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感染呼吸道时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参与机制精品文档病毒感染呼吸道时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参与机制以呼吸道病毒感染为例,当病毒入侵机体时将会产生以下几个阶段的防御反应。一、呼吸道粘膜以及细胞分泌物的机械和化学屏障当病毒通过呼吸道入侵机体时,首先遇到由完整粘膜组成的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黏膜产生阻挡作用的同时还通过纤毛的不断同向摆动,清除粘膜表面的病原体。除机械性作用外,粘膜细胞分泌的多种物质亦可阻挡病毒的入侵。二、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免疫应答作用当病毒突破机体屏障结构进入体内时,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启动免疫应答第二道防线。首先发挥作用的是游离在血液中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感染
2、发生初期在炎性细胞因子等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诱导吞噬细胞表达相应配体,并与血管内壁黏附,沿内皮细胞表面滚动,以致穿越血管内皮,接着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向感染灶募集和迁移,聚集在感染灶的吞噬细胞PRR与病毒PAMP识别结合启动吞噬与杀灭作用。NK细胞通过识别受感染的靶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激活杀伤活化受体,与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的感染细胞表面相应配体结合,从而产生杀细胞效应。同时通过NKG2D和自然细胞毒性受体识别受病毒感染细胞高表达的相应配体,选择性的杀伤靶细胞。此外,NKT细胞、B1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DC)等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免疫应答作用。以上均为固有免疫的参与
3、机制,为感染发生后的96小时内反应,固有免疫将贯穿整个免疫应答过程。三、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T细胞识别抗原病毒被DCs吞噬、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在细胞表面,再将抗原呈递给初始CD4+ T细胞;而吞噬细胞通过对病毒的吞噬、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在细胞表面,再将抗原呈递给效应CD4+ T细胞和记忆CD4+ T细胞识别。由此激活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通过表达病毒肽-MHC I类分子分子复合物,被初始CD8+ T细胞识别。 2.T淋巴细胞活化CD4+ T细胞表面的TCR与ACPs表面的抗原肽
4、-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结合后,以及CD8+ T细胞表面的TCR与靶细胞表面病毒肽-MHC I类分子分子复合物结合后引发第一信号,促进免疫突触的形成,启动信号传导途径,导致T细胞基因表达改变,表达基因编码了介导T细胞生物学效应的蛋白质。同时,T细胞将第一信号整合,直至达到一定程度,最终完全激活T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APCs表面的共刺激分子与CD4+ T细胞膜表面的辅助分子特异性结合即为第二信号,与第一信号共同作用激活初始T细胞。3. 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T淋巴细胞活化信号通过PLC活化途径和Ras-MAP激酶途径,产生磷酸化的联级反应,将活化信号转入核内,导致某些基因开始转录,T细胞在自
5、分泌IL-2的作用下开始增殖。病毒刺激初始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后,使之分化为效应T细胞(主要为Th1亚群)和Tm 以及CTLs。4. T淋巴细胞免疫效应Th1细胞产生IFN-可以激活巨噬细胞的杀菌活性,从而促进被吞噬微生物在细胞内的破坏。同时还可以刺激IgG的生成,促进对病毒的吞噬作用。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被CTL的TCR识别结合,CTL的颗粒内的颗粒酶和穿孔素使靶细胞崩解凋亡。应当注意的是,在清除体内病毒后,效应T细胞发生凋亡,T细胞免疫应答随之下降,免疫系统恢复静止状态。但Tm将继续存活较长时间,在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四、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病毒直接刺激B细胞,
6、B细胞通过BCR识别特异性抗并原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同时BCR结合抗原并将其内化、加工处理,再将病毒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提呈在B细胞表面供Th细胞识别。通过这些信号的联级反应最终活化转录因子,导致B细胞表达活化功能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随之,活化的B细胞发生抗体重链类别转换并抗体亲和力成熟,使体液免疫产生最大的作用,清除体液中的病毒。当体内病毒被清除后,效应细胞凋亡,记忆B细胞继续在体内存活。在病毒通过呼吸道入侵机体时,固有免疫最先被激活启动,同时通过APCs的抗原呈递作用激活适应性免疫,两者协同作用抵抗病毒的入侵。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