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涪陵文化精品文档历史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2000多年前,涪陵曾为巴国别都,秦、汉、晋时设枳县,自唐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无论从文献稽考,还是以地下出土文物佐证,巴文化都是涪陵历史文化的源头。即以“涪陵”这个地名的含义,以及今涪陵地域在上古被称为“枳”的由来,都与巴族、巴人、巴国密切相关,带有独特的涪陵巴文化色彩,并有若干文化遗迹遗产传留至今。距今3000年前成文的周书王会中有“枳已”地名,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等认为,应为“枳巴”之误,地域即今涪陵一带。古文字学家徐中舒教授认为:“当时原始村社共同体的人们,喜以枳棘之类的灌木构成村寨围篱,故得名枳。”春秋战国时期,枳曾为巴
2、国国都。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古人死后有葬不越乡之俗,先王陵墓在枳,其先王立国建都之地必在枳。涪陵白涛镇小田溪已发掘20余座巴人墓葬,其中1972年出土的3号墓,陪葬错金编钟一套等高等级器物,享用者非王侯之类人物莫属。本文来自重庆论坛 z+ G! 7 b; S# ?0 p公元前280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大军攻占枳地,最后灭了川东巴国;公元前277年设为枳县(驻今涪陵主城区),其后多代皆设枳县,隋置涪陵县,唐至清代设涪州,民国2年(1913年)改为涪陵县,新中国建立后为涪陵专(地)区、涪陵县(市)驻地,1997年12月设为重庆市涪陵区。“涪陵”之名也连续沿用了1400
3、多年。涪陵地名的含义即“涪水(今乌江)旁有巴先王陵墓”。文化枳涪巴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正如巴人赋所列举:“其民兮聪慧,名冠乎华夷。山出大龟,巴人之善卜也;手心花蒂,巴人之善文也;错金髹漆,巴人之善工也;苎布锦罽(ji),巴人之善织也;盐丹流金,巴人之善贾也;炙豕蒟(j)酱,巴人之善烹也;嘉谷旨酒,巴人之善酿也;一领万和,巴人之善讴也”巴国虽已成历史,巴文化大多已融入汉族文化,但还是有许多遗产遗风传承至今。巴人豪爽善酿,秦汉时黄酒、两晋咂酒、明清琥珀酒,天下闻名。巴人喜唱竹枝歌、跳铜鼓舞,今存薅秧歌、薅草打闹歌及川江号子、八牌耍锣鼓,皆是其遗风遗响这些远非中华巴文化的全部
4、,只是枳涪地区的传承,但也十分丰富。涪陵地区疆域虽小,其文化却自古便具有鲜明特色。它的文化渊源最早可上溯至涪陵殷商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涪陵白涛镇小田溪巴人墓葬群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则反映出了上古时期涪陵手工业之精及文化开发之早,而司马迁笔下的巴寡妇清,以矿冶致富,“名显天下”,更是巴人中最早引人注目的人物。由于涪陵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是古代交通要道,历代土著文人和流寓贤士大夫汇聚于此,作文吟诗、著述讲学,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司马迁、杜甫、张祜、孙定、苏轼、黄庭坚、程颐、谯定、崔子方、陆游、范成大、朱熹、王守仁、杨慎、王士禛、张问陶我们可以排列出一长串与涪陵有关的文化名人,他们在涪陵的著述
5、或吟咏涪陵的诗文,使涪陵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易学文化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也是古代文化学术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北宋年间,中国南北出现了一些各有师承源头、各有学术主张、各有学问专攻、各有传播圈子的学派。如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程学(又称洛学),即伊川学派;以苏氏父子为代表的苏学,即眉山学派;以周敦颐(字濂溪)为代表的濂学,即濂溪学派;在东川则有以谯定为代表的谯学(又称涪学),即涪陵学派。本文来自重庆论坛 / J+ F* z& - 谯定,字天授,宋代涪州人。少喜学佛,后师从程颐学易。程颐在绍圣四年(1097年)贬谪涪州后,谯助程讲学于涪陵北岩,协助其完成一生最重要的理学著述周易程氏传。谯定一
6、生好学善思,融儒、道、释三教义理,其学问自成一家,著有谯子易传。谯定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治学上注重实践与思辨,人格上和善高雅。谯定之学传胡宪、刘勉之、张浚、冯时行、张行成等人。胡、刘再传朱熹、吕祖谦等人,东入福建、江西,成为闽学、婺学先导;张浚再传张栻,进入湖南,成为湖湘学派先导;冯时行再传李舜臣,三传李心传等“三李”,进入西川;张行成后专攻易学,著述甚丰,系“易学”名家。谯学传人中名气最大的数朱熹,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长达6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同时对日本、东南亚及欧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涪学播传天下,在涪地亦代代相传
7、,直至明清,名人辈出。程颐在涪陵北岩讲学,开儒学研讨先河,谯定继续讲学于涪。南宋时,朱熹关门弟子、涪陵人渊回涪任涪州北岩书院山长(即校长)20余年,传播程朱理学,发扬光大涪学,并培养了又一批学术带头人,走向全国各地。涪陵北岩书院开办于1217年(南宋嘉定十年),至清代改名钩深书院,清末改为涪州官产师范中学堂,连续在这里办学近700年,培养人才成千上万,堪称一大奇迹。程颐在涪注易的点易洞(至今犹存),以及北岩书院内的伊川先生祠堂、五贤楼、三仙楼等名胜,南宋及其以后800年间都是文人学者朝拜的圣地,在北岩石壁上留下许多题词。涪陵北岩点易洞当然就成为中国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之一,在当今及以后都将是三峡文化的一大旅游资源和游览胜地。榨菜文化榨菜文化即以榨菜为源头并与之相关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这是广义的榨菜文化。狭义的榨菜文化专指榨菜的精神产品部分,但它也是以物质产品为基础的。文化是一种传统,凡传承三代人以上的人类行为,即可称为传统。涪陵榨菜的得名和商品化生产至今已有112年,按百年5代人计算,现在已经进入第六代;榨菜未被命名以前的同质产品青菜头咸菜,可能早在数百以至上千年前已出现在涪陵民间,因为公元6世纪成书的齐民要术中已有“蜀芥咸菹”的记载。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