收 34
5.7。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提升 36
5.8.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 38
5.9.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拆除 40
6、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43
6。1组织保障措施 43
6.2技术保证措施 46
6.3安全保障措施 47
6.4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53
6.5冬季施工保障措施 53
6。6架体维护保养措施 53
7.应急预案 56
7。1成立应急小组 56
7.2。意外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57
8、劳动力计划 61
8.1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及管理 61
8。2。劳动力配置情况 62
9。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62
9.1 计算书 62
9.2.附图 62
10。检查验收用表 85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相关图纸
序号
图纸名称
日期
1
12#楼结构图、建筑图
2016。8
1。2相关规范、标准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
GB50300—2013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4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8
行标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
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JGJ46—2005
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2
《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
JGJ5099—1998
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1.3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
序号
名称
发布日期或编号
1
法律法规文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质[2009]87号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第393号
3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京建法[2012]4号)
4
《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京建施[2014]841号)
5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操作规程
(2007)第11号文
1.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楼施工组织总设计》
2.工程概况及基本参数
2.1 总体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12#楼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单位
6
质量监督单位
7
施工单位
8
质量目标
9
文明施工目标
10
创优目标
2.2 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场地位于 .由若干栋各层住宅、多层配套和地下车库组成。12#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26层,标准层层高2.8m,建筑檐口高度为73。10m。12#楼标准层平面图详见图2—1,立面图详见图2—2.
序号
项目
内 容
1
主要结构设计指标
楼号
12#楼
建筑物安全等级
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
一级
2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墙下筏板基础
主体结构
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3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
C30
墙体、连梁
C30、C40
顶板、梁、楼梯
C30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 12#楼从标准层结构开始采用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以下简称爬架)做为本工程结构施工外防护架, 本工程标准层以下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做非标层结构外防护脚手架兼做爬架临时支撑平台,施工中需做好落地脚手架与升降脚手架的衔接、配合工作.
本工程标准层结构外围设置升降爬架,需要整体考虑设置卸料平台、塔吊锚固、室外电梯安装等技术配合要求,室外电梯在爬架拆除前安装,根据总控计划,室外电梯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安装.电梯安装高度需在爬架下部预留足够的安全垂直距离,应至少保证室外电梯在爬架底部以下2层;12#楼设置一台塔吊,塔吊附臂处需将爬架中下部断开连接,架体在升降时,当架体的大横杆将要碰到塔吊附臂时,对架体采用在附臂上面先加大横杆,后拆除附臂下面大横杆的办法让开塔吊附臂,架体通过后要立即恢复所拆掉的架体杆件;12#楼设置三个卸料平台(卸料平台采用工字钢梁悬挑卸料平台,由劳务队负责加工及安装,具体另见《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爬架在相应位置预留卸料平台洞口。
2。3施工平面布置
标准层平面如下图所示:
图2-1 12#楼标准层平面图
图2—2 12#楼1-1剖面图
2。4专项工程概况
本专项方案针对本项目地上主体结构施工使用的外围护架而编制.脚手架选用附着升降式外脚手架(俗称爬架),爬架均自地上标准层结构开始安装。导轨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沿建筑外围周圈设置,不允许直接将模板直接搁置在爬架上面,也不作为模板支撑平台使用,爬架与结构、模板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2-3 爬架与模板、结构相对关系示意图
爬架选用 SDG—01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为主体施工的防护脚手架,主体结构完工后拆除。
图2-4 12#楼架体平面布置图
本脚手架在结构施工时,按双层作业层,每层每平米不得超过3KN。本工程爬架布置12#楼布置53榀机位,(即共53榀主框架)。架体覆盖不大于五倍楼层高,架体搭设高度11.2m+1.8m防护,共设4层操作平台,从上至下分别为:最上一层为支撑模板操作平台,上数第二层为操作平台,上数第三层为爬架拆除底部支座的操作平台,最底层为完全密封层.架体底部操作层采用由我公司定型生产的钢制走板加工完成,其他操作层满铺脚手板。典型的单榀的爬架构造图2-5所示。
图2-5 SDG-01型爬架单榀构造详图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
3。1脚手架选型
本工程使用的SDG-01型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简称爬架),是通过附着支承结构附着在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同步升降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即沿建筑物外侧搭设一定高度的外脚手架,并将其附在建筑物上,脚手架带有升降机构及升降动力设备,随着工程进展,脚手架沿建筑物升降。
3。1.1架体搭设材料材质要求
(1)钢管采用48。0mm×3.6mm钢管,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钢管抗弯、抗拉等力学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干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紧固程度宜在40~65 N·m,并不大于65 N·m.扣件必须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力求环境美观.脚手架立杆、防护栏杆、踢脚杆统一漆为中黄色,小横杆统一为中黄色,剪刀撑统一漆蓝色。底排立杆、扫地杆均漆中黄色。
(4)脚手板采用木质脚手板,用8#铅丝绑扎,搭接严密,不得出现缝隙。
(5)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应满足2000目/100cm2,做耐贯穿试验不穿透,6。0×1。8m的单张网重量在3kg以上,颜色应满足环境效果要求,选用绿色。使用的安全网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
3.1。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组成
升降架主要由竖向主框架(见附图四)、底部水平支撑框架(桁架)(见附图五)、附墙支座、控制系统、电动葫芦组成,其主要功能如下:
(1)竖向主框架
竖向主框架由Φ48钢管和6。3#槽钢焊接而成.Φ48钢管用来制作主框架的横撑,它与附着支座上的防坠块相配合,起到防坠作用。6。3#槽钢背对焊接形成导轨,用来安装附墙支座的防倾导向装置,同时能保证架体在升降作业时的垂直运动。横杆和斜杆使主框架为整体单片式钢结构,横杆和斜杆可以将架体内外排连接成钢性整体,同时确保架体有可靠的力学传递.主框架由上节、中节、下节三节组成,其中每节为两步架,高3.6m.
图3.1。2-1 主框架下节、中节、上节示意图
(2) 底部水平支撑框架(桁架)
底部水平支撑框架(桁架)为双排架体,由Φ48钢管做成的钢脚手板、横杆、廊道连杆和等边角钢做成的斜杆用M16×40螺栓连接而成,其节点连接板的厚度为8mm。架体宽900mm,每步架高1800mm,整个脚手架可按楼层高度搭设成不大于5倍层高的架体。横杆型号有1742mm、1442mm、1142mm和842mm四种。水平支撑框架及竖向主框架承受自重及上部传来的施工动载荷、风载荷等,并将其传递到升降机构,最终传递至建筑物。
图3。1.2—2 底部水平桁架组装图
(3)附墙支座
本工程附墙支座由标准附墙支座(图3。1。2-3)、钢梁(图3。1。2—4)和板式钢梁组成,全部用国标型Q235钢焊接制作,承载能力强.附墙支座上还设有导向、防倾、防坠装置,与设在主框架上的导轨配合,可起导向、防倾、防坠作用。主要用来附着架体、悬挂动力系统、安装防倾装置,传递施工,升降工况载荷及防坠器冲击载荷传递的作用。
附墙支座受拉螺栓采用弹簧垫片加单螺母形式固定,螺杆露出螺母端处的长度不应少于3扣,并不得小于10mm,其螺栓使用的垫片尺寸为100mm*100mm*10mm;附墙支座上还设有导向、防倾、防坠装置。附墙支座的设计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安全技术规范》的4。4。5的规定。
图3。1.2-3标准附墙支座 图3。1.2-4钢梁 图3。1.2-5主框架、导向架连接示意图
(4)防倾装置(导轮导轨)
防倾装置可以防止附着升降脚手架内外倾翻 。使用时在每个附墙支座上设置一组防倾装置,从上至下共三组。导向架上的导轮与主框架上的导轨形成导轮导轨装置,在提升过程中,使架体滑移并起到防倾导作用.
图3.1。2-6支座防倾导向架结构示意图
(5)防坠装置
防坠器
支座防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3.1.2—7 防坠器与支座连接示意图
防坠落装置为摆针式结构,工作原理如下:
架体提升时利用防坠装置重心与销孔不在同一竖向直线,且防坠装置由于重力倒向升降架轨道一侧,从而不妨碍架体提升。当升降架发生意外坠落时,防坠落装置由于支座角钢限位块不能向下摆动,使得架体停止向下运动.
图3。1.2—8 防坠装置工作原理图
防坠装置的设计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安全技术规范》的4.5.3的第二条,防坠装置必须采用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严禁使用每次升降都需重组的手动装置的要求.
防坠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模拟坠落工况下最大制动距离78mm。防坠装置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安全技术规范》的4。5.3的第三条,防坠装置技术性能的要求;
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
脚手架类别
制动距离(mm)
整体式升降脚手架
≤80
单片式升降脚手架
≤150
防坠器的防污措施:
提升前必须检查防坠是否灵活可靠,清除防坠器上的建筑垃圾。
防坠器销轴必须要每月做上油处理,以保证防坠器的灵敏度。
防坠器上面是承重顶撑,在静止状态下可以遮挡上面掉下来的杂物。
本身每个附墙支座是配一套承重顶撑的,静止状态下,顶撑的作用是遮挡混凝土垃圾等,以起到对防坠器的保护.
防坠器的设计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安全技术规范》的4。5.3的第四条,防坠装置具有防坠、防污染的措施;并应灵敏可靠和运转自如的要求.
防坠装置在每道支座头部安装一个,架体在使用工况下从上到下有三道附墙支座,共有三道防坠装置起作用;架体在升降工况下从上到下有两道附墙支座,共有两道防坠装置起作用;防坠装置在设计过程中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安全技术规范》的4。5。3的第1条,防坠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一个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必须起作用的要求.
(6) 控制系统
每个机位设置一个分控制箱,完成对该机位电葫芦的单机升降或预紧作业,拖动电缆通过每个分控箱,最终连接到主控制柜的输出端口,总控制柜负责整个电路的整体升降和每个机位的载荷监控作业,分控箱布置及总控柜设置电路铺设安下图3。1。2-8所示.
图3。1。2-9 电箱安装示意图
(7)提升设备
提升设备(电动葫芦)主要参数:电动葫芦的额定起重量为7。5t,链条长6m,单台净重约72Kg,电机功率500W,提升速度为13cm/min。
图3。1.2-10 7.5t电动葫芦
3.2。方案设计
3.2。1架体构造尺寸及吊点布置要求
(1)本工程标准层高为2.8m,架体搭设高度12。6m,符合架体高度不大于5倍层高要求;
(2)架体宽度0.9m;
(3)本工程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6.9m,折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5。1m,符合《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最大直线距离6.9m 最大折线距离5。1m
(4) 架体高度与支撑跨度的乘积架体高度与支撑跨度的乘积:
12。6×6。9=86.94㎡〈110 ㎡
(5)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架体及吊点沿建筑物结构外围布置,机位平面布置及吊点间距见架体平面布置图。
(6)根椐工程结构情况及布置要求,升降架共设置53榀升降吊点(即共计53榀竖向主框架),根据总包提供施工流水分段共设置4个提升单元。
(7)升降架的附墙支座分2种,分别是400支座、1600钢梁。
12#楼支座统计表
支座形式
机位号
机位个数
400类支座
1#、2#、3#、4#、5#、6#、7#、8#、9#、10#、11#、12#、14#、15#、16#、17#、19#、21#、22#、23#、24#、26#、27#、29#、30#、31#、32#、34#、35#、36#、37#、38#、39#、40#、41#、43#、44#、45#、46#、47#、48#、49#、50#、51#、52#、53#
47个
1600类钢梁
13#、18#、20#、25#、28#、33#
6个
(8)升降架平面设计及附墙支座的布置见附图一(架体平面布置图),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按附图二(机位尺寸定点图)和附图三(附墙安装图)留置预留洞。
3。2.2立面设计
本工程从标准层开始预留孔,主框架安装及架体搭设时墙体混凝土强度需≥10Mpa。因此,在施工中应根据现场荷载和必要的安全系数,确定升降架安装前墙体混凝土的强度。据此,墙体混凝土浇筑中必须留设混凝土试块,并在现场条件下养护,升降架安装前必须提供该墙体混凝土的试块强度报告,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通知班组进行安装.
升降架体以竖向主框架为骨架搭设,架体高度12.6m,宽度0.9m,每步架体高度1.8m。
架体水平支撑框架及剪刀撑等杆件需按规范要求安装。
400支座处架体剖面图
1600钢梁处架体剖面图
3.2.3 特殊位置设计
3。2。3.1 附着支座的安装
(1)通用附着方式(支座)
① 按照下图确定的附着支座的预埋点位置在结构上预留孔洞,预埋材料选用Ф50的PVC管。
② 预埋管必须与结构钢筋绑扎牢固,长度必须与相应位置的厚度一致。
③ 预留孔洞的中心偏差为30mm,如果预留孔洞的中心偏差超出上述要求时,要在结构上重新打孔,不得使用错位孔对附墙支座进行强行安装。
400支座安装尺寸图
(2) 钢梁附着方式
在墙体上安装钢梁组件,将导轮套入导轨,安装穿墙螺栓,要求:
① 钢梁要与导轨对中,连墙挂板与建筑物墙面贴实不得有抬头或低头现象。钢梁水平度和垂直度不大于20mm。
② 每个钢梁安装2根穿墙螺栓(T33×550mm),两端螺母拧紧后,露出丝3扣以上。穿墙螺栓与附着支座一端使用垫块(63×260mm),垫块焊口朝向结构主体,墙体内侧使用垫板(100mm×100mm×10 mm).然后安装钢梁斜撑,钢梁斜撑跟脚抵实。
③ 钢梁预埋应从地面往上2300mm处下第一个预埋孔,再从第一个预埋孔往下200mm处下第二个预埋.
1600钢梁安装尺寸图
3。2.3。2卸料平台处设计
本工程卸料平台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
根据卸料平台所在位置,架体在设计时,已避开主框架位置.在架体搭设过程中,按卸料平台的尺寸在架体下端预留一个长方形的洞口,洞口高度为建筑结构两个标准层的高度,确保料台钢丝绳不会穿过架体,架体在提升过程中不受料台斜拉钢丝绳的影响。孔的周围用附加钢管加固.加固用的水平钢管至少过孔侧的两根立杆,加固用的竖直钢管必须与洞口处的所有横杆相连,这样架体整体钢度未受影响。料台两侧距离架体30公分保证架体提升过程中布会和料台产生刮蹭,如不使用卸料平台时,用密目网将其洞口密封好。卸料平台开口处处理做法见下图。
注:卸料平台不得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各部件和各结构构件相连,其荷载应直接传递给建筑工程结构.
3。2。3.3 塔吊处架体设计
本工程塔吊位置处架体如下图所示:
架体在设计时,已保证架体立杆和主框架避开塔吊附臂;塔吊附臂穿过架体处左右离架体300mm,确保架体在提升过程中不和塔吊附臂产生碰撞。附架体在升降时,当架体的大横杆将要碰到塔吊附臂时,对架体采用在附臂上面先加大横杆,后拆除附臂下面大横杆的办法让开塔吊附臂,架体通过后要立即恢复所拆掉的架体杆件. 如附图六所示,如果塔吊一侧附臂穿过架体两跨时应在附臂左右两侧能在准确的避让位置处加设一组立杆与整个架体连接,连接钢管必须通过附臂一侧的两根立杆,以保证架体的结构强度。架体提升到位后必须马上恢复升降洞口,并连接好加固斜杆,同时将密目网防护回复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