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北京四合院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驰名中外。四合院在中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文物资料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了四合院形式的住宅。一、北京四合院的历史在北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后,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没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道”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攻臣民建造住
2、宅的地皮。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经过明、清两代,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二、北京四合院的结构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结构上的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中国的住宅建筑大
3、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南方的气候条件,但通风采光都欠理想。而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敞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北京四合院的组成部分有大门、影壁、屏门、垂花门、廊、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厅房、后罩房、群房、园林、围墙及更道。正规的北京四合院一般都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的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二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
4、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可植树栽花,饲养鱼鸟,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住在里面,和和美美,共享天伦,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三、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一)房房相离,宽敞舒适的院落布局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式民居的代表,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一般来说北房平原地区农业民族的居民基本都是房房相离式的;房屋的净高都不是很大,而院落都比较宽敞。这是因为北房气候寒冷,较矮的房屋有利
5、于保暖,而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中国四合式居住的院落大小与维度变化成正比,随着维度的增加,气候越来越炎热,院落的进深却越来越狭小。这种状况的形成于太阳的直射角有关。北方寒冷,冬天需要日照充足,而北方日照高度角小,房屋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才能获得较好的采光效果.北京四合院是名副其实的院。其院落的围合以四面房屋的后山墙为主,断开处以短墙相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筑材料和宅基地。中心院落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园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都拉开了一定距离,再由转角处的游廊和房屋前的檐廊将其串联起来,显得疏朗而不松散,貌离神合,富于变化,而且普通官民的民居皆为平房,高度较低,就更显得院落宽
6、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二)碎砖砌墙,墙不塌的建筑工艺北京作为古都,建筑经过多次兴衰,碎砖数量极多,用拳头大小的碎砖就可以砌成高墙,是北京老工匠师傅的绝活儿,老北京最高级的住宅应该是磨砖对缝的青砖到顶,但这只有达官显贵、富商大贾做得到.北京平民住房用砖一般多为整条砖加碎砖。整条砖九寸九(30cm),宽四寸五(15cm),厚一寸二(4cm),砖的正面正中有一深沟贯穿整个长度.砖为深灰色,比现在机制红砖大而宽,但略薄。除条型砖外,北京房屋建筑在不是关键的部位则多用碎砖头或半头砖,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缺面少角的砖头瓦块在北京泥瓦匠的手中都会派上用场。具体的砌法是先用条型砖砌出四角,中间用碎
7、砖与泥填充,略向里缩,外面刷上白灰,既省材料又美观.这种墙称软心墙,我们常见的北京民居小院的山墙、后檐墙、院墙多是这种软心墙砌法。这也算是北京地区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之所以碎砖砌墙墙不塌,是因为房屋的重量是由梁柱等木构架承载的,墙体并不承重,只起到分隔与保温的作用。(三)等级分明,色彩鲜艳的油饰彩绘在北京的四合院中,油饰与彩绘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段。为了烘托出红墙碧瓦的皇家建筑的壮丽雄伟,北京民居的外表是最朴素无华的,千篇一律的平房灰墙与灰瓦构成了城市的基调。在这呆板单调的环境中,北京四合院的内部却选择了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调的亮丽装饰色彩。北京位于天子脚下,建筑的形式与装饰都是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
8、的,彩绘也不例外。北京四合院中所使用的红色油有紫朱油、朱红油和红土烟子油、红土刷胶罩油,其中亮丽的紫朱油和朱红油只有王府中才可以大面积使用,显示出王侯家“丹槛朱户”的尊贵气派,而一般官员和庶民百姓则以使用红土烟子油为主,点缀以紫朱油或朱红油。与红色相配的是大面积的绿色,常用的有三绿油和大绿油两种.如此强烈的色彩搭配,非常适合于北房的居住环境,因为北京冬季较长,寒冷的日子里花木凋谢,环境色彩单调,特别是城区,而绿色和红色能较好地调剂萧瑟的气氛,赋予宅院勃勃生机。讲究的人家在红色或绿色的梁柱上还要饰以色调明快的彩画.当然,彩画也是分等级的,庄重华贵的旋子彩画只有王府中才能见到,活泼绚丽的苏式彩画则
9、随处可见。四、北京四合院蕴含的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一)儒教思想和宗族观念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儒教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整个封建社会结构中宗族、等级、阶级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在四合院中有充分体现。例如: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体现了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四合院的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交以义的人生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中国古代的家庭是封闭式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四合院也是封闭式的,无论府邸宅第多么深邃,多么广阔,
10、仅只有一个正门,唯以此正门为出入孔道.住宅里的设施一应齐备,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应有尽有。院门从来都是紧闭的,形成一个安全、舒适、宁静的小天地。封闭式的家庭观念,造就了封闭式的住宅,而反过来封闭式的住宅,又起到了维护这种观念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二)风水理论与方位追求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关系的认识在古代称为“堪舆之学,亦称为风水之学。是应天地之道,合阴阳之理。虽然有迷信色彩,但它是“探讨、解释自然现象与规律和热内生存空间关系一门古代实用学术”,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巫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理念。四合院的营建也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
11、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南北略长的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正房门与宅门得方向一致.为什么一定要将宅门开在南边呢?首先这是元代建大都时的城市规划所框定的。元大都为棋盘式结构,南北为街,东西为巷,街的主要功能为交通和贸易,巷才是我们所说的胡同,是串联住家的通道.因此,宅院大门自然是开在南边最合适。其次,与传统的建筑风水学有关.北京地区的阳宅风水术讲究的是“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正房建在水位,可以避开火灾;“巽”即东南,在五行中为风,进出顺利,门开在这里图个吉利;而在山西和安徽的民居中,
12、却很少有将大门向南开的。因为山西和安徽的富户大都是商人,商属金,而南主火,火克金,克金则不能发财,所以商户的大门大多是朝东或朝西开。而北京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北京内城大户一般都是做官的,官属火,门开在南边,自然会官运亨通.再次,华北地区风大,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从东南来,门开在南边,冬天可避开凛冽的寒风,夏天则可迎风纳凉,符合居住卫生。(三)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住宅装修中有一种最普通、最常见到图案就是“步步锦”.这种图案的基本线条是横线和竖线,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周围嵌以简单的雕饰.将这种装饰花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映出人们渴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上锦绣前程的美好愿
13、望.此外,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插月季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等等.这样的吉祥图案在北京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中比比皆是,不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是一种民风民俗的体现。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浩之志,风雅备至,不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更强烈地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的祈求与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而整个四合院也正是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更加显示出智慧、朴素和民风习俗的美.北京四合院的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更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以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为世界所瞩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