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蜜蜂引路教学设计精品资料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蜜蜂引路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会认“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教学准备:课件、列宁的有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
2、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小小虫,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她爱劳动。打一动物,猜猜它是谁?2、师板书:蜜蜂 指导书写生字“蜂”。 3、勤劳的小蜜蜂本领可大了,除了传花粉,采花蜜,还会引路呢!(师板书:引路 指导书写生字“引”)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蜜蜂是怎么引路的。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3、简单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理解第一、二、四段内容1.从图切入:是呀,在蜜蜂小向导的
3、带领下,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 文中哪段话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2.教学第4段:自由读第4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 交流,关注:惊讶、笑着。引导识记“讶”。 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 3.回读1、2段,认读词语: 养蜂的人看到列宁时,为什么这样惊讶?自由读一读1、2自然段思考。 (1)这篇课文一共有6个要求认的生字,有5个生字朋友都躲在第一自然段里了,你能读通吗? 先看这些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天认读,引导识记字形,理解意思:莫斯科(城市名)、附近(谁坐在你的附近?你家附近有哪些建筑?)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看来列宁和养蜂的人是常常见面,可为什么养蜂的
4、人看到列宁会觉得惊讶呢?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比较句子,分辨词语:“常常”和“往常”。(课件出示课后相关练习)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分别为这两个词语找近义词。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为什么?(3)指导朗读1、2自然段。4、回读第4段。难怪养蜂的人看见列宁引导读出惊讶的语气。四、指导书写1.引导观察发现。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2.练习写字。3.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五、作业:1.巩固新词,朗读课文。2.阅读列宁的故事。第二
5、课时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读词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这一段,思考: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用“”画出表示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位置的词语。2.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自己的话和本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试着画出列宁的路线图。3.小组汇报并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1)重点引导展开合理想象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想到。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想到-。(2)他想得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哪个词最能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理解“果然”。(3)学生上台展
6、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并练习口头表述。(4)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二)再次学习第四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2、扩展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会说些什么?列宁可能说些什么?三、总结全文。是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四、拓展交流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故事讲个爸爸妈妈听。2.续写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以后的故事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花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认真思考 仔细观察 做出判断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
7、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敲”的书写,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 2、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
8、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合作学习 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
9、”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 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 给“惊讶”找近义词。 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 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悬念: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
10、写,生纠正,评议。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莫斯科 附近 派人 谈话 交谈 惊讶 引路 指引 列宁 排列 蜂蜜 敲门 推敲 2、指名板画列宁的住处。 二、感悟。 1、提出问题: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解决问题: 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随学生回答,教师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11、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 1)(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2)列宁在观察什么? 3)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4)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5)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6)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12、。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2)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3)用“果然”说一句话。 齐读这段话。 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 1、 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路线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 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
13、感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蜜蜂是一种小昆虫,它怎么会给人领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识字。1、我们预习了课文,认识了生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真的认识它们了吗?出示生词卡片:莫斯科 附近 派人 聊天 敲门 惊讶 同志自主归类识字:上中下结构的字:莫熟字加、换偏旁识字:斯期 付附 敲搞 呀讶 志士联系生活识字:聊 派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并相机理解词语。2、生字宝宝真调皮啊,瞧,他们一下子躲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三、细
14、读感悟。(一)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3)老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3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花丛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
15、走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养蜂的人。(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4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5总结全文。(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16、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1看拼音写词语:pi ci m jng y(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离得很近(附近)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
17、?列宁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3反馈。(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读句子,说主要意思。(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他”指谁?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
18、说第二句话写什么?(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因为列宁想()可是()所以列宁就()。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1)第三段有几句话?(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四、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2选做一个问题: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3)第2题用图配文。板书:31蜜蜂引路许多蜂蜜他想:飞回园子他想:园子旁边有所房子他想:果然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