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2036-2023 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5425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7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2036-2023 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JJF 2036-2023 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JJF 2036-2023 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JJF 2036-2023 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JJF 2036-2023 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2 0 3 62 0 2 3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D r yB i o c h e m i s t r yA n a l y z e r s 2 0 2 3-0 3-1 5发布2 0 2 3-0 9-1 5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D r yB i o c h e m i s t r yA n a l y z

2、 e r sJ J F2 0 3 62 0 2 3 归 口 单 位: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2 0 3 62 0 2 3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崔宏恩(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张 超(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张 茜(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武利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杨 铮(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宋 江(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易大志(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J J F2 0 3 62 0 2 3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

3、)3 术语(1)4 概述(1)5 计量特性(2)6 校准条件(2)6.1 环境条件(2)6.2 校准用标准物质和试剂样品(2)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1 示值误差(3)7.2 重复性(3)7.3 线性(3)8 校准结果表达(4)8.1 校准结果处理(4)8.2 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4)9 复校时间间隔(4)附录A 缩略语(5)附录B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6)附录C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7)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9)附录E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 0)附录F 参考文献(1 3)J J F2 0 3 62 0 2 3引 言J J F1 0 7 1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

4、J F1 0 0 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 J F1 0 5 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校准方法及计量特性等主要参考了Y Y/T0 6 5 52 0 0 8 干式化学分析仪、C L I A8 8 能 力 验 证 计 划 的 分 析 质 量 要 求(P r o f i c i e n c y T e s t i n g R e g u l a t i o n s R e l a t e dt oA n a l y t e sa n dA c c e p t a b l eP e r f o r m a n c e)。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 J F2

5、 0 3 62 0 2 3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以反射光度法和差示电位法为定量原理的干式生化分析仪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YY/T0 6 5 52 0 0 8 干式化学分析仪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YY/T0 6 5 52 0 0 8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干式生化 d r yb i o c h e m i s t r y将液态样品置于含有试剂的固相载体上发生生化反应,依照反应结果定量测定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或活度的方法。3.2 终点法

6、 e n d-p o i n t a s s a y通过测定酶促反应(化学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或底物浓度总的变化量,以计算酶活力(待测物)的方法。注:又称平衡法,如G L U、T B、D B、T P、A L B、T B A、UA、CHO、T G、HD L等的测定。3.3 差示电位法 d i f f e r e n t i a lp o t e n t i o m e t r y基于传统湿化学分析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原理,利用测定电极电位与被测物质离子浓度的关系求得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注:如K+、N a+和C l-等的测定。3.4 速率法 r a t ea s s a y指连续测定(每1

7、5s 1m i n测量一次)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计算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注:又称连续监测法,如A L T、A S T、L D、A L P、G G T、AMY和C K等的测定。4 概述干式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是一种专门使用固相载体试剂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分析仪,它通过反射光度法、差示电位法等方法准确测定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或活度。其中反射光度法(包括终点法和速率法)的显色反应发生在固相载体,对透射光和反射光均有明显的散射作用,不遵从朗伯-比尔(L a m b e r t-B e e r)定律,并且固相反应膜的上下界面之间存在多重内反射,使用库贝卡-芒克(K

8、u b e l k a-M u n k)理论,或以威廉姆斯-克拉珀(W i l l i a m s-C l a p p e r)方程予以修正;差示电位法使用固态离子选择性1J J F2 0 3 62 0 2 3电极,以离子-电子转换层(即固体接触层)替代了内参比电极及内充液,并在其上涂覆聚合物敏感膜,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与待测溶液中的目标离子活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N e r n s t)方程。分析仪按照检测项目多少分为单项、双项、三项、四项和多项分析仪。5 计量特性分析仪各项计量特性指标见表1。表1 分析仪的主要计量特性指标计量特性计量特性指标示值误差G L U1 0%K+6

9、%A L T2 0%重复性G L UK+A L T5mm o l/L2 2mm o l/L5.0%2mm o l/L8mm o l/L2.0%4 0U/L6 0U/L1 2%1 0 0U/L3 0 0U/L5.0%线性G L U2mm o l/L2 5mm o l/Lr0.9 7 5K+2mm o l/L1 2mm o l/Lr0.9 7 5A L T1 0U/L8 0 0U/Lr0.9 7 5 其中G L U、K+、A L T分别针对的是终点法、差示电位法和速率法。计算时应确认固相载体试剂是否含有磷酸吡哆醛(P 5 P)。注:以上技术指标不用于合格判别,仅供参考。r为线性相关系数。6 校准条

10、件6.1 环境条件6.1.1 环境温度:(1 53 0);6.1.2 相对湿度:8 5%。注:上述条件与制造商的产品规定不一致时,以产品规定为准。6.2 校准用标准物质和试剂样品6.2.1 标准物质G L U标准物质,Ur4.0%(k=2);K+标准物质,Ur2.5%(k=2);A L T标准物质,Ur6%(k=2)。6.2.2 标准溶液详见附录B标准溶液配置方法。6.2.3 试剂样品校准过程中需要的配套体外诊断试剂、质控品和校准品,应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条件2J J F2 0 3 62 0 2 3进行储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分析仪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常规测试程序先行自校准。7.

11、1 示值误差用分析仪对标准物质连续测定3次,按公式(1)计算相对示值误差。B=(M-T)/T1 0 0%(1)式中:B 相对示值误差,%;M 标准物质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T 标准物质标准值。7.2 重复性用分析仪对标准物质重复测量6次,并根据公式(2)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 S D作为重复性的表征。R S D=1xni=1(xi-x)2n-11 0 0%(2)式中:R S D 相对标准偏差,%;xi 第i次标准物质的测量值;x 测量平均值;n 测量次数,n=6。7.3 线性选用接近测量范围上下限的标准溶液至少5个浓度,然后将样品依次分别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各被分析项目均得到一组不同浓

12、度的测量值(yi)。在各被分析项目不同浓度的测量值(yi)和其对应的不同浓度的标准值(xi)之间,按公式(3)计算线性相关系数(r)作为线性的表征。r=ni=1(xi-x)(yi-y)ni=1(xi-x)2ni=1(yi-y)2(3)式中:r 线性相关系数;xi 被分析项目各个浓度水平标准溶液的标准值;x 被分析项目各个浓度水平标准溶液的标准值的平均值;yi 被分析项目各个浓度水平标准溶液的测量值;y 被分析项目各个浓度水平标准溶液的测量值的平均值。3J J F2 0 3 62 0 2 3n 被分析项目浓度水平的个数。8 校准结果表达8.1 校准结果处理经校准后的分析仪应核发校准证书,校准证书

13、应符合J J F1 0 7 12 0 1 0中5.1 2的要求,并给出各校准项目名称和测量结果以及扩展不确定度。校准原始记录格式(推荐性表格)见附录C,校准证书内页格式(推荐性表格)见附录D。8.2 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仪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按J J F1 0 5 9.12 0 1 2的要求评定,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E。9 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分析仪的使用情况、使用者、分析仪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1年。4J J F2 0 3 62 0 2 3附录A缩略语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

14、G L U:葡萄糖(g l u c o s e)T B:总胆红素(t o t a lb i l i r u b i n)D B:直接胆红素(d i r e c tb i l i r u b i n)T P:总蛋白(t o t a l p r o t e i n)A L B:白蛋白(a l b u m i n)T B A:总胆汁酸(t o t a l b i l ea c i d)UA:尿酸(u r i ca c i d)CHO:胆固醇(c h o l e s t e r o l)T G:甘油三酯(t r i g l y c e r i d e)HD L:高密度脂蛋白(h i g h-d e n

15、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K+:钾离子(p o t a s s i u mi o n)N a+:钠离子(s o d i u mi o n)C l-:氯离子(c h l o r i d e i o n)A L 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a n i n ea m i n o t r a n s f e r a s e)A S 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s p a r t a t ea m i n o t r a n s f e r a s e)L D:乳酸脱氢酶(l a c t a t e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A L P:碱性

16、磷酸酶(a l k a l i n ep h o s p h a t a s e)G G T:-谷氨酰基转移酶(g a mm a-g l u t a m y l t r a n s f e r a s e)AMY:淀粉酶(a m y l a s e)C K:肌酸激酶(c r e a t i n ek i n a s e)5J J F2 0 3 62 0 2 3附录B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 l i n i c a la n dL a b o r a t o r yS t a n d a r d sI n s t i t u t e,C L S I)发布的E P 0 6

17、-A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L i n e a r i t yo fQ u a n t i t a t i v eM e a s u r e m e n tP r o c e-d u r e s:AS t a t i s t i c a lA p p r o a c h;A p p r o v e dG u i d e l i n e文件的线性评估方法,采用混合样品法配制标准溶液。选取低值、高值标准物质各1份,按40、31、22、13、04比例混合得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配制设备使用经过计量校准的可调移液器。标准溶液混合样品的配制值(c)的预期值按照公式(B.

18、1)进行计算,公式中n、m分别代表高值(H)和低值(L)样品的份数。c=nH+mLn+m(B.1)6J J F2 0 3 62 0 2 3附录C校准原始记录格式(推荐性表格)分析仪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商出厂编号委托单位地址温度湿度记录编号校准日期校准员核验员一、相对示值误差测定项目标准值测量值平均值示值误差G L U(mm o l/L)K+(mm o l/L)A L T(U/L)二、测量重复性测量项目测量值R S D/%G L U(mm o l/L)K+(mm o l/L)A L T(U/L)7J J F2 0 3 62 0 2 3三、线性测量项目标准值测量值平均值线性相关系数G L U(mm

19、o l/L)K+(mm o l/L)A L T(U/L)8J J F2 0 3 62 0 2 3附录D校准证书(内页)格式(推荐性表格)校准项目标准值校准结果G L UK+A L T示值误差扩展不确定度(k=2)重复性线性标准值测量值平均值线性相关系数 校准员:核验员:9J J F2 0 3 62 0 2 3附录E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E.1 测量方法分析仪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常规测试程序先行自校准,然后用分析仪对标准物质连续测定3次,按公式(E.1)计算相对示值误差。E.2 测量模型B=(M-T)/T1 0 0%(E.1)式中:B 相对示值误差,%;M 标准物质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T 标准物质

20、标准值。E.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依据不确定度传播律,当各不确定度间不相关时,u2c=ni=1c2(xi)u2(xi),则uc=c2Mu2M+c2Tu2T(E.2)由公式(E.1)得cM=BM=1TcT=BT=-MT2E.4 不确定度来源不确定度来源包括:a)输入量M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G L U、uMK+、uMA L T,包括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1 G L U、uM1 K+、uM1 A L T和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2 G L U、uM2 K+、uM2 A L T;b)输入量T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G L U、uTK+、uTA L T,主要是标准物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21、度。E.5 不确定度分量评定E.5.1 输入量M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G L U、uMK+、uMA L T评定E.5.1.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1 G L U、uM1 K+、uM1 A L T选定一台分析仪,使用G L U标准物质、电解质标准物质和A L T标准物质分别对G L U、K+和A L T参数连续测量1 0次,测量结果见表E.1。表E.1 G L U、K+和A L T测量结果测量项目测量值(Mi)G L U(mm o l/L)6.8 56.9 46.8 27.1 26.7 76.9 76.8 86.9 46.9 27.0 0K+(mm o l/L)4.4 04.4 14

22、.5 24.5 74.4 24.3 84.4 24.3 64.5 34.4 9A L T(U/L)4 6.34 4.74 5.54 6.94 7.44 5.24 7.94 6.64 5.04 5.701J J F2 0 3 62 0 2 3 则单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MG L U)、s(MK+)和s(MA L T)如下:s(MG L U)=ni=1(MiG L U-MG L U)2/(n-1)0.0 9 9mm o l/Ls(MK+)=ni=1(MiK+-MK+)2/(n-1)0.0 7 2mm o l/Ls(MA L T)=ni=1(MiA L T-MA L T)2/(n-1)1.0 7 3

23、U/L 实际测试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则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M1G L U=s(MG L U)/3 0.0 5 7mm o l/LuM1K+=s(MK+)/3 0.0 4 1mm o l/LuM1A L T=s(MA L T)/3 0.6 1 9U/LE.5.1.2 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2G L U、uM2K+、uM2A L T分析仪G L U和K+的最小分辨力均为0.0 1mm o l/L,区间半宽a=0.0 0 5mm o l/L,A L T的最小分辨力均为0.1U/L,区间半宽a=0.0 5U/L,以上按均匀分布处理,取包含

24、因子k=3,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uM2G L U=0.0 0 53mm o l/L0.0 0 29mm o l/LuM2K+=0.0 0 53mm o l/L0.0 0 29mm o l/LuM2A L T=0.0 53U/L0.0 2 9U/LE.5.2 输入量T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TG L U、uTK+、uTA L T评定输入量T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是标准物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本次评定使用冰冻人血清中葡萄糖标准物质G BW(E)0 9 0 5 4 5、人血清无机成分电解质标准物质G BW(E)0 9 0 7 9 5和人 血 清 基 质 丙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活 性

25、浓 度 标 准 物 质G BW(E)0 9 0 3 5 2,其不确定度分别为G L U:U=0.1 7mm o l/L(k=2),K+:U=0.1 1mm o l/L(k=2),A L T:U=1.3U/L(k=2)(含P 5 P),则以上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TG L U=0.1 72mm o l/L=0.0 8 5mm o l/LuTK+=0.1 12mm o l/L=0.0 5 5mm o l/LuTA L T=1.32U/L=0.6 5U/LE.5.3 灵敏系数的计算通过表E.1进行计算和查看标准物质证书可知,MG L U:6.9 2 mm o l/L,TG L U:7.0 2mm

26、o l/L;MK+:4.4 5mm o l/L,TK+:4.4 1mm o l/L;MA L T:4 6.1U/L,TA L T:5 2.3U/L(含P 5 P)。通过代入对应的平均值和标准值,则灵敏系数的计算结果如下:11J J F2 0 3 62 0 2 3cMG L U=BMG L U=1TG L U=17.0 2(mm o l/L)-10.1 4 25(mm o l/L)-1cTG L U=BTG L U=-MG L UT2G L U=-6.9 27.0 22(mm o l/L)-1-0.1 4 04(mm o l/L)-1cMK+=BMK+=1TK+=14.4 1(mm o l/L)

27、-10.2 2 68(mm o l/L)-1cTK+=BTK+=-MK+T2K+=-4.4 54.4 12(mm o l/L)-1-0.2 2 88(mm o l/L)-1cMA L T=BMA L T=1TA L T=15 2.3(U/L)-10.0 1 91(U/L)-1cTA L T=BTA L T=-MA L TT2A L T=-4 6.15 2.32(U/L)-1-0.0 1 69(U/L)-1E.6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见表E.2。表E.2 分析仪G L U、K+和A L T测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被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灵敏系数输出量的标准不确定度G L U

28、输入量M输入量T测量重复性0.0 5 7mm o l/L分辨力0.0 0 29mm o l/L标准物质0.0 8 5mm o l/L0.1 4 25(mm o l/L)-1-0.1 4 04(mm o l/L)-10.0 0 81 2 250.0 0 04 1 32 50.0 1 19 3 4K+输入量M输入量T测量重复性0.0 4 1mm o l/L分辨力0.0 0 29mm o l/L标准物质0.0 5 5mm o l/L0.2 2 68(mm o l/L)-1-0.2 2 88(mm o l/L)-10.0 0 92 9 880.0 0 06 5 77 20.0 1 25 8 4A L

29、T输入量M输入量T测量重复性0.6 1 9U/L分辨力0.0 2 9U/L标准物质0.6 5U/L0.0 1 91(U/L)-1-0.0 1 69(U/L)-10.0 1 18 2 290.0 0 05 5 390.0 1 09 8 5E.7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于uM1G L U、uM2G L U和uTG L U,uM1K+、uM2K+和uTK+以及uM1A L T、uM2A L T和uTA L T互不相关,则由公式(E.2)可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G L U、ucK+、ucA L T为:ucG L U=c2MG L U(u2M1G L U+u2M2G L U)+c2TG L Uu2TG L

30、U1 0 0%=1.4 4%ucK+=c2MK+(u2M1K+u2M2K+)+c2TK+u2TK+1 0 0%=1.5 7%ucA L T=c2MA L T(u2M1A L T+u2M2A L T)+c2TA L Tu2TA L T1 0 0%=1.6 2%E.8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UG L U、UK+、UA L T为:UG L U=kucG L U=2.9%UK+=kucK+=3.2%UA L T=kucA L T=3.3%21J J F2 0 3 62 0 2 3附录F参考文献1 C L I A8 8能力验证计划的分析质量要求(P r o f i c i e n

31、c yT e s t i n gR e g u l a t i o n sR e l a t e dt oA n a l y t e sa n dA c c e p t a b l eP e r f o r m a n c e).2 C L S IE P 0 6-A定 量 测 量 程 序 的 线 性 评 估:统 计 学 方 法 批 准 指 南(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L i n e a r i t yo fQ u a n t i t a t i v eM e a s u r e m e n tP r o c e d u r e s:AS t a t i s t

32、i c a lA p-p r o a c h;A p p r o v e dG u i d e l i n e).3 刘丹.干式生化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方法学评价 D.长春理工大学.4 G r e y s o nJ.P r o b l e m sa n dp o s s i b i l i t i e so fc h e m i s t r yo nd r yr e a g e n tc a r r i e r sJ.J o u r n a lo f A u t o m a t e d M e t h o d s&M a n a g e m e n ti n C h e m i s t r y,1 9 8 1,3(2):6 6-7 1.5 杨宗兵,王瑞霞,张国军,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活性浓度参考测量中磷酸吡哆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J.检验医学与临床,2 0 1 7,0 1 4(0 Z 1):2 4-2 7.6 安清波,贾菲,许佳楠,等.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进展 J.中国科学:化学,2 0 1 7,0 4 7(0 0 5):5 2 4-5 3 1.J J F2 0 3 62 0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人防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