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893258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 王金风摘要:网络群体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迅速发展、壮大。它们既有与现实群体相似的部分特性,又具有自己复杂而独特的一面。本文从网络群体与现实群体的差异比较出发,对网络群体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特性及心理效应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期望能在深入理解网络群体心理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其强大的力量服务于社会。关键词:网络群体 心理特征 心理效应美国学者David Myers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写道, “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群体中。我们的社会不仅仅由64亿个体组成,它同时包括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万个地方性社区、2000万个经济组织,以及几亿个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群体比如,约会

2、中的恋人、家庭、教堂、正在交谈的同室好友等等。”我们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生来就要过着群居的生活,我们要在群体中寻求认同、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对现实群体心理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家们颇为关注的焦点领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全球普及性及超时空性使得各种各样的网络群体迅速的发展并壮大起来,成为生活在E时代的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一如在现实中那样在网络群体中寻求认同、寻求社会支持和归属感,所不同的是,网络群体超越了许多现实群体的限制,具有超越时空及“网络民主”(net democracy)等特性,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不论身份、地位、财富、种族或性别的志同道合者都可以聚集到一

3、起同步交流、共同实现网络上的各种群体活动。那么网络群体具有哪些心理特征?其群体活动的心理效应与现实群体有何异同?与现实群体相比,网络群体又有什么样的优势与缺陷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吸引着社会心理学家们去探索、研究,以便通过对网络群体心理的理解,使网络这一复杂而又强大的社会系统能更好的发挥为人们服务的功能。1网络群体的心理特征由于虚拟空间所提供的特殊环境,网络群体在成员数量、种类及形式等方面更为灵活自由、多样化。有几个人组成的小团体,也有几千甚至几百万人组成的大社区。网络就是一个虚拟与现实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因而,一般来说,许多社会心理学中关于群体的经典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网络群体,如关于群

4、体界限、群体凝聚力、群体合作与冲突及群体领导等方面的理论。尽管如此,网络空间毕竟不同于现实社会,其心理特性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网络群体与现实群体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纯文本对话”(Text-only communications)、地位的平等化、身份的可变性及可隐匿性等都是网络群体所独具的特性。此外,由于网络行为的随意性,网络新闻组和邮件列表中存在许多随时进出的临时成员,也使得网络群体界限有其自身的独特性。1.1感觉的弱化在虚拟世界中,群体中的成员之间通过计算机为中介进行交流。人们无法看见他人的面部表情,观察不到他人手势、姿态等体势语言的变化,也分辨不出他人声音、语调的来自wwW.L细微

5、变化。而在现实群体中,这些非语言线索甚至比语言线索更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进行有效的互动。尽管网络视频和音频技术的发展(如多媒体聊天环境、视听会议和网络电话等)极大地影响了群体成员的行为及人际关系,但与在现实群体中的交流相比,这种网上交流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都将大打折扣。相对于现实群体而言,有限的感官体验是网络群体交流的一大劣势。1.2以文本为主要的沟通媒介我们不能因文本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感觉体验,就否认它在自我表达与人际互动中的强大能力。电子邮件、聊天工具、论坛等即时通讯工具继续因其廉价、便捷易用而成为最普遍的网络互动工具。在键盘上敲击自己的思想、在屏幕上阅读别人的思想,这是一

6、种不同于听说的基于文本的独特认知加工方式,复杂而有效。1.3网络民主大多数情况下,网络群体中的成员都有平等的自由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身份、地位、财富、种族、性别,大家都处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网络民主” (net democracy)。尽管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高低最终会对其在网络空间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丝毫也不会影响到网络上的民主与自由。在网络群体中,决定个人影响力的因素是沟通技巧、文字功底、思想深度或知识技能等内在素质,而不是权威、金钱或相貌等外在条件。1.4自由而隐匿的身份网络的隐蔽性以及在互联网中视觉和听觉的缺失,造就了一个自由的角色扮演的游戏世界,这也正是

7、互联网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去寻找在现实世界中未完成的同一性。即使现在很多群体采用多媒体视听技术进行交流(如视听会议等),减少了网络的隐蔽性,但远在天边的距离和较小的社会压力仍会令人较少感受到现实群体中的被约束和被监控感。群体成员可以在虚假或匿名身份的掩护下不受约束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实群体中的成员们却往往在真实的外表下言不由衷地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1.5群体构成的超时空性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现实群体构建的最大因素之一。然而在网络空间中,我们的世界小到触手可及,地球就是一个小村庄。不管身居何处,志同道合者都能很

8、容易地组建成一个群体、聚集在一起共享资源、交流情感。此外,网络“同步交流”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与“异步交流”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提供了时间上的灵活与自由。在群体讨论中,不必感受现实群体中的时间压力而仓促发言或应答,而可以在网络为我们提供的这个灵活的“反应区” (zone for reflection)中整理好自己的思维,深思熟虑后再做应答。1.6群体活动的可记录性不同于现实群体中成员的互动活动,网络服务器能为用户记录并保存他们的活动信息,如电子邮件通信、聊天会议等。因为网络群体活动纯粹是基于文档形式的,它们可以被永久

9、地记录并保存在特定的网络文件夹中供随时查阅。这样,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重新审视或评估群体活动或决策;方便地引用其他成员的话而不至于失真。这一强大的优势可以或多或少地克服一些在现实群体中存在的心理偏差。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认知受当时情境与情绪的影响,以及人的记忆有多么的不可靠。当在不同的时间重新审视这些完全相同的文字时,人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前后的情绪体验和反应竟会有如此的差异。同样可能也会惊异于在多次转述而非引用别人的话语后竟会失真到面目全非的地步。2网络群体的心理效应在一个群体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决策和群体内聚力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称之为群体心理效应。那

10、么在网络这个独特的环境中,是否也有其独特的心理效应?2.1网络的去抑制效应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的虚拟空间中,人们会感觉更放松、更不受拘束,可以更为公开地自我表达,表现出一些平常在现实世界中不会表现出的言行。研究者们称此为“去抑制效应” (disinhibition effect)。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群体中的成员可以较少受情境压力的影响,更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在群体讨论或决策中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有效地避免集群思维(group thinking)或一人独裁现象的出现。但另一方面,去抑制效应也可能会以群体成员间因意见分歧而各持己见、甚至相互攻击、谩骂导致无法决策

11、的面目示人。2.2网络群体的从众现象从众是网络团体存在尤其是那些完全保持在以太中的团体的核心元素。-Patricia Wallace2.2.1网络中的群体凝聚力由于网络去抑制效应的存在,怀疑论者总是怀疑在虚拟的电脑世界里,能否真正有高凝聚力的团体出现。的确,由于网络本身瞬息万变及去抑制的性质,许多网络群体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又消失。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一些具有高内聚力的群体有规律地出现在网上。为了解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群体可以这样,而许多其他群体却不能,Korenman和Wyatt试图找到与之有关的变量。他们调查了一个叫WMST-L的邮寄列表上参与者的参与模式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正是网络所提供的这种

12、讨论个人观点的适宜环境氛围使得群体成员对这个群体感到满意,这也正是他们觉得有组织归属感、形成群体内聚力的原因。2.2.2从众弱化vs.强化尽管许多人认为在网络的去抑制效应及网络民主所造就的这种理想化的张扬个性的环境中,从众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从社会心理学中众多经典的研究中知道,他人即便是从未与之谋面的陌生人,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对群体中的从众行为最经典的研究莫过于Asch的从众倾向实验。30年后,一组研究者在来自wwW.lw5U.com互联网上重复了Asch当年的实验。实验结果是:在网络情境中,从众行为并没有消失,但程度却显著下降了。从众行为的比例与Asch实验中的75%相比下降至31010

13、。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环境里,由于群体成员并未真正出现,而且还可以匿名,也缺乏能够表明某些人是行家或与自己相似的那些地位线索和符号,这就将那些可以使人们在群体中从众的某些因素一扫而空,因而也就降低了从众的可能性。但互联网上日益增多的结构严谨、有着自己的习俗和惯例的成功团体又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人们所使用的电子邮件风格类似?最令人信服的回答就是从众。这乍听起来似乎与前面所述的网络从众实验结果和解释相矛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愿意并渴望服从一定的群体标准。那么网络环境既然扫除了许多在现实群体中能导致从众行为的因素,网络群体就必然要再去寻求其他办法,施加压力,继续维持群

14、体中的从众行为,因为从众是把一个群体成功地凝聚在一起的粘合剂。2.2.3网络群体中维持从众的方法尽管如上所述,网络环境削弱了人们的从众特点,但为了对此进行弥补,互联网的参与者们采取了一些鼓励甚至是要求从众的有力措施,以保护群体内部的统一。其中,最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在明显的位置张贴规则。与现实环境不同,互联网没有传达社会规则、使人们把握惯例与场合相符的途径。因而,贴在群体门口生硬的规则提示就是一个弥补的强有力措施。另一个方法是群内其他成员的言语责备。责备的种类从温和的纠正、打在屏幕中间的皱眉头到对违反者的恶毒攻击。这种由群体成员加压使人就范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足以让偏离了群体的成员站回到队伍中

15、来。McLaughlin及同事研究了引诱从众的责备及它们在USENET团体里展开的途径。从5个著名新闻组的信件中,发现了近300个责备事件。大体来说,责备事件占整个网络通讯时间的15%。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严厉的方法以维护团体的生存,即将继续偏离者列入“禁止”名单,从这个群体中剔除。正是网络这种削弱了现实从众特点却又施加了人为从众压力的看似矛盾的复杂环境为许多高凝聚力和成功的团体提供了成长的沃土。2.3网络群体极化增强vs.减弱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实,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极端主义。对于一个原本可能带着中立观点看某个问题的人,在与别人讨论后,就可能向边缘移动

16、。Stoner关于“冒险转移”的实验及Myers和Bishop所揭示的“向边缘移动”现象都证明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趋向于极端化。Spears与其同事证明,在互联网条件下,群体的两极分化会增加。这一结论似乎又与网络环境中的个性张扬相矛盾。该实验设置对照组,一半被试在同一房间里讨论,尽管交流工具也是计算机,但都能相互看见对方,状况接近现实环境;另一半被试则呆在分隔的办公室,相互看不见,匿名程度高,状况更接近互联网环境。并给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一半被试特殊的指导语,使他们感觉与小组其他成员更加贴近,而且群体关系也更突出。实验结果中引人注目的是两种情形下的交互作用,即对于那些强调群体组织感的被试,坐在不

17、同的房间就造成了极化的明显增加;而对于那些强调个性化的被试,坐在不同房间导致极化现象的明显下降。由此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合理的假设:当群体成员感受到某种程度的被群体接纳或认同时,网络环境极有可能创造强烈的极化效应;而当群体较松散,成员间缺乏组织感时,网络环境所具有的孤立、去个性化、以及典型的实际距离等可能会极大的弱化极化效应,也就是说,这些彼此看不见的人,从相反的方向证明自己的个性化。但实际上,在互联网上更容易出现强烈的群体极化现象,而不是减弱极化趋势。因为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去寻找自己的小组,对某个问题而言,人们都会倾向于贴近与自己观点或倾向一致的人,选择加入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群体。这样当他

18、们就每个问题展开讨论时,也许会坚持有偏差的讨论,告别中立,体验极化的影响,然后群体一致性愈发向极端移动,从而进一步强化极化的趋势。2.4少数派效应的弱化从表面分析,多数人都会觉得在网络群体中,少数持相反观点的人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因为网络环境扫清了许多导致从众行为的压力源。的确,在网上这样做确实要容易些,但效果如何呢?McLeod和同事们用类似简历审查的实验程序探讨了这一现象。结果表明,与现实群体相比,网络群体中少数派的声音要微弱得多,最终也很难改变大多数人的意见,显然不大可能出现像影片十二怒汉 (Twelve Angry Men)中的那种情形。对此从痛苦收获的正相关关系角度来解释

19、是有一定道理的,即在面对面的群体中,少数派要说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必须得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等于是伸出脖子冒险,稍不留神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因而这种孤立冒险的状态会引起众人的注意。而在网上,少数派容易提出反对意见也同时意味着承受的痛苦相对低,收获自然也就少。2.5网络群体的超道德感群体对个人的这种道德净化作用,肯定不是一种不变的常规,然而,它却是一种经常可以看到的常态。古斯塔夫勒庞如果说网络为群体提供了放纵自己低劣本能的有利条件,那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网络群体的道德水平是相对低劣的。但正如剧院里的观众常常要求作品中的英雄有着超现实的夸张的美德一样,群体也常常能作出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

20、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网络群体就承载了一定的道德使命,如各种论坛,不仅对各种求助信息提供帮助,而且常常就某些事件做道德评论。这除了如勒庞所说对个人道德起一种净化作用外,更为突出的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环境中,群体的情绪更以夸张、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甚至要求一种近乎夸张的道德。在现实中被漠视的事情,在网络论坛中却往往会受到极度重视。3网络群体的力量尽管网络用户并不是一个团结的内部组织,可一旦有什么事激怒他们,他们就会以大量的人数结合起来,一致对外,取得一个至高无上的目标。网络支持反击信息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这种传播甚至会促进和激发基层运动。近几年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指在互联网上发生的有

21、较多网民参与讨论的事件)就是网络群体力量最有力的证明。如奥运火炬海外传递中,一位青岛籍留学生高举藏独旗帜遭到网民强烈谴责,引起了网上大规模的群体性抗议,然后逐步升级到“人肉搜索”,当得知这位学生父母在青岛的住处后,一些网民聚集到那里抗议,在各方劝阻下事件才得以逐步平息。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网络群体中设定一个至高无尚的目标是多么重要,它能把众多的人集合成一个高内聚力的团体,有效的发挥网络群体强大的力量。参考文献:1(美)Wallace P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TheCrowd).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覃征等编著,网络应用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王金风,女,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与管理心理。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