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演义成语研究精品文档三国演义成语研究摘要:成语是最“中国”的词汇形式,最具有民族特色。成语大多从古代流传下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词汇的一些特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的个人感悟。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共有200余个,这对成语的研究有着重大帮助。本文以此为基准,对成语的来源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关键词:三国演义 成语 成语来源 成语演化引言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运用到一种语言文化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然而对于成语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许
2、多种说法,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上面。而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出自其中的成语超过两百个。那么这些成语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历史长河中有没有什么变化呢?对这200余个 数据出自网络“在线成语词典”成语的研究,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成语的“前世今生”。一三国演义与成语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二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
3、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了军争,外交,政治,交涉等各个社会层面。 由于小说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从中提取出的成语也包含了各个方面。关于军争,先“安营扎寨”,“步步为营”,而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胜者“长驱直进”,败者“肝胆俱裂”,“落荒而逃”。关于外貌气度的,有“燕额虎须”,“赤膊上阵”的猛将,有“鹤发
4、童颜”的隐士,有“峨冠博带”,“器宇轩昂”的“饱学之士”。关于品德,有武圣人关羽的“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名士糜竺的“目不邪视”。关于才能,有 “才高八斗”,“七步成诗” 的曹植,“旷世逸才”的蔡邕,诸葛孔明的“舌战群儒”的无双辩才,智计百出的“锦囊妙计”;奸雄曹操的“望梅止渴”。还有关于功业的“南征北讨”,“开基立业”;关于计略的“缓兵之计”,“先礼后兵”,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成语囊括了多个方面,各个类型。在今天,经过历史变革,某些成语词义也有了变化。探究这些内容,对成语研究有着极大地帮助。二三国演义成语来源三国演义中产生了200余个的成语,它们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汉语词汇系统,在汉语词汇
5、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粗略统计发现,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从语篇上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直接引用,事件概括,语句提炼1. 直接引用三国演义一书广为流传,其中有不少广为人知,津津乐道的语句。而这些语句被直接转化为成语。如对张飞的描述“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在文中这仅是对张飞的外貌描写,给人们塑造了一个粗狂,雄壮的人物形象。由于这个形象深入人心,于是将“燕颔胡须”截取出来,用来形容人的相貌威武。“傲睨得志”这个词引用于文中“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本来描写的是曹操破敌而回,目空一切的的骄傲自满,后来用来表现一个人
6、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这些都是对文中叙述的引用。语句引用不仅仅是对文中叙述的引用,还有对文中对话的引用截取,例如“色厉胆薄”一词,这就是引用于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全句为“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这本来是曹操对袁绍的评价,言其外强中干,被引用开来后用以形容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的一类人。还有“犯颜苦谏”,苦肉计后,鲁肃问于诸葛亮“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结合事件,可推断出成语的意义是冒犯劝谏之意。还有“孔孟之道”,“无名小卒”等成语。这些皆是引用了文中的对话。2. 事件概括大家都
7、知道,一些成语都包含着一个个故事,例如“三顾茅庐”,“挂印封金”,“七步成诗”。这些成语是对当时一些著名典故的概括,借这些典故所表现得内涵来表现成语的意义。最耳熟能详的一个,就是“三顾茅庐”,刘备三访诸葛亮,请其出山辅助,最后以此创立帝业。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挂印封金”则是关羽把历次所收受曹操的金银都封存起来,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带着以前的部将,护送着两位嫂夫人,去投奔刘备,表现了关羽重义轻利的品德。现在代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七步成章”与“七步成诗”意义相同,不过前者出自三国演义,后者出自世说新语。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
8、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曹植的敏捷之才,用来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3. 语句提炼语句提炼即是将文中的一句话提炼出一个成语,这种在三国演义成语中并不多见,常见于古文而不是半文言半白话文。举个常见的例子,虽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舍生取义”一词源于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类成语三国演义中的代表是“宝刀不老”一词,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黄忠年逾七旬
9、还上战场,人老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这个成语就是对黄忠话语的凝炼。“锦囊妙计”也是最常见的成语之一,这个成语是对诸葛亮语句的提炼简化。诸葛亮交代赵云“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形容高明、巧妙的计谋。在三国演义成语的来源研究中,我发现的成语来源主要集中在以上三种,当然成语来源不会只有这三种情况,但这三种包括了大部分成语。三三国演义成语的演化延伸作为词汇的一部分,成语虽然比一般词汇稳定性强,但也不能处于语言变动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
10、高,随着成语使用的实践,不少成语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演变。了解成语语义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准确地使用和解释成语的语义,有助于全面而清晰地描写汉语词汇系统发展的轨迹。我将成语在三国演义原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与现在的意义相比较,发现了成语演变的几种现象。1.词义扩展词义扩展简言之就是成语所指的事物,范围得到的扩展。例如“老弱残兵”, 该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32回,审配用计:“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既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在这里,“老弱残兵”仅指年老没有作战能力的士兵。现多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还有“无名小卒”一词,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文聘对魏延的轻视,
11、“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在当时指的是士兵,不出名的小兵。现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从这两个成语就可与看出,随着社会的变迁,成语的流传,成语的词义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扩大。2.词义缩小与词义扩大相比,词义缩小顾名思义就是成语所指称的事物对象的范围缩小了。例如“虎体熊腰”一词,: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在这里,虎体熊腰指人健壮,有威仪。但经过不断地演变,这个成语仅仅用来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执鞭随镫”一词语出三国演义第28回,周仓求关羽:“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
12、死亦甘心。”在这里,“执鞭随蹬”是一个动词,做小事、随从,意为不论如何只求收留。现指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缺少了它的字面意义。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的表现成语的中心词义而对不重要,不常涉及的部分进行删减,缩小了词义,使其词义更加凝练。3.词义变化词义变化就是成语本身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地运用,甚至是误用,词义慢慢开始偏离原来的含义,甚至会变成与原来毫不相关。而且成语在指称意义上变化的同时,它的感情色彩也相应起了变化,所以也可以说,成语词义的变化直接造成褒贬变化。例如“赤膊上阵”,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语出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
13、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现常用来比喻不讲策略地蛮干。不仅词义突变,而且由褒义转贬义。昂然而入本意为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为中性词,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现在多形容态度傲慢,没有礼数。总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成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有的表现为意义范围的不同,有的表现为意义类别的不同,有的表现为感情色彩的不同,在这诸多方面又显示出了成语与一般词语意义发展演变的不同特点,而这些特点都是由作为特殊词汇的成语的性质决定的。四总结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尽管有200余条,但在汉语一万多条成语中只是沧海一粟,然
14、而在其对汉语语言词汇的影响却是不能低估的。不集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些来自一部部典籍的成语,才汇成了汉语成语的语海。在三国演义基础上形成的许多成语是极富有哲理性和形象性的,它们对汉语文学语言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本文主要对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从成因及演变上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有直接引用,事件概括,语句提炼三种主要成因,有扩展,浓缩,变化三种词义演化方式。我觉得这些内容对研究其它典籍成语以及成语整体的起源和演变有着一定作用。参考文献:左林霞.成语语义的发展演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9)成语大字典编委会,成语大字典 M 商务印书馆,2013 罗贯中,三国演义 M 湖南.岳麓书社,1986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