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自评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941814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自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自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阿勒泰地区疾控中心 余华峰 2010。9。18 根据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卫疾控发〔2008〕68 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有序做好我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推进疾控体系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市卫生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以疾控中心主任和卫生局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设置了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办公室,并对全市疾控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干部职工逐条逐项学习、掌握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和指标体系。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将绩效考核指标在纵向、横向及时序上进行了责任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到相关单位科室和专业技术个人.各相关单位科室按照《疾控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及使用说明》的要求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和信息,并认真进行了二轮自查,较好的完成了区域绩效指标和机构绩效指标的分析评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核总体情况 (一)基本信息 ××市位于 中部偏东,孝感市南隅,汉水下游。面积1662.93平方公里。下辖1个街道、14个镇、6个乡、5个农场。全市年末总人口1105819人,年末总户数325573户。年内出生人口12128人,人口出生率11。0‰;年内死亡人口7473人,死亡率6。78‰; 0-18岁人口228369人,18-60岁人口730870人,60岁以上人口146580人。 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4390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461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可比增长15。8%.全年完成财政收入88759万元,增长15。3%.财政支出100416万元,增长17。4%。地方财政对疾控机构的基本支出补助为84。3万元,占年度基本支出的13。1%,比上年增长55.95%。 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7个,其中医院8家,乡镇场卫生院25家,专科防治所(站)10家,疾控、卫监、妇保院、皮防所各1家,纳入疫情网络管理机构30家。卫生技术人员2365人,其中执业医师742人,执业助理医师353人。传染病发病率为224.68/10万人.农村改水累计受益率达44。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65%。 按照疾控基本信息报告系统统计,××市疾控中心在职在编职工90人,学历以中专为主,占33。33%,职称按高级、中级、初级、助理、员(士)、其他比例分别为6.67%、48.89%、24.44%、1。11%、4.44%、14.44%。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7名,现场流调人员45人。按专业不同设置了防疫科、结防科、卫生科、健教科等15个专业科室。疾控中心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人均面积60。6平方米,其中实验室用房2200平方米,占总面积比例为40.37%,检验能力占A类标准85。6%,设备装备率为74.36%。 (二)评估结果 按照卫疾控发〔2008〕68 号文件的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参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09版),由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对2008年疾控工作进行了逐项自评, 其中区域指标6个类别、17个项目自评得分为731分;机构指标8个类别、35个项目、101个指标自评得分为767分,综合自评结果为合格。 — 18 — 二、区域绩效考核指标评估结果 类别 评价指标 指标要求 指标自查值 指标考核值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备注 1。 传染病预防控制 1。1儿童疫苗接种率 达到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 达到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 105 105 共12种疫苗,5种基础免疫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8%以上。 1.2传染病总发病率 与自身前年发病率作纵向比较,持平或下降 2008年与2007年发病率作纵向比较有所下降 47 47 2008年发病率为224.68/10万、2007年为268。94/10万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2。1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 辖区县覆盖率100% 人口覆盖率60% 57 0 未开展 2.2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 辖区县覆盖率100% 慢性病人规范管理率60% 75。9%(4734/6234) 70 60 慢病病人6234名,规范管理4734名,规范管理率75.9%。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 100% 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率100% 78 78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 ≥0.85 0。97 87 87 1起规范处置指数0。97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 4.1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覆盖率 100% 100% 25 15 饮用水、学生常见病等监测,放射、食品未监测。 4。2新建改(扩)建项目卫生学评价率 100% 32 0 未开展。 4.3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 ≥90% 11。09%(10万/90.095万) 28.5 10 受益10万,农村居民90.095万,覆盖率11.09% 4。4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 ≥80% 28。5 0 由市水利部门和 血防部门负责 5.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5.1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 东 中 西部 农村 ≥80% ≥70% ≥60% 城市 ≥85% ≥75% ≥65% 93。64%(4860/5190) 53 53 3类目标人群调查4700人,,知识知晓率93。64% 5.2居民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 东 中 西部 农村 ≥70% ≥60% ≥50%城市 ≥75% ≥65% ≥55% 95。83%(1380/1440) 74 30 1类目标人群计划200人,实际130人,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95.83% 6.运行保障 6。1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投入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 逐年增加,且不低于当地财政支出增长比例 108。05% 160 160 2007年149万元,2008年310万元,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增加108。05%。 6。2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达标单位比例 ≥80% A类实验仪器设备配备率74。36% 33 20 人均建筑和实验室面积均达标 6。3人力综合素质指数 省级≥6.70,市级≥5。97, 县级≥4.93 56 由系统评定 6.4实验室检验能力达标单位比例 ≥95% 100% 31 31 实验室检验项目开展率85。6%﹥85% 6。5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1)辖区所有信息网络直报用户≥80%; (2)乡镇级≥80%,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00% 县级6个,乡镇级24个,正常运行率为100% 35 35 县级6个,乡镇级24个,正常运行率为100% 合计 - - 1000 731 三、机构绩效考核指标评估结果 类别 项目 指标 指标要求 指标自查值 指标考核值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备注 1。疾病预防与控制 1.1传染病预防控制 1.1。1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 达到孝感市平均水平并与上年持平或有下降 孝感市从直报系统导出××市综合评价指数为0。00% 4 3 扣分原因:未达到孝感市2008年平均发病率水平 1.1.2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 (1)横向与纵向比较有下降;(2)无漏报 医疗机构漏报率:2。48% 3 2 直报单位30个,调查30个单位,漏报2。48% 1.1。3传染病监测完成率 100% 100% 3 2 仅指防疫科,19项监测工作,完成19项. 1。1.4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 ≥0.8 1 3 3 2008年无暴发疫情发生 1.1。5暴发疫情调查率 100% 100% 1 1 2008年无暴发疫情发生 1.1.6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 ≥60% 100% 1 1 30个机构全部督导 1.1.7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 ≥0。8 0。9 1 1 仅指防疫科,报告1170例规范处置1170例 1.1.8网络直报覆盖率 100% 100% 1 1 30个机构全覆盖 1.2免疫规划 1.2.1冷链运转管理使用完好率 100% 0 1。2。2疫苗接种率 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 99% 3 3 5种疫苗,接种率99.52% 1。2。3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 ≥90% 65。51%(19/29) 3 2 30个接种门诊,20个达标(其中乡镇19个) 1.2。4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规范处置率 ≥90% 90% 2 2 报告26起,处置26起。 1.2.5适龄儿童建证率 ≥95% 96。53% 2 1 适龄儿童10418,建证10057,建证率96.53% 1。2.6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 ≥95% 97.64% 1 1 学校302,儿童26235,实查25632,督导学校302 1。2.7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覆盖率 100% 100% 2 2 30个接种门诊全覆盖 1。2。8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 100% 14。29%(4/28) 2 0 有4个预防接种门诊报告AEFI,占全市接种门诊总数14.29% 1.2.9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 100% 100% 2 2 30个接种门诊全部监测报告 1.2.10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完成率 100% 0 1。2.11流动儿童接种率 ≥90% 96.05% 1 1 应种1469,实种1411 1.3艾滋病预防控制 1。3。1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率 100% 100% 3 3 3个点,咨询742人次。 1。3.2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合格率 100% 100% 3 3 1个实验室,质控100% 1.3.3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 90% 90.7% 5 5 5个项目服务1525人 1.3.4为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支持和服务的比例 100% 100% 2 2 关怀支持和服务24人 1。3。5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抗病毒或中医治疗率 80% —— 4 目前无治疗对象和病人 1.3.6特定人群安全套使用率 90% 0 1.3.7特定人群艾滋病感染率 纵向比有控制 纵向比有控制 2 2 调查吸毒者201人 1.3。8特定人群注射针具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 80% 0 1.3.9高危人群检测知晓率 ≥60% 0 1。4结核病预防控制 1.4。1新涂阳病人发现率 ≥70% 95。07% 3 3 报告560人,估算589人,发现率95.07% 1。4。2 DOTS覆盖率 100% 0 1。4.3病人系统管理率 ≥95% 99.14% 2 2 登记816人,管理809人,管理率99.14% 1。4。4新涂阳病人治愈率 ≥85% 95.34% 3 3 登记558人,治愈532人,治愈率95。34% 1。4。5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 ≥95% 96。47% 2 2 发现653人,医疗机构报告630人,报告率96.47% 1.4.6病人转诊率 ≥95% 97.77% 3 3 转诊单616,转诊率97.77% 1。4。7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 ≥85% 73.03% 3 2 应追踪356人,到位260人,到位率73.03% 1。4。8病人家属筛查率 ≥85% 91。3% 1 1 应筛查1680人,筛查1534,筛查率91。3% 1.4。9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体系覆盖率 100% 100% 1 1 1个实验室100%覆盖 1。疾病预防与控制 1。5乙肝预防控制 1.5。1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 东部≥90%;中部≥80%;西部≥75%(以县为单位) 98。11% 10 10 应种9380,实种9203,率98.11%,调查250人,接种249人。 1。5。2 五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 <1% 0 1。5.3 十二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 ≥90%(以县为单位) 99。25% 7 7 应种10200,全程接种10123 1。6血吸虫病预防控制 1。6。1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 达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目标 5 1.6.2钉螺感染率 同上 4 1.6.3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 同上 2 1。6。4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规范治疗率 同上 2 1.7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控制 1.7.1病媒生物监测完成率 100% 100% 2 2 4类13个点6个项目 1。7。2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相关疾病规范处置指数 ≥0。80 0。925 2 1 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狂犬病各2例 1.7.3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个案调查率 达国家监测方案要求,方案无要求的≥85% 100% 2 2 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狂犬病各2例,全部调查。 1。7。4 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完成率 100% 0 1。8寄生虫病预防控制 1.8。1寄生虫人群感染率 达到辖区控制规划标准 5。62% 8 8 土源性线虫监测747人,总感染42人 1。8。2人群规范药物驱虫覆盖率 达到《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要求 100% 5 5 蛔虫34人、蛲虫7人、鞭虫1人,共42人,全部进行了驱虫 1。9地方病预防控制 1。9.1碘盐监测覆盖率 100% 100% 5 5 9个单位,288份样品,合格率93。36% 1.9.2饮水型氟、砷中毒病区改水监测覆盖率 ≥95% 非饮水型氟、砷中毒病区 3 申请标化 1。9。3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改炉改灶监测覆盖率 ≥95% 非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 3 申请标化 1.9。4消除碘缺乏病达标率 100% - 2 — 湖北省2009年才正式下文布署全省达标工作 1.1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1.10。1死因报告率 (1)疾病死因报告规范达标率≥80%;(2)县级死因报告登记率100% — 6 — 按上级文件,我市不属于国家、省、市任何一级死因监测点,未要求系统开展此项工作。 1.10.2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覆盖率 100%,60%(建档率) 0 4 0 无电子档案资料。 1。10.3 慢性病人规范管理覆盖率 ≥60% 75。9% 4 4 慢性病人6234人,规范管理4734人。 1。11疟疾预防控制 1.11.1年发热病人血检率 2010年:80%乡开展,每乡血检率≥60%;2015年:95%乡开展,每乡血检率≥70% 50%的乡镇开展。血检率100% 3 3 12个乡镇,门诊发热病人13968,血检13968,督导12个,复检1200. 1。11.2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 2010年≥80%;2015年≥90% 无疟疾病例 3 3 2008年无疟疾病例 1.11。3间日疟病人传播休止期规范根治率 2010年≥85%;2015年≥90% 无疟疾病例 2 2 无休止期疟疾病例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2.1应急预案 2。1。1预案体系完整率 100% 100% 38 38 预案共40个,本级制定8个,完整率100% 2。2应急准备 2。2.1模拟演练指数 ≥0。9 0。94 13 3 鼠疫应急演练1起,孝感市排名第3位。 2.2。2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 100% 64。8% 13 4 88种物品储备57种 2。3应急处置 2.3。1规范处置指数 省级≥0.85;市县≥0。70 0。975 17 5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起. 2.3。2事件原因查明率 省级≥80%;市县≥70% 0 2.3.3事件报告及时率 100% 100% 13 9 1起按规定及时报告 2.3.4相关信息网络直报率 100% 100% 10 10 无接报事件 3.信息管理 3。1基础建设 3.1。1网络建设评价指数 ≥0.9 28 0 已申请,暂未建设。 3。2信息收集 3.2.1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评价指数 ≥0。95 1 15 15 仅指防疫科,应报告9类,及时报告9娄,应报告次数2768,实报告2768 3。2.2 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评价指数 ≥0.9 1。00 14 14 日检索3次,日检索信息数25个 3.3信息分析 3.3.1 数据分析评价指数 ≥0.9 0。79 28 26 仅指防疫科,应分析96次,实分析96次. 3.4信息利用 3。4.1 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 ≥0.9 0.97 14 14 应预测10类,实预测10类. 3。4.2 信息利用率 ≥90% 62.5% 15 12 交流16类采纳10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4。1职业病危害因素 4。1.1 职业健康监护项目开展率 ≥90% 100% 8 8 开展健康监护项目数5个,监护3家单位,人数4253,监护率100% 4.1.2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 100% 100% 6 4 监测种类2种,单位2家,覆盖率100% 4.1。3 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指数 ≥0.9 1 4 4 申请评价单位2家,按时评价2家,出具报告2家。 4.2放射危害因素控制 4.2。1放射性本底监测项目开展率 ≥80% 0 4.2。2放射性职业危害卫生学评价指数 ≥0。9 0 4.2。3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 100% 16 0 市卫生监督局负责 4。3食源性疾病 4.3。1食品污染监测率 ≥95% 16 0 市卫生监督局负责 4。3.2人群合理膳食指导覆盖率 100% 8 0 市卫生监督局负责 4.4环境危害因素控制 4。4.1生活饮用水监测率 100% 100% 13 13 监测3种样本230份,总数3314项,监测率100% 4。4。2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技术指导覆盖率 100% 100% 11 11 执行项目数22,指导项目数22,监测样本数88,监测项目总数1760,指导覆盖率100% 4.4.3公共场所监测率 100% 8 0 市卫生监督局负责 4.5学生常病 4。5。1学生常见病防治督导覆盖率 ≥90% 100% 19 19 督导学校209所,督导频次2次,督导覆盖率100% 4.6消毒质量 4.6。1消毒质量监测覆盖率 100% 100% 19 19 检测机构41,样品596 5.实验室检验 5.1实验室检验能力 5.1.1实验室检验项目开展率 ≥85% 85.6% 13 13 A类已开展101项 5。1。2检验设备达标率 ≥90% 74。36% 13 10 29类49台 5。1。3检验设备正常运行率 ≥95% 95.74% 15 15 固定资产登记台帐工作由财务科负责 5。2实验安全 5。2.1实验室安全管理 无实验室安全事故 无实验室安全事故,有专门制度 42 42 安全管理制度7个 5。3实验管理 5.3。1实验室质控覆盖率 ≥85% 89.3% 41 41 28项完成25项质控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1公众健教 6.1。1主要卫生宣传活动次数 ≥10次 10次 55 55 有照片和活动资料 6.2目标人群健教 6.2。1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 ≥75% 93.64% 28 28 3类目标人群2330人 6。2.2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 ≥0.7 1类目标人群270人干预指数1.15 24 10 艾滋病行为干预1类 7.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7。1技能培训 7.1。1岗位技能培训率 100% 100% 15 15 77名专业人员全培训 7.1.2对下级单位专业培训率 100% 100% 15 15 19次培训,覆盖各专业、各医疗卫生单位 7.2继续教育 7.2.1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 ≥90% 〈90% 28 20 48名中级以上卫生技术人员39人达标 7.3科研能力 7。3.1科研项目综合评分 ≥20 0 7.3.2科研成果获奖综合评分 ≥20 0 7。3。3专业人员年人均论文发表数 ≥0.5 0。17(13/77) 20 15 13篇省级以上论文, 7。3。4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奖综合评分 市级≥10,县级≥5 0 11 0 无科研项目及成果 7。4技术指导 7。4。1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 省级≥20,市级≥30,县级≥60 88天 14 14 5个科室18人下基层,总天数1598天,人均88天。 7。4.2专业人员指导社区覆盖率 省级≥85%,市县级≥100% 100% 17 17 35个单位全部覆盖 8.综合指标 8.1满意度调查 8。1.1单位职工满意度 ≥90% 100% 18 18 调查98人,满意98人 8.1.2社会公众满意度 ≥90% 调查80人,满意度96。25% 22 22 由第三方 市卫生局开展 8。1.3相关部门满意度 ≥85% 调查34个部门,满意度91。18% 21 21 由第三方 市卫生局开展 8.2机构综合保障能力 8.2.1人力综合素质指数 省级≥6.83,市级≥6。05,县级≥4.99 <4.99 7 5 见绩效考核网上评分 8。2.2现场流调人员比例 省级≥20%,市级≥30%,县级≥40% 50% 7 7 现场流调人员45人 8。2。3能力资质综合评分 省级≥10,市级≥4,县级≥2 2 9 9 省级认证实验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 8。2。4指令性工作完成率 100% 100% 8 8 10项指令性工作全完成 8。2。5财政拨款占年度支出比例 100% 13。1% 19 0 总支出643.8万元,财政拔款84。3万元。 8.2。6职工年人均拨款数 较上年增加 人均拔款0.9万 19 19 较上年增长59。4% 8.2。7项目预算完成率 100% 41。8% 9 0 7个项目安排154.60万元,支出64.70万元,完成率41.8% 8。2.8基本建设达标率 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8 8 人均面积60。6㎡,实验室房比例40.37% 合计 35 101 - 1000 767 四、结果分析及评价 (一)开展较好的工作 1、疫情监测工作。全年及时报告率为100%,及时审核率为100%,重卡率为0。痕迹资料完善,主要表现在每日监测工作记录项目齐全,填写完整。对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信息,有详细处置流程记录;对监测信息适时进行了分析;对疫情监测工作按要求进行督导,辖区内医疗机构督导覆盖率达到100%. 2、免疫规划工作。基础免疫总接种率达95%以上,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达100%,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覆盖率达100%,整体工作处于全孝感市前列。 3、碘盐监测工作。按上级下发碘盐监测方案开展工作,监测覆盖率为100%。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指标。 4、寄生虫人群感染情况。我市于2006年被列为土源性线虫病省级监测点,2007年和2008年总感染率分别为7。15%、5.62%,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低于10%,较好完成上级下达监测工作任务。 5、实验室安全管理。BSL—2级以上实验室布局较合理,安全管理管理制度较完善,废弃物处置等相关记录清晰,未发生任何仪器设备损坏、菌种丢失、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开展较差的工作 1、网络建设工作.网络建设对系统和硬件的要求较高,对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中心目前的局域网尚达不到国家二类标准,尚未建立规范的网上办公平台。 2、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慢性病人规范管理.我市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只在部分乡镇实行了试点,覆盖率和建档率均较低。 3、应急物品储备不齐全。供应科量化数据应完成5大类,88项。目前有仪器设备药品等57项,还有31项无法完成,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仅为64。8%。 4、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工作.2008年全市有4个预防接种门诊报告AEFI,占全市接种门诊总数的14.29%(4/28),报告病例26例,其中,及时上报6例,及时上报率为23.08%;及时调查6例,及时调查率为23.08%;网络及时上报4例,网络及时上报率为15.38%,随着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也逐渐增多,由于不少接种单位对此存在不少顾虑,思想上不重视,上报接种反应不及时,造成了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过低。 5、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中放射危害因素控制、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场所监测三项工作因职能划归市卫生监督局,工作无法开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开通较晚,数据的统计上报不及时。死因报告率一项,我市非省指定项目县,无开通系统权限,目前未开展此项工作。 6、检验设备达标率偏低。考核规范要求县级为39类61台(件),中心现有检验设备31类49台(件),其中包括已统计列入中心检验设备表的2类(粉尘测定仪、声级计)尚缺。还缺8类仪器设备(液氮罐、微波消解器、薄层色谱系统、甲醛测定仪、二氧化碳测定仪、臭氧测定仪、防护级χ、γ射线剂量仪、环境级χ、γ剂量率仪),差12台(件)检验设备数. 7、目标人群行为干预。只能完成艾滋病干预项目中的部分指标,我市目前未建立示范社区(乡镇),基层健康教育网络不建全,对慢性病及特定高危人群的干预管理缺乏可借鉴的资料。 (三)综合评价 1、相关职能的划分。我市有专门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1。6项血吸虫病预防控制中的4个指标,应划归市血防部门负责;对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中涉及市卫生监督局目前的部分职能,应该理顺工作职能,市卫生监督局只存在监督的职能,对监测的职能明确由市CDC负责,此举对促进疾控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 2、建全专门的慢性病管理机构,建全基层健康教育网络服务体系.目前社区(乡镇)卫生服务同质化,缺乏竞争力,服务方式传统,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健康信息监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等系统工程,将使社区卫生服务真正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防治与管理结合到一起,能改变目前社区以“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现状,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有利于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更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精神。 3、加大相关疾控设施的投入。疾控工作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实现向城乡居民提供“人人享有”的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必然要提高疾控机构的检验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议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应急物品的储备和规范化的网络平台建设力度。 4、优化人力资源模式。疾控机构无自主人事权,无规范的准入制度,目前我市疾控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较低(中专学历占33。33%),年龄偏大(35岁以上人员占75%),具备执业资格医师资格的多为年龄偏大的直接聘任人员。经请示人事编制部门初步审核同意,中心拟定编定岗181人,中心现设置15个科室,拟设置19个科室,增设质量信息管理科、慢性病、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科、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管理科等科室.后期要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逐步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绩效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