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1304-2023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高清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229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0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1304-2023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高清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3T1304-2023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高清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3T1304-2023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高清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3T1304-2023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高清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3T1304-2023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高清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CCS B 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3042023 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pot seedling 2023-07-22 发布 2023-08-22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

2、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叶波、王宏辉、陈叶平、余文胜、江立斌、何豪豪、周奶弟、汤学军、范飞军、曾孝元、王志刚、杨晓平、蔡芸菲、应俊杰、卢依灵、柳赞、戎雪利、谢余涛。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双季机插钵盘育苗准备、秧苗管理、钵苗机插、大田管理等配套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早稻和连作晚稻钵苗移栽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DB33/T 2434 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水稻钵苗 rice pot seedling 一定数量单个钵体组成的育秧盘培育出钵体间根系相互独立的水稻秧苗。4 种子要求 4.1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选用适合机械种植方式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4.2 浸种前晒种 2 天3 天,用药剂浸种消毒,常规早稻根据气温浸种 48 小时72 小时,连作晚稻浸种 24 小时36 小时,每天翻动 1 次2 次,浸种后催芽至露白

4、。5 育苗准备 5.1 育秧土准备 取黄泥土或大田表层土晒干,打碎土块,用筛子过筛,筛除杂物,与水稻育秧专用基质按1:1比例配制成营养土,或全部用水稻育秧专用带土基质。5.2 钵盘准备 钵盘规格:618 mm(长)315 mm(宽)25 mm(高),每盘448个钵孔,孔钵底部有自由开关的“Y”型开口。按照常规早稻和常规连作晚稻每667平方米(亩)用盘40张45张、杂交连作晚稻每667平方米(亩)用盘30张35张准备秧盘。5.3 播期播量 采用钵苗专用播种流水线播种。早稻适宜播期为3月中下旬,连作晚稻播期要依前茬早稻收获期而定,宜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量常规早稻、常规连作晚稻每钵4粒5粒;杂

5、交连作晚稻每钵2粒3粒。5.4 苗床准备 育秧前平整苗床,无残茬、秸秆和杂草等;每 667 平方米(亩)苗床均匀施高浓度复合肥 20 kg25 kg(N:P2O5:K2O=18:8:14);摆盘前畦面铺细孔纱网(网孔面积0.5 mm0.5 mm)。6 秧苗管理 6.1 管理时期 根据钵苗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可将秧苗管理分为3个时期:播种到2叶期、2叶期到4叶期、4叶期到移栽。6.2 管理技术 6.2.1 播种到 2 叶期 早稻育秧注意保温,防止低温冷害。连作晚稻育秧防止高温烧苗。注意保持土壤湿润。6.2.2 2 叶期到 4 叶期 早施断奶肥,水分管理以旱管为主,湿润灌溉相辅。断奶肥于2叶期施用,

6、按每盘4 g复合肥于傍晚撒施,施肥后喷水防止烧苗。盘面发白、秧苗中午发生卷叶时,应于当天傍晚补水。连作晚稻2叶期每667平方米(亩)用15%多效唑20 g兑水15 kg均匀喷施,控制秧苗高度不超过20 cm,以适应机插。6.2.3 4 叶期到移栽 移栽前2天3天,每盘施用复合肥5 g。移栽前1天适度浇好起秧水,起盘时防止损伤秧苗。移栽前通风炼苗。7 钵苗机插 7.1 栽插密度 根据不同水稻类型和不同插秧机机型确定栽插密度。早稻和常规连作晚稻栽插密度1.8万丛/667平方米(亩)2.0万丛/667平方米(亩),杂交连作晚稻栽插密度1.4万丛/667平方米(亩)1.5万丛/667平方米(亩)。7.

7、2 机械栽插 早稻苗高13 cm15 cm、连作晚稻苗高15 cm20 cm时,适时移栽。根据栽插密度调整好株距,栽插深度控制在2 cm左右。8 田间管理 8.1 合理施肥 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施好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50%作基肥、50%作穗肥施用。8.2 水分调控 薄水插秧,浅水护苗,湿润促分蘖,够苗搁田,拔节至抽穗扬花期湿润灌溉,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断水落干。9 病虫害防治 按照DB33/T 2434执行。10 档案记录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田块位置、水稻生育期、田间管理情况、投入品使用情况、实际产量等信息,生产档案保存不少于2年。11 标准化模式图 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

8、术标准化模式图见附录A。附 录 A(资料性)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标准化模式图 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标准化模式图见图A.1。图A.1 水稻钵苗培育机插技术标准化模式图 关 键 技 术 钵盘育秧 秧田管理 钵苗机插 播种准备 适期播种 播种到 2 叶期 2 叶期到 4 叶期 4 叶期到移栽 机械栽插 育秧土准备:取黄泥土或大田表层土晒干,打碎土块,用筛子过筛,筛除杂物,与水稻育秧专用基质按 1:1 比例配制成营养土,或全部用水稻育秧专用带土基质。钵盘准备:618 mm(长)315 mm(宽)25 mm(高),每盘448 个钵孔,孔钵底部有自由开关的“Y”型开口。常规早稻和常规连作晚稻每 667 平

9、方米(亩)用盘 40 张45 张、杂交连作晚稻每 667 平方米(亩)用盘 30 张35 张。适宜播期:采用钵苗专用播种流水线播种。早稻适宜播期为3 月中下旬,连作晚稻播期要依前茬早稻收获期而定,宜为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播种量常规早稻、常规连作晚稻每钵4 粒5 粒;杂交连作晚稻每钵 2 粒3 粒。早稻育秧注意保温,防止低温冷害。连作晚稻育秧防止高温烧苗。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早施断奶肥,水分管理以旱管为主,湿润灌溉相辅。断奶肥于2叶期施用,按每盘4 g复合肥于傍晚撒施,施肥后喷水防止烧苗。盘面发白、秧苗中午发生卷叶时,应于当天傍晚补水。连作晚稻2叶期每667平方米(亩)用15%多效唑20 g兑水15 kg均匀喷施,控制秧苗高度不超过20 cm以适应机插。移栽前2天3天,每盘施用复合肥5 g。移栽前1天适度浇好起秧水,起盘时防止损伤秧苗。移栽前通风炼苗。根据不同水稻类型和不同插秧机机型确定栽插密度。早稻和常规连作晚稻栽插密度1.8万丛/667平方米(亩)2.0万丛/667平方米(亩),杂交连作晚稻栽插 密 度 1.4 万 丛/667 平 方 米(亩)1.5万丛/667平方米(亩)。早稻苗高13 cm15 cm、连作晚稻苗高15 cm20 cm时,适时移栽。根据栽插密度调整好株距,栽插深度控制在2 cm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