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4_T 2329-2021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6599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_T 2329-2021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DB44_T 2329-2021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DB44_T 2329-2021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DB44_T 2329-2021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DB44_T 2329-2021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1.020 CCS C 05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3292021 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i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1-09-30 发布 2021-12-30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诊断.1 6 治疗.4 7 疗效评价.9 附录 A

2、(规范性)疗效评定工具.10 附录 B(资料性)流程图.14 附录 C(资料性)附表.16 参考文献.1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东省中医药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3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学猛、刘文刚、李义凯、张庆文、许树柴、黄宏兴、关宏刚、卢超、姜涛。引言 膝骨关节炎(knee o

3、steoarthritis,KOA),中医病名为膝痹,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8年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资料显示:我国KOA的发病率为8.1%,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表现为西南地区(13.7%)及西北地区(10.8%)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华北地区(5.4%)和东部沿海地区(5.5%);此外,农村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城市地区,然而目前暂缺华南地区KOA流行病学的相关数据,这些流行病学的特点也充分反映了地域因素对KOA发病的重要影响。本病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的优势病种,核心病因病机为本痿标痹,以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为本,腠理空虚易感风寒湿

4、邪、瘀血阻滞等为标;而岭南地区受特殊的地域、气候因素影响,一年四季以湿为主,六淫致病亦以湿邪为首,故岭南地区膝痹为病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中西医结合在KOA全病程(早、中、晚期)的诊疗实践中优势确切并已经广泛获得国内同行的认可,但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其不断前进,广东省作为中医药大省更是中医药强省,在中西医结合诊疗KOA领域有着较多的体会。本文件是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西医临床经验及中医特色优势治疗技术,同时充分考虑到岭南地域特色,将中西医诊疗本病的要点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诊疗规范,从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规范了KOA

5、的诊断、辨证及治疗,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依据,以提高诊疗的规范程度和临床疗效,并将不断的根据临床研究进展加以修订完善,以适应临床需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从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在明确KOA西医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规范其中医辨证分型、治则治法,有利于更好的把握疾病的本质及发展变化,聚焦性强,容易达成共识,有利于其辨证规范的确立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保证其临床操作性和适用性。2、治疗上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明确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系统诊疗以提高疗效,

6、延缓病变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通过文献研究等手段,分析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KOA的要点、紧跟国际国内治疗前沿技术,以期提高疾病认识,规范治疗方案。4、充分将岭南地域特色考虑在内,制定出针对性强的诊疗规范。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针对KOA人群制定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证据将不断出现,标准也将不断改进、更新、修订。由于个体差异等因素,本文件只作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参考,临床实践活动中应根据医生自身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意愿等灵活决策,避免机械照搬。膝骨关节炎(膝痹)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膝骨关节炎(膝痹)的诊断、西医辨病分期、中

7、医辨证分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调摄与预防、疗效评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广东省内膝骨关节炎(膝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0348-2006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肌肉 muscle 身体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的泛称或司全身运动的肌肉组织。来源:GB/T 20348-2006,6.8.2 筋 tendons and ligaments 肌

8、腱和韧带。来源:GB/T 20348-2006,6.8.3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KOA: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MRI: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RP: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ESR: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ACL: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5 诊断 病史 膝关节过度劳损史(如过度负

9、重、下蹲等),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主要有:a)关节疼痛及压痛:1)起步痛,表现为坐起或刚下床起步行走时膝部疼痛较明显,活动开后稍缓解,可以行走一段平路;2)活动痛,表现为行走平路一段时间后出现患膝疼痛加剧;3)负重痛,表现为膝部在负重状态下疼痛加重,如上下楼梯、上下坡或下蹲起身时,或无法单腿上下楼、下坡等;4)静息痛,表现为膝关节在静息状态下疼痛,以夜间明显。疼痛与天气变化相关,如寒冷、潮湿的天气均可加重疼痛。除了疼痛,膝关节的局部可出现压痛,压痛在关节肿胀时尤其明显。b)活动受限:可见晨僵,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 30 min,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疾病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最

10、终导致残疾;c)关节畸形、肿大:疾病早期畸形不甚明显,中晚期膝关节可逐渐出现明显的内、外翻或/和旋转畸形;d)骨擦感(音):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感);e)肌肉萎缩:膝关节周围伸屈肌群萎缩,以伸肌萎缩为显著。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a)X 线检查:KOA 的典型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有的患者可见游离体(又称关节鼠)。X 线片的 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为标准(见附录 C 中的表 C.1);b)磁共振(MRI)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当 X 线表现与临床症状(如疼痛强度等)明显不一致的情况时,进行 MRI 检查。KO

11、A 在 MRI 中的表现为软骨变薄、剥脱缺损,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及变性、关节积液及腘窝囊肿等,以 Recht 分级为标准(见附录 C 中的表 C.2);c)CT 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用于 KOA 的鉴别诊断,影像学改变类似于 X 线片。实验室检查 用于鉴别与KOA表现类似的其他关节疾患。本病患者的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若急性发作,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可见增高。诊断要点及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做出

12、判断,临床诊疗流程可参照附录B中的图B.1,具体的诊断标准参照附录C中的表C.3。西医辨病分期 KOA的辨病分期示意图见附录B中的图B.2。具体分期标准如下:a)初期:膝关节无明显畸形及肿胀,可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偶发疼痛,X 线片检查提示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出现骨赘,K-L 分级属于级;b)早期:膝关节无明显畸形,偶有肿胀,日常活动基本不影响,少数患者平路行走偶有影响,常于起立、下蹲或者上下楼梯时疼痛,活动轻微受限,X 线片显示关节间隙轻度狭窄,有明显的小骨赘,K-L 分级属于级;c)中期:膝关节可能出现轻度内、外翻畸形伴复发性肿胀,经常出现严重的疼痛并影响日常活动,X 线片提示关节间隙狭窄

13、明确,有中等量的骨赘,软骨下骨轻度硬化,可能出现膝关节骨性畸形(内、外翻畸形,屈曲畸形),K-L 分级属于级;d)晚期:膝关节可见严重的内外翻畸形或屈曲挛缩畸形,经常出现关节肿胀,膝关节疼痛非常剧烈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X 线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严重,大量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改变明显,膝关节骨性畸形,K-L 分级属于级。注:当主观疼痛与X线片K-L分级不符合时,MRI检查将作为补充标准,以其Recht分级为准。中医辨病及辨证 5.7.1 中医辨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膝痹的范畴,其核心病机为本痿标痹,以肝肾亏虚为发病基础,以痹痛为主要症状,同时夹杂脾虚、痰湿、血瘀等。5.7.2 辨证分型 5.7.2.

14、1 湿热痹阻证 主要为:a)主症: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甚则痛不可触,得冷则舒;b)次症:口干、小便赤、大便粘腻不爽;c)舌象与脉象: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5.7.2.2 寒湿痹阻证 主要为:a)主症:关节疼痛重着,屈伸不利,遇冷加剧,得温则减;b)次症:腰身重痛;c)舌象与脉象: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5.7.2.3 气滞血瘀证 主要为:a)主症:关节疼痛如刺,屈伸不利,休息后疼痛不减;b)次症:面色黧黑;c)舌象与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5.7.2.4 肝肾亏虚证 主要为:a)主症:关节隐隐作痛;b)次症: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c)舌象与脉象:舌质红、少苔、

15、脉细数或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5.7.2.5 气血虚弱证 主要为:a)主症:关节酸痛不适;b)次症: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c)舌象与脉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鉴别诊断 5.8.1 类风湿性关节炎 常见于小关节对称发病,逐渐出现关节僵硬、肿胀、畸形,晨僵至少1 h(病程6周),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类风湿因子阳性等,X线片以关节侵蚀性改变为主。5.8.2 痛风性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和跗骨关节,也可侵犯膝、踝、肘、腕及手关节,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血尿酸水平升高,关节液中可查到尿酸盐结晶,慢性反复发作者可

16、出现肾功能异常,在关节周围和耳廓等部位可出现痛风石。5.8.3 膝关节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发生的非感染性炎症病变,疼痛、肿胀(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活动因疼痛受限,X线多数未见异常。KOA患者偶尔会同时并发膝关节滑膜炎。5.8.4 银屑病关节炎 好发于中年人,起病较缓慢,以远端指(趾)间关节、掌指关节、跖关节及膝和腕关节等四肢关节受累为主,关节病变常不对称,可有关节畸形,病程中可出现银屑病的皮肤和指(趾)甲改变。6 治疗 治疗原则 针对KOA患病人群,进行正确诊断分级分型,开展精准个性化治疗,中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分阶梯治疗,达到全病程管理。三阶梯治疗策略 三阶治疗应按如下策略:a)轻中度患者应

17、用中医药进行非手术治疗;b)对于 KOA 症状反复发作,伴有关节肿胀或卡压、绞锁等临床表现的中重度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可选择用关节镜手术;c)对于下肢力线异常(包括胫骨内翻畸形及股骨远端畸形)导致疼痛的可根据情况使用膝关节周围截骨手术(胫骨高位截骨、股骨远端截骨等)改善力学平衡;d)对于因关节内软骨退化磨损导致内侧疼痛及内翻畸形(畸形15)的或者其它(内或外)单间室病变的可采取单髁置换手术;e)对于重度 KOA 患者,有明确手术指征者,可采取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非药物治疗 6.3.1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包括如下内容:a)肌力锻炼。肌力训练应该个体化,应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情况及病变程度。常用的肌

18、力锻炼方法有:股四头肌训练(坐/卧位直腿抬高训练、坐位屈蹬腿训练、坐位抗阻直腿抬高训练等);腘绳肌训练(俯卧位屈膝或者抗阻屈膝训练、站立位勾腿或抗阻勾腿训练等);髋外展肌训练(侧卧位抬腿训练等);b)关节活动度训练。对于一般情况较好、能够完成部分主动活动的患者,鼓励他们进行主动锻炼;不能进行主动活动的患者,可以采用完全由外力作用(自身健肢、他人辅助、治疗器械等)产生的被动肌肉收缩以实现关节活动范围训练;c)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瑜伽、普拉提等;d)传统功法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锻炼。注:运动治疗建议每周定期训练2次至3次,3次为佳,训练强度应循

19、序渐进。运动疗程:持续运动超过12周。6.3.2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包括如下内容:a)手法。具体的技术规范可参考膝骨关节炎中医推拿治疗技术规范专家共识,但存在感染、皮肤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等症状时慎用;b)针灸。采用毫针刺法、刺络拔罐法、温针疗法、灸法等,以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常用穴位有膝眼、委中、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配穴选用所属经脉的络穴及阿是穴;c)小针刀。应用小针刀在髌上囊、髌下脂肪垫、内外膝眼、胫侧副韧带、髂胫束、鹅足等部位进行松解,亦可在患膝关节周边压痛处实施针刀疗法。6.3.3 物理治疗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疗、冷疗、磁疗、红外线照射、水疗、蜡疗、超声波及离子导入法等,临床医

20、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择优选择。6.3.4 辅助治疗 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行动辅助器械如拐杖、助行器、支具等,但对改变负重力线的辅助工具如矫形鞋垫的使用,应谨慎选用。药物治疗 6.4.1 中药治疗 6.4.1.1 中草药外用 形式包括薰洗、薰蒸、敷贴、热熨等。中成药外用主要包括各种贴膏、膏药及药膏等,外用药的组分主要是祛风散寒除湿剔痹如川乌、草乌、附子、细辛、桂枝等峻药、猛药。6.4.1.2 中药辨证穴位注射 辨证将中药针剂直接注射到病位组织,发挥治疗作用。对关节积液明显的患者先抽取关节液后再配合中药穴位注射。6.4.1.3 中药内治 根据膝痹不同的证型辨证使用中药内治,具体如下:

21、a)湿热痹阻型 治则:清利湿热。推荐方剂:以四妙散为基础方加减(出自成方便读),其内含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等。b)寒湿痹阻型 治则:温经散寒,除湿剔痹。推荐方剂:以蠲痹汤为基础方加减(出自医学心悟),内含羌活、独活、桂心、秦艽、当归、川芎、炙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等。c)气滞血瘀型 治则: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推荐方剂: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出自医林改错),内含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等。d)肝肾亏虚型 治则:补益肝肾,通络止痛。推荐方剂:以左归丸(偏阴虚)或右归丸(偏阳虚)为基础方加减(出自景岳全书),内含熟地黄、山药、枸杞、山茱萸、

22、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等或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等。e)气血虚弱型 治则:补气养血。推荐方剂:以八珍汤为基础方加减(出自丹溪心法),内含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等。6.4.2 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包括如下内容:a)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前应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类药物的凝胶贴膏、乳胶剂、膏剂、贴剂等,但需注意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中、重度疼痛不建议单独使用。b)关节注射药物:1)糖

23、皮质激素。不超过 2 次/年3 次/年,间隔时间窗不得小于 3 个月6 个月;2)玻璃酸钠。2 次/疗程3 次/疗程,1 个疗程/年2 个疗程/年。c)口服药物:1)NSAIDs。本类药物是 KOA 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胃肠道及心血管系统具体情况评估风险、合理选药,避免同时服用两种 NSAIDs 类药物;2)镇痛药物。对 NSAIDs 类药物不耐受、过敏、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阿片类、对乙酰氨基酚类或两者的复合制剂的镇痛药,但需要注意谨防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3)缓解病情的慢作用药物。常用的是氨基葡萄糖和双醋瑞因等。手术治疗 6.5.1 关节镜手术 6.5.1.1 适

24、应症 主要包括:a)骨性关节炎并有游离体、半月板撕裂移位、滑膜病变、软骨面损伤等情况;b)关节腔的清理或冲洗。6.5.1.2 禁忌症 主要包括:a)患膝局部或全身有明显感染灶,术后可能引起关节感染者;b)关节间隙严重狭窄甚至消失者;c)有严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d)慢性 KOA 的晚期,关节镜手术不能清除侵入骨质内的病变。6.5.2 截骨术 6.5.2.1 适应症 主要包括:a)骨性关节炎引起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b)负重位 X 线片显示病变局限于单间室,并有相应的内翻或外翻畸形;c)术后患者有使用拐杖的能力,并有完成康复训练所需的足够肌肉强度与活动度;d)有良好的血供,

25、没有严重的动脉供血不足或大的静脉曲张。6.5.2.2 禁忌症 主要包括:a)内侧或外侧间室软骨间隙消失;b)胫骨内侧或外侧半脱位1 cm;c)胫骨内侧或外侧骨丢失2 mm3 mm;d)屈曲挛缩畸形15;e)膝关节屈曲度90;f)需矫正的角度20;g)炎性关节病;h)明显的外周血管疾病。6.5.3 单髁置换术 6.5.3.1 适应症 主要包括:a)单间室的 KOA;b)力线改变 510、屈曲挛缩不超过 15;c)ACL、内侧副韧带完整(通过 MRI、应力位片来判断)。6.5.3.2 禁忌症 主要表现为:a)类风湿性关节炎;b)肥胖患者;c)膝内外翻15;d)二或三间室病损者。6.5.4 全膝关节

26、置换术 6.5.4.1 适应症 主要包括:a)终末期 KOA 引起严重的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b)截骨术失败后的 KOA。6.5.4.2 禁忌症 主要包括:a)近期或既往有过膝关节化脓感染、其他部位存在未愈感染病灶;b)伸膝装置不完整或严重功能不全(肌肉瘫痪或神经性关节病变、肌性膝反张等);c)继发于肌无力的反屈畸形以及无痛、功能良好的融合膝。心理治疗 6.6.1 支持治疗 细心倾听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描述及提出的其他需求,对患者给予鼓励和支持,体贴患者在生活、工作及社交中遇到的困难,对患者需解决的疼痛问题,予以合理保证。稳定患者焦虑不安、消极

27、的情绪,逐步建立积极情绪。6.6.2 认知治疗 为患者讲解有关KOA的健康知识,如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注意事项、治疗前景等,使其正确地认识疾病,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矫正其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6.6.3 放松治疗 指导患者进行每天2次20 min的放松训练,对抗由于心理应激而引起的焦虑、抑郁。6.6.4 集体心理治疗 定期举行专题讲座,详细介绍本病的特点和发病机制、康复知识以及治疗的意义和目的;了解焦虑、恐惧、愤怒、紧张、压力等对KO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调摄与预防 预防KOA,应注意以下几点:a)保持正常体重,体胖者必要时减肥,减少膝关

28、节的负重;b)避风寒湿,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关节外伤;c)保护关节的功能位置,关节伸屈时勿使肌腱、韧带和关节本身受到过度牵扯、摩擦和挤压;d)不要长时间做同一动作或使关节固定于同一姿势,避免做不可停止的动作或节奏过快的动作,当出现疼痛时应立即制动;e)避免关节的过度负荷,尽量不穿或少穿高跟鞋;f)KOA 患者在急性炎症期应禁止锻炼,少走多坐。待炎症消退后,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小的柔和运动,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包括关节活动度锻炼,增强关节周围肌力的锻炼及增加耐力的锻炼,如散步、股四头肌锻炼、游泳、太极拳等,以改善关节功能,促进康复;g)注意服用维生素 A、C、E 及补充维生素 D 等。7

29、 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 应按如下标准进行评价:a)临床治愈:膝痛、肿胀完全消失,行走及上下楼梯无不适感。b)显效:静息无膝痛,无肿胀,偶有活动时疼痛,行走时无疼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c)有效:膝痛时发时止,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感不便,关节活动稍受限。d)无效:膝痛、肿胀及活动时疼痛无明显改善。疗效评定方法 7.2.1 VAS 疼痛的评定 VAS疼痛评定工具参见附录A.1。7.2.2 WOMAC 骨关节炎指数 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参见附录A中的表A.2。7.2.3 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参见附录A中的表A.3.1表A.3.7。A A 附录A (规范性)疗效评定

30、工具 A.1 VAS 疼痛评分 无痛+-+-+-+-+-+-+-+-+-+-+极痛 0 10 0分:无任何疼痛感觉;1分3分: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分6分: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7分10分: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A.2 WOMAC 骨关节炎指数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见表A.1。表A.1 WOMAC 骨关节炎指数量表 A.3 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见表A.2表A.8。询问内容 具体情况 得分 疼痛(你的疼痛有多严重)0 分20 分 1)在平地上走路时 2)上下楼梯时 3)晚上睡觉时 4)坐起或者躺下时 5)站立时 小计 僵硬(你的僵硬有多严

31、重)0 分8 分 1)早晨刚醒来时 2)在以后时间内坐、卧或休息之后时 小计 进行日常活动的难度(你有多少困难)0 分68 分 1)下楼时 2)上楼时 3)从座位上站起来时 4)站立时 5)向前弯腰时 6)在平地上行走时 7)进出小轿车或者上下公共汽车时 8)购物时 9)穿袜时 10)起床时 11)脱袜时 12)躺在床上时 13)进出浴缸时 14)坐着时 15)坐马桶上或从马桶上站起来 16)干重体力家务活时 17)干轻体力家务活时 小计 得分合计 评分和说明:没有困难 0;轻微 1;中等 2;非常 3;极端 4 总分最小分值:0;总分最大分值:96。表A.2 疼痛(30 分)项目 分数 记分

32、 项目 分数 记分 任何时候均无疼痛 30 行走时无疼痛 15 休息时无疼痛 15 行走时轻度疼痛 10 休息时轻度疼痛 10 行走时中度疼痛 5 休息时中度疼痛 5 行走时严重疼痛 0 休息时严重疼痛 0 表A.3 功能(22 分)项目 分数 记分 项目 分数 记分 行走站立无限制 22 行走 2500 m5000 m 和站立半小时以上 10 屋内行走,无需支具 5 行走 500 m2500 m 和站立可达半小时 8 屋内行走,需要支具 2 行走少于 500 m 4 能上楼梯 5 不能行走 0 能上楼梯,但需支具 2 表A.4 活动度(18 分)项目 分数 记分 8 度1 分 最高 18 分

33、 表A.5 肌力(10 分)项目 分数 记分 项目 分数 记分 优:完全能对抗阻力 10 中:能带动关节活动 4 良:部分对抗阻力 8 差: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0 表A.6 屈曲畸形(10 分)项目 分数 记分 无畸形 10 小于 5 度 8 510 度 5 大于 10 度 0 表A.7 稳定性(10 分)项目 分数 记分 正常 10 轻度不稳 05 度 8 中度不稳 515 度 5 严重不稳大于 15 度 0 表A.8 减分项目 项目 分数 记分 项目 分数 记分 项目 分数 记分 单手杖 1 伸直滞缺 5 度 2 每 5 度外翻 1 单拐杖 2 伸直滞缺 10 度 3 每 5 度内翻 1 双

34、拐杖 3 伸直滞缺 15 度 5 总分:注:HSS评分总分最高为100 分,优:=80;良:70-79;可:60-69;差:59。医生签字:日期:年 月 日 B B 附录B (资料性)流程图 图B.1与图B.2,分别给出了临床诊疗流程图和西医辨病分期示意图,供参考使用。图B.1 临床诊疗流程图 图B.2 西医辨病分期示意图 C C 附录C (资料性)附表 C.1 KOA 的 X 线分级 KOA的X线分级见表C.1。表C.1 X 线片的 Kellgren-Lawrence 分级表 分级 描述 0级 无改变(正常膝关节)。I级 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 关节间隙轻度变窄,有明显的小骨赘

35、。III级 明确的关节间隙狭窄,有中等量骨赘,软骨下骨轻度硬化,可能出现关节畸形。IV级 严重的关节间隙狭窄,可见大量骨赘,软骨下骨硬化明显,关节肿大、畸形明显。C.2 KOA 的 MRI 分级 KOA的MRI分级见表C.2。表C.2 MRI 的 Recht 分级表 分级 描述 0级 正常软骨,软骨弥漫性均匀变薄,但表面光滑。I级 软骨分层结构消失,软骨内出现局灶性低信号区,表面光滑。II级 软骨表面轮廓轻至中度不规则,软骨缺损深度未及全层厚度50%。III级 软骨表面轮廓中至重度不规则,软骨缺损深度达全层厚度50%以上,但未完全脱落。IV级 软骨全层缺损、剥脱,软骨下骨质暴露,有或无软骨下骨

36、骨质信号改变。C.3 诊断标准 KOA的诊断标准见表C.3。表C.3 KOA 的诊断标准 条目 症状/体征 膝关节近1个月内反复疼痛。膝关节负重位X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年龄50岁。晨僵时间30 min。膝关节活动出现骨擦音。满足条目以及(条目、中的任意两条)即可诊断KOA 参考文献 1 Sharma L.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1,384(1):51-59.2 李西海,刘献祥.骨关节炎的核心病机本痿标痹 J.中医杂志,2014,55(14)

37、:1248-1249+1252.3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 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15.4 Tang X,Wang S,Zhan S,Niu J,Tao K,Zhang Y,Lin J.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 in China:Results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J.Arthritis rheumatology,2016,68(3):648-653.5 A

38、ltman R,Alarcn G,Appelrouth D,Bloch D,Borenstein D,Brandt K,Brown C,Cooke TD,Daniel W,Feldman D.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J.Arthritis and rheumatism,1991,34(5):505-514.6 许学猛,刘文刚,詹红生,刘刚,张庆文,许树柴,关宏刚,邵敏,丁焕文,王上增,李华南,姜劲

39、挺,李西海,孙奎,郑昆仑,姜波,焦锋,谭志宏,杨俊兴,曹亚飞,丘青中,曹燕明,孙振全,吕燃,蔡迎峰,肖智青,马冠华,姜涛,卢超,陈泽华,叶翔凌,陈国茜,吴佳涛,关颖欣,吴祖贵.肌肉训练康复治疗膝痹(膝骨关节炎)专家共识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9):1-4.7 Thomas AC,Sowers M,Karvonen-Gutierrez C,Palmieri-Smith RM.Lack of quadriceps dysfunction in women with early knee osteoarthritis J.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40、,2010,28(5):595-599.8 Chun SW,Kim KE,Jang SN,Kim KI,Paik NJ,Kim KW,Jang HC,Lim JY.Muscle strength is the main associated factor of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older adul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regardless of radiographic severity 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13,56(2):377-382.9 王波,余楠生.膝骨

41、关节炎阶梯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01):124-130.10 Kellgren JH,Lawrence JS.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osteo-arthrosis 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1957,16(4):494-502.11 Recht MP,Resnick D.MR imaging of articular cartilage: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

42、entgenology,1994,163(2):283-290.12 Hochberg MC,Altman RD,Brandt KD,Clark BM,Dieppe PA,Griffin MR,Moskowitz RW,Schnitzer TJ.Guidelines for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Part II.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J.Arthritis and rheumatism,1995,38(11):1541-1546.13 王

43、尚全,朱立国,展嘉文,陈明,赵国东,闫安,常德有,李玲慧.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 J.康复学报,2020,30(03):177-182.14 柴秀莲,王立岩.地域饮食改变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探讨 J.海南医学,2011,22(04):60-61.15 梁浩东,潘建科,洪坤豪,谢辉,黄和涛,刘军.刘军运用岭南特色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探析 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06):1152-1154.16 周登威,徐志伟.岭南医学湿热病的形成与学术特色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08):1052-1053+1098.17 曾令烽,杨伟毅,梁桂洪,罗明辉,陈红云,郭达,潘建

44、科,韩燕鸿,黄和涛,林炯同,侯森荣,欧爱华,梁伟雄,刘军.岭南中医湿证与慢性病防治创新模式探讨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6):2345-2349.18 莫润田,曾勇,吴定苏,苏济深,王树标.岭南地区居住人群中医体质调查 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02):18-19.19 陈卫衡.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 年版)J.中医正骨,2020,32(10):1-14.20 童培建.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45):3653-3658.21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膝痹病(膝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制定工作组.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

45、病(膝骨关节炎)J.康复学报,2019,29(03):1-7.22 膝骨关节炎运动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编写组.膝骨关节炎运动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5):1123-1129.23 吴祖贵,许学猛,刘文刚,卢岩岩,陈国材,郑乙,邱博凡.“肌骨同治”学术思想指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06):1407-1409.24 鲁海,刘文刚,卢超,赵传喜,张嘉良,许学猛.补肾强筋胶囊联合舒血宁治疗早中期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2):77-81.25 曾子全,赵传喜,刘文刚.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

46、炎的近期疗效观察及肌力分析 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0):3114-3118.26 吴祖贵,许学猛,刘文刚,卢岩岩,陈国材,郑乙,邱博凡.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改善作用观察 J.山东医药,2019,59(08):76-79.27 卢岩岩,许学猛,刘文刚,杜建平,陈国材,邱博凡,吴祖贵.小针刀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肌力、本体感觉的影响 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165-2167.28 陈能,许学猛,刘文刚,赵传喜,曾得明,陈国材.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选点规律分析 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09):1959-19

47、61.29 吴伟梅,夏能能,杜建平,任薇,许学猛.许学猛“肌骨同治”理论及其六大特色疗法 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06):54-56.30 曾得明,陈能,张宇,陈国材,许学猛.痹痛巴布剂联合自发热贴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1):12-14.31 李慧,刘文刚,许学猛.温阳通络胶囊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 30 例临床观察 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06):24-26+37.32 缪忠绿,刘文刚,陈能,赵传喜,陈国材,许光明,卢岩,郑乙,邱博凡,许学猛.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48、2018,13(05):710-713+717.33 刘文刚,陈能,许学猛,曾得明,陈国材.补肾强筋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J.河南中医,2017,37(05):911-913.34 鲁海,卢超,刘文刚,赵传喜,许学猛,郭美容.跌打散瘀胶囊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 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4):84-86.35 赵传喜,刘欣,吴淮,许学猛,刘文刚,曾科学.关节镜清理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3):3713-3714.36 高嘉翔,陶可,陈坚,林剑浩.运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J

49、.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12):1014-1019.37 Collins NJ,Hart HF,Mills KAG.Osteoarthritis year in review 2018:rehabilitation and outcomes J.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2019,27(3):378-391.38 McAlindon TE,Bannuru RR,Sullivan MC,Arden NK,Berenbaum F,Bierma-Zeinstra SM,Hawker GA,Henrotin Y,Hunter DJ,Kawaguchi H

50、,Kwoh K,Lohmander S,Rannou F,Roos EM,Underwood M.OARSI guidelines for 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J.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2014,22(3):363-388.39 Beumer L,Wong J,Warden SJ,Kemp JL,Foster P,Crossley KM.Effects of exercise and manual therapy on pain associated with hip os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