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989123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民营企业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包括质量竞争力、品牌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等等。从总体看,质量、品牌、人才,对民营企业来说,不是强项而是弱项,怎么做才能由弱变强,文章作了探讨。关键词:民营企业 市场竞争力 优势劣势 发展对策.引言: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股份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比之于大型企业,民营企业所显示出的优势少,劣势多。在整个企业界,民营企业倒闭破产的比率比大型企业要高得多。问题在于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弱。民营企业变数很多,许多企业不断新生,不断倒闭。但是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却能长期的生存,发展。追根揪底产生这种现象的

2、原因就是竞争能力,应变能力的强弱。1. 民营企业概述1.1 中国民营企业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背景民营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不属于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及集体控股、外商投资的企业。包括股份合作制,非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的联营企业,非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合伙企业,有时还包括个体户。民营企业的前身是在农村搞公社,其主题,就是把私变成公,把民族资本改革到国有企业,所谓变成公就是两种所有制,一种叫全民所有制,一种叫集体所有制。1980年两种公有制占中国经济几乎是百分之百。经济很不景气,问题很多,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企业本身来讲

3、,大量企业都是亏损的,维持不下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慢慢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 就是把公的变成私的。首先是提倡个体户的发展,后来慢慢允许私人办工厂。中国的民营经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按照公有制的存量不变,发展个体、私有增量。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开始改革,把集体所有制卖给职工、厂长,分给大家,到后来把国有企业或者卖一个车间卖给职工、厂长,这样使得存量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分两块,一块是存量,后来增加了一块私营的,个体户、私营企业。除此之外,上世纪90年代以后是存量改革,即把国有制企业逐步改为私有制,因此中国的民营经济是通

4、过这两个办法发展起来的。1.2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创造性的概括。十六大也重申了这一方针。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也是我党根据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是正确的历史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党的十三大起,就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允许和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后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就成为一条基本方针。而现在,又把基本方针提高到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这意味着,

5、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产生的新生事物,它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在中国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并获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特别是十六大召开后,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被制订和实施,为民营企业营造了最大的发展空间,逐步将民营业推向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沿地位。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8000万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800万家,分别占全国企

6、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更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亟待加以研究、解决。1.3 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环境1.3.1 民营企业现状民营企业经过这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达到%,拥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超过%,

7、民营企业产值已“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并逐渐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民营企业正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在中国还是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在经济中潮起潮落中,少数民营企业抓住机遇,决策得当超过了初创期的艰难,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跃为企业明星。而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创业后的成长期,有待于在竞争中壮大和发展。于此同时却有不少民营企业成立后不久就消失了。也有一些虽一时赫赫有名,但并未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还有为数不少的民营企

8、业在市场的夹缝中惨淡经营。但是民营企业也有自己相对的一些优势: 1.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2.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3.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开始吸引大批的精英;4.经过多年磨练练出了一副铮铮铁骨,民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竞争的经验;5.在国内外创造了名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知度;6.有相对的制造成本优势;7.拥有强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销售方式和服务网络;8.拥有一批消化、吸收了国外尖端科技的技术人才;9.拥有善于捕捉国际大集团闪失和先天不足的经验;10.具有充分使用各种国内外资源的能力。1.3.2 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环境研究日益注重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逐步

9、出现将企业环境内生化的趋势。因此,加强企业发展环境研究,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和控制,并改善和优化企业环境,是企业得以健康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民营企业的政治环境中国民营企业本身经济实力不断强大,同时,中国的政治环境也日渐理性和健康,中国民营企业家正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1. 民营企业的地位日渐提高 民营企业最初是从社会夹缝里生长起来的,他们一方面受歧视,受挤压,一方面不择手段寻求发展。这种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家许多特有的性格特点,譬如过分靠拢权力,注重关系和权力的作用。当前,中国正处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党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经济体制

10、改革的步伐,近年来相继制定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方针、措施。2. 政治平等:营造民营企业大发展的社会氛围 改革开放初期,为扩大招商引资,国家对“三资”企业实行种种政策优惠,经营环境远远优于国内的个体私营企业。这种因企业的不同所有制关系而享受不同政治、政策待遇的状况,不仅与市场经济平等竞争原则相矛盾,而且在认识上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至今仍未完全消除。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提出对民营企业实行政治平等的方针,是与时俱进、思想解放的标志,将有助于进一步打破企业“出身成分论”,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政治歧视,努力营造“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经济上保障”的良好发展氛围。有利于提高

11、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社会地位,彻底消除对民营企业“干部怕接近、金融部门怕贷款、基层群众怕担风险”的“三怕”思想,为民营企业大发展扫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二)民营企业的经济环境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较为健康和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为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同时,经济运行中仍表现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1. 国民经济良性运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台”的形成是有基础的。它是我国现有宏观经济政策和现行经济体制潜力释放的体现。由于出口需求减弱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依靠国内需求拉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我国现在不是“出口

12、主导型”国家,将来也不可能是“出口主导型”国家,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主要是在国内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已经很高。世界经济的变化,将会明显地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扩大国内需求与扩大对国外的出口需求,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前行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走路,才会平稳,才会匀速。2. 国民经济局部过热中国经济已经走近过热“红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能源紧张加剧、物价上涨、存款利息缩水,煤荒、电荒、油荒等能源危机仍在加剧。所有这一切不过是投资过热升温的表象。当前经济的局部过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营企业(其中主要是房地产、钢铁、汽车、零售业等)过度投资引起的 。过热的经济形

13、势,导致政府开始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再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控制,以减少盲目投资和许多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民营企业的政策法律环境1. 政策法律环境的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市场准入问题。我们所谈的市场准入,是指进入特定行业、领域和项目的许可。所谓市场准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政府补贴要取消。第二是减少行政许可,也就是通常讲的要改革审批制度。第三是配套条件要公平。配套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如果给民营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同给已经进入市场的国有企业的价格不一样,就会削弱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配套品和代用品的政策也得一视同仁,否则,也会制约企业的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价格。

14、如果政府采取限定价格的办法,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是不利的。因为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要竞争,价格是很重要的手段,如果限定了价格,就难以竞争。因此,所谓市场准入,就是要保障上述四个方面的公平。当然,从原则上看,加入世贸组织后,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要实行国民待遇;对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应当同样实行国民待遇。其次是融资便利问题。目前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很少,大部分是间接融资,民营企业能发行债券或上市的比例还很小。中国证监会已经明确,在上市问题上各类企业一律平等。据调查,目前在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中拆借还较为普遍,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融资上的各种不便,私人拆借的比例还很大。融资对任何企业都是很重要的问题。第三是税

15、费合理问题。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重,这主要不在税方面(当然在税方面也有一些不合理的规定),而更重要的是各种不合理的收费。例如现在的合伙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都规定既要收企业所得税,又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的所有者要负无限责任。 最后是保障权益问题。2. 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当前,有关企业发展的各种有利于民营企业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首先,是宪法的完善。十六大以后,国家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正式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其次,是合同法。新出台的合同法从总则的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

16、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修正到违约等方面都做了科学、细致的规范,有效地引导、规范了市场交易活动的进行。(四)民营企业的文化环境企业家作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中国民营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企业家的产生是制度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迁决定企业家的成长,文化背景决定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对大多数企业家来说,企业文化是影响改革的主要因素。文化是价值观和信念的体现。这些又决定企业的决策类型,指导企业行动,并且影响个人行为,在大多数组织中,文化是行为的支柱,决定着组织决策的形成。1. 民营企业家族文化目前,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的管理模式是家族式管理或刚刚从家族式管理走出来。这一现

17、象绝非偶然,而是受到独特的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为家族而忘我工作。在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宗法关系构成了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第一重关系。在这种经济伦理下,为了家族利益而进行劳动成为近乎神圣的义务。这种对家族名誉、利益的高度尊重,产生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勤奋、节俭、诚信、无私奉献等经济伦理;与西方人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追求成就的动机大不相同,中国人的成就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成员的期望。在市场调节能力不强、规则不健全及信息不完备时,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简单,管理层次较少,成员间具有较高的信任与合作能力,企业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抗风

18、险能力。 (2)保守性、依赖性、排外性较强。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家庭的高度认同,大大淡化了人们对社会和组织的认同,促使人们过度地依赖家庭。家族血缘关系成为潜在的社会原则。家庭的牢固、团结超过一切考虑,家长是必须绝对服从的权威。以此为背景形成的社会文化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不鼓励家族成员为家族以外的人或组织承担责任及共同分享权力;行事具有专断性和随意性,人们对未来的可预见性极低。在这种强调家事重要的社会文化下,一种低信任度的社会结构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低信任度的社会结构导致了对中国私营企业成长至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先天不足。 2. 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 面向市场经济的特点。民营企业很少得到政府的特别关照,

19、所以,不得不通过市场去求生存、求发展,因而与市场经济有天然联系,形成了面向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 刚柔相济的特点。民营企业是天生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特殊的环境中,由于社会的普遍歧视,缺乏法律环境保障,政策不平等,融资渠道不畅,市场秩序不规范,致使民营企业长期在夹缝中生存,这种“夹缝文化”具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特点。在夹缝中生存,除了勇敢还要灵活,民营企业文化还具有灵活变通、顺应环境的柔性特点。 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民营企业文化博采众长,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既保留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也吸收了现代西方的文明成果,既保留了农耕文明的活力,又兼容了工业文明的精神。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特点。

20、民营企业文化追求制度创新、技术产品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2.民营企业的优势和发展瓶颈2.1 民营企业的优势首先,民营企业的资金是自筹的。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民间投资,据统计,劳动积累与合伙投资占民企业资金来源的65,银行投资与信贷仅占10左右。这使得民营企业主更加关注自己企业的效益,努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在较低的负债率下,企业经营的还款和利息负担也较轻。而且由于其资金大部分是自筹的,不需要向公众公布其报表,不需要受公众舆论的压力。其次,民营企业有较强的适应性。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一般的日用产品和一般技术的配套产品,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容易转型

21、。而且它们经营分散、灵活,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小,其对经济有较强的适应性。再次,民营企业的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民营企业的发展只有20多年的历史,同国企相比,其不存在员工的养老等问题。2.2 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2.2.1 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在产品质量方面,不仅产品的抽样合格率较低(例如深圳市龙岗区1995-1998年全区民营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在5055之间),而且经营者质量意识模糊,品牌扩张能力缺乏。许多民营企业为了能够获利,在产品质量方面经常偷工减料,质量管理普遍薄弱,部分企业质量管理滑坡的现象严重。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私营(个体)、乡镇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特别突出。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民营经济的

22、发展。2.2.2 管理模式多采用家族式管理在管理模式方面民营企业多采用家族式管理。即企业由一位强有力的人物作为统帅,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错误。因为在于家长式管理模式中,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企业经营者如果一时头脑发热,作出错误决策,而部下又只作为执行者,就很容易酿成恶果。而且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家长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严重倾向的独裁和集权化,一些民营企业在赚到一点钱后,家长们就

23、开始飘飘然,盲目自信,时时以元老自居,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刻意去树立绝对权威。甚至搞个人崇拜,听不得反对意见,导致整个企业管理水准下降,活力减弱,效率降低,组织僵化,上下沟通受阻,市场应变缓慢,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下降,内部腐败分化,争权夺利,搞派系斗争,企业迅速走向衰败。一项研究资料显示,家庭式企业的寿命一般为23年左右,能延续第二代的家庭企业只占39%,而能延至第三代的企业更少,只有15%,家族企业长治久安的瓶颈在哪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家族式企业的产权结构妨碍着家族式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不明晰,而家族企业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却面临着另外一个同样十分严俊的问题,即产

24、权的过度集中或是说单一化。产权单一不利于企业形成一种开放的系统使社会资源不能有效的进入企业。企业很难借助于外力实现根本性的进步。产权单一的另一个弊病是决策的非民主化。由于产权的高度集中,事实上没有人有权也没有义务纠正企业决策人可能出现的错误。同时,家长式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短期投机行为严重,只注重企业的利润,投机取巧,极端不负责任,其结果不仅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而且还影响了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2.2.3 观念落后,人才机制不健全在人才方面,民营企业观念落后,任人唯亲,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

25、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和强盗逻辑,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民营企业用人唯亲的任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传统竞争手段的重要性正在减弱,人才成为竞争的制高点。但是民营企业家尽管口头上说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际上从灵魂深处却更加相信经验,对知识和人才缺少强烈的需求。他们认为企业是自己独自打下的天下,企业的发展、壮大是

26、凭着自己和家族单方面的努力,而不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这必然影响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很容易导致民营企业暴起暴跌的命运。经济学家吴稼祥在体制保障还是人格保障中指出:“有多大的人格办多大的企业。”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要想罗致真正的人才,民营企业家自身首先必须有一个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目标和分利于民的境界。民营企业家应主动抛弃江山为我打,企业为我有的陈旧观念。充分确立“智力资本”在企业的地位,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建立企业内部的共同利益平台,使那些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才能够在公司处于“显著”地位。这是民营企业家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民营企业走向长盛不衰的必由之路。 2.

27、2.4 缺乏可行性分析一些企业经营者在进入市场之前没有或者没有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许中小型企业完全是凭借着一种感觉加少量的科学依据进入市场的。然而,一旦进入市场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原来的想法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2.2.5 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能够相互调动的资源不能相互支撑,战略与资源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从抽象的意义上讲一个战略其本身实际上并无所谓对错。而只有对本企业适合不适合之分同样一个战略,对于一个企业可能是致胜的“法宝”。对

28、于另一个企业可能是跌进万丈深渊的“陷阱”。当一个企业制定了一个与自身不适应的战略时,其战略越宏大将会使企业越被动。 2.2.6 品牌效应不佳我们的民营企业品牌效应不佳,这是不争的事实。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他搞个产品,社会上还没有承认,公众还没有认知,就去搞第二个、第三个,其结果,企业办了几年、十几年仍然自己的没有拳头产品,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永远也走不到产品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的良性循环的道路上。2.2.7 企业生命周期过短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年的只有家,其余%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左右。2.2.8 决

29、策盲目, 风险增加了企业经营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个曾经长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却使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在多元化问题上摔跟头的民营企业汗牛充栋。最典型的莫过于“巨人集团” 的悲壮之举,许多民营企业之所以先后走进了多元化的陷阱,首先与这些民营企业家的成功经历和个人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就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之下,一些民营企业在没有经过认真论证的情况下,一拍脑袋便进入了另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在很“风光”的投下

30、巨资后领人遗憾的大败而归。另外按照我国有关上市公司的规定,上市的公司必须是透明的,你必须把财务报表做得很透明。一个上市公司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去圈钱,而是通过上市这个过程来规范整个企业行为,包括产品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行政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等,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篮子的。而我们的一些企业,上市的目的本来就不纯,不是包装上市,就是伪装上市,其结果,上市圈来钱以后,没有经过论证和调查研究,盲目进行投资,一旦投资不挣钱,就会成为企业包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综上所述,民营企业潜在的问题还很多很多,如果要更好的发展民营企业,保护好民营企业不受外来企业的冲击只有正视这些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才能更

31、好的发展起来。3.着手发展民营企业3.1 民营企业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3.1.1 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市场竞争第一位是产品质量竞争,只有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才谈得上市场竞争力;若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产品就不具市场竞争力。所以, 质量是第一位的, 价格是第二位的,只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再来谈论价格问题。民营企业提高质量竞争力,要抓好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产前要把好原材料关,只有优质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企业要加强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检查和监督,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和辅料不能用来生产。产中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对涉及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要设立控制点,确保产品

32、质量。产后主要是售后服务质量要求,包括产品维修和终身保修,搜集用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不断改正,使之成为优质产品。3.1.2 树立品牌价值观念,努力提高品牌竞争力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世界著名品牌价值高达725 亿美元,可见企业品牌的重要性。品牌的知名度包括商标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和企业领导人的知名度。品牌的价值主要在于企业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可靠性、外形的美观、售后服务的及时和效果。一个企业要树立一块品牌谈何容易,可是要毁掉一个品牌却在一夜之间。要树立品牌,首先要抓好产品质量管理,使产品质量确实达到或超过制造标准,使用户满意,取得用户信赖。有的企业商标知名度很高,如“茅台”酒、“长虹”电器;有的企

33、业知名度很高,如大庆油田、鞍山钢铁;有的企业领导人的知名度却很高,如鲁冠球等。在商标、企业、领导人这三个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的知名度,其企业就具有竞争能力,企业在竞争中就具有优势。3.1.3 树立优胜劣汰观念,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应变能力的源头来自不断的新产品开发。一个产品从推向市场到成熟期,已经缩短到只有几年时间。在产品的衰退期中,销售价格一路下滑,利润下降,最终到保本微利,无利可图。当民营企业的产品到了无利可图时,如果没有一个高利润的新产品出来撑腰,这个企业就会走下坡路,最终无法生存。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有否市场应变能力即新产品开发能力。民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最好是老产品的延伸或系

34、列产品开发。一是熟门熟路,干起来得心应手;二是现有的设备可以利用,不需大的投资;三是销售渠道不变,新产品通过老渠道就可以销售出去。新产品开发一定要有超前性。一是在老产品走下坡路之前,以老产品的利润来养新产品的开发; 二是在老产品衰退之前,新产品要推向市场,以新产品的利润来减轻老产品的负担。这样的结果是,老产品养活了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上市后又弥补了老产品滞销带来的利润缺口。3.1.4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努力提高人才竞争力当前民营企业要提高人才优势,存在较大困难。现在企业界流行的说法是,一流的人才去国外,二流的人才到大型合资企业,三流的人才到政府部门,四流的人才到国内大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

35、地处乡镇的民营企业,能得到几类人才? 这是招才难;即使人才招来了,待遇要求高,工作要求舒适,稍有不周就跳槽另择高就,这是留才难; 专业不对口,学校毕业不久无实际经验,派不上用场,这是用才难。解决招才难的办法,招来之后使之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人才来了之后,要给安排适合的工作,给以相应高的待遇,在生活上,特别是工作、学习上给以关心。留人先留心,把心留住。人才进来之后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才干,使他们学有所用,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只要双方心心沟通, 招才、留才、用才就不难。有了人才,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就会大大提高。3.2 发展民营企业对策3.2.1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

36、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所产生的专制和集权化倾向,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日益复杂化。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合理的组织体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整和优化,提高例行管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企业的动作效率和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的速度。中国民营企业的制度转换、管理模式的更

37、替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素质和人格的提升和完善。3.2.2正视挑战,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真正转变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解放思想,树立与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观念,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由管制向监控的真正转变。3.2.3 健全法律制度,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需要法制来保障,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加强立法,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清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同时,抓紧制定保护民营企业的条例,出台引导和约束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文件。严格执法。要明确执法部门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的责任,对向民营企业敲诈勒索、乱收费、乱罚款、强买强卖及破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人和事,必须及

38、时处罚。广大的民营企业对自身的法律地位已很关注。在法律上获得与体制相同的“国民待遇”,为民营企业在公平、公正的新形势下稳步地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3.2.4 继续发挥政府在发展民营企业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入WTO后,民营企业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依然是影响民营企业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政府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变弱化的调控管理职能为高效的服务职能。政府必须扮演好两个角色,即领导者和服务者。政府必须给予制度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支持、金融支持。3.3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不应盲目求大以后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在中国

39、经济中的比重将会不断的提高,以后中国经济就是民营经济,政府经济比重很小,在少数一些领域,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里面将占主体,三分天下有其二。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体制选择,民营经济是要家族模式还是要其它模式。这个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成功与否影响很大。第二是规模的选择,中国的民营企业搞世界五百强,搞大集团还是搞小经济,应该像浙江一样,不是大而少,而是小而多。不是一亩地里面栽一棵树,而是一亩地里面栽一千棵树,通过外部的合作、外部的交易来实现经济的组装。是用外部交易关系来代替内部的股权合作关系,用外部的交易关系来代替内部的管理关系,我不主张中国民营经济追求五百强,盲目大就虚胖。民营经济应

40、该强调专业化,在世界分工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哪怕做一个螺丝钉、一个扣子、一个拉链,面向世界经济,不要追求多,而要追求专,在未来世界分工里面把一个做透,微波炉是单项小家电,做到几十个亿,做到世界老大。中国有一千个、一万个像格兰仕一样的企业,在世界的地位就会大大加强,中国经济实力就会大大加强,中国经济质量就会大大加强。结语:总之,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政府在认识上已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转变到“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来,从对民营经济“团结、改造”的观念转变到了“鼓励、支持”上来。转变职能,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引导民营经济向新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发展。消除对民营经济的种种偏见,通过聚集民资

41、,依靠民力,发挥民智,实现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只要民营企业能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追求多而追求精、准的话,在不久的将来,民营企业定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搜狐财经专题汇总,2.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探讨,http:/www.qq-3.夏建胜: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五个创新点,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6期;4.晓亮:论民营经济中的十个认识问题,南方经济2005年1期;5.厉以宁:消除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瓶颈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3,(1):646.王卫:民营企业国际化新思路.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7.温兴琦:我国民营经济国民待遇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工商管理研究J2004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