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43_T 2398-2022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9801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43_T 2398-2022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清正版)DB43_T 2398-2022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清正版)DB43_T 2398-2022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清正版)DB43_T 2398-2022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清正版)DB43_T 2398-2022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3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7.080B 31DB43/T 23982022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ns-summer long-season cultivation of chilli pepper in plastic greenhouse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07发布-02022-10实施-08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1 5 整地施基肥 2 6 培育壮苗 2 7 定植 3 8 大棚管理 3 9 病虫害防治 5 10 采收 5 11 废弃物

2、处理 6 12 生产档案 6 附录 A(规范性)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7 附录 B(规范性)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田间生产记录表 9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湘妹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泰和绿色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祖华、李雪峰、粟建文、殷武平、彭莹、童辉、王安华、杨晓。大棚辣椒越夏

3、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的产地环境、整地施基肥、培育壮苗、定植、大棚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废弃物处理和生产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 3 部分:茄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 Trans-summer long-season cultivation of chilli pepper in plastic greenhouse 利用大棚等设施,配套大苗越冬、春提早栽培、越夏剪枝、秋延后栽培等技术,使辣椒生育期达到12 个月以上、采收期 6 个月以上的一年一茬栽培方式。4 产地环境 4.1 环境条件 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4.2 土地选择 宜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且至少

5、 2 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沙壤土或壤土。5 整地施基肥 5.1 施基肥 土壤翻耕前,每 667 m2撒施生石灰 100 kg150 kg 进行土壤消毒。深翻土壤 30 cm 以上,晒土 3 d5 d。结合整地施基肥,每 667 m2均匀撒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30 kg50 kg、优质有机肥 300 kg500 kg,撒施后旋耕土壤。施肥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5.2 整地作畦 8 m 跨度大棚一般作 5 条畦,6 m 跨度大棚一般作 4 条畦,按畦宽 90 cm100 cm、沟宽 60 cm、沟深 25 cm 开沟作畦,耙碎表土后铺滴灌带、覆膜。6 培育壮苗 6.1 品种选择 选择株型

6、紧凑、较耐低温和高温、抗病性强、植株再生能力强以及市场适销的辣椒品种,如兴蔬215、丰抗 21、兴蔬皱皮辣、兴蔬 301 和好农 78 等品种。6.2 种子质量 应符合 GB 16715.3 的规定。6.3 育苗方式 宜采用穴盘集约化育苗。6.4 播种 6.4.1 播种时间 10 月下旬为宜。6.4.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 1 h2 h,将种子放入 55 热水中浸种 30 min,温汤浸种时,间隙加热水维持水温 55,并不断搅拌种子。之后加冷水降到常温,再浸种 4 h5 h。然后用清水洗净种皮上的粘液,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6.4.3 播种及用种量 采用规格为 32 孔或 50 孔的穴盘,基

7、质应符合 NY/T 2118 的规定,每 667 m2播种量 20 g25 g,每穴播种 1 粒,播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6.5 苗期管理 6.5.1 温度管理 出苗前高温促齐苗,白天适宜温度 20 28,夜间适宜温度 15 18;7080的种子出苗后及时揭开地膜,白天适宜温度 20 25,夜间不低于 15;定植前 5 d7 d 炼苗,炼苗期,白天适宜温度 20 25,夜间适宜温度 11 13。6.5.2 水分管理 播种后浇足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适量补水;当育苗棚内空气湿度大于 80时,应加大通风降湿。6.5.3 施肥管理 苗期出现叶片瘦小、叶色淡黄等缺素症状时,应及时补充适量养分,可

8、用 0.1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6.5.4 壮苗标准 壮苗应符合以下要求:茎秆粗,根系发达,主根粗壮,侧根多且颜色白;茎叶及根系无病虫为害,无病斑,无伤痕;叶色深绿,叶片舒展有光泽,叶柄长度适中。7 定植 7.1 定植时期 1 月下旬至 2 月下旬抢晴天定植在大棚内。7.2 定植密度 每畦栽双行,株距 45 cm,每 667 m2栽植 1800 株左右。7.3 定植方法 移栽前一天用 30精甲噁霉灵水剂 1200 倍1500 倍液喷施畦面,定植深度以子叶节稍高于地面为宜,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用细土或土杂肥封严定植孔。8 大棚管理 8.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根据外部气温及时揭、盖大棚和小拱

9、棚膜,调控棚内温湿度,详见表 1。表 1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不同时期温湿度管理技术要点 时期 温湿度调控措施 技术要点 早春 大棚+小拱棚+银黑色地膜(三层覆盖)时间:1 月3 月 定植前覆地膜,提高地温,生长前期采取大棚+小拱棚保温,春分节气前后,当棚内气温稳定在 15 以上应拆去小拱棚。春末夏初 大棚/防虫网+银黑色地膜(双层覆盖)时间:4 月6 月 当棚内气温超过 30,将侧膜卷至 1.8 m 高左右通风降温,并配合防虫网防虫。表 1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不同时期温湿度管理技术要点(续)时期 温湿度调控措施 技术要点 越夏 大棚+遮阳网(双层覆盖)时间:7 月8 月 在棚膜上覆盖遮

10、光率为 5070的黑色遮阳网,持续 20 d25 d。秋冬 大棚+小拱棚+无纺布+银黑色地膜(四层覆盖)时间:10 月底1 月 夜温低于 15 时,放下侧膜保温;夜温低于 8 时,棚内畦上加设小拱棚并覆膜;12 月下旬后进入在田保鲜管理,棚内最低气温预测值为 5 时,在小拱棚膜上加盖防水型农用无纺布并昼揭夜盖。8.2 水肥管理 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及时清沟排水。缓苗后用高氮冲施肥提苗。坐果期保持水分充足,可采用滴灌进行补水补肥;每采收 2 批3 批后,结合浇水每 667 m2追施 5 kg 高氮高钾冲施肥。8.3 植株调整 8.3.1 抹侧枝 及时去掉植株下部老叶、黄叶、病叶并带到室外深埋,辣

11、椒剪枝前抹掉植株四门斗以下的侧枝、无效枝。8.3.2 立架防倒伏 用竹杆或树枝长 50 cm 左右作撑杆插人泥土,然后将植株的主茎绑在撑杆上。8.3.3 化学控旺 化学控旺两次。在辣椒门椒处开始分杈时,进行第一次施药控旺,用阿波罗 963 养根素(主要成分为甲壳胺,含量6)进行灌根,每 667 m2用 0.5 kg 兑水 600 kg。第二次施药控旺是在植株长至0.8 m 高时,心叶再次出现皱缩发黄,喷 1 次叶绿素可湿性粉剂(有效含量 99)控旺,每 667 m2用量 10 mL 兑水 15 kg,喷生长点新叶。8.3.4 越夏修剪 8.3.4.1 修剪时间 以 7 月中下旬为宜。8.3.4

12、.2 修剪方法 在四母斗椒分叉处下 1 cm 处剪枝,保留 4 个分枝。8.3.4.3 剪口处理 植株修剪后用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及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施剪口。8.3.4.4 修剪后管理 修剪后,大棚覆盖遮阳网,浇水追施高氮高钾冲施肥促进萌芽;当有 50植株见果后,加大肥水供应。每 667 m2施高氮高钾冲施肥 10 kg15 kg。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9.2 主要病虫害 9.2.1 主要病害 春夏季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青枯病等,秋季主要病害为病毒病、灰霉病。9.2.2 主要虫害 主要虫害有蚜虫

13、、蓟马、烟青虫、烟粉虱、茶黄螨等。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清洁田园,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3.2 物理防治 大棚四周全年安装 40 目防虫网。利用害虫的驱避性进行防治,如用银灰色地膜驱蚜,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及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黄板规格 25 cm30 cm,悬挂高度高于植株 20 cm30 cm,每667 m2悬挂 30 块40 块。9.3.3 生物防治 保护并利用天敌防治虫害。如利用瓢虫等天敌防治蚜虫。9.3.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393 的

14、要求,防治方法按附录 A 执行。10 采收 10.1 春茬辣椒采收 春茬辣椒于 4 月中下旬青椒就开始成熟,要早摘,勤摘,一般每隔 1 周应采收一次,一直采收到 7月中上旬。10.2 秋茬辣椒采收 剪枝越夏后,9 月上旬秋茬上市,一直采收到 10 月中旬,10 月下旬停止采收,之后以采收红椒为主,主要为挂树贮藏延后择期上市,上市期可延至春节前后。当植株长势弱时,应及时采收,以促植株生长和连续开花结果;当植株生长旺盛时,可稍晚采收,以果压树,防止徒长。11 废弃物处理 11.1 及时清理杂草、病虫老叶,并撒生石灰后深埋或充分堆沤。11.2 塑料袋(瓶)、农药空瓶、地膜等按无害化分类处理。12 生

15、产档案 12.1 生产档案应包含生产操作记载、投入品使用和物候期记载等档案,见附录 B。12.2 生产档案应保存 2 年以上。附 录 A(规范性)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 A.1 表 A.1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最多 施用 次数 安全 间隔期/d 药剂含量及有效成份 猝倒病 15噁霉灵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30精甲噁霉灵水剂 500 倍液苗床喷雾 2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苗床喷雾 2 2 3 10 15 10 立枯病 3.2甲霜噁霉灵水剂(克枯星)70甲基硫菌

16、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15噁霉灵水剂 500 倍液苗床喷雾 800 倍液喷雾 500 倍液喷雾 2 3 2 10 10 10 疫病 58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克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普力克)400500 倍液喷雾 600 倍液喷雾 500600 倍液喷雾 3 3 3 7 7 7 炭疽病 25咪鲜胺可湿性粉剂(使百克)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1000 倍液喷雾 800 倍液喷雾 1500 倍液喷雾 3 3 3 7 10 7 疮痂病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可杀得三千)700 倍液喷雾 60

17、0 倍液喷雾 3 3 7 7 灰霉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腐霉利可湿粉剂(速克灵)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扑海因)500 倍液喷雾 1500 倍液喷雾 1500 倍液喷雾 3 3 3 5 7 7 青枯病 52氯尿硫酸铜可溶粉剂 30甲霜噁霉灵水剂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可杀得)7501000 倍液灌根 500 倍液喷雾 600 倍液喷雾 3 3 3 10 10 7 病毒病 5.9辛菌吗啉胍水剂(病毒必克)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病毒 A)2宁南霉素水剂 400500 倍液喷雾 600800 倍液喷雾 200300 倍液喷雾 3 3 3 7 7 7 蚜虫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大功臣)5

18、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倍内威)100015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10001500 倍液喷雾 3 3 3 10 10 10 蓟马 10多杀吡虫啉悬浮剂 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倍内威)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5002000 倍液喷雾 10001500 倍液喷雾 25004000 倍液喷雾(苗期)、灌根 2 3 2 10 10 7 表 A.1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续)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最多 施用 次数 安全 间隔期/d 药剂含量及有效成份 烟青虫 90敌百虫可溶粉剂 50辛硫磷乳油 5氟啶脲乳油 1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

19、液喷雾 15002000 倍液喷雾 3 3 3 7 7 7 烟粉虱 1.8阿维菌素乳油 10吡虫啉乳油 2.5天王星乳油 10001500 倍液喷雾 10002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3 3 3 7 7 7 茶黄螨 5虱螨脲悬浮剂 15哒螨灵乳油 1000 倍液喷雾 20003000 倍液喷雾 3 3 10 10 附 录 B(规范性)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田间生产记录表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田间生产记录表见 B.1。表 B.1 大棚辣椒越夏长季节栽培田间生产记录表 年份:地点:品种:记录人: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 种植面积(m2)播种时间(月、日)定植时间(月、日)始花时间(月、日)始收时间(月、日)终收时间(月、日)二、肥料使用二、肥料使用 使用时间(月、日)肥料名称 类型 使用范围 使用方法 使用量 登记证号 三、农药使用三、农药使用 使用时间(月、日)农药名称 剂型 使用目的 使用方法 使用量 登记证号 注 1:肥料、农药等投入品根据使用顺序逐项记载。注 2:用量为每 667 m2用量,化肥计量单位用 kg,农药计量单位用 ml 或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