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43_T 2373-202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0245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43_T 2373-202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清正版)DB43_T 2373-202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清正版)DB43_T 2373-202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清正版)DB43_T 2373-202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清正版)DB43_T 2373-2022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3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73.020D 10DB43/T 23732022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Specificatiaon of geological drilling for green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07发布-02022-10实施-08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则 2 4.1 目的任务 2 4.2 基本原则 2 4.3 基本要求 2 5 施工准备 3 5.1 生态环境影响调查 3 5.2 钻探设备与工艺选择 3 5.

2、3 施工方案编制 3 6 施工过程 4 6.1 场地修建 4 6.2 机场布置 5 6.3 综合管理 6 7 施工环境恢复治理 7 7.1 场地清理 7 7.2 场地复原 8 7.3 场地覆土 8 7.4 复垦复绿 8 8 质量评估 8 9 技术资料 8 附录 A(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提纲 9 附录 B(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表格 11 附录 C(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提纲 23 附录 D(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24 附录 E(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工艺选用表 26 附录 F(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质量评估 27 附录 G(资料性)绿色勘查

3、地质钻探技术资料清单 28 参考文献 29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地质院、湖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所、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一四队、湖南省怀化井巷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中明、肖尧、文亭、徐昊、张旭、王泽、刘亮、车岚、罗婷、李海波、谷惠东、彭汉革、谢海英、贺转利、罗洪、杨英、邓南潮。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南

4、省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环境恢复治理、质量评估、技术资料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孔深 1500 米内地质钻探施工。湖南省范围内其他孔深 1500 米内钻探施工可参照本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5005 钻井液材料规范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5848 铀矿地质勘查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 GB 50

5、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27 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 AQ 2004 地质勘查安全规程 DZ/T 0227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DZ/T 03742021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EJ 275 铀矿地质生产安全规程 EJ/T 1052 放射性矿产资源钻探规程 EJ/T 1070 铀矿岩矿心管理规定 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 104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Z/T 0374202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色勘查 green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在地质勘

6、查全过程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运用高效、环保的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受扰动的环境进行修复,实现地质勘查、生态环保、社区和谐的多赢效果。来源:DZ/T 03742021,3.2 3.2 地质钻探 geological drilling 地质钻探是指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为目的的钻探工作。3.3 便携式全液压钻机 portable full hydraulic rig 一种模块化设计、安装拆卸方便、便于搬运、安全高效、用液压油驱动和控制所有运转部件的钻机。3.4 场地 site 地质勘查活动所涉及的人员居住、道路建设、物资设备存放、工程施工的场所。来源:

7、DZ/T 03742021,3.3 3.5 机场 drilling site 地质钻探中用于安放钻机、配套设备、材料及满足钻探施工所占用的场地。3.6 环保冲洗液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rilling fluid 是指地质钻探过程中,以其多种功能同时满足地质钻探工作需要和生态环境要求循环介质的总称。4 总则 4.1 目的任务 在地质钻探工作中,通过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设备、技术、工艺、材料等,对驻地建设、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钻孔施工、生产管理、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方面实施科学管控,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的最小化,推动地质钻探工作绿色、安全、和谐发展。4

8、.2 基本原则 4.2.1 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钻探施工全过程。4.2.2 坚持痕迹化管理原则。明确项目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及管理目标。4.2.3 坚持安全、文明、和谐施工原则。实施地质钻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发展。4.2.4 坚持技术创新原则。宜采用先进适用的设备、技术、工艺、材料,开展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4.3 基本要求 4.3.1 地质钻探项目应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内容参见附录 A.1,单孔可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单孔施工方案,内容参见附录

9、 A.2。4.3.2 地质钻探施工前,应进行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培训和绿色施工技术交底,掌握绿色勘查要求,强化生态环境意识。4.3.3 地质钻探施工前,应填写但不限于钻探施工对矿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影响程度评价表,表格参见附录 B.1;施工钻孔应填写但不限于单孔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踏勘记录表,表格参见附录 B.2;场地修建,应对施工中占用土地情况进行登记,相关记录参见附录 B.3-B.5,拍摄并保留原始地形地貌影像资料。4.3.4 地质钻探施工,应进行经常性、阶段性自检、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并及时整改,填写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自检记录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专检记录表、钻孔施工整改记录表,相关表格参见附录B.

10、6-B.8。记录并保留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影像资料。4.3.5 地质钻探施工结束,环境的恢复治理应达到技术标准规范、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要求。并填写钻探工程道路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钻探工程机场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钻探工程环保措施登记表,相关表格参见附录 B.9-B.11,记录并保留恢复治理状况的影像资料。4.3.6 地质钻探施工结束后,应及时编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内容参见附录 C。4.3.7 应建立健全并落实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内容参见附录 D。5 施工准备 5.1 生态环境影响调查 施工前应进行项目踏勘,了解地质环境现状,根据钻孔布置,调查交通、植被、水资源、电力设

11、施等条件,识别地质钻探施工中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驻地建设、供水供电、钻进施工等对勘查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判断其影响程度,制定对应施工方案、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5.2 钻探设备与工艺选择 5.2.1 钻探设备 5.2.1.1 钻探施工应根据地层条件、技术要求、钻进工艺及地质勘查目的,合理选用安装和拆卸快捷、搬运方便、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的设备,宜优先选用便携式全液压钻机。5.2.1.2 采用非便携式全液压钻机施工时,应落实绿色环保措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2.2 施工工艺 在满足地质目的前提下,钻探施工应采用钻进效率高、钻孔质量优、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施工工艺。包含但不限于绳索

12、取心钻进、冲击回转钻进、定向钻进、反循环钻进等,工艺特点参见附录 E。5.2.3 冲洗液 5.2.3.1 在孔壁稳定地层,钻探施工宜采用清水作为冲洗液。复杂地层宜采用无固相或者低固相的环保冲洗液。5.2.3.2 冲洗液不应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处理剂。泥浆材料及处理剂应符合 GB/T 5005 的规定。5.2.4 搬迁方式 5.2.4.1 履带式山地车搬运。在满足钻探设备、材料搬迁需求的前提下,宜选择履带间距窄、爬坡能力强、载重量大的山地车。5.2.4.2 索道搬运。索道架设应符合 GB 50127 的规定。索道搬运通道应定期进行维护,对妨碍运输安全的树木应及时进行修剪。5.2.4.3 人工搬运

13、。应考虑设备与材料的体积、重量。5.2.4.4 大型机械搬运。参与搬运工作的大型设备在尾气、噪音排放等方面应分别符合 GB 3095、GB 3096 要求。5.3 施工方案编制 5.3.1 编制依据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地质勘查设计;b)相关技术标准规范;c)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d)项目调查及现场踏勘资料。5.3.2 基本内容 5.3.2.1 施工方案应包含但不限于项目概况、勘查区地质环境背景、施工前期调查分析、工作部署、预期成果、费用预算、保障措施等内容,对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驻地建设与管理、钻孔施工、安全文明、和谐施工、环境恢复治理等应制定针对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

14、.3.2.2 单孔施工方案应因地制宜地对单孔在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钻孔施工、环境恢复治理等方面制定措施。6 施工过程 6.1 场地修建 6.1.1 驻地建设 6.1.1.1 项目驻地应合理规划布局工作区和生活区,生活区相关配套设施应齐全,保持安全、卫生、整洁。6.1.1.2 项目驻地宜优先就近租用当地居民房屋或公共建筑物,如需新建,应按实际需求控制面积,综合考虑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在基础稳定、周边截排水良好、无地质灾害及洪涝安全隐患区域,宜采用搭建帐篷或活动板房方式,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6.1.1.3 临时厕所应设置在远离饮用水源,距工作、生活区下风向大于 30m 位置,内部采取防

15、渗、漏措施,周边设置排水沟。使用中,应定期消毒处理;施工结束后,应做好回填掩埋工作。6.1.1.4 驻地用电宜优先采用公用电网,自行发电应采用低噪音和低排放的发电设备。6.1.1.5 驻地生活区垃圾应分类收集,厨余垃圾可就地掩埋,有毒有害的垃圾应定期送往垃圾处理地处理。6.1.1.6 驻地工作区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当地环境卫生部门要求统一处置。6.1.2 道路施工 6.1.2.1 道路施工应规划最佳路线,宜避开环境敏感区域,不宜堵塞自然排水通道。6.1.2.2 道路施工宜利用既有道路,新修道路时,应在征得当地政府和相关权益人同意后,根据搬迁或转运方式修建。6.1.2.3 新修人工搬运或小型履带式

16、山地车搬运的道路,有效宽度宜控制在 1.50 m 以内,坡度不应大于 30,转弯延伸段不短于 0.70 m,特殊路段可架设栈道作为运输通道,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新修人行道路,宽度控制在 1.00 m 以内,选择灌木、草地通行;新修车辆通行道路按实际需要修筑,有效宽度控制在 3.00 m 以内,坡度不应大于 30,转弯处可适当加宽,新修道路不宜使用混凝土硬化。6.1.2.4 施工宜避开可能遭受或诱发地质灾害的地段与时节,加强监测。6.1.2.5 表土开挖应选择适宜的场地堆存,并采取防止水土流失措施,其余土石宜堆存在路边缘 1.00 m范围内避免滚落,在地形坡度平缓区域,可直接培实于路肩;在坡度陡

17、峭区域,应依土、石层位分别装袋垒砌在周边。6.1.2.6 施工中,应控制边坡与填方的高度与坡度,对高边坡和高填方,应修筑截排水沟和做好边坡安全防护及弃土管护工作,对松散、不稳定边坡应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处理。6.1.2.7 对需移植的树木,应符合树种类型、移植、养护技术要求。6.1.2.8 进入森林草原防火区域不应携带火源,在地质钻探施工区域内不应出现野炊、生火取暖等野外用火行为,妥善保管易燃物品。6.1.2.9 施工宜选用低噪音、低尾气排放的设备,对施工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应采取喷雾、洒水、加设除尘装置等措施。在居民区不宜夜间施工,确需夜间施工作业的,应符合 GB 3096 中的规定。6.1.3

18、 机场平整 6.1.3.1 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前提下,机场的选择宜避开耕地、水源地、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地等区域。6.1.3.2 根据地质设计和选用设备类型平整机场,控制机场占用面积,减少开挖量,保持挖填平衡,机场平整范围应满足安全施工和表土堆放的需要。6.1.3.3 机场平整应挖高填低,填方的面积不应超过机场面积的 1/4,填方必须夯实,符合 AQ 2004的规定。机场四周应有截、排水沟,现场无低洼积水,切填方边坡及渣土场均应有防护设施。6.1.3.4 机场施工的爆破作业应由有爆破资质单位进行,并编制爆破作业施工方案。依据地形地貌与岩石特性,确定对应爆破方式及安全警戒措施。

19、6.1.3.5 地质钻探常用设备机场平整参照表 1 进行控制。表 1 各类型钻机机场平整面积参考表 单位:长(m)宽(m)设备钻进能力 0 m-500 m 500 m-1000 m 1000 m-1500 m 便携式全液压钻机 65 86 96 自走式履带钻机 75 96 107 立轴式钻机 86 107 128 6.1.3.6 机场应铺设防渗材料,如厚度不小于 3 mm 的防渗土工布等。在钻杆堆放区、动力机下方等易产生少量油污区域需铺设吸油材料。油料存放区、泥浆循环区(循环沟、沉淀池、泥浆池、废液池等)、垃圾池、捞渣区与岩粉堆放区等易发生渗漏污染的区域,应采用一膜(高密度聚乙烯)一布(土工布

20、)或两膜夹一布等防渗措施进行处理。6.1.3.7 防渗材料铺设前应检查地面是否平整、坚实,如有尖锐异物,应处理妥善后铺设,铺设应依照“自低往高,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搭接宽度应不小于 0.20 m。6.1.3.8 机台前场房、人行通道等人员活动频繁区域及机台内未破坏的植被覆盖区应铺设防滑、防压设施,防滑网依据机场面积组合铺设。6.1.3.9 机场平整在地质灾害防治、植被保护、土石方管护、森林草原防火、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应按照 6.1.2.4、6.1.2.5、6.1.2.6、6.1.2.7、6.1.2.8、6.1.2.9 规定执行。6.2 机场布置 6.2.1 应依据现场地形条件和工作需要,对设

21、备、材料堆放、冲洗液循环系统、临时设施等进行机场优化布置。6.2.2 垃圾区,宜设置在远离施工区的机场入口处,油料堆放区,宜设置在远离施工区的工棚内;岩心棚、备用管材物资堆放区,宜设置在靠近道路不需开挖的较平坦区域,架空整齐堆放。6.2.3 供水水泵房应布置在水源附近较平坦位置,控制占地面积,并设置防渗漏措施。6.2.4 机场应建立并区分冲洗液内循环、雨水外循环系统,实行雨污分流。6.2.5 冲洗液循环系统宜采用移动式泥浆箱及管道,避免现场开挖;若需开挖时,其容积应按钻孔设计深度及孔径进行计算,在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下可根据机场条件调整。6.2.6 废浆池宜布置在便于废浆环保填埋或外运的位置,废

22、浆可采取自然沉淀、化学沉淀、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分离净化后重复使用,严禁直接外排。6.2.7 同一区域设计多个钻孔施工时,宜布置一套共用的供水系统、废浆处理系统。6.2.8 在沉淀池及泥浆池处应设置捞渣区,捞渣区和岩粉临时堆放区域四周宜设置围堰结构。6.2.9 钻探施工区应设置机台雨棚,采用便于拆卸安装、可重复利用的构件材料组合搭建,规格统一、布置整齐。6.3 综合管理 6.3.1 设备与材料 6.3.1.1 施工设备、设施应安装周正稳固,配套仪器、仪表齐全完好;施工机械传动外露部位应安装防护罩或设置安全防护栏。6.3.1.2 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达到表面清洁,无跑、冒、滴、漏等现象。6.3.1

23、.3 现场使用动力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燃油机动力设备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排气管伸出场外,设置阻燃措施。6.3.1.4 现场泥浆材料包装及密封性应完好,并采取设置围栏或覆盖油布等措施,不应出现漏、撒现象。6.3.2 污染源防控 6.3.2.1 固体废弃物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固体废弃物应遵循“及时清理,分类管理,回收利用”原则,设置垃圾桶和收集桶垃圾废料分类后,现场无害化处理或外运至专业场所处理;b)岩粉捞取、运输、存放及填埋或外运应有专人监管并记录。6.3.2.2 液体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施工各场地分区均应按照 7.3.7 要求进行防渗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油收集桶,废弃油料应进行回

24、收利用或专业处置。设备在安装、搬运、运行、保养中应防止油料泄漏;b)施工过程中发现井内严重漏失和施工现场周边井内、泉点等水源的水质、水量、颜色有变化时,应分析原因,确认漏失层段,并采用环保材料堵漏或下入套管等方法进行封堵;当发现孔内涌水时,应对钻孔中接触的承压水进行控制,防止浪费和不同含水层的交叉污染;c)无法循环利用的废液,经处理后,应符合 GB 8978 排放要求;d)钻孔终孔后,应按照地质设计及时做好封孔工作,减轻钻孔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扰动;e)水上钻探井口应有导流系统,返浆应进入沉淀池或泥浆池,废浆应运到岸上处理,水上钻探平台应设置污水收集系统和移动厕所,严禁废浆、生活污水及粪便直接排

25、入水体;f)坑道内钻探产生的废液的排放应满足矿山设计要求。6.3.2.3 空气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施工现场不应焚烧产生烟尘和有毒有害废气的油类物质、化学物品及其他可燃物料;b)生活、施工所产生的气体排放应符合 GB 3095 要求。6.3.2.4 噪声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应符合 GB 3096 要求。施工机械设备应安装消声装置,场地靠近居民区方向宜修建隔音室或隔音墙,施工场地边界噪声应小于 70 dB(A)。在居民区附近施工噪声应小于55 dB(A),22 时至次日 6 时停止施工,确需施工的,应取得附近受影响居民同意或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b)施工现场

26、存在每 8 h/日或 40 h/周暴露于 A 级等效声级85 dB(A)的情形,应为施工人员配备隔音耳塞、耳罩等听力防护用具。6.3.2.5 粉尘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a)现场泥浆调制时应选择通风条件较好位置,施工人员应位于上风口,配备防尘口罩,做好防尘措施;b)采用空气介质钻进时,孔口应设置降尘装置;c)坑道内钻探防护用品应配备齐全,采取可靠的通风措施,预防粉尘污染及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伤害。6.3.2.6 放射性污染防控应遵守以下要求:放射性矿产钻探施工应符合 GB 15848、EJ/T 275、EJ/T 1052、EJ/T 1070 中的规定。6.3.3 节能降耗 6.3.3.1 在保

27、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应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实现节约资源与降低能耗。6.3.3.2 施工方案应综合节约利用土地、能源、材料等要素。6.3.3.3 施工动力宜采用电网供电,使用清洁能源。6.3.3.4 应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利用。6.3.4 和谐施工 6.3.4.1 项目施工前,应征求相关权益人的意见,同意后方可实施;场地复垦复绿、恢复治理、重复利用等事宜均应事先征求相关权益人意见。6.3.4.2 树立“施工一地、便民一方”的理念,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当地居民意愿进行设计实施,主动协调好地方关系,广泛宣传绿色勘查工作的理念和意义,争取当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6.3.4.3 规范作

28、业人员行为,遵守勘查区村规民约与公序良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保持友善的人际关系。6.3.4.4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共创绿色勘查工作。6.3.5 安全文明施工 6.3.5.1 场地平整、设备搬迁、安装、钻进、用电、防火、防洪防汛、防寒、防暑、防风等应符合 DZ/T 0227 中相关规定。6.3.5.2 驻地及施工现场相关制度、图表及标牌应整洁、齐全、规范、醒目,现场材料物资应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分区域规范存放。6.3.5.3 施工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保持良好精神面貌,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6.3.5.4 在林区施工严禁使用明火

29、,机台应配备灭火器,实行可视定置管理。6.3.5.5 钻探施工应使用防水灯具、照明亮度应符合 GB 50034 中的规定,水上平台开工前应设置明显信号,水上公用救生设备设施应设置在工作现场显眼处。7 施工环境恢复治理 7.1 场地清理 7.1.1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撤离现场施工设备、材料并拆除临时设施,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污染痕迹。7.1.2 现场各类废弃物应分类收集、清理。冲洗液沉渣应根据勘探矿种及处理剂类型区分处理方式,无毒、无害的可采取现场填埋措施。填埋池不应设置在耕地和水源地附近,宜重复利用废浆池、泥浆池、沉淀池等,避免重新开挖,填埋池应按要求铺设防渗材料。对现场不能处置的有毒有害废物,

30、应外运至专业场所处理。7.1.3 施工现场被油料、废浆、废水污染的土壤,宜采取换填、原位修复或异位修复等方法处理。7.2 场地复原 7.2.1 场地应根据恢复治理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地形条件,复原地貌;难以复原的区域,宜进行复绿和安全化处理。7.2.2 现场的坑、池、沟槽等,应采用开挖的土石按次序分层回填,复原工作不应产生新的挖损破坏。7.2.3 经当地居民、政府同意后,相关场地可保留。7.3 场地覆土 7.3.1 场地覆土应采用开挖时保存的表层土壤均匀覆盖。覆土厚度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耕地覆土宜采取平整、深翻、松土或换填等施工方法。7.3.2 仅压占但未挖损及轻度污染的场地,可采取深翻、松土、

31、培土等方式达到复绿或土地耕作要求。7.4 复垦复绿 7.4.1 场地覆土后,应根据恢复治理设计要求,可采取播撒草籽、栽种树木等方式复绿。7.4.2 复垦复绿草籽、林木品种选取宜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的协调要求,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7.4.3 在工程质保期及植被恢复养护期间,应对损坏或检查不合格的区域进行修补和返工处理,环境恢复治理结束后,应联合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检查验收。8 质量评估 8.1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内容如下:野外验收:现场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效果、环境保护目标落实情况、恢复治理工作完成情况;资料验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培训学习与技术交底

32、记录、重要会议记录、野外工作相关记录、质量管理相关记录、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图文影像资料等。8.2 评分定级(见表 2),评分细则参见附录 F.1。表 2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验收评分等级表 评分(总分 100 分)评分60 分 60评分75 分 75评分90 分 评分 90 分 等级 不合格 合格 良好 优秀 9 技术资料 9.1 应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并落实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档案工作制度,及时收集、整理与组卷,达到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9.2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资料清单参见附录 G。附 录 A(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提纲 A.1 绿

33、色勘查地质钻探专项施工方案提纲 A.1.1 项目概况 A.1.1.1 项目概况 A.1.1.2 勘查设计情况 A.1.1.3 目的与任务 A.1.2 勘查区地质环境背景 A.1.2.1 勘查区自然地理概况 A.1.2.2 人文景观概况 A.1.2.3 勘查区地质特征概况 A.1.3 施工前期调查分析 A.1.3.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A.1.3.2 地质钻探施工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A.1.4 工作部署 A.1.4.1 工作部署的原则和依据 A.1.4.2 总体工作部署 A.1.4.3 钻探工程实施方案 A.1.4.3.1 道路施工 A.1.4.3.2 钻探机场施工 A.1.4.3.3

34、驻地建设与管理 A.1.4.3.4 钻孔施工 A.1.4.3.5 安全文明和谐施工 A.1.4.3.6 环境恢复治理 A.1.4.4 相关工作行为要求 A.1.4.5 验收 A.1.5 预期成果 A.1.5.1 钻探施工成果 A.1.5.2 绿色勘查成果(环保成果、节地成果、节能成果、安全成果、创新成果、和谐成果)A.1.6 主要实物工作量 A.1.7 费用预算(包括场地建设费用、山地工程费用、恢复治理费用和其它费用等)A.1.7.1 预算编制说明 A.1.7.2 预算结果 A.1.8 保障措施 A.1.8.1 组织管理措施 A.1.8.2 技术保障措施 A.1.8.3 质量保障措施 A.1.

35、8.4 资金保障措施 A.1.8.5 考核奖惩措施 A.1.9 附图:项目工程施工布置、道路修筑及恢复治理设计图 A.2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单孔施工方案提纲 A.2.1 工程概述 A.2.1.1 钻孔设计参数 A.2.1.2 钻探施工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A.2.2 施工准备 A.2.2.1 钻探设备 A.2.2.2 钻探工艺 A.2.2.3 搬迁方式 A.2.3 钻探工程实施方案 A.2.3.1 道路施工 A.2.3.2 机场施工 A.2.3.3 驻地建设 A.2.3.4 钻孔施工 A.2.3.5 安全文明和谐施工 A.2.3.6 环境恢复治理 A.2.4 绿色勘查预期成果 包含环保成果

36、、节地成果、节能成果、安全成果、创新成果、和谐成果等内容 A.2.5 附图:项目工程施工布置、道路修筑及恢复治理设计图 附 录 B(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表格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表格包含表 B.1表 B.11 表 B.1 钻探施工对矿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影响程度评价表 项目名称:序号 生产生活活动 识别的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影响评述 环境影响评价程度 主要控制措施 1 道路施工 2 机场平整 3 项目驻地建设 4 供水供电 5 钻孔施工 填表说明:1.识别的环境影响因素:填写项目生产、生活各环节中识别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2.环境影响评价程度:对识别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依据评价的影响程度按照:

37、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极小六个等级填写。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表 B.2 单孔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踏勘记录表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踏勘孔号:踏勘日期:踏勘人员:踏勘记录:施工方案:踏勘人:时间:填表说明:踏勘记录:简要描述拟建道路、机场生态环境原貌及钻孔施工供水供电等生产外部条件。施工方案:明确设备与工艺选择、道路与机场施工、设备材料运输与安装、现场施工与管理、恢复治理设计等内容。根据需要可编制单孔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组织方案予以详细规划。表 B.3 钻探工程道路施工登记表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 道路 编号 道路起点 道路终点 开工 日期 完工 日期 道路规格 道路占地面积(m2)

38、原道路占地 土石方(m3)表土 剥离 装袋量(m3)植被 破坏情况 地灾防治工作 备注 长宽(m)面积(m2)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基岩等裸露区 类型 面积(m2)土方 石方 树木(棵)草皮(m2)1 2 3 4 5 6 7 10 合计 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表 B.4 钻探工程机场施工登记表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 钻孔 编号 钻机 型号 开工 日期 完工 日期 机场用地规格 机场占地面积(m2)开挖 土石方(m3)表土 剥离 装袋量(m3)植被 破坏情况 地灾防治工作 备注 长宽(m)总面积(m2)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基岩裸露区 其他 土方 石方 树 木(棵)草 皮(m2)1

39、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表 B.5 钻探工程场地因地制宜施工登记表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 钻孔 编号 钻机 型号 设计 孔深(m)终孔 孔深(m)施工 总用地(m2)动土场地 临时压占地 重复利用地 其他因地 制宜 动土场地比例()备注 面积(m2)类型 面积(m2)类型 面积(m2)原归属 面积(m2)类型 1 2 3 4 5 6 7 8 合计 填写说明:动土场地:通过开挖、平整等手段造成原始地形地貌明显变化的一种施工用地情况。临时压占地:是指机场、道路施工中在不破坏原有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情况下,通过防渗土工布覆盖隔离后,灵活布置施工设

40、备或物资的一种施工用地情况。重复利用地:是指机场、道路修建中重复利用以往施工用地布置施工设备或物资,能够实际上起到减少动土、减少破坏、减少污染的一种施工用地情况。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表 B.6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机台自检记录表 项目名称 作业人数 施工单位 负责人 项目地点 检查时间 检查钻孔 施工阶段 序 号 检 查 内 容 检查结果 处理意见 是 否 1 绿色勘查组织管理情况 项目机台是否成立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组织机构,单独设立绿色勘查监督员岗位。是否有组织机构、全员绿色勘查岗位职责、考核标准。项目是否建立健全绿色勘查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绿色勘查施工准备阶段 钻孔施工设备、工艺

41、、泥浆材料、搬迁方式选择是否符合绿色勘查要求。项目机台是否根据钻孔因地制宜的填写单孔绿色勘查踏勘记录表或制定单孔绿色勘查施工方案。项目是否进行绿色勘查施工技术交底。3 绿色勘查学习教育 是否与施工及周边相关人员宣传绿色勘查理念。是否定期组织绿色勘查相关内容培训学习,将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理念及内容落实到每个作业人员 是否定期召开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会议并进行会议记录(包含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班前会、周例会等)。是否对各级检查中的不合格项及整改意见进行学习。4 绿色勘查钻探工程施工阶段 道路施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占地区域、边坡防护、土石方管护、减少植被破坏等)。机场平整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占地区域、边坡防护、

42、土石方管护、减少植被破坏、防渗体系等)。场地是否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布置及管理。生活、办公区绿色环保卫生是否符合要求。设备管理是否符合要求,保养、清洁及维护良好。废弃物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未发生垃圾、泥浆、油料等废弃物乱扔、外泄情况。施工产生固体废物是否妥善分类及环保处理。施工产生液体废物是否妥善净化回收及环保处理。施工产生的废气、噪声排放情况是否符合标准。施工生产是否注意节能减排。表 B.6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机台自检记录表(续)序 号 检 查 内 容 检查结果 处理意见 是 否 5 安全文明施工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中人员、材料、机械是否安全,是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工作

43、是否符合安全施工规定。机台是否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6 和谐施工 施工区人文环境是否同意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无投诉。施工中是否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7 环境恢复治理 清理是否按照绿色勘查要求执行。复原是否按照绿色勘查要求执行。覆土是否按照绿色勘查要求执行。复垦复绿是否按照绿色勘查执行。8 检查整改情况 是否定期开展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监督、检查工作。是否对发现的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存在问题、各级检查不合格项和意见及时整改和处理。9 归档总结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各类纸质、影像等资料是否按照要求收集并归档整理齐全。拟整改措施:检查小组人员(签字):受检班组或岗位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表

44、 B.7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专检记录表 项目名称 日 期 检查单位 被检查单位 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及整改要求:检查组人员名单(签字):被检查项目负责人(签字):表 B.8 钻孔施工整改记录表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机型号:根据检查组于 年 月 日对我机台施工钻孔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下达的整改要求,我机台已进行全面普查,对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情况如下:存在问题:处理方法或整改措施:钻机负责人(签字):日 期 整改审核意见:审核人(签字):日 期 表 B.9 钻探工程道路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 道路 编号 修复完成 日期 占地 面积(m2)修复地面积(m2)其他

45、恢复治理 用途 复绿 备注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基岩等裸露区 类型 面积(m2)植树(棵)种草(m2)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表 B.10 钻探工程机场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 钻孔 编号 钻机 型号 修复 完成 日期 施工 总用地(m2)用地面积(m2)修复地面积(m2)其他恢复治理用途 复绿 备注 动土 场地 临时 压占地 重复 利用地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基岩等裸露区 类型 面积(m2)植树(棵)种草(m2)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表 B.11 钻探工程施工

46、环保措施登记表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序号 工程 编号 开工 日期 完工 日期 防滑 防压 格网(m2)防渗 透土 工布(m2)边坡 防护 土石袋(袋)边坡支护工作 指示牌、警示牌等(个)循环液系统池容积(m3)废弃泥浆处理情况 废料、生活垃圾及钻孔土渣等固废处理情况 其他有毒 有害废弃物处理情况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附 录 C(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提纲 C.1 绪论 C.2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C.2.1 目的和任务 C.2.2 项目概况 C.2.3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气候条件 C.2.4 本次工作情况,包含进度、质量、安

47、全等情况 C.3 主要成果 C.3.1 钻探成果 C.3.2 绿色勘查施工成果 C.3.2.1 减少污染 C.3.2.2 恢复环境 C.3.2.3 节能增效 C.3.2.4 节约用地 C.3.2.5 安全文明 C.3.2.6 社区和谐 C.4 绿色勘查施工及其质量评述 C.4.1 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等选择的原则、依据及合理性 C.4.2 质量评述 C.4.2.1 勘查工程施工、恢复治理及其质量评述 C.4.2.2 机台班组建设质量评述 C.4.2.3 道路恢复的质量评述 C.4.2.4 机场恢复的质量评述 C.4.2.5 其他工作的质量评述 C.4.2.6 地方评价 C.4.3 钻孔施工质

48、量总体评述 C.5 经费使用情况 C.6 结论 C.7 附表:包含但不限于钻探施工对矿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影响程度评价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自检记录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专检记录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道路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项目钻机机场用地恢复治理情况登记表。C.8 附件: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相关影像资料、报告、附图、附表的电子文档。附 录 D(资料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D.1 管理制度 D.1.1 定岗定责制度 地质钻探施工单位应组建绿色勘查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单位绿色勘查的培训教育、检查验收和考核奖惩工作,做到协调配合、责权明确、奖惩分明。项目部应成立绿色勘查执行

49、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增设绿色勘查监督员岗位,由机长或班长担任,配合组长,负责跟踪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方案的落实、总结,小组成员包括项目所有人员(各岗位职责参见附录 D.1 项目部绿色勘查执行小组岗位职责)。D.1.2 技术交底制度 地质钻探施工前,应进行绿色勘查技术交底,明确绿色勘查目标与责任,落实绿色勘查措施。D.1.3 会议制度 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召开绿色勘查会议,机台班前会应包含绿色勘查内容。D.1.4 检查验收制度 绿色勘查地质钻探各环节应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整改到位,上一步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开展下一步工作,主要包括道路施工、机场平整、钻孔开孔

50、、恢复治理工作等;地质钻探项目施工结束后,应对绿色勘查整体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评价。D.1.5 考核奖惩制度 钻孔及项目竣工验收应将绿色勘查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D.2 项目部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执行小组岗位职责 岗位 职责 组长 1)主持并完成本项目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及项目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总结的编制;2)负责对本项目成员开展绿色勘查教育培训,传达单位的相关规定,组织学习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勘查章节的内容;3)严格按照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施工方案开展本项目绿色勘查具体工作,牵头开展项目范围内的绿色勘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园林绿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