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历史下册.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4006670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任务、历史意义?时间:1949.9 地点:北平。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任务:完成新中国的筹建工作历史意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历史意义?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

2、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三、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主要代表、结果、历史意义?时间: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四、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 解放战争时期,其标志是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代表人物:刘胡兰、董存瑞三十年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标志是五四

3、运动, 代表人物:李大钊、杨靖宇、左权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民主革命时期其标志是鸦片战争,代表人物:林则徐、 第2课 最可爱的人一、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原因、目的、性质、司令员、主要战役、结果、历史意义、胜利原因、代表人物及其事迹起止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原因: 美国侵略朝鲜;美国侵略活动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司令员:彭德怀, 主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板门店,克拉克),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 打击了美国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4、维护了世界和平;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巩固了新生政权。 抗美援朝的原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中朝军队的英勇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人物代表: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邱少云: 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我们应努力学习,勤奋守纪,报效祖国,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

5、,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对胜利,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三、列举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侵略活动。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第3课 土地改革一、土地改革的原因、目的、时间、对象、法律依据原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

6、工业化开辟道路时间:1950年1952年底 对象:新解放区三亿农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二、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结果、历史意义主要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三、农民拔除地主的界碑意味着什么?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被

7、废除四、土地改革后,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五、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旧的封建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六、建国后 为巩固新生政权,政采取了哪些措施?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1950-1953年抗美援朝七、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原因)、目的、基本任务、起止时间、完成情况、 主要成就、历史意义、取得成就的原因?背景(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国

8、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 各项指标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我国还是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还不如印度。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起止时间:19531957年完成情况: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沈阳

9、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 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历史意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取得成就的原因:党的正确领导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艰苦努力 苏联的帮助P20页图反映了一五计划哪两方面的成就?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名称、颁布时间及机构、主要内容、性质或意义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人大)内容:规定坚持人民民主

10、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性质或意义: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一、三大改造的内容、时间、实质、历史意义、不足?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间:19531956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或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足:后期过急、过粗、过快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先公私合营,

11、后通过赎买政策过渡为完全公有制(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原因、目的?原因:土地改革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化建设需要。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意义?时间:1956年。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的时间、内容?时间:1958年。 内容: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就按设社会主义。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引下我国社会

12、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历了那些挫折?)失误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产生的影响?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吸取的教训。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影响:使“左”的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开来; 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的经济困难。出现失误的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教训: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建成,

13、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新兴工业开始发展起来。(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等)。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哪些先进人物?请为他们写解说词、精神?雷锋:20世纪60年代,兢兢业业的工作,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勤俭节约,支援灾区。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焦裕禄:20世纪60年代,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风沙,使兰考贫穷的面貌得到改变。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王进喜:20世纪60年代,在大庆油田的会战中,带领大家靠人拉肩扛运输机器,使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被誉为“铁人”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邓

14、稼先:20世纪60年代,参与设计和创造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精神: 艰苦创业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 献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结束的时间和标志。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结束: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老一辈革命家和群众抗争的事实: 二月抗争(二月逆流)和 四五运动。三、“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名称、核心人物: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核心人物

15、分别是林彪和江青。四、文化大革命的性质、造成的危害、应该吸取的教训: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正确看待阶级和阶级斗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时间、结果、历史意义?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

16、”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时间:1978年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 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时间:1978年底 地点:北京内容: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

17、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 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四、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什么变化?作出怎样的伟大决策?由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五、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的措施、历史意义措施:平反冤假错案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历史意义: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 改革开放一、对内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现实的需要:中国是人口大国,解决人民吃饭问题 实践探索 政策引导二、在农村实行改革的形式、前提、目的、开始时间地点、作用? 形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前提: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

19、到户,自负盈亏。作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三、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土地公有制为基础上,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四、城市改革的重点、主要内容、作用?重点:国有企业改革(1985年)主要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制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改

20、革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了企业的改革步伐。作用: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五、对外开放的内容、目的、格局、特点、作用?内容: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目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格局:经济特区- 海开放城市- 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特点:由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作用: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六、经济特区的建立、代表、分布特点、作用?建立: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

21、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代表: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分布特点: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作用: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七、列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地。我国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发展,从而形成“

2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的格局。八、论述改革开放的内容,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制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加快了改革步伐。

23、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对外开放: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收了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现代化建设。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论: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九、改革的根本目的、实质、作用、启示?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实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作用:改革能解放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革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能解放

24、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启示: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维护人民的利益。十、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重要意义?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十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有哪些变化? 这几次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我们什么启示?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引导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示: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要遵循客

25、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十二、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目的、方式、作用)近代的对外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廉价的生产原料,推销工业品,被迫的开放,便利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掠夺。今天的对外开放是在国家独立,遵循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主动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三、结合你所学知识,说明对外开放利大于弊的理由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看不到世界的先进,学习不到先进的技术

26、。近代的开放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便利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掠夺,客观上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以及文明成果,促进了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现在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在主权独立,遵循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外开放也带来一些问题。总之,对外开放利大于弊。十四、结合新国成立至今的探索历程,谈谈你的感悟?坚持有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道路 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

27、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为什么称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4、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5、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初步解

28、决了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党的十三大的主要内容(1987年):邓小平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温饱问题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三、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为了不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主

29、要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党的十四大(1992年)的主要内容: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五、党的十五大(1997年)的主要内容: 内容:江泽民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30、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六、1992年“人们终于看到隧道的光亮”指的是什么?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七、归纳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提出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决策;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31、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有什么作用?解放了中国生产力,是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第11课 民族团结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了哪些民族政策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一律平等 政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二、党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政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世纪90年代)。文化:支持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如何?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2、有何历史意义?。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四、列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果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易考知识归纳: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 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政府重视,给予政策保障和多方支持实行民主改革,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发点是什么?(目的)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3、。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2、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依据是什么?“一国两制”构想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3、 “一国两制”的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 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 “一国两制” 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成功实践了这一构想的地区是哪里?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成功实践了这一构想的地区是香港和澳门。5、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以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34、国际地位提高;(最主要的因素)“一国两制” 方针的正确性。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主要变化是主权归属的变化。6、 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对应的殖民国家是?回归的意义?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英国殖民者澳门是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殖民回归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历史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7、港澳回归的启示: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同时期提出那些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武装解放

35、台湾(武力);(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毛泽东)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 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协会。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就是”九二共识”)1993

36、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的重要一步。3、两岸频繁交往的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的指引;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反对分裂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势所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岸人民血脉相承4、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5、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6、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有哪些?有利因素: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港澳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不利因素: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37、台湾岛内“台独”分子的破坏。7、海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理由是什么?趋势:祖国统一。理由: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港澳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8、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祖国统一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提高综合国力;“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一定会实现;任何分裂祖国的言行都是违法的。 第14 课 钢铁长城1、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种包括哪些? 陆军、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2、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的原因?(作用)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敌人

38、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3、海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北海、东海、南海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1974年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4、为什么说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5、空军

39、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陆续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6、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我国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7、人民解放军不断壮大的原因?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8、科技与国防的关系?(1)科技发展需要国防保驾护航;(2)国防现代化建设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的外交政策?我国制定外交政策

40、的出发点是什么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维护国家根本利益。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容、意义?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就西藏问题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3、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主题、性质、求同存异提出的意义、精神?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性质(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41、的亚非国际会议意义: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 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 “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哪些内涵?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5、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6、新中国外交工作充满艰辛和和硝烟的原因: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50-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特点、过程、原因、国际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特点:由敌对走向正常化。过程: 1971年4月“乒乓外交”,小球影响大球; 1971年7月,基辛格秘

42、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建交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原因); 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 中美关系的改善带来的国际影响?出现世界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进了世界和平发展。直接推动中日建交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意义、原因?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主要原因)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美国霸

43、权地位的衰落。3、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间、主题、意义、成就?:时间:2001年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意义(地位):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 的多边外交活动。 成就:通过了上海共识4、面对新的挑战,APEC成员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对你有何启发? 面对挑战成员国会采取合作的对策。 启示: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会共赢。5、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联系;同时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6、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1972年访华时写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

44、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 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重大影响是: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出现世界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7、我国外交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8、列举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成就:(特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毛泽东访问苏联。* 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特点:登上国际舞台,打开外交局面)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