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试题(一)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环境税开征毫无疑问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随着去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召开,国内酝酿十多年的环境税,也提上议事日程。目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保部等三部门,正在争辩制定环境税开征方案其实,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就提交了关于尽快将开征环境税纳入议事日程、出台环境税的提案。这一提案当时得到2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名附议,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透露,征收企业环境税已被列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环保部的重要议事日程,条件成熟时会推出。这表明环境税将成为继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
2、色保险之后的又一“环保新政”,体现了政府部门多管齐下,督促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假如通过调整环境税收政策,排污企业能以乐观主动的态度加强环保工作,最大限度地削减排污这无疑是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看到的效果。但假如有的企业这样想,既然缴了环境税,就买了“排污权”,不仅不能做到削减排污或实现零排放,而且变本加厉,在排污数量和浓度上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将排污量的多少体现在环境税的具体征收标准上,防止企业缴了税反而多排污。如此,必定背离靠调整环境税收政策遏止环境污染的初衷。靠大幅度提高环境税征收标准来提高环保效率的做法,起源于战后欧洲经济高速进展期。此后为世界一些国家所仿效。但事实上,现在欧洲已经主要用“污染者
3、负担”替代了“污染者付费”模式。这是由于很多环境污染已无法精确地用钱来“计算”,尤其是“付费”排污简洁让污染者躲避很多长远的责任。而“污染者负担”则不仅涵盖了对污染做出经济补偿的“付费”责任,也涵盖了包括停止污染、治理污染和长期危害在内的一系列“连带责任”。这就让污染者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其一时的收益,污染者付了“排污费”也不能睡好觉或者几十年后再把自己“洗绿”。 不言而喻,我们在强调“污染者付费”的同时,也要强调“污染者负担”。最需要说清楚的是,“污染者付费”不是付费即可污染,污染者所担当的环境责任形式也只是一种经济补偿。不能让“污染者付费”掩盖了污染者的其他的更重要的责任,包括对污染地域群众
4、健康和生态环境长远“追责”-有些污染造成的恶果要多年后才能显现,所以,环境污染始作俑者的责任,不能“一付了之”,而应永久“存盘备份”。毋庸讳言,“先污染后治理”已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为此付出很大代价,因此,在调整环境税收政策的同时,还要有多种招数,尤其是不能毁灭污染权与污染费的“权钱交易”。如环境税可单列一项“污染排放税”,税率直接按排污强度分级,严格遏制超量、超标排放,对拒不治污者,应加重惩处,直至关停。1下列有关“污染者付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污染者付费”表明污染者所担当的环境责任形式是经济补偿,即付费就可以污染。B.“污染者付费”就是让污染者“付费”排污,它简
5、洁使污染者躲避很多长远的责任。C.“污染者付费”并不等于污染者缴了环境税后,就买了“排污权”。D.“污染者付费”并不意味污染者可以躲避对污染地域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长远“追责”。2对第五段“环境污染始作俑者的责任,不能一付了之,而应永久存盘备份”这句话含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不能让环境污染始作俑者交了环境税后就逃脱污染的责任。B对污染地域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损害,应当由环境污染始作俑者长期地担当责任。C应当对环境污染始作俑者长远“追责”,备忘“负担”,尽管其已交了环境税。D不论在何种状况下环境污染始作俑者都应当对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损害负起责任。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
6、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调整环境税收政策的初衷是要遏止环境污染,排污企业决不行由于交了环境税就以为已经买到“排污权”,变本加厉地增加排污数量和浓度。B要防止企业缴了税反而多排污,就必需将排污量的多少体现在环境税的具体征收标准上,严格遏制超量、超标排放,加重惩处拒不治污者。C调整环境税收政策,招数要多,但不行毁灭诸如单列“污染排放税”那样的将污染权与污染费做等价交换的“权钱交易”。D在战后进入经济高速进展期时,为提高环保效率大幅提高环境税征收标准的欧洲,现在已经主要用“污染者负担”替代“污染者付费”的模式。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
7、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
8、,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纟希绤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友爱,军国
9、之事,护皆与祥参谋。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注】 尚:指娶公主为妻。解褐:指脱去布衣担当官职。詧(ch):人名。纟希 绤(chx):葛布的统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随机抚纳,咸
10、得其欢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命所在收葬之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A B C 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士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头担当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成功,官爵得到晋升。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的钦敬。D贺兰祥始终受到太祖的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
11、政的晋公护对他也格外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协商谋划。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二)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
12、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亮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凹凸的分别。依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外形有了转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
13、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分官阶凹凸。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摇摆,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今,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头,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转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
14、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照旧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1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D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亮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
15、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凹凸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分官阶。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笼络了人心。3下列依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格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由于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
16、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凹凸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大力将军蒲松龄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来回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噉多,无佣者。”查
17、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姬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侍侯坐。笑曰:“
18、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排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 (有删改)【注】 糗糒,干粮。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遂携归,饵之 饵:给吃。B逆诸大门之外 逆:背对着。C众妪捉袖整衿讫 讫:完毕。D稽婢仆姓名已 稽:查考。5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
19、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十年之别,颇复忆念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而后朝拜,如觐君父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觉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B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舞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照旧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D吴六一十多年来始终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
20、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来回数回始尽。(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参考答案(一)1A(“污染者付费”不行以理解为“付费就可以污染”)2D(不是“不论何种状况下”,而是在污染后,对污染地的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损害负责)3C(单列“污染排放税”并不是将污染权与污染费做等价交换的“权钱交易”)4B(B项的“款”在中学文言文中是个不常见的多义词,“款”的意项有“恳切、器物上刻的字和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式样、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经费、敲打、至、留、缓慢”等义项,本题考查“款”的本义“诚意
21、、真诚、恳切”义。)5B(其中是其“巡境内,观得失”的调研活动,与“惠民”无关。句是说为官者的要求和对下级官员的批判,属于“惠民语言”不属于“惠民业绩”。是说他“清素”的性格。)6A(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比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精确的地方得出答案。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A项中“教自己”,不精确。原文是太祖多方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诗书经传等在内的典籍。)7解析(1)关键字:“初”刚刚之意;“致”送达之意。(2)关键字:“是”代词,此次;“安“意动词,感到心安。(3)关键字:“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答案(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
22、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2)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3)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参考译文】贺兰祥字盛乐。他的祖先和北魏一同兴起,其后代有凭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的,最终就在那里安家。贺兰祥的父亲贺兰初真,年轻时就已出名气,被乡里看重。后来他娶太祖的姐姐建安长公主为妻。贺兰祥十一岁就死了父亲,在服丧期间举止都符合礼仪。他在舅舅家里长大,特殊被太祖钟爱。虽然在军队里,但常多方请儒士,教他读诗书经传。太祖刚进关的时候,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臣迎接他们到身边来。
23、贺兰祥十七岁时,出仕担当奉朝请一职,加任威烈将军。贺兰祥年轻时就有胆识有士气,志在立功。不久提拔补任为都督,常在军中。他曾参与平定侯莫陈悦,又曾迎请魏孝武帝。依据前后的功劳,朝廷封他为抚夷县伯。随后又随军攻打潼关,俘获东魏将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攻克下来。回来以后,官拜左右直长,提升爵位为公。大统十四年,朝廷授任他为都督、荆州刺史,提升爵位为博陵郡公。在这之前,贺兰祥曾经兼任过荆州事务,虽然不满一个月,但很有德政。到这次重新前往就任,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很安心。因此汉水南岸的流民,每天就有几千人背着婴儿前来安居。远近的蛮夷,没有不诚意归附的。贺兰祥顺应时机安抚招纳,全都得到他们的欢心。当时正值
24、盛夏发生了旱灾,贺兰祥就亲自巡察境内,检察政事的得失。他观看有人挖掘古墓,暴露尸骨,就对守令说:“这莫非是仁德之人治理国家的效果吗?”于是命令当地官员收殓尸骨重新掩埋,结果当天就下了准时雨。这一年大丰收。州郡境内原先有很多古墓,当时的百姓有自行挖掘的习惯,到这时最终停止了。贺兰祥虽然是太祖的亲戚,但他的品性清廉。荆州南接襄阳,西通岷蜀,出产的物品,很多是贵重奇异的东西。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公私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梁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很鄙视他的节俭,就用竹屏风葛布之类以及以经史典籍赠送给他。贺兰祥难以违反对方的好意,就收下来交付给有关部门。太祖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就把
25、这些物品一并赏赐给他。大统十六年,被任命为大将军。太祖由于泾水渭水浇灌的地方,渠堰废弃损毁,就命令贺兰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往东流入洛水。工程完工之后,百姓都得到了便利。周孝闵帝即位,贺兰祥提升为柱国,又升任大司马。当时晋公护执政,贺兰祥与晋公护是中表亲戚,从小关系就很亲热,统军治国的大事,晋公护都和贺兰祥一起参与谋划。武成初年,吐谷浑侵害凉州,皇帝下诏命令贺兰祥和宇文贵统领兵马去征讨。贺兰祥就派他的军司递交一道檄文给吐谷浑,于是与吐谷浑的广定王、钟留王等交战,大败敌军。又乘胜攻取他们的洮阳、洪和两城,把那些地方改为洮州。安抚西边国土的百姓后,才整顿大军班师。朝廷进封他为凉国公。保定二年贺兰
26、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谥号为景。(二)1C(C项中的“标准官帽”有误,文中五相关信息。)2B(A项无中生有,原文其次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C项,用双翅区分官阶在宋代就有了;D项,颠倒因果,由原文“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可见,收留降臣、笼络人心为因,允许穿明朝朝服、带明朝乌纱帽为果。)3C(A.缘由推断错误,缘由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B.“玉饰越少,官职越小”不对,官职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乌纱帽上没有玉饰,“后来由于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于文无据;D项“巩固清朝政权”错,
27、于文无据。)4B(逆:迎接。)5B(是査伊璜的行为,描述一个客观事实。)6A(“抓耳挠腮”不对,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7(1)(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来回几回才放完。(2)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3)我之所以能有今日,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参考译文】査伊璜,浙江人,清明季节在野外的寺庙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钟,比两个石瓮还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迹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査伊璜感到怀疑,俯身往钟里看,有一个竹筐,不知存储着什么。让好几个人抠住钟的双耳,用力往上掀,一点都不能抬动,就更加吃惊了。于是就坐着喝酒来等(在钟下放东西的)那个人;过
28、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积累在古钟底下。(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来回几回才放完。把钟合上以后才离开,过了一会又来,手伸进去拿东西吃。满座的人都很吃惊。査伊璜问:“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说:“吃得多,没有人雇佣我做事。”査伊璜由于他健壮,鼓舞他去参军,乞丐发愁,觉得没有凭借这样做。査伊璜带着他回家,给他吃,算起来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为他换了新的衣鞋,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过了十多年,査伊璜的侄子在闽地做官,有个将军叫吴六一,突然来拜见。说话之间,问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说:“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
29、?”吴说:“他是我老师。作别十余年,很是惦念。麻烦您转告先生,请他光临。”适逢査伊璜来到,于是就告知他,伊璜全不记得这个人。马上命令仆人备马,在吴将军门前投递名片。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伊璜。伊璜看他,觉得一点也不生疏。私下里怀疑将军弄错了,但是将军弯着腰,更加敬重。过了一会来到大堂,那些卷帘、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坐定,正想问清楚,将军动了动脸色,一个姬妾捧着官服到来,将军就起身换衣,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众位姬妾为将军整理衣袖完毕,将军先让几个人把伊璜按在座位上,不让他动,然后行朝廷上的礼节,犹如拜见君王。査大吃一惊,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朝拜完毕后,将军就穿着便服在他身旁陪坐。笑着说:“先生记不起那个举钟的乞丐了吗?”査这才明白。过了一会,高举盛宴,家里的歌妓在底下奏乐。伊璜见将军每天不做别的,只是清点姬妾奴婢的人数和骡马器用的数量,督促下人登记,告诫他们不要漏了什么。一天,拿着登记的文书对査说:“我之所以能有今日,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奴婢器物,我都不敢自己占着,请允许我分一半给您。”査大惊不接受,将军不听从。依据文书点数,古玩和家具,几乎放满了厅堂内外。査坚持阻挡,将军不理。考查奴婢仆人姓名完毕之后,就让男的备办行装,女的整理器物,并嘱咐他们敬重地侍侯先生,底下都惶恐地答应。又亲自看着奴婢登上马车,马夫整治好骡马,这才回去,与査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