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语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关系讲解学习.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913582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关系讲解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汉语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关系讲解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汉语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关系讲解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汉语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关系讲解学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汉语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关系讲解学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汉语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关系精品资料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示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 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近义词】:代人受过、为人作嫁【反义词】:坐享其成【语法】:偏正式;作谓语

2、、定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结构关系:1.主谓关系2.并列关系3.动宾关系4.偏正关系5.补充关系请按上面的来源分类以下成语:1画龙点睛2 图穷匕见 3三顾茅庐4 不耻下问 5举一反三 6任重道远7 春风得意8一帆风顺 9纸上谈兵 10朝三暮四 11空中楼阁 12集思广益 13逃之夭夭14 锦上添花15想入非非 16落井下石17中流砥柱 18可歌可泣 19天衣无缝 20百感交集21 痛改前非22画饼充饥 23哗众取宠24 战无不胜 一扫而光 25孤芳自赏 26居心叵测 27放虎归山 28循规蹈矩29恨铁不成钢 30自欺欺人 31语重心长 宁左勿右32 水深火热1、神话传说:19天衣

3、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没有一点破绽。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出处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指周密完善。 2、历史典故:1画龙点睛(原形容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每次)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认为)诳,因(因此)点其一。须臾(过了一会),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都)在。注释:张僧繇:南朝时梁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主人

4、公简介】张僧繇(y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南朝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 - 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他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去游览,他兴趣来了,就在金陵安乐寺庙的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

5、睛是龙的精髓,只要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了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立刻乌云滚滚而来,突然电闪雷鸣,两条蛟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上关键的一两笔)会使它们立刻生动起来。【故事】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游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应该画上眼睛,就坚持让张僧繇画上龙的眼睛。张僧繇说画了龙的眼睛以后,那些龙会飞走。可人们不信,认为他在骗人。张僧繇无奈,只好给其中一条龙画

6、上了眼睛。只见他在眼白上轻轻一点,过了一会儿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飞上了天!等天气变回原样后,人们发现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果然不见了!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张僧繇)2图穷匕见(荆轲【解释】: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珂曰:“起,取武阳所持图。”珂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白热化阶段了。【近义词】: 真相大白、东窗事发、原形毕露)3三顾茅庐(刘备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

7、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9 纸上谈兵(赵括【词语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字词解释】纸:书 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成语性质】贬义词【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近义词】 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空头支票、夸夸其谈【反义词】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3、文人作品:5举一反三(论语举一隅而不以三

8、隅反,则不复也解 释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 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 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浅尝辄止灯 谜卅;带头;翻两番典 故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

9、,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4不耻下问(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释义:耻:羞耻,耻辱。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辱)。下:谦虚、虚心的意思。比喻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近义词: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造句:我们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别人学习。示 例 :阁下既,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

10、全方位的汲取营养。成语来由: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11、。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造句:我们有不懂的要及时问人,做到不耻下问. )6任重道远(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途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明鹿善继答范景龙书:“惟是世变滔滔,党同伐异,任重道远,谨始虑终,往常书本生活,到此躬行实践,别有光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反义词】:无所事事、无

12、所作为【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7春风得意(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春天的和风。在春风轻拂中洋洋得意。旧指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后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的得意心情。出 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如愿以偿,心情欢畅。)8、一帆风顺(孟郊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清 李保嘉 官场现形记“从中进士至今,不上二三十年,就做到副宪,也算是一帆风顺了。”【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12、集

13、思广益(诸葛亮?解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集:集中。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3逃之夭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解释 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 “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是逃跑诙谐的说法示例 瞿秋白乱弹新英雄:“那些不可多得之将才一溜烟的。”近义词 溜之大吉,无影无踪反义词 岿然不动)14、锦上添花(黄庭坚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14、,解释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出处宋王安石即事诗:“嘉招欲覆杯中渌,丙方唱仍添锦上花。”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示 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步需要还不是,而是雪中送炭。” 世上有些人喜欢锦上添花或站在高枝上说风凉话,很难在别人犯了错误时多想想人家的长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近义词 精益求精、如虎添翼反义词 雪上加霜 )16、落井下石(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解 释 看见别人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

15、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 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为什么要在别人危急的时刻,。”辨 析 “落井下石”和“上树拔梯”。落井下石指乘人之危,加害于人。上树拔梯指诱人上当,使人受害。近义词 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落阱下石反义词 助人为乐、雪中送炭、相濡以沫 )17、中流砥柱(晏子春秋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用 法 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

16、的,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30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

17、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

18、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从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中流砥柱,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中流砥柱位于川藏路上的尼洋河中游,山高沟深,河流湍急,为尼洋河第一大峡谷,江中一巨石兀然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18、可歌可泣(周易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19、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20、百感交集(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释 义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集:聚拢。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出 处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编辑本段示 例: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用 法:作谓语、状语;用于有许多感想不知如何表达“

20、百感交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无数感触交融汇集在一起,形容心情复杂,感慨无比。交:一齐,同时。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怀帝时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老子,说话常常是非常深刻的。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北方的匈奴贵族刘裕乘机起兵入侵。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他的哥哥卫z

21、o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zo分离,卫玠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南下。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步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21痛改前非(【解释】: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出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示例】:在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心,重新做人。【近义词】:悔过自新、改过

22、自新【反义词】:不思悔改、死不改悔【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30、自欺欺人(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示例: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之谈。(鲁迅两地书二九)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近义词:掩耳盗铃、掩人耳目反义词:实事求是)31、语重心长(【解释】形容言辞恳切,情意深长。【出处】清洛日生海国英雄记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的教诲和嘱咐。【示例】刘绍棠芳年:“字字句句都,亲切感人。”【近义词】言近旨远、微言

23、大义、苦口婆心 。【反义词】轻描淡写、浮光掠影( 注释: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用来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灯谜】一言九鼎千秋意【翻译】sincere words and earnest wishes.【例句】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放下身上的包袱,继续努力前进,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吧!”)32水深火热(孟子【解释】:老百姓所受的灾难,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艰难痛苦。【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指人民生活【示例】:只要能把国家从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梁斌红旗谱

24、四二。故宫博物馆:“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人民处于之中的时候,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近义词】:水火之中、民不聊生【反义词】:安居乐业、人寿年丰【歇后语】:滚汤锅里的螺蛳【灯谜】:海底焊接【典故】:战国时,燕王哙改革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将军市被和公子平不服,起兵攻打子之,爆发内战。燕国大乱,齐国乘虚而入,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兵十万攻燕。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不愿出力抵抗齐军,出现“士卒不战,城门不闭” 的局面,有些地方的燕国百姓反而给齐军送饭递水表示欢迎。匡章只用了五十天工夫,就攻下燕国国都。齐军攻占燕国后,并无撤回之意。匡章又不管束军队,士卒欺凌百姓,燕人纷纷起来反抗。这

25、时,齐宣王向正在齐国游说的孟子请教,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它,到底该怎么办?” 孟子回答说:“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反而很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人有此先例,周武王便是。” “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并不高兴,”孟子又说,“那就不要吞 并它。古人也有先例,周文王便是。” 孟子举了这两个例子后指出:“当初齐军攻入燕国,燕人送饭递水表示欢迎,那是因为燕国百姓想摆脱苦日子;而今如果齐国进而吞并燕国,给燕人带来亡国的灾难,使他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那他们必然会转而盼望别国来解救了!出处孟子梁急王下 )4、外来文化:15、想入非非(非: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1、形容完全脱离

26、现实地胡思乱想(贬义)。2、有时还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中性)。出处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中性词) 5、寓言故事:10、朝三暮四(【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自】: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示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 鲁迅坟灯下漫笔【近义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反义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

27、喻反复无常的人理解:1. 朝三暮四的原意:用诈术来骗人2.现在用来比喻:反复无常,出尔反尔3.又用来比喻:前后交换,迷人障目【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11、空中楼阁(解释空中所显现的阁楼,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用 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 例 1茅盾子夜:“禀受了父亲的名士气质,曾经架起了多少的。”2沉迷在这里你只能是望着一座空中楼阁,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近义词

28、虚无缥缈、海市蜃楼灯 谜 天宫;月宫;广寒宫10 三重楼喻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与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时人闻

29、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注释: 这是百喻经第10个故事,好高骛远的人总想一步登天,而实际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万丈高楼从地而起。 三重:重,层;三重,三层。 轩敞疏朗:轩敞,高大宽敞;疏朗,空气流通而明亮。 渴仰:渴望羡慕。 解作彼家:会建造像那一家的房子。 经地垒墼(j ):经地,丈量地基;垒墼,堆砌砖块、砖坯。 固:固执,坚持的意思。 四辈弟子:佛教用语。亦称“四众”、“四部弟子”等。即比丘、比丘尼、优

30、婆塞、优婆夷等信众。 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释迦牟尼;法指教义、原理;僧指信众。 道果:通过修行,脱离世俗,断灭一切烦恼、自我,达到解脱的“涅盘”境界。 三果:小乘佛教关于修道的几个阶段。共分四果。须陀洹,汉译为“入流”等,意为初入圣道,是第一果;斯陀含,汉译为“一来”,意为意念未脱尽,还有一往来,是第二果;阿那含,汉译为“不还”等,意为欲望烦恼已经断绝,不再回到欲界,是第三果;阿罗汉,小乘佛教把佛弟子修行达到的最高境地称“阿罗汉”,是第四果。(12)余:其他的,别的(13)云何 :为什么(14)解: 能,会(15)端正 :结构上协调相称白话: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

31、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

32、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偈曰:无基不为楼,事无侥幸成。欲证如来果,当把根本修。源流:菩萨善戒经载: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四级者,亦无是处。(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页)解说: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此则可与第四十四则比看。供您思考:末法众生见海市蜃楼而自我陶醉,不断烦恼谓能得道,不知佛法谓但凭一句即能圆满,实与空中造楼的幻想没有两样。能海上师说过:不修解脱道,不以出离乘为基础实是“轻毛菩萨”也。又说:早上吃晚饭,仍叫早饭。圣法法师说: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

33、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一个人的知识学问也由从小一字一句地读书,慢慢累积而成,树有根水有源。知识由学问而学成,房屋也由基础而建起,怎能在空中建楼阁呢?可是世间就有很多不要基础而空中建楼阁的事情。学佛的人只认识几个佛学名词,就以大法师大居士自居。学三天静坐就开悟、得道、神通等等。不愿从基本佛学学起,就要当大法师讲经说法。不要初果、二果、三果,就想马上证阿罗汉果。这不是和空中造楼阁一样吗?还有世间上的愚人,讲实在话,讲真理不爱听,讲神话、讲鬼话、讲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游天堂游地狱等话,偏偏爱听。也认为事实,这不是和空中楼阁一样是吗?【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

34、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层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层,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层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如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说,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又如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其空中楼阁的理想,诚足以自慰。”)29、恨铁不成钢解 释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用法复句

35、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不满 。例句老师恨铁不成钢,所以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歇后语望着高炉发楞恨铁不成钢英 文 wish iron could turn into steel at once 主谓关系:春风得意 一帆风顺 纸上谈兵天衣无缝百感交集孤芳自赏居心叵测 并列关系:图穷匕见任重道远朝三暮四 可歌可泣哗众取宠语重心长水深火热循规蹈矩 动宾关系:三顾茅庐不耻下问锦上添花痛改前非恨铁不成钢 偏正关系:画龙点睛举一反三 空中楼阁落井下石中流砥柱画饼充饥自欺欺人 补充关系:集思广益 逃之夭夭想入非非战无不胜放虎归山恨铁不成钢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

36、。动词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但这种补语也有多种类型。请同学们先读几组动补短语:A、运筹帷幄、啸傲林泉、坐于涂炭、充塞天地、扬名四海、驰名天下;B、风靡一时、毁于一旦、退避三舍、流芳百世、付之一笑、失之交臂;C、贻笑大方、造福子孙、问道于盲、付之东流、跑进去、拉上来;D、掉以轻心、晓以利害、堆积如山、纳谏如流、视若路人、奉若神明;E、不耻下问、不远千里、打得火热、骂不绝口、出于无奈、说得流利。仔细比较上面各组动补短语中的补语,就可以分析、归纳出它们的不同来:A组是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空间位置(地点、环境),动词后边常省略介词“于”字,也可以补出“于”字;B组是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数量,

37、有些能在动词后加“于”“在”,如“相约在冬季”、“付之于一炬”,有些不能在动词后加“于”“在”,如“跑了九圈”“丢了三次”;C组是补充说明动作的趋向或对象,而作补充对象的词一般是名词,名词前可加介词“于”,名词前边的动词内一般已带了宾语;D组是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方式或情状;E组是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结果。只要能正确区分动补短语中的补语类型,要判定动补短语也就非常容易了。请同学们分析下面一些动补短语,检查一下自己能否区分动补短语中的补语类型:流落天涯、风行一时、贻害后人、迫在眉睫、委过于人、从善如流、洞若观火、垂涎三尺、动之以情、不齿于人、客死他乡、晓之以理。1、主谓关系:7春风得意 13逃

38、之夭夭15想入非非19天衣无缝20百感交集25孤芳自赏26居心叵测 2、 联合(并列)关系:5举一反三6 任重道远10 朝三暮四12 集思广益18可歌可泣27放虎归山 28循规蹈矩30自欺欺人31语重心长 32水深火热3、动宾关系:3 三顾茅庐 4不耻下问21痛改前非4、 偏正关系:9纸上谈兵 11空中楼阁公报14 锦上添花17中流砥柱5、连动式:1 画龙点睛 22画饼充饥23哗众取宠6、复句式: 16落井下石29 恨铁不成钢 7、紧缩式:2 图穷匕见8一帆风顺24战无不胜22、画饼充饥(hubngchngj)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

39、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示例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望梅止渴。”近义词望梅止渴典故一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

40、,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典故二著名经济学家李远说,现在中国老百姓收入其实非常高,只是大家都不知道。李远说,现在中国老百姓收入其实非常高,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只算了个人收入部份,没有将全国人民共有的资产及增值部分算进来。众所周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方面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着所有的国有资产,包括大量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全国所有土地等资产。这些资产每年经营或出让等等方式获得收益相当高,原本是要向全体所有权人也就是广大民众分红。只是建国时间还不太长,暂不向民众分配共有资产

41、经营收益。将来后会逐步完善分配制度,达到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目的。从这角度算起来,社会主义国家民众比资本主义国家民众资产普遍要高出很多,收入也高得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资产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经济发展成果也被少数人占有享用。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

42、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23哗众取宠英译:trytopleasethepublicwithclaptrap;toplaytothegallery解释: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出处: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

43、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用法:连动式;作定语;含贬义,形容轻浮好虚荣,一般用于偏正短语,如的人,的做法,的行为。造句:哗众取宠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反义词: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24 战无不胜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无:没有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顾笑言爱情交响诗第一乐章:“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的。”近义词攻无不克、百战百胜25孤芳自赏解 释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出 处 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用 法 主谓式;作谓

44、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 例 然而忆到这,别有怀抱的句子,又不禁喜悦的笑了。(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九)近义词 顾影自怜、自命清高反义词 自惭形秽歇后语 老处女照镜子;花盘搬到被窝里灯 谜 外人莫进御花园独秀的香花,看上去仿佛有自我骄矜的情态,谓之孤芳自赏。常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清 蒋士铨 空谷香香生:“ 兰仙,你孤芳自赏,小劫乍经,此去尘寰,须索珍重。” 刘大白 看盆栽的千叶红梅诗:“倘教他长住空山,孤芳自赏,也何曾不十分名贵!” 郭沫若 序祖国之恋:“凡是在成为一位专家之后,总不免要带些孤芳自赏的襟怀。”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他选中了管秀芬,做为他重点活动的对象,但管秀芬自恃年青漂亮,态度傲慢,孤芳自赏,目中无人,是一朵带刺的娇艳的蔷薇。”民乐孤芳自赏由刘星创作,孤芳自赏是一张理念严谨的传统中阮录音。刘星对中阮这种乐器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他在专业领域中的影响力已逐渐扩大。刘星的亲传弟子沈非在碟中首次浮出海面,是刘星自己认为世界上唯一的能够准确演奏他那本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