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型机组滑压运行时锅炉给水泵的调节特性分析.pdf

上传人:z****6 文档编号:39725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机组滑压运行时锅炉给水泵的调节特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型机组滑压运行时锅炉给水泵的调节特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型机组滑压运行时锅炉给水泵的调节特性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型机组滑压运行时锅炉给水泵的调节特性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型机组滑压运行时锅炉给水泵的调节特性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0 1 1 年第 4 0卷第 9 期 流体机械 l 1 文章编号: 1 0 0 5 0 3 2 9 ( 2 0 1 1 ) 0 9 0 0 1 8 0 5 大型机组滑压运行时锅炉给水泵的调节特性分析 胡思科, 宋丽静, 高慧芬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吉林1 3 2 0 1 2 ) 摘要: 针对大型发电机组变负荷滑压运行的特点, 进行了由变速主给水泵和工频前置泵串联后再并联组成的给水系 统特性的综合分析。其重点是通过给水泵不同组合运行方式下其特性方程的拟合以及机组滑压运行时给水管路特性 的 确定和对应阻力数的求取过程最终推导出在仅靠主给水泵变速调节以满足不同负荷、 不同滑压下所对应的扬程

2、、 效率和 转速等关系式。并以某电站 6 0 0 MW超临界机组为例对不同运行方案进行了能耗比较, 从而提出了不同负荷下更加合理 的运行方式 , 为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 超临界机组 ; 滑压运行; 给水系统; 水泵的串并联 ; 能耗分析 中国分 类号 : T H 3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5 0 3 2 9 2 0 1 1 0 9 0 0 3 Re g u l a t i n g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n a l y s i s o f Bo i l e r

3、 Fe e d - wa t e r Pu mp wh e n Ut i l i t y - t y p e Un i t S l i d i n g - p r e s s u r e Op e r a t i n g H U S i - k e , S O N G L i - j i n g , G A O H u i f e n ( N o r t h e a s t D i a n l i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l i n 1 3 2 0 1 2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4、 e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u t i l i t y t y p e g e n e r a t o r s e t i n v a r i a b l e l o a d s l i d i n g p r e s s u r e o p e r a t i o n,a n a l y s i z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f e e d - wa t e r s y s t e m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y wh i c h c o n s i s t o

5、f v a r i a b l e s p e e d ma i n f e e d - w a t e r a n d p o w e r f r e q u e n c y b o o s t e r - p u mp c o n n e c t i n g i n s e rie s fi rst t h e n i n p a r a l l e 1 I t p u t s e mp h a s i s O H fi t t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e qu a t i o n of f e e d w a t e r p u mp u

6、n d e r d i f - f e r e n t o p e r a t i o n s ,a n d d e t e r mi n i n g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f f e e d wa t e r p i p e l i n e u n d e r s l i d i n g p r e s s u r e o p e r a t i o n,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r e -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i c i e n t ,a t l a s t d e d u c e s

7、 t h e e q u mi o n of l i f t , e f fi c i e n c e a n d r o t mi n g s p e e d u n d e r d i ff e r e n t l o a d a n d d i ff e r e n t s l i d i n g p r e s s u r e w h i c h o n l y b a s e d o n m ain f e e d w a t e r p u m p v a r i abl e s p e e d a d j u s t i n g t o s a t i s f y T a k i

8、 n g o n e p o w e r p l a n t 6 0 0 MW s u p e r c r i t - i c al u n i t f o r e x a mp l e , c o mp are d t h e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b e t we e n d i ff e r e nt o pe r a ti o n mo d e I t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mo r e s u i t ab l e o p e r a t i o n m o d e u n d e r d i ff e r e

9、 n t l o a d , a n d o ff e r e d t h e o r e t i c al b asi s f o r p r o j e c t p r a c t i c al a p p l i c ati o n Ke y wo r d s : s u p e r c r i t i e al u n i t ; s l i d i n g p r e s s u r e o per a ti o n; f e e d w a t e r s y s t e m; p u mp i n s e rie s o r p ara l l e l ; e n e r gy

10、c o n s u mp t i o n a na l y s i s 1 前言 根据 目前国家能源政策 以及 “ 上 大压 小” 的 决策, 就大型火力发电站而言,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 大 、 运行参数的提高 , 其锅炉给水泵的绝对能耗量 也会越来越大 , 因此关 于该系统 的节能问题则 尤 显重要。尽管在变负荷时机组采用滑压运行的方 式已被广泛应用 , 但 和定压方式相 比其锅 炉给水 收稿 日期 : 2 0 1 00 9 0 9 泵 的运行方式会更加复杂。这是 由于给水泵防汽 蚀的需要一般在锅炉给水系统 中采用汽动主给水 泵附加 电动前置泵相 串联后再并联的形式所致 。 然而, 目 前关于

11、机组采用滑压运行的热经济性分 析的文献较多, 而对于以给水泵串联后再并联的 方式运行的研究则较少 , 特别是对于前置泵采用 工频转速而仅靠主给水泵变速运行调整给水负荷 的研究则更少 j 。对此 , 将根据这一状况并通过 l 2 FLUI D MACHI NERY Vo 1 4 0 ,No 9, 2 01 1 对在不同负荷、 不同滑压下采用不同运行方式时 锅炉给水 系统的一系列工况进行理论分析 , 为在 实际工程中使其达到更加经济合理的运行提供一 定的理论依据 。 2 负荷变化与机组滑压运行的关系 图 1和图 2分别示出某 电站 6 0 0 MW 超 临界 机组原则性给水系统以及该机组复合运行

12、曲线 , 其 中在 9 0 3 0 负荷之间为滑压运行 。所谓 滑压运行是指汽轮机在变负荷 时 , 使汽轮机入 口 阀门处于全开状态下调整锅炉出 口压力 , 并保持 主汽温度不变以达到调节负荷的过程 J 。 皇 靛 鼎 撼 + H O 图 1 大型机组原则性给水系统 机组负荷( ) 图2 某 6 0 0 M W超临界机组复合运行曲线 3 变流量下给水泵运行方案的拟定 图3为变负荷下锅炉给水泵运行方案工况示 意。其中, 、 口分别表示主给水泵汽动额定转速和 前置泵工频转速下 的特性 曲线 ; , , 分别表示主 给水泵在不同转速下 的特性曲线 ; ,+口和 , + 分别表示主给水泵汽动额定转速和

13、前置泵工频转 速下串联运行以及主给水泵变速时与前置泵串联 运行的特性 曲线 ; ( , +, , ) 并 和 ( , +, , ) 并 分别表示 由 2条 , +曲线或 2条 , +, ,曲线并联后运行 的特性曲线 ; 叼 。 、 7 7 。 分别表示主给水泵汽动额定转 速和前置泵工频转速下的效率曲线; g 。 、 g g 和 g 表示满足不 同流量 q , 。、q 、 q 、 - i 下通过 对应工况点 0 、 0 、 i 、 和 时的管路特性曲线 ; 、 。,、 、 i 表示在不同负荷下机组采用不 同 压力下工作的静压差。 图 3 变负荷 F 锅炉给水泵多方案 运行 工况不意 根据所给定

14、的锅炉给水系统的组成以及机组 复合运行曲线 以及为了满足 9 0 3 0 负荷滑 压运行 的要求 , 其给水泵 可采用 以下 2种运行方 案。 方案 1 , 即 2套 串联系统并联运行 的方式 : 当 机组从额定负荷 g , 。 降至任一负荷 g 的同时 , 采 用静压差从 滑压到 而使管路初始特性 曲 线 g 。 平移至 g 后 , 再与水泵并联特性曲线 ( , + , , ) # 交于 点的运行方式。 方案 2 , 即单套 串联系统运行 的方式 : 当机组 负荷小于单套串联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负荷 时的任一负荷 g , 且使静压差滑压到 的同 时, 调整给水 阀门 s的开度所形成 的管路特

15、性 曲 线 g 后再与水泵串联特性 曲线 + 交于 点的 运行方式。 4 水泵特性方程的拟合形式 如图 3所示 , 尽管主给水泵和前置泵 的型号 、 参数各不同, 但它们的特性却是相似的。为了便 于分析研究, 这里设定它们在工频转速下特性方 2 0 1 1 年第4 0 卷第9期 流体机械 1 3 程的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J : 主给水泵特性曲线 , 、 田 。 对应的特性方程 : = A 。 + + A z l ( 1 ) 叼 ,= l q + 2 g +O t 3 g J 前置泵特性 曲线 、 叩 对应的特性方程 : = 。 + + l ( 2 ) 叼 ,= 1 q + 2 q :+ 卢 3

16、q : J 式 中 、 工频转速下主给水泵 和前置泵 的扬程 , m H 0 q 水泵的流量 , m h 叼 。 、 叼 工频转速下 主给水泵和前置泵 的效率 , A 0 、 A 、 A 2 , 0 、 。 、 2 曲线, 和口的特陛 方程的拟合系数 I、 2、 3, I、 、 曲线 叩 I 和 叩 I I 的特 性方程的拟合系数 4 1 特性 曲线( ,+, , ) 并 对应 的总特性方程 的确 定 根据“ 串联 运行时各 泵的流量相 等、 扬 程叠 加” 和“ 并联运行时各泵的流量叠加、 扬程相等” 的原理可知 , 图 3示出的曲线 , + , , 对应的特性方 程可由式( 1 ) 与(

17、2 ) 中水泵扬程与流量的特性方 程叠加后求得为 J : - i + =( A 0+B o )+( A 1+B 1 ) g +( A 2+B 2 ) g ( 3 ) 关于曲线 ( , +, , ) # 对应 的特性方程 的求取 , 可假定该方程 的形式为 : ( M) # =C o+c 1 g +C 2 q ( 4 ) 在图 3中, 因 Ho = , , 现将式 ( 3 ) 、 ( 4) 联立 并考虑到 q 。 = 2 q , 时 , 可得 : ( 0+ 0 )+( A l + 1 ) q +( A 2+B 2 ) g = C o+ 2 C 1 q , + 4 C E q ( 5 ) 从式(

18、5 ) 可 以看 出, 该等式两边 同幂次 的系 数应分别相等 , 因此有 : 1 C o=A 0+ , c I=( I+ I ), C 2= 1 ( A 2 + B 2 ) ( 6 ) 现将式 ( 6 ) 代人式( 4 ) 中, 最后可得其特性 曲 线( , +) # 的拟合方程为: 1 日 ( + ) # =( A 0 + 0 ) + - - ( A l + B 1 ) g 1 + ( A 2 + B 2 ) g : ( 7 ) 4 2 特性曲线( , + , , ) 鼻 对应的总特性方程的确定 为适应机组变负荷而采用主给水泵变速调节 时其特性方程的确定过程中, 应先假定前置泵停 运, 并

19、根据泵的相似理论: : : ( H i 1 ( 8 ) no q口 o 1 1 0 然后将式 ( 8 ) 代入式 ( 1 ) 中扬程与流量方程 可得到主给水泵变转速为 n 时 , 所对应 的特性 方程 : , = A 。 ( ) 。 + A ( 老 ) + z 2 ( 9 ) 当工频前置泵 与主给水泵变 速下 串联 运行 时 , , + 对应 的特性方程可 由式( 9 ) 与 ( 2 ) 中的 扬程与流量特性方程叠加后得 : = A 。 ( ) + 。 + A ( 老 ) + B 1 + A 2 +日 2 2 ( 1 0 ) 对于曲线 ( , +, , ) 并所对应 的特性方程 的求 解仍与式

20、( 7 ) 的求解过程相同, 故有: H cn 并 = A o ( 老 ) + + 丢 A t( 老 ) +B1 q + 1 A 2+B 2 2 i ( 1 1 ) 5 管路阻力数以及管路特性方程的确定 如图 3所示 , 在额定工况下管路系统 a b - c d 的初始特性方程一般可表示为: - 。 = -I , + S g o 2 ,。 =( a p 。+A h )+S s g 2 ( 1 2 ) 式中日 管路系统阻力 , m H 0 锅炉与除氧器之间的静压差, i n I - I O, =卸 。 +A h 。 d p 。 锅炉与除氧器额定工况下 的工作 压差 , m H 2 0, 卸 。

21、=P l - p 2 A h 锅炉顶部与除氧器的安装高差, m Js 给水管路 a b c - d的初始总阻力系 数 , h 2 m 为了确定管路系统总阻力与流量的变化关 系, 对于已给定的管路系统关键在于对其阻力数 s 的求取 , 根据式( 1 2 ) 可得出: s =( 。一 ) 。 = 一( 4 p 。 十 ) 。 ( 1 3 ) 值得说明的是, 当负荷从 g 。 减少到 而 1 4 F L UI D MAC HI NE RY Vo 1 4 0, No 9, 2 0 1 1 采用方案 1时 , 因机组采用滑压运行 而使锅炉与 除氧器之间的工作压差从 ( p 。 变为 ( P , 此时尽管

22、 管路的阻力将会因流量的改变从 变到 , 但 其阻力数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故其管路特性 曲线 将 由g 。 向下平移至 g , 参照式 ( 1 2 ) 可得此时管路 特性方程为 : = +S g 。 2 = ( A p i + 。 d )+S g 。 2 ( 1 4 ) 当机组工作压力继续下降至 吼 而采用方案 2时, 因机组工作压差将从 p 变化到 卸 故此 时应首先调整给水阀门 s 的开度使管路特性曲线 达到 g 。 , 后再平移至 g , 故其对应的管路特性方程 和管路阻力数可确定为 : r H , =( p +A h )+S g , i q 2 ( 1 5 ) L s = 一( p +A

23、 h d d ) 6 主给水泵转速的确定 对于方案 1 , 由于采用 的是 两套 系统并联 运 行, 故可将式( 1 1 ) 与式( 1 4 ) 联立求得每台主给水 泵 的转速比为 : l Ii ,I = - + ( 。 4 A 。 E B 。 + 1 g + 寺( A 2 + B 2 一 S ) 2 一 “ ( 2 A 。 ) ( 1 6 ) 对于方案 2 , 尽管可能满足 同一 流量的要求 , 但与式( 1 6 ) 中主给水泵的转速 比不 同, 由于采用 的是单套系统运行 , 此时其主给水泵 的转速 比应 由式( 1 0 ) 与( 1 5 ) 联立得 : = _A 1 + ( A 。 )

24、4 A o E B o + l +( A 2+日 2一s g ) 2一 一 “ ( 2 A 。 ) ( 1 7 ) 7 水泵工作点的效率及其功率的求得 如图 3所示 , 无论是主给水泵还是前置泵 , 只 要是在工频转速下运行其各工况点的效率都可在 曲线 叼 。 和 。 。 上直接确定。如主给水泵工作点 0 。 以及前置泵工作点 0 的效率就可在效率曲线 和叼 。 上对应点 1 、 2确定。但对于变速下主给水 泵工作点 。 和i , 的效率则不然, 而是要做通过该 点的等效 曲线 叩 和 7 与曲线 , 的交点 d 和 d : 并在 J, 7 对应的 3 、 4点来确定。而该等效曲线 叼 , 和

25、 叼 的方程应分别为 : 叼d = 叩d : = ( 1 8 ) 根据上述方法求得 0 I O 、 i 。 , 、 i 、 i t l I 各工作 点的效率分别为 : , 7 。 J = O t 1 q , 。 ,+ 2 g 2 , 。, + 3 g 3 。 叩 。 = 卢 q ,。 , + 3 2 q ,。 , + 3 3 q ,。 , , = O l l q v , d 2+ 2 g ,如 + 3 g 3 ,d z ( 1 9 ) 叩 i , , ,= 3 , q , ,+ f l E q , , + fl a q , , 叼 , = O l 1 q , d 1+ 2 g 2 , d l+

26、 3 g F3 ,d 7 1 =3 , q , + fl E q , + f1 3 q 3 , 方案 l的给水泵总轴功率为: P L= Pl+ PI I = 2 pgq , ,( H i r 叼 , , + 叼 ) ( 2 0 ) 方案 2的给水泵总轴功率为: P2= PI+ PI l =P g q ” ( Hi r 7 i ,+H i 7 1 i ) ( 2 1 ) 两方案相对能耗比: 6=( P 2一P 1 ) P 11 0 0 ( 2 2 ) 8 工程算例 现以图 2 所示的某 6 0 0 WM超临界发 电机组在 9 0 3 0 负荷 中采用滑压运行为例, 进行不同运 行方式下锅炉给水泵

27、的能耗比较 , 并将其计算结果 列于表 1中。已知该机组额定负荷 q 。 = 2 0 0 8 m 。 h 、 工作压力P = 2 5 4 M P a ( 即2 5 4 0 m H 2 0 ) , 除氧器压力 P 2 = 1 0 M P a ( 即 1 0 0 m H : 0 ) , 在对应的饱和水温度 t = 1 8 1 , 其密度P= 7 8 7 k g m 3 ; 此外另知, 锅炉顶部或 除氧器相对 于给水泵安装 高度 分别为 h =6 5 m 和 h b =1 5 m, 据 此 计 算 得 。=2 4 9 MP a( 即 2 4 9 0 m H2 0) , 给水 管路 阻力 数 S =

28、3 2 4 X 1 0 h 2 m ,工频转速下单套给水 系统 临界负荷 。 = 1 0 6 5 7 m h , 占总负荷 的 5 3 1 。主给水泵和前置 泵在工频转速下的特l生 方程拟合如下。 主给水泵 “ H P T 3 0 0 3 3 0 - 5 s+k ” 型 ( 汽动额定 转速 = 5 4 7 6 r mi n ) 的特性拟合方程为: HI = 3 0 2 3 7 +3 9 0 46 8 1 0一 。 q 一 9 3 3 2 4 9 1 0g 7 J = 1 9 9 8 7 7 1 0g 一 1 4 7 3 58 X 1 0 q + 3 2 4 5 8 7 1 0 。 g 2 0

29、1 1 年第 4 0 卷第9期 流体机械 1 5 前 置泵 “ H Z B 2 5 3 - 6 4 0 ”型 ( 工 频 转 速 n 。= 1 4 8 7 r m i n ) 的特性拟合方程 : - = 1 4 8 41 1 +2 41 8 98 1 0q 一 2 7 7 4 8 4 1 0 q 叼 = 1 91 8 6 2 1 0q 一 1 4 5 961 1 0 q + 3 8 3 2 3 5 X 1 0一。 q 从表 1中的计算结果可 以看 出, 对于方 案 1 , 其主给水泵的转速、 扬程、 效率及轴功率都将随着 机组负荷的降低而降低 , 但对于此时的前置泵, 除 了转速不变和效率、

30、轴功率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 而降低以外, 其扬程却随着负荷的降低而增高, 直 至 4 0 负荷时达到最大值 。尽管如此 , 该方案中 的系统总扬程及总轴功率却都是随着负荷的降低 而降低的。而对于方案 2这里应着重指出, 由于 该方 案 的 最 大 可 能 提 供 负 荷 仅 占总 负 荷 的 5 3 1 , 故表 1中仅能以5 0 3 0 负荷进行分 析对比, 其对应负荷下各参数总的变化规律与方 案 1 相似, 只不过具体数值不同而已, 其中 5 0 负荷下方案2的总轴功率高于方案 l , 按式( 2 2 ) 计算将高于 2 7 5 , 而 4 0 和 3 0 负荷中的能 耗则分别低于方案 1的

31、9 7 5 和 1 6 4 9 , 究其 原因, 主要是此时主给水泵效率较方案 1 有明显 的提高 所致。因此可 以得 出, 当机组 在 9 0 5 0 负荷之间变化时应采用方案 1 运行 , 而当其 负荷在 4 0 3 0 之 间变化时则应 采用方 案 2 的方式运行。 表 1 6 0 0 M W 机组滑压下锅炉给水泵多方案运行参数计算 系统运行方式 两套系统并联运行( 方案 1 : 单套系统运行( 方案2 ) 系 负荷百分比 ( ) 9 0 8 O 7 0 6 0 5 0 4 0 3 0 5 0 4 0 3 0 统 变 系统总流量 1 8 o 7 2 l 6 0 6 4 1 4 0 5 6

32、 1 2 0 5 6 1 0 0 4 0 8 0 3 2 6 0 2 4 l O o 4 0 8 0 3 2 6 0 2 4 工 g ( m h ) 况 滑压静压差 2 4 9 0 2 1 5 0 1 7 5 0 1 4 5 0 1 1 5 0 7 5 0 1 4 5 0 1 1 5 0 7 5 0 ( mH 2 0 ) 转速比 n 。 0 9 5 7 3 0 9 2 1 0 0 8 5 7 6 0 7 6 1 7 0 6 7 9 2 0 5 8 9 4 0 4 5 4 3 1 O 6 6 5 0 8 8 2 8 0 6 7 0 3 主 转速 ( r m i n ) 5 2 4 2 5 5 0

33、 4 3 5 4 6 9 6 1 4 1 7 1 1 3 7 1 9 2 3 2 2 7 3 2 4 8 7 6 5 8 4 0 4 8 3 4 5 3 6 7 0 3 给 扬程 日 I( m H2 0 ) 2 3 4 7 6 2 2 5 1 8 1 9 9 7 8 1 6 5 0 7 1 2 9 2 9 9 9 2 0 5 9 2 9 2 9 1 3 4 2 0 3 2 0 1 1 7 7 2 水 泵 效率 叩 ( ) 8 4 9 9 8 4 0 4 8 2 9 5 8 1 8 7 8 0 5 3 7 8 2 2 7 7 3 5 8 4 9 7 8 4 61 8 4 47 轴功率 PI (

34、k 7 ) 2 1 8 2 6 1 8 8 1 9 1 4 8 0 1 1 0 6 2 8 7 0 4 8 4 4 5 4 2 0 1 9 7 5 2 5 6 4 2 1 6 9 1 8 3 5 3 转速 n i ( r m i n ) 1 4 8 7 1 4 8 7 1 4 8 7 1 4 8 7 1 4 8 7 1 4 8 7 1 4 8 7 1 4 8 7 1 4 8 7 1 4 8 7 前 扬程 日 ( m H2 0) 1 4 7 6 1 4 9 9 1 5 1 7 1 5 2 9 1 5 3 6 1 5 3 7 1 5 3 2 1 5 3 6 1 5 3 7 1 5 3 2 置 效率

35、 。 。( ) 8 1 6 8 7 9 1 0 7 5 4 5 7 0 4 7 6 3 9 5 5 5 6 5 4 5 3 2 6 3 9 5 5 5 6 5 4 5 3 2 泵 轴功率 7 1 4 6 6 5 6 1 8 5 7 2 5 2 7 4 8 5 4 4 5 2 6 3 6 24 2 5 2 22 5 P ( k W) 给水管路总阻力 3 2 4 2 3 X1 0 一 1 6 1 0 数 S ( h m ) 给水泵总扬程 2 4 9 5 2 2 4 0 1 7 2 l 4 9 5 1 8 0 3 6 1 4 4 6 5 1 1 4 5 7 7 4 6 1 3 O 6 7 0 2 1

36、 8 5 7 1 3 3 0 4 日 h( m H 2 0) 给水泵总轴 功率 Ph ( k W) 2 2 5 4 o 1 9 4 8 4 1 5 4 1 9 l l 2 0 0 7 5 7 5 4 9 3 9 2 4 6 4 7 7 8 9 2 4 4 5 9 4 2 0 5 7 8 9 结语 随着电力工业“ 节能减排 ” 和 “ 上大压小” 的 进程, 以6 0 0 M W 机组作为主力机组的电站现也 时常会承担调整负荷的任务。从 目 前常用的滑压 运行来看 , 尽管从热经济性考虑将优于定压方式 , ( 下转第2 5页) 2 0 1 1年第 4 0卷第 9期 流体机械 心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域

37、。 在工程实际应用 中, 还可 以考虑不 同粒径颗 粒同时分离 的结果 , 并对进气管、 出气管等单个部 件进行调整 , 做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 从而获得节能 高效的旋风分离器。 参考文献 2 3 4 5 6 7 霍夫曼 A C , 斯坦因 L E 旋风分离器原理、 设计和 工程应用 M 彭维明, 姬忠礼, 译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 2 0 0 4 Ho f f ma nn A C, Gr o o t M D, Pe ng W , e t a 1 Ad v an t a g e s a n d R i s k s i n I n c r e a s i n g C y c l o n

38、e S e p a r a t o r L e n g t h C Ho b o k e n, N J: Wi l e y S u b s c ri p t i o n S e r v i c e s , 2 0 0 1 S c h mi d t S, B l a c k b u r n H M , R u d ma n M I mp a c t o f Ou t - l e t B o u n d a r y C o n d i t i o n s o n t h e F l o w P r o p e r t i e s wi t h i n A C y c l o n e C A u s

39、 t r a l a s i a n F l u i d Me c h a n i c s C o n f e r - e n e e 1 5 t h Au s t r a l a s i a n F l u i d Me e h a n i c s Co n f e r e n c e p a p e r s S y d n e y , Au s t r a l i a: T h e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y d n e y , 2 0 0 4: 1 3 - 1 7 C h e n J H, L u X F, L i u H Z, e t a 1 E f f e

40、c t o ft h e b o t t o m c o n t r a c t e d a n d e d g e s l o p e d v e n t p i p e o n t h e c y - c l o n e s e p a r a t o r p e rf o r manc e J C h e m i c al E n g i n e e ri n g J o u rnal, 2 0 0 7 , ( 1 2 9 ) : 8 5 - 9 0 Yo s h i d a H, I n a d a Y, F u k u i K, e t a 1 I mp r o v e me n t

41、 o f g a s - c y c l o n e p e rf o r ma n c e b y u s e o f l o c al fl u i d fl o w c o n t r o l m e t h o d J P o w d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 2 O O 9 , ( 1 9 3 ) : 6 - 1 4 封跃鹏 , 姜大志 带二次流 的旋风分离器 J 机械 设计与制造 , 2 0 0 8 , ( 1 0 ) : 2 2 4 - 2 2 5 Ka y a F, Kara g o z I Nu me ric al i n v e s t i g a

42、 t i o n o f p e r f o r m一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a n c e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a c y c l o n e p r o l o n g e d w i t h a d i p l e g J C h e m i c al E n g i n e e ri n g J o u r n al, 2 0 0 9 , ( 1 5 1 ) : 3 9_ 4 5 谭天佑 梁风珍 工业通风除尘技术 M 北京 : 中 国建筑出版社, 1 9 8 4 Ke n n y I CG u s s ma n R

43、A C h ara c t e ri z a t i o n an d Mo d e l i n g o f A F a m i l y o f C y c l o n e A e ros o l P r e s e p a t a t o rs J J A e r o s o l S c i , 1 9 9 7 2 8 ( 4 ) : 6 7 7 - 6 8 8 G r i f f i t h W D B o y s a n F C o mp u t a t i o n al F l u i d D y n a m i c s ( C F D)a n d E mp i ri c al Mo

44、d e l i n g o f t h e P e r f o rm - a n c e o f A N u m b e r o f c y c l o n e S a m p l e s J J A e ro- s o l S c i , 1 9 9 6 , 2 7 ( 2 ) : 2 8 1 3 0 4 Ma I J I n g h a m D B Nu me ri c a l Mo d e l i n g o f t h e F l u i d a n d P a r t i c l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t h rou g h S ma l l S a mp

45、l i n g C y c l o n e s J J A e r o s o l S c i , 2 0 0 0, 3 1 ( 9 ) : 1 0 9 7 1 1 1 9 林玮 王乃宁 旋风分离器内三维两相流场的数值 模拟 J 动力工程 1 9 9 9 , 1 9 ( 1 ) : 7 2 - 7 6 S p e z i ale C G, T h a n g a m S An aly s i s o f an RN G B a s e d T u r b u l e n c e Mo d e l f o r S e p ara t e d fl o w s J I n t e r n a t

46、i o n a l J o u r n a l E n gin e e ri n g S c i e n c e , 1 9 9 2 , 3 0( 2) : 1 3 7 9 1 38 8 Ma l h o t r a A,B r a n i o n R M R,Ha u p t man n E GMo d - e l l i n g t h e F l o w i n A H y d r o c y c l o n e J T h e C ana d i a n J o u r n al o f C h e m i c al E n gi n e e ri n g ,1 9 9 4 ,7 2( 1 ) : 9 5 3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项目管理/招投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