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九)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B. 自然选择导致突变,打算进化的方向C. 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D. 新物种的形成确定经过长期地理隔离2下述不属于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A生存斗争中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得以生存B长的前肢和颈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C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的前肢和颈是经常伸长颈和前肢的结果3最先提诞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 B孟德尔C拉马克D摩尔根4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占49%,Tt的个体占42%,tt的个体占9%。T基因和t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2、A70%、30% B49%、42% C49%、9% D42%、58%5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假如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C会使隐性基因完全灭亡 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6. 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7. 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A某种群中若A的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后由0.4
3、增加到0.6,a的基因频率由0.6下降到0.4,由于无新基因产生,可认为该种群没进化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的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沟通D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二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是三个物种8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错误的是( )A变异是不定向的 B遗传和变异打算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9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具有确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
4、离是同时毁灭的A B C D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从而引起病菌向抗药性增加方向不断变异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D基因库毁灭明显差异的两个种群即为两个物种11.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状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 这是变异不定向的缘由B.a 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C.b 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定向抗药性变异12. 环境昆虫的疼惜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更加达,结果双方都没有
5、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进化C.斗争中不分胜败D.相互选择共同进化13.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 D细胞多样性14人类与某些病毒的斗争是长期的,人类与这些病毒长期共存的缘由是()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强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弱,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弱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弱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弱,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强A B C D15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其分隔成A、B两个种群,假如A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AA种群
6、进化速率比B种群快B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慢C两个种群进化速率一样 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二、非选择题16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毁灭的如抗寒、抗冻、抗盐、抗病虫等的抗逆性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一种植物毁灭的优良抗逆性状,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是由于存在 。(2)自然界抗性基因的来源是 _。(3)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很多植物发生遗传变异,以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表现出一些抗逆性,如抗寒性,这说明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确定的,它取决于 _。17. 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一)、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A变异生物是自然选择的原材
7、料 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 D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二)、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把握,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进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基因基因频率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S5%95%s95%5%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产生的。(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
8、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简洁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疼惜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表明, 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_的定向转变,使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快速进展。(4)上述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转变,导致生物朝着确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打算的。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九)参考答案选择题1-5 CDCAB 6-10 BCCBC 11-15 DDDCA二、简答题16(1)生殖隔离 (2)基因突变 (3)生物的生存环境 17 (一)B (2分)(二)(1)突变(2)定向转变(3)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4)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