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肉用、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河北本地西杂牛杂交效果分析_彭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8938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用、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河北本地西杂牛杂交效果分析_彭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肉用、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河北本地西杂牛杂交效果分析_彭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肉用、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河北本地西杂牛杂交效果分析_彭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牛业科学 2023,49(1):21-24China Cattle Science科学试验肉用、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河北本地西杂牛杂交效果分析彭朋1,2,王思伟1,2,阎志刚3,郭伟婷4,王昆1,2*(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石家庄 050035;2 河北省作物栽培与绿色生产实验室,石家庄 050035;3 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石家庄 050061;4 石家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石家庄 050000)摘要:目的 研究旨在探究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和德系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杂牛杂交的改良效果,为河北省培育优质肉牛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与德系乳肉

2、兼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的初生、3 月龄、6 月龄及 12 月龄体重均大于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但结果差异不显著;日增重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除 4 6 月龄时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母牛日增重大于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母牛外,其余时期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均大于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胸围和腹围大于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小于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结论 本研究中肉用型杂交后代较乳肉兼用型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

3、能,但差异不显著。关键词:河北省;肉用牛;乳肉兼用牛;西门塔尔牛;生长发育性状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11(2023)01-0021-04收稿日期:2022-10-08修回日期:2022-11-08基金项目: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牛创新团队建设项目(HBCT201813020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课题(2022KJCXZX-LYS-19);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26321D)作者简介:彭朋(1994),男,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研究。*通讯作者:王昆(1974),女,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研

4、究。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作为主要的肉用品种,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和生长发育性能。德系西门塔尔牛是由瑞士西门塔尔牛与英国爱尔夏牛和红荷斯坦牛等进行杂交选育并逐步培育成的乳肉兼用型品种,相较于肉用型品种,在保持原有产肉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其产奶性能1-2。自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入西门塔尔牛,并于 70 年代以来陆续引入了乳肉兼用、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并培育了大量西杂牛,改良效果显著3-4,并于 2002 年培育出了中国西门塔尔牛品种5。中国西门塔尔牛因其强健体质、适应性强,已成为我国目前饲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品种,并凭借其乳、肉、役性能俱佳的特性成为我国肉牛产业中的主导品

5、种6。2021 年,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发展,肉牛存栏量不断增加,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但供给仍然处于紧张状态7。河北省作为我国肉牛产业大省,为了加快肉牛业发展,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用于杂交改良本地品种,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河北省肉牛存栏中西门塔尔杂交牛群体占 90%以上,其中肉用型西门塔尔牛占绝大多数,而德系西门塔尔牛作为乳肉兼用品系,其杂交改良效果也较为明显8-10。因此试验通过引进德系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与中国肉用型西门塔尔牛冻精分别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开展杂交试验,测定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杂交 F1代犊牛从出生到 12 月龄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分析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能,为河北省培育优

6、质肉牛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材料试验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牛场中 100 头体质健康、繁殖性能正常的空怀本地西杂母牛,并且年龄、胎次、体型、体重等指标基本一致。将牛群随机分成 2 组,每组 50 头。本试验中德系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冻精由法国基因传播(GD)公司提供,中国西门塔尔牛冻精由河北省畜牧工作总站提供,精子活力均在 0 35 以上,有效精子数 1 000 万以上,每支剂量为 0 25 mL。1 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人工授精的配种方式,分别使用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德系西门塔尔牛)的冻精与河北本地西杂母牛进行配种,根据配种公牛的品种对杂交后代进

7、行分组,其中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组(中西杂 F1)共繁育出 18 头公牛和 23 头母牛,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组(德西杂 F1)共繁育出 14 头公牛和 18 头母牛。对后代犊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比较不同品种公牛与西杂母牛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能。1 3饲养管理试验牛按照分组进行分群饲养。采用舍饲方式,每天早晚 2 次相同时间进行饲喂,全天自由饮水,试验期内保证圈舍的卫生环境。按照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11 制定试验牛育肥期日粮配方。1 4生长发育指标测定按照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T26602014)12 对各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测定,性状包括初生、3 月龄、6

8、 月龄和 12 月龄的体重及 6 项体尺性状,包括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称重与体尺测定均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1 5统计分析试验数据采用 Excel 进行处理,使用 SPSS 25 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采用 T 检验多重比较其差异显著性,以 P 0 05 为差异显著,P 0 01 为差异极显著。2结果与分析2 1两种杂交组合后代体重生长情况两种杂交组合后代公牛和母牛的体重及日增重结果如表 1 和表 2 所示。在初生时,中西杂 F1代公牛的体重为40 14 kg 和38 78 kg,高于德西杂 F1代公牛的 38 92 kg 和 37 75 kg。随着月龄的增加

9、,中西杂 F1代牛的体重均高于德西杂 F1代牛,其中在3月龄和 12 月龄时,中西杂 F1代母牛要显著高于德西杂 F1代母牛(P 0 05)。在初生到 12 月龄间,杂交 F1代牛的日增重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中西杂 F1代公牛的日增重分别为 1 13 kg/d、1 11 kg/d 和 0 96 kg/d,母牛的日增重分别为 1 11kg/d、0 78 kg/d 和 0 70 kg/d。中西杂 F1代公牛的日增重均高于德西杂 F1代牛;在后代母牛中,中西杂 F1代牛在 0 到 3 月龄和 7 到 12 月龄的日增重要大于德西杂 F1代牛,但在 4 到 6 月龄时小于德西杂F1代牛。表

10、1两种杂交组合后代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体重kg杂交组合性别初生重3 月龄重6 月龄重12 月龄重中西杂 F1公40 14 3 23140 06 18 11243 66 26 64410 23 49 24德西杂 F138 92 3 44138 23 19 53238 36 30 56381 94 46 03中西杂 F1母38 78 2 73138 83 17 30*209 16 25 13364 13 36 83*德西杂 F137 75 3 80123 84 21 51198 14 20 35335 49 45 93注:同一列同一性别进行比较,*表示差异显著(P 0 05),表示差异极显著(P 0

11、01)。下同。表 2两种杂交组合后代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日增重kg/d杂交组合性别0 3 月龄日增重4 6 月龄日增重7 12 月龄日增重中西杂 F1公1 131 110 96德西杂 F11 101 060 84中西杂 F1母1 110 780 70德西杂 F10 960 880 542 2两种杂交组合后代体尺生长情况两种杂交组合后代在不同时期的体尺结果如表3 和表 4 所示。在 3 月龄时,除体高和十字部高外,中西杂 F1代公牛均大于德西杂 F1代公牛,其中腹围差异显著(P 0 05),中西杂 F1代母牛的体尺均大于德西杂 F1代母牛,但差异均不显著;在 6 月龄时,中西杂 F1代公牛除体斜长外

12、均大于德西杂 F1代公牛,而中西杂 F1代母牛仅胸围和腹围大于德西杂 F1代母牛,且差异均不显著;在 12 月龄时,中西杂 F1代牛除胸围和腹围外,剩余 3 个体尺均小于德西杂 F1代牛,其中公牛的腹围差异显著(P 0 05)。22中国牛业科学第 49 卷表 3两种杂交组合后代公牛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体尺cm项目杂交后代3 月龄6 月龄12 月龄体高中西杂 F197 55 3 78101 11 3 76122 80 4 66德西杂 F199 75 3 49101 00 4 47125 83 5 34十字部高中西杂 F1104 55 3 96108 00 4 64130 20 3 56德西杂 F11

13、04 86 4 42106 13 4 49133 33 5 79体斜长中西杂 F1111 82 10 88113 22 5 70146 80 8 58德西杂 F1103 50 10 24114 88 5 44158 33 6 09胸围中西杂 F1129 27 6 87135 55 5 94176 20 3 56德西杂 F1124 00 7 98131 88 6 36173 83 7 78腹围中西杂 F1155 00 11 11*168 11 10 99223 60 4 45*德西杂 F1145 38 6 00160 38 6 86214 67 7 37表 4两种杂交组合后代母牛在不同发育时期的

14、体尺cm项目杂交后代3 月龄6 月龄12 月龄体高中西杂 F198 40 4 1696 13 4 39117 14 7 52德西杂 F196 56 7 00102 60 6 66122 56 8 89十字部高中西杂 F1104 90 5 86103 63 5 48125 86 5 55德西杂 F1102 33 6 87108 20 6 38129 22 9 63体斜长中西杂 F1106 00 6 00110 75 9 74139 00 3 56德西杂 F1104 00 6 14115 20 8 07141 00 7 25胸围中西杂 F1123 00 1 01132 88 9 17167 71

15、5 82德西杂 F1122 89 7 17129 40 10 81162 56 11 61腹围中西杂 F1140 40 3 58159 75 11 66198 14 4 49德西杂 F1135 44 9 02152 40 10 18193 22 9 803讨论本研究中,肉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公犊的体重除初生外,其余时期体重结果要大于潘越博等13 对甘肃地区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效果的研究,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的结果要低于庄雨龙等14-15 的研究和余长林等16 报道的进口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与本地西杂牛后代的结果,但要高于国产冻精的杂交后代;而后代母犊在不同时期的体重及日增重要

16、低于侯秀贤等17 对河北省德系西门塔尔牛与本地西杂牛杂交后代的研究。本研究中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从初生到 12月龄,肉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的体重及日增重要大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而韩登武等18 研究表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本地西杂母牛的杂交后代的体重及日增重要大于肉用型西门塔尔与本地西杂母牛的杂交后代,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反,可能与甘肃地区的气候条件、饲料来源及饲养管理水平不同有关,并且该研究中的牛只体重相较其他地区研究19-21 普遍偏小,也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与本研究不同。本研究中体高、十字部高于体斜长与郑伟杰等3、李春芳等21 对河北地区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本地西杂牛杂交后

17、代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胸围与腹围要大于其研究结果。肉用型西门塔尔杂交后代的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要小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但胸围和腹围要大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作为乳肉兼用牛,相较于肉用型西门塔尔牛具有更好的乳用特征,体型也更为宽大22,所以可能导致本研究中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的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要大于肉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4结论本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肉用型西门塔尔公牛冻精与本地西杂母牛杂交的后代相比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公牛冻精的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早期生长发育快,育肥效果好,但在大部分生长发育性状中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原

18、因可能是试验群体样本数量较少、试验时期较短,后续有待进一步扩大群体规模及发育时期来进行验证分析。致谢:衷心感谢石家庄市藁城区四云养殖场提供的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32第 1 期彭朋,等:肉用、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河北本地西杂牛杂交效果分析参考文献:1倪俊卿,李英超,侯秀贤,等 德系西门塔尔牛在河北省改良效果初探 J 中国奶牛,2016(10):27-29 2张淑二,孙仁修,李有志 德系西门塔尔牛在国内的应用研究进展J 养殖与饲料,2017(10):25-29 3郑伟杰,张艳舫,李金杰,等 德系西门塔尔牛与河北本地西杂牛杂交 F1、F2代重要经济性状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2021,57(5):1

19、23-126 4任红艳,许尚忠,李俊雅 德系西门塔尔牛育种体系J 中国畜牧兽医,2008(2):38-42 5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中国西门塔尔牛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6许尚忠,李俊雅,任红艳,等 中国西门塔尔牛选育及其进展J 中国畜禽种业,2008(5):13-15 7曹兵海,张越杰,李俊雅,等 2021 年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J 中国畜牧杂志,2022,58(3):245-250 8何光中,孙鹃,刘镜,等 弗莱维赫牛改良贵州本地黄牛的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99-11701 9欧四海,冯建丽,付云宝,等 德系弗莱维赫牛与高产荷

20、斯坦奶牛杂交一代生产性能研究J 中国乳业,2019(10):55-57 10傅春泉,李欣,王争光 弗莱维赫与荷斯坦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研究 J 中国奶牛,2018(1):20-2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 8152004 肉牛饲养标准S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13潘越博,王玺年,黄龙艳,等 甘肃陇南本地黄牛与西门塔尔牛杂交效果研究报告J 中国奶牛,2016(6):27-29 14庄雨龙,孙晓玉,王洪亮,等 德国弗莱维赫(Fleckvieh)牛和本地牛杂交

21、F1代母牛生长发育性状测定及分析J 中国牛业科学,2021,47(4):14-17 15庄雨龙,王洪亮,卫喜明,等 德国弗莱维赫牛与澳系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母牛生长发育性状测定及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4):41-44 16余长林,孙成武,胥国选,等 不同来源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杂牛的效果研究 J 中国奶牛,2016(5):14-19 17侯秀贤,李英超,李春芳,等 不同饲养条件下德系西门塔尔与河北省西杂牛杂交一代母牛生长性能研究J 中国奶牛,2018(8):28-30 18韩登武,鲁光贵,董江 德系西门塔尔牛(弗莱维赫)杂交试验效果分析 J 甘肃畜牧兽医,2014,44(3):

22、34-36 19米晓钰,韩登武,杜晓华,等 弗莱维赫牛与河西地区西门塔尔牛杂交类群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6,36(5):1-6 20贾德宏,杜应祥,杨增新,等 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生产性能试验初报 J 中国牛业科学,2016,42(2):4-5 21李春芳,和利民,侯秀贤,等 本地西杂牛与德系西门塔尔牛杂交的 F1代、F2代公牛生长规律研究J 中国奶牛,2020(9):20-23 22张爽,梁怡,段忠意,等 德系西门塔尔牛 F1代的生产性能初步调查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21,36(3):41-49Analysis of Crossbreeding Effects B

23、etween Beef Simmental andDairy-meat Dual Purpose Simmental with Hebei LocalSimmental Crossbred CattlePENG Peng1,2,WANG Si-wei1,2,YAN Zhi-gang3,GUO Wei-ting4,WANG Kun1,2*(1 Institute of Cereal and Oil Crops,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Shijiazhuang 050035;2 Key Laboratory of Cro

24、p Cultivation Physiology and Green pro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35;3 Hebei Livestock Breeding Station,Shijiazhuang 050061;4 Shijiazhuang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Shijiazhuang 050000)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rossbred cows b

25、etween Chinese Simmentalbeef cattle,dairy-meat dual purpose Simmental and Hebei local hybridized,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reedingquality beef cattle in Hebei province MethodIn this study,the frozen semen of Chinese Simmental beef cattleand German Simmental were crossed with local Simmental cros

26、sbred cattle in Hebei Province to determine and com-par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exes of their offspring esultThe weight of 0,3,6,12 months old of Chi-nese Simmental hybrid offspring were all higher than the German Simmental hybrid offspring,but the difference wasnot significant The average da

27、ily weight gain(ADG)decreased with age The ADG of Chinese Simmental hybridoffspring were greater than that of German Simmental,except the ADG of the heifers of German Simmental at 4 to 6months were greater than the Chinese Simmental The chest girth and abdomen circumference of beef Simmental hy-brid

28、 offspring were larger than the German Simmental hybrid offspring,but the body height,hip cross height andbody length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German Simmental hybrid offspring ConclusionIn this study,theChinese Simmental hybrid offspring had bett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than the German Simmental hy-brid offspring,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Key words:Hebei province;beef cattle;dairy-meat dual purpose cattle;Simmental;growth and developmenttraits42中国牛业科学第 49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