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卷(十)
醛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不行以看作醛类的是 ( )
A. B.
C. D.OHC—CHO
2.只用一种试剂便可将苯、苯酚、四氯化碳、乙醛4种无色液体进行鉴别,这种试剂是 ( )
①银氨溶液 ②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③NaOH溶液 ④溴水
A.仅①④ B.仅②③
C.①②③④ D.仅①②④
3.(双选)下列试验操作中不合适的是 ( )
A.银镜反应接受水浴加热
B.用通过盛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的方法除去甲烷气体中含有的CH2=CH2杂质
C.在乙醛还原新制Cu(OH)2悬浊液的试验中,制Cu(OH)2悬浊液时应保持NaOH过量,可直接加热
D.将稀AgNO3溶液逐滴滴入稀氨水中,配制银氨溶液
4.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
A.
B.
C.
D.
5.(2021·南宁高二检测)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别得到如图结构的化合物。
现有试剂:①KMnO4酸性溶液;②H2/Ni;
③Ag(NH3)2OH;④新制Cu(OH)2悬浊液,能与该化合物中全部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7.CH3CH(CH3)CH2OH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中不行能含有的官能团是 ( )
A. B.—CHO
C.—C≡C— D.和—CHO
8.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它与氢气在确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产物可能是 ( )
A. B.
C. D.
9.下列有机物中,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是 ( )
A.1,3-丁二烯 B.苯酚
C.对二甲苯 D.丙烯醛
10.(力气挑战题)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醛:
+,如将甲醛、乙醛、丙醛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最多可以形成羟基醛的种类是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2分)今有相对分子质量为58的几种有机物,试写出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若该有机物为烃,则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
(2)若该有机物是一种饱和一元醛,则其结构简式为 。
(3)若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4 mol Ag,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4)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注:羟基连在碳碳双键上的有机物极不稳定)
12.(13分)(2021·汕头高二检测)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试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取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试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1 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1)检验乙醛的试剂是 。
A.银氨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新制Cu(OH)2 D.氧化铜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试验时,经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试验进行时可能会 。
(4)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连续进行。进一步争辩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缘由 ,
该试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你认为可用
来估量。
(5)该课外活动小组偶然发觉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
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洁的试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
13.(15分)已知+
(1)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在确定条件下能发生
(填序号)。
①银镜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还原反应
(2)某氯代烃A的分子式为C6H11Cl,它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ABCDE(C10H18O4)
结构分析表明E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且没有支链。试回答:
①有关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6H10O2
b.C属于醛类,且1 mol C与足量的新制Cu(OH)2反应可得4 mol Cu2O
c.C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d.由D催化氧化可以得到C
②写出下列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AB: , ;
DE: ,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醛类的官能团是醛基(—CHO),B中无醛基,不属于醛类。
2.【解析】选D。选用①,溶液分层,浮在银氨溶液上层的是苯,处于银氨溶液下层的为CCl4;将无明显现象的两种液体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的是乙醛,无明显现象的为苯酚。选用②,溶液分层,上层溶液呈无色的为苯,下层溶液呈无色的为CCl4;剩余两溶液加热到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乙醛,另一种为苯酚。选用④,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的为苯,下层呈橙红色的为CCl4;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苯酚;溶液褪色的为乙醛。
3.【解析】选B、D。B项,乙烯被酸性KMnO4氧化后会生成CO2,B错;D项,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将稀氨水逐滴滴入AgNO3溶液中至沉淀刚好溶解,D错。
4.【解析】选A。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是—OH与—COOH,还原反应是加氢去氧的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CHO等,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OH、—X,B项不能发生还原、加成反应,C项不能发生酯化、消去反应,D项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选A。
5.【解析】选A。该有机物中含有和—CHO两种官能团。试剂①和②均能与上述两种官能团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而试剂③④只与—CHO发生反应,不能与发生反应。
6.【解析】选B。甲醛CH2O、乙醛C2H4O、丙醛C3H6O,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n(C)∶n(H)=1∶2,m(C)∶m(H)=6∶1,w(O)=1-9%-6×9%=37%。
7.【解析】选C。—C≡C—加氢后生成—CH2CH2—,CH3CH(CH3)CH2OH中不含这种结构。
8.【解析】选A。能发生银镜反应确定有—CHO,与H2加成后生成物中确定有—CH2OH。
9.【解析】选D。1,3-丁二烯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苯酚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对二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丙烯醛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
【技法小结】能使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试剂
官能团
Br2的CCl4溶液
酸性KMnO4
溶液
烯烃
能否褪色
√
√
缘由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炔烃
能否褪色
√
√
缘由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苯的
同系物
能否褪色
×
√
缘由
氧化反应
醇
能否褪色
×
√
缘由
氧化反应
酚
能否褪色
√
√
缘由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
醛
能否褪色
√
√
缘由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注:“√”代表能,“×”代表不能。
10.【解析】选D。该反应的原理实际上是醛基的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与羰基的加成,乙醛、丙醛中醛基的邻位碳原子上均有氢原子,而甲醛没有。故乙醛、丙醛分子中的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分别与甲醛、乙醛和丙醛中的羰基加成可以生成6种羟基醛。
11.【解析】(1)相对分子质量58÷14=4余2,该烃的分子式为C4H10,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CH3CH(CH3)2。
(2)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代入14n+16=58,n=3,该醛的分子式为C3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2CHO。
(3)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4 mol Ag,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两个醛基,一个醛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故该物质是乙二醛,结构简式为OHC—CHO。
(4)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可能有羟基,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能有碳碳双键,再结合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该有机物可能为丙烯醇:
CH2=CH—CH2OH。
答案:(1)CH3CH2CH2CH3 CH3CH(CH3)2
(2)CH3CH2CHO (3)OHC—CHO
(4)CH2=CH—CH2OH
12.【解析】由装置中各仪器的用途可推断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在乙装置中进行,而甲装置的作用是混合反应物,所以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甲中导管冒出气泡的速度来推断鼓入气体的速度,若通入气体过多,则过量的气体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所以温度反而会降低。能够进入乙装置的反应物必需是气体。所以应给甲装置微热使乙醇汽化。由于生成的乙醛易溶于水,导管直接插入水中后很简洁引起倒吸。某有机物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则只生成有机物而没有其他小分子,若发生氧化反应,则有Br-生成,所以可以通过Br-的存在来检验。此题也可通过检测溶液反应前后的酸碱性来推断。
答案:(1)A、C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 发生倒吸
(4)过量的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量
(5)用pH试纸检测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若酸性明显增加,则猜想①正确;反之,猜想②正确(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13.【解析】(1)按题给信息知,当双键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时,能在Zn、H2O存在下被O3氧化得到醛。醛的官能团是醛基,醛能发生银镜反应和还原反应(如与H2加成),但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2)依据有机物A~E的相互转化图可知,A为卤代烃,B为烯烃,C为醛,D为醇,则E为乙酸酯。由E的分子式C10H18O4可推知其分子中应含有2个,2个—CH3,残基为C6H12,只有构成—(CH2)6—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E,则E的结构简式是。再逆推可得D为HO—(CH2)6—OH,C为OHC—(CH2)4—CHO,B为,则A为,正好符合C6H11Cl。
答案:(1)醛基 ①、③
(2)①a、c、d
②+NaOH+NaCl+H2O
消去反应
2CH3COOH+HO—(CH2)6—OHCH3COO(CH2)6OOCCH3+2H2O
酯化反应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