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选材简洁、精当的特点;语言朴素、简洁,顺乎自然的特色。二、了解母亲的优质品质,认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乳法。进而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培养勤劳俭朴的美德,敢于同困难作斗争。教学设想一、简介朱德同志的生平事迹,结合学过的课文,复述朱德同志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进而了解母亲对朱德同志的培育与影响。二、抓住第一节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一句,学习文章在很多事情里选择材料,合理布局,成功地反映了母亲的崇高美德的结构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时数 2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重点 本文的层次结构及母亲的普通、平凡的事迹所表现的思想美德。教学过
2、程一、导语:1、简介朱德的生平事迹,并说明朱德的成长、成功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有一位好母亲。简介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结构。二、导读:1、检查预习,请学生试给课文分段,划分层次。问:本文的回忆从哪一节开始开始?至哪一节结束?并据此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落大意。回忆从第2小节开始,至15小节结束。据此全文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小节):抒发悲痛的感情,引出对母亲的回忆。第二部分(第2-15小节):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展示母亲的美德,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第三部分(第16-17小节):再一次表达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明要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的深恩。2、第1小节在全文中起
3、什么作用?明确:A 点明写此文的原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B 表明作者对母亲的爱。C 总写母亲的劳动人民的本色:勤劳一生。D 引出对母亲一生事迹的回忆。E 扣住标题,体现了迅速入题的特点。 3、教读第二部分。正音正字:佃( ) 韶( )妯娌( )周济( ) 横蛮( )聊( )叙让学生速读2-7小节问:这几节文字写了哪些内容?展示出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主要写了以下几方面的事件:第一,在家境贫苦的情况下,把八个孩子养大成人,大半时间操持家务和耕种,辛苦地肩挑母亲和农妇的双重担子。第二,是个好劳动,承担着繁重琐碎的家务劳动。第三,整日劳碌,并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第四,聪明能干,勤俭持家(能
4、把杂粮饭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纺的家织布兄弟轮流着穿仍穿不烂)。第五,任劳任怨,性格和蔼,不打骂孩子,和亲属相处和睦,同情贫苦的人,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小结:这方方面面的家常琐事,体现出也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表达了作者敬爱母亲、怀念母亲的真情实感。让学生速读8-13小结。问:这几节课本写出母亲哪方面的思想品质?写出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朴素的阶级觉悟。她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勉作者参加革命。这主要通过五个方面的事件来表达的:第一、庚子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农民饥饿、破产。我家里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小菜叶、杂粮。第二、乙未年地主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又遇天灾,庄
5、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第三、母亲和父亲节衣缩食,东挪西借支持我外出读书。第四、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这慰勉反映了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已上升为对豪绅军阀的切齿痛恨,反映了贫苦农民渴求翻身解放的基本愿望。第五、当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这也就有力地支持了作者的革命。她知道并体谅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样既支持了儿子的革命,又增强了儿子的革命意志,鼓励儿子献身革命。 请学生集体朗读第13小节。问:这一节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在思想
6、内容方面起什么作用?这节在结构上,起收缩过渡作用。即结束回忆,对母亲的思想品质作出简要的归纳: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直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以便使文章自然地转入下文的议论和抒情。请学生划出第14、15两小节各自开头的一句话。问:这两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简析两个感谢的含义。这两节是并列关系。两个感谢是由回忆、怀念而引发出的感情升华。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的身传言教,化为作者的行动和品质。作者在革命中,继承和发扬了母亲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样,才使作者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
7、被困难吓倒,而是知难而进,克服困难,把革命进行到底。这一切都与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分不开的-我应该感谢母亲。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道路,作者从四、五岁起,给母亲帮忙,以后一直受到母亲的身传言教,学会了许多生产知识。母亲的勤劳俭朴、同情劳动人民、仇恨豪绅地主及压迫者,支持和勉励我参加革命。这些鼓舞了我,坚定着我从事革命的信心。没有生产知识,人类无法战胜自然,无法获取物质,无法繁衍生存。没有革命意志,就难以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坚定不移地革命到底,就难以成为一个彻底的革命者。所以作者说: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是我应该感
8、谢母亲的另一原因。第 二 课 时教学重点 教读课本的第三部分;归纳主题和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导读:教读第三部分,让学生默读,提问。1、第16小节开头一句有何表达作用?总结对母亲的回忆,照应文章开头。两个了,表达出深深悲哀和悼念的感情氛围,强化了后面的无法补救。2、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体会。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注意:创造了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
9、史,创造着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两者有时态上的差别。) 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于是,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能做到、一定能做到,态度坚决,信念明确。小结:这段热烈慷慨、明朗坚决,掷地有声,感人肺腑,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文章的主题。请同学们回顾全文,总结文章写法上的主要特点。写法上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选材简洁、精当。作者对母亲一生的事迹,作了认真
10、的筛选:如拉扯八个孩子成人,整日劳碌,任劳任怨等,集中反映出母亲两方面的品德: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和反抗压迫、支持革命的精神。作者在叙述这些事件时,不加修饰,点明即止,简洁明了。第二,语言简洁,质朴无华。作者叙述母亲的事迹,用的都是通俗明白的语言,有的就是群众的大实话,如拉扯成人、轮班煮饭、穿不烂、周济等。歌颂母亲,也有一说一,朴朴实实,不夸饰,不拔高,如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性格和蔼、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等等。另外,朱德同志为人朴实诚垦,文章就自然留下这方面的烙印。4、让全班集体诵读课文最后4小节,加深对课文的感情。5、词语辨析劳碌 劳累 劳苦这三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劳累辛苦的意思。劳
11、碌:着重指事情繁多而辛苦。如母亲这样整日劳碌着。劳累:着重强调由于过度的劳动而感到疲乏。如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劳苦:侧重描写因劳累,而使人感到辛苦、艰辛。如为劳苦大众求解放。和睦 和蔼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温和、亲切的意思,都能受一些副词的修饰。和睦:着重指彼此之间(长辈与晚辈、上级与下级、平辈之间、平级之间、同志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很和谐。如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叔伯、妯娌相处都很和睦。和蔼:它侧重于描述性情,说明为人和善、平易。适用对上级或长辈的描述,常常带有庄重的色彩。如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周济 救剂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对困难的人给予物质上的接济、帮助
12、的意思。其区别是:同济:是指对困难的人给以暂时的帮助,多用于个人对个人。如经常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救济:是指对困难的人给以较大规模的帮助。主要用于国家、团体或单位对灾民或生活发生困难的人在财物上给予帮助。如这里的农民已摆脱了吃救济粮的困境。 一、导练: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文中横线上应填
13、进的一项是:( )A、我将永再不能见她一面了。B、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C、我永远再不能见她一面了。D、我永将不能再见她一面了。2、对文中第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叙,强调母亲和劳动人民的平凡。B、说明,强调母亲和劳动人民的伟大。C、抒情,强调母亲和人民的平凡、伟大。D、议论,强调正是如母亲这样平凡的劳动人民创造着中国的历史。3、对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B、/C、/ D、/4、能准确概括这段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A、悼念母亲,表示报答母亲的恩情。B、悼念母亲,寄托热爱母亲的情思。C、悼念母亲,表达尽忠于民族、人民、党、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D、悼念母亲,希望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5、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 )A、深化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B、升华母亲的形象,增强全文的感染力。C、渲染浓烈的情感,增强全文的感染力。D、寄托美好的希望,增强全文的感染力。参考答案1、B 2、D 3、C 4、C 5、A 附录板书参考母亲爱 (去世) 悲痛回忆 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献身民族解放)坚强不屈 支持革命竟未能报答感谢 (教给我)感谢 (教给我)无法补救怎样报答(交融、升华)尽忠于民族和人民我将尽忠于中国共产党教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