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说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大意2.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教学重难点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事物或形象中。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你说我说,让学生说说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从而引出伯乐相马的故事2.简介文体及作者。“说”(古代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常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称韩昌黎集)。写此
2、文时作者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做官,未果。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二:读文练习1.自由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教师从字音和断句两方面进行指导。三:合作探究1.互动合作:阅读课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区分以下词义(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课文的意义,不能解决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学生在班内交流不能解决的难题,征求解答。)然后:这样以后(古义) 虽:即使 祗:只是 之:助词“的”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以:介词,因为 称:著称或:有时 食:通“饲”,喂 是:这(古义) 虽:虽然 能:本领食:吃 见:通“现”显露 且:尚且 等:等同 安:怎
3、么能:能够 策之:用鞭打它(马)道:正确的方法 材:通“才”,才能之:助词,不译 通:通晓 策:鞭子 临:面对 其:难道邪:通“耶”吗 其:大概2.学生朗读课文。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译文: 世上有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没,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这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
4、能竭尽它的才能,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吧! 四:赏析文章1.赏析文章小段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赏析第一段:这段文字写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内容,我读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时与作者产生为千里马没伯乐识别而叹息而惋惜的共同情感。赏析第二段;这一段文字写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内容,我读到“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语句,与作者产生为千里马连最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而感到伤心的共同情感。赏析第三段:这一段文字写了食马者无知的表现内容,我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5、曰:“天下无马!”语句,与作者产生为食马者不识马的愚昧狂妄而嘲讽的共同情感。2我探究,我收获(1)、文中的千里马,食马之人,伯乐分别比喻什么?千里马人才 食马者统治者 伯乐慧眼识才者(2)、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作者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五:拓展训练1.我争论,我快乐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出原因。A.李白 怀才不遇写诗排忧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D.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2.拓展思维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的、无私的吗?千里马最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条件被人发现,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良机。你怎么看待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呢?。3.我来写一写: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以假如我是千里马或我也是千里马为题,写出你心中的想法。六:布置作业1、课后作业2、归纳本课文言现象 a.通假字 b.一词多义(食、见、策、之、其、以)3、完成课课通B4、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