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桑梓葱小微企业入屠苏区域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支持乡村振兴白皮书迈入数字化时代后,金融行业的环境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肩负服务乡村、基层社区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任的区域性银行其自身的发展正在迎来更加复杂的内外挑战,区域性银行亟待重新突围,重塑自我,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1 多层外压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1)新 商业银行法 出台,经营范围受限近年来,部分区域性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跨区域引流拓客,扩展业务边界。这种模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区域性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区域性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高、资本实力较弱,跨区域展业存在风险隐患。出于审慎监管原则,新 商业银行法 规定区域性银行不能跨区
2、域展业,这也意味着,部分区域性银行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受到制约。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规范金融市场的决心,同时也对缺乏核心竞争力、业务定位不清晰、风险较高和资本不够充足等问题的区域性银行未来发展指明了健康的方向:回归本源,专注本地发展。对区域银行而言,规模化盲目快速扩张将无法可持续发展,瞄准精细化、差异化需求,深耕本地市场,服务本地经济才是新的课题。2)大行业务下沉,差异化破局出路变窄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项优势,业务步伐较快。尤其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的要求后,大行利用其资金成本较低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调度资源抢占
3、市场,发力普惠金融业务,对区域性银行的业务冲击较大。大行新增贷款除了支持重大项目、政策性项目、大型企业外,也加大了在小微信贷、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大行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化服务对优质的本地小微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区域性银行现有的小微企业相关业务产生了显著冲击。以2021年上半年中、农、工、建、交、邮储六大行普惠小微信贷业务为例,贷款余额增速在11%-41%之间,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增速均超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速30%的目标。此外,全国性银行还通过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构建各种覆盖全国的线上金融场景,打破了地理条件限制,进一步“穿透”市场,直接给区域性银行多年耕耘的本地零售业务
4、带来压力。如何应对大行在业务下沉过程中的技术及资金成本优势,通过区域银行多年来对于本地区位特点及文化、客群特征的理解并基于已有产品及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是区域银行践行“聚焦主业”,为当地群众带来优质金融服务,激活区域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课题。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长空间有限随着利率市场化平稳而有序地推进,息差逐渐收窄,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压力逐渐增大,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较高的区域性银行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定价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拓展业务领域及丰富客户结构进行综合化业务转型,通过对本地市场、行业及客户上的深入分析,以新兴科技为手段提升金融产品的
5、研发效率、服务能力及定价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区域性银行进一步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要任务。4)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业务发力受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禀赋的不同,使得银行数字化也存在极大的地域性差别,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不同地域的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区域银行服务本地客户多年,通过多年基础及中间业务的开展已形成对客户行为数据一定程度的历史积累,为确保对存量客户的粘性及潜在增量客户的精准触达,必须依托当地整体数字化成熟度,以数字化手段为当地客户打造与其消费和经营行为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业务边界实现业务增长。本地化发展的监管政策和“大行下沉”的
6、行业环境给区域性银行带来了挑战,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也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空间:积极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缓解外部经营环境的压力,借助数字化转型,深度挖掘本地客户、精耕细作,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发挥本地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适时的转型将改变区域性银行的运营模式,为其迎接外部环境挑战、深耕本地和业务的全方位发展带来新机遇。虽然区域性银行在乡村振兴和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方面意义非凡,然而需要看到的是,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从银行主导的标准化的金融服务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将金融服务作为基础载体,围绕客户相关场景,聚焦体验和价值的综合服务能力转变。金融机构只有以敏捷的组织能力,坚实
7、的技术底座,才能更快地响应来自市场端的需求,围绕客户进行深度经营,提供千人千面、一人千面的金融服务才能制胜数字新金融时代。银行的数字化程度也成为检验银行能否有能力服务好客户的、服务小微企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炼金石。数字化转型是区域性银行破局的关键。区域性银行的转型既是乡村振兴大战略之下,金融行业如何服务好本地经济的深度思考,是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服务综合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区域性银行自身再定位、经营业务的基本要求。目录IDC观点 1前言:数字化持续深入 建设数字中国 2第一章:助力乡村、服务小微 区域性银行聚焦主责意义重大 31.1 助力乡村振兴 31.2 扶助小微企业
8、6第二章:多层外压、四大内困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任重道远 72.1 多层外压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72.2 四大内困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 10第三章:找客户、夯底盘、变组织、定场景、借外力是区域性银行的突围要点 203.1 聚焦本地客户 深挖创新锚点 213.2 加快数字化变革 扩大能力边界 243.3 聚焦关键场景 深化客群运营 293.4 变革组织架构 敏捷经营管理 373.5 巧借多维外力 强化生态协作 39第四章:京东云 414.1 关于京东金融云 414.2金融科技助力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案例 44关于 IDC 51迈入数字化时代后,金融行业的环境在发生重大的
9、变化,肩负服务乡村、基层社区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任的区域性银行其自身的发展正在迎来更加复杂的内外挑战,区域性银行亟待重新突围,重塑自我,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1 多层外压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1)新 商业银行法 出台,经营范围受限近年来,部分区域性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跨区域引流拓客,扩展业务边界。这种模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区域性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区域性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高、资本实力较弱,跨区域展业存在风险隐患。出于审慎监管原则,新 商业银行法 规定区域性银行不能跨区域展业,这也意味着,部分区域性银行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受到制约。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规范金融市场的
10、决心,同时也对缺乏核心竞争力、业务定位不清晰、风险较高和资本不够充足等问题的区域性银行未来发展指明了健康的方向:回归本源,专注本地发展。对区域银行而言,规模化盲目快速扩张将无法可持续发展,瞄准精细化、差异化需求,深耕本地市场,服务本地经济才是新的课题。2)大行业务下沉,差异化破局出路变窄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项优势,业务步伐较快。尤其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的要求后,大行利用其资金成本较低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调度资源抢占市场,发力普惠金融业务,对区域性银行的业务冲击较大。大行新增贷款除了支持重大项目、政策性项目、大型企业外,也加
11、大了在小微信贷、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大行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化服务对优质的本地小微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区域性银行现有的小微企业相关业务产生了显著冲击。以2021年上半年中、农、工、建、交、邮储六大行普惠小微信贷业务为例,贷款余额增速在11%-41%之间,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增速均超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速30%的目标。此外,全国性银行还通过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构建各种覆盖全国的线上金融场景,打破了地理条件限制,进一步“穿透”市场,直接给区域性银行多年耕耘的本地零售业务带来压力。如何应对大行在业务下沉过程中的技术及资金成本优势,通过区域银行多年来对于本地区位特点及文化、客群特征
12、的理解并基于已有产品及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是区域银行践行“聚焦主业”,为当地群众带来优质金融服务,激活区域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课题。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长空间有限随着利率市场化平稳而有序地推进,息差逐渐收窄,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压力逐渐增大,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较高的区域性银行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定价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拓展业务领域及丰富客户结构进行综合化业务转型,通过对本地市场、行业及客户上的深入分析,以新兴科技为手段提升金融产品的研发效率、服务能力及定价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区域性银行进一步数字化转型面临的
13、重要任务。4)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业务发力受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禀赋的不同,使得银行数字化也存在极大的地域性差别,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不同地域的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区域银行服务本地客户多年,通过多年基础及中间业务的开展已形成对客户行为数据一定程度的历史积累,为确保对存量客户的粘性及潜在增量客户的精准触达,必须依托当地整体数字化成熟度,以数字化手段为当地客户打造与其消费和经营行为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业务边界实现业务增长。本地化发展的监管政策和“大行下沉”的行业环境给区域性银行带来了挑战,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也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空间:积极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缓解外部经营
14、环境的压力,借助数字化转型,深度挖掘本地客户、精耕细作,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发挥本地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适时的转型将改变区域性银行的运营模式,为其迎接外部环境挑战、深耕本地和业务的全方位发展带来新机遇。虽然区域性银行在乡村振兴和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方面意义非凡,然而需要看到的是,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从银行主导的标准化的金融服务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将金融服务作为基础载体,围绕客户相关场景,聚焦体验和价值的综合服务能力转变。金融机构只有以敏捷的组织能力,坚实的技术底座,才能更快地响应来自市场端的需求,围绕客户进行深度经营,提供千人千面、一人千面的金融服务才能制胜数字
15、新金融时代。银行的数字化程度也成为检验银行能否有能力服务好客户的、服务小微企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炼金石。数字化转型是区域性银行破局的关键。区域性银行的转型既是乡村振兴大战略之下,金融行业如何服务好本地经济的深度思考,是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服务综合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区域性银行自身再定位、经营业务的基本要求。观点1: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乡村振兴、扶助小微等使命重大。区域性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区域经济的关键力量,在推动乡村振兴,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存在重要价值。而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将更利于其为农户、小微企业等群体提供更加精细、安全的金融
16、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区域性银行开展数字化转型已成共识,越来越多的区域性银行正在加速数字化能力建设。IDC数据显示,约7成的中国区域性银行都开始进行单点实验和局部推广数字化业务。观点2:区域性银行转型面临多重挑战,技术能力、组织协同等破局迫切。数量庞大的区域性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他们既缺乏全国性银行的先进技术、丰富数据、专业化人才等优势,又在自身内部的协同与管理、IT架构的互通、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方面有待提高。同时,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区域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区域性银行也在此过程中亟需摸索独特的突围之路。观点3:找客户、夯底盘、变组织、定场景、借外力
17、是区域银行突围要点。区域性银行肩负乡村振兴和扶助小微企业发展的使命,但对外经营地域受限、对内基础薄弱、资金和IT投入有限、人才不足,再加上有限的内外部协作,想要在数字经济时代脱颖而出,区域性银行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收缩聚焦的客户范围、夯实IT技术设施、积极围绕本地客户所需的金融场景,借助生态相关方的力量经营好客户和业务,适当地对其组织架构、人才培养、业务渠道进行数字化的变革。观点4:以“云”为中心的数字化基础架构逐渐成为区域性银行转型支柱。数字化基础架构是打造未来企业的基石,是面向多云架构、承载新兴技术应用的平台。以云为中心的数字化基础架构在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使用云
18、工具和方法进行开发,利用云的属性通过软件定义一切,以无处不在的部署实现资产使用模式和服务消费模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助力区域性银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京东云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具有符合未来需求的云架构、云原生、云服务等底层能力,在助力区域银行开展业务创新、场景拓展、产融结合、智能风控、以及全场景营销与运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迈入数字化时代后,金融行业的环境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肩负服务乡村、基层社区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任的区域性银行其自身的发展正在迎来更加复杂的内外挑战,区域性银行亟待重新突围,重塑自我,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1 多层外压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
19、行1)新 商业银行法 出台,经营范围受限近年来,部分区域性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跨区域引流拓客,扩展业务边界。这种模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区域性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区域性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高、资本实力较弱,跨区域展业存在风险隐患。出于审慎监管原则,新 商业银行法 规定区域性银行不能跨区域展业,这也意味着,部分区域性银行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受到制约。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规范金融市场的决心,同时也对缺乏核心竞争力、业务定位不清晰、风险较高和资本不够充足等问题的区域性银行未来发展指明了健康的方向:回归本源,专注本地发展。对区域银行而言,规模化盲目快速扩张将无法可持续发展,瞄准精细化、差异
20、化需求,深耕本地市场,服务本地经济才是新的课题。2)大行业务下沉,差异化破局出路变窄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项优势,业务步伐较快。尤其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的要求后,大行利用其资金成本较低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调度资源抢占市场,发力普惠金融业务,对区域性银行的业务冲击较大。大行新增贷款除了支持重大项目、政策性项目、大型企业外,也加大了在小微信贷、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大行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化服务对优质的本地小微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区域性银行现有的小微企业相关业务产生了显著冲击。以2021年上半年中、农、工、建、交、邮储六大
21、行普惠小微信贷业务为例,贷款余额增速在11%-41%之间,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增速均超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速30%的目标。此外,全国性银行还通过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构建各种覆盖全国的线上金融场景,打破了地理条件限制,进一步“穿透”市场,直接给区域性银行多年耕耘的本地零售业务带来压力。如何应对大行在业务下沉过程中的技术及资金成本优势,通过区域银行多年来对于本地区位特点及文化、客群特征的理解并基于已有产品及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是区域银行践行“聚焦主业”,为当地群众带来优质金融服务,激活区域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课题。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长空间有限随着利率市场化平稳而有序地推进,息差逐渐收窄
22、,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压力逐渐增大,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较高的区域性银行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定价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拓展业务领域及丰富客户结构进行综合化业务转型,通过对本地市场、行业及客户上的深入分析,以新兴科技为手段提升金融产品的研发效率、服务能力及定价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区域性银行进一步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要任务。4)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业务发力受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禀赋的不同,使得银行数字化也存在极大的地域性差别,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不同地域的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区域银行服务本地
23、客户多年,通过多年基础及中间业务的开展已形成对客户行为数据一定程度的历史积累,为确保对存量客户的粘性及潜在增量客户的精准触达,必须依托当地整体数字化成熟度,以数字化手段为当地客户打造与其消费和经营行为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业务边界实现业务增长。IDC观点01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步伐,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十年坚定不移的方向,也是实现建设数字中国这一目标的必然举措。数字经济将持续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IDC数字经济预测:到2022年,全球65%的GDP将由数字化推动,经济仍将走上数字化之路;而中国,
24、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超过70%。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时,数字化转型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在中国持续深入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根据IDC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调研显示,相比于2019年,2021年我国企业数字化的成熟度整体得到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数字化的程度进入到更高的阶段。制造、金融、医疗、教育、零售等行业的数字化程度稳步提升,同时媒体、娱乐、出行等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也在技术的支持下将数字化红利普惠至更多的人,在移动、5G、ARVR技术支撑下直播平台深入乡村,为农村建设、农业经营、农民生活注入了数字化能力,为国家提倡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政
25、策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数字化正在向更宽广的农村经济深入发展。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金融机构紧跟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力量,在发展数字经济、深化新技术应用与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突破方面作用不容小觑,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道以求创新突破:金融服务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之下突破了时空限制,使银行可以提供724小时在线化金融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银行网点和工作时间,真正实现了让客户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同时数字化技术也贯穿银行金融服务的全过程,从客户身份识别、画像,到产品创新、产品和服务申请、办理,以及风险控制及后续监测等等,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及精
26、准性。前言:数字化持续深入 建设数字中国 迈入数字化时代后,金融行业的环境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肩负服务乡村、基层社区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任的区域性银行其自身的发展正在迎来更加复杂的内外挑战,区域性银行亟待重新突围,重塑自我,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1 多层外压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1)新 商业银行法 出台,经营范围受限近年来,部分区域性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跨区域引流拓客,扩展业务边界。这种模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区域性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区域性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高、资本实力较弱,跨区域展业存在风险隐患。出于审慎监管原则,新 商业银行法 规定区域性银行不能跨区域展业,这也意味着,部分
27、区域性银行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受到制约。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规范金融市场的决心,同时也对缺乏核心竞争力、业务定位不清晰、风险较高和资本不够充足等问题的区域性银行未来发展指明了健康的方向:回归本源,专注本地发展。对区域银行而言,规模化盲目快速扩张将无法可持续发展,瞄准精细化、差异化需求,深耕本地市场,服务本地经济才是新的课题。2)大行业务下沉,差异化破局出路变窄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项优势,业务步伐较快。尤其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的要求后,大行利用其资金成本较低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调度资源抢占市场,发力普惠金融业务,
28、对区域性银行的业务冲击较大。大行新增贷款除了支持重大项目、政策性项目、大型企业外,也加大了在小微信贷、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大行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化服务对优质的本地小微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区域性银行现有的小微企业相关业务产生了显著冲击。以2021年上半年中、农、工、建、交、邮储六大行普惠小微信贷业务为例,贷款余额增速在11%-41%之间,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增速均超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速30%的目标。此外,全国性银行还通过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构建各种覆盖全国的线上金融场景,打破了地理条件限制,进一步“穿透”市场,直接给区域性银行多年耕耘的本地零售业务带来压力。如何应对大行在
29、业务下沉过程中的技术及资金成本优势,通过区域银行多年来对于本地区位特点及文化、客群特征的理解并基于已有产品及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是区域银行践行“聚焦主业”,为当地群众带来优质金融服务,激活区域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课题。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长空间有限随着利率市场化平稳而有序地推进,息差逐渐收窄,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压力逐渐增大,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较高的区域性银行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定价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拓展业务领域及丰富客户结构进行综合化业务转型,通过对本地市场、行业及客户上的深入分析,以新兴科技为手段提升金融产品的研发效率、服务能力及定价
30、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区域性银行进一步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要任务。4)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业务发力受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禀赋的不同,使得银行数字化也存在极大的地域性差别,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不同地域的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区域银行服务本地客户多年,通过多年基础及中间业务的开展已形成对客户行为数据一定程度的历史积累,为确保对存量客户的粘性及潜在增量客户的精准触达,必须依托当地整体数字化成熟度,以数字化手段为当地客户打造与其消费和经营行为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业务边界实现业务增长。本地化发展的监管政策和“大行下沉”的行业环境给区域性银行带来
31、了挑战,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也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空间:积极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缓解外部经营环境的压力,借助数字化转型,深度挖掘本地客户、精耕细作,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发挥本地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适时的转型将改变区域性银行的运营模式,为其迎接外部环境挑战、深耕本地和业务的全方位发展带来新机遇。虽然区域性银行在乡村振兴和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方面意义非凡,然而需要看到的是,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从银行主导的标准化的金融服务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将金融服务作为基础载体,围绕客户相关场景,聚焦体验和价值的综合服务能力转变。金融机构只有以敏捷的组织能力,坚实的技术底座,才能更快地响
32、应来自市场端的需求,围绕客户进行深度经营,提供千人千面、一人千面的金融服务才能制胜数字新金融时代。银行的数字化程度也成为检验银行能否有能力服务好客户的、服务小微企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炼金石。数字化转型是区域性银行破局的关键。区域性银行的转型既是乡村振兴大战略之下,金融行业如何服务好本地经济的深度思考,是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服务综合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区域性银行自身再定位、经营业务的基本要求。02近年来,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主体数量急剧增加,规模持续壮大,业务范围逐步扩展。其中由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区域性银行1,从信用社时代开始,植根基层,以满足基层小微企
33、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需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来源,在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和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全周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实现数字经济全国一盘棋的目标从金融服务供给机制优化、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纵深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支持。区域性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触点,是国家财政政策与农村农业发展政策协同配合的关键载体,也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共生协同发展的直接驱动力。第一章助力乡村、服务小微 区域性银行聚焦主责意义重大迈入数字化时代后,金融行业的环境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肩负服务乡村、基层社区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任的区域性银行其自身的发展正在
34、迎来更加复杂的内外挑战,区域性银行亟待重新突围,重塑自我,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1 多层外压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1)新 商业银行法 出台,经营范围受限近年来,部分区域性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跨区域引流拓客,扩展业务边界。这种模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区域性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区域性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高、资本实力较弱,跨区域展业存在风险隐患。出于审慎监管原则,新 商业银行法 规定区域性银行不能跨区域展业,这也意味着,部分区域性银行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受到制约。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规范金融市场的决心,同时也对缺乏核心竞争力、业务定位不清晰、风险较高和资本不够充足等问题的区域性银
35、行未来发展指明了健康的方向:回归本源,专注本地发展。对区域银行而言,规模化盲目快速扩张将无法可持续发展,瞄准精细化、差异化需求,深耕本地市场,服务本地经济才是新的课题。2)大行业务下沉,差异化破局出路变窄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项优势,业务步伐较快。尤其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的要求后,大行利用其资金成本较低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调度资源抢占市场,发力普惠金融业务,对区域性银行的业务冲击较大。大行新增贷款除了支持重大项目、政策性项目、大型企业外,也加大了在小微信贷、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大行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化服务对优质的本地小
36、微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区域性银行现有的小微企业相关业务产生了显著冲击。以2021年上半年中、农、工、建、交、邮储六大行普惠小微信贷业务为例,贷款余额增速在11%-41%之间,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增速均超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速30%的目标。此外,全国性银行还通过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构建各种覆盖全国的线上金融场景,打破了地理条件限制,进一步“穿透”市场,直接给区域性银行多年耕耘的本地零售业务带来压力。如何应对大行在业务下沉过程中的技术及资金成本优势,通过区域银行多年来对于本地区位特点及文化、客群特征的理解并基于已有产品及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是区域银行践行“聚焦主业”,为当地群众带来优
37、质金融服务,激活区域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课题。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长空间有限随着利率市场化平稳而有序地推进,息差逐渐收窄,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压力逐渐增大,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较高的区域性银行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定价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拓展业务领域及丰富客户结构进行综合化业务转型,通过对本地市场、行业及客户上的深入分析,以新兴科技为手段提升金融产品的研发效率、服务能力及定价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区域性银行进一步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要任务。4)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业务发力受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禀赋的不同,
38、使得银行数字化也存在极大的地域性差别,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不同地域的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区域银行服务本地客户多年,通过多年基础及中间业务的开展已形成对客户行为数据一定程度的历史积累,为确保对存量客户的粘性及潜在增量客户的精准触达,必须依托当地整体数字化成熟度,以数字化手段为当地客户打造与其消费和经营行为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业务边界实现业务增长。1.1 助力乡村振兴长久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2017年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续逐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规划等。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的重点工作之一,规划建议中提到应用
39、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普惠度,着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单列专章的形式作出部署安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中国银保监会2020年普惠金融部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4月末,我国涉农信贷投放稳步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75万亿,较年初增长5.2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45个百分点。2可见金融机构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1.中国的区域性银行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有城市商业银行130家、农村商业银行1
40、,569家。2.2020年4月份涉农贷款情况,来源: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03迈入数字化时代后,金融行业的环境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肩负服务乡村、基层社区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任的区域性银行其自身的发展正在迎来更加复杂的内外挑战,区域性银行亟待重新突围,重塑自我,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1 多层外压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1)新 商业银行法 出台,经营范围受限近年来,部分区域性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跨区域引流拓客,扩展业务边界。这种模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区域性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区域性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高、资本实力较弱,跨区域展业存在风险隐患。出于审慎监管原则,新 商业银行法 规定区域
41、性银行不能跨区域展业,这也意味着,部分区域性银行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受到制约。这一举措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规范金融市场的决心,同时也对缺乏核心竞争力、业务定位不清晰、风险较高和资本不够充足等问题的区域性银行未来发展指明了健康的方向:回归本源,专注本地发展。对区域银行而言,规模化盲目快速扩张将无法可持续发展,瞄准精细化、差异化需求,深耕本地市场,服务本地经济才是新的课题。2)大行业务下沉,差异化破局出路变窄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项优势,业务步伐较快。尤其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的要求后,大行利用其资金成本较低等优势,在全国范围
42、内调度资源抢占市场,发力普惠金融业务,对区域性银行的业务冲击较大。大行新增贷款除了支持重大项目、政策性项目、大型企业外,也加大了在小微信贷、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大行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化服务对优质的本地小微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区域性银行现有的小微企业相关业务产生了显著冲击。以2021年上半年中、农、工、建、交、邮储六大行普惠小微信贷业务为例,贷款余额增速在11%-41%之间,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增速均超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速30%的目标。此外,全国性银行还通过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构建各种覆盖全国的线上金融场景,打破了地理条件限制,进一步“穿透”市场,直接给区域性银行多年耕耘
43、的本地零售业务带来压力。如何应对大行在业务下沉过程中的技术及资金成本优势,通过区域银行多年来对于本地区位特点及文化、客群特征的理解并基于已有产品及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是区域银行践行“聚焦主业”,为当地群众带来优质金融服务,激活区域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课题。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长空间有限随着利率市场化平稳而有序地推进,息差逐渐收窄,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压力逐渐增大,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较高的区域性银行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定价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拓展业务领域及丰富客户结构进行综合化业务转型,通过对本地市场、行业及客户上的深入分析,以新兴科技为手段
44、提升金融产品的研发效率、服务能力及定价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区域性银行进一步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要任务。4)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业务发力受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禀赋的不同,使得银行数字化也存在极大的地域性差别,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不同地域的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区域银行服务本地客户多年,通过多年基础及中间业务的开展已形成对客户行为数据一定程度的历史积累,为确保对存量客户的粘性及潜在增量客户的精准触达,必须依托当地整体数字化成熟度,以数字化手段为当地客户打造与其消费和经营行为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业务边界实现业务增长。本地化发展的监管政策和
45、“大行下沉”的行业环境给区域性银行带来了挑战,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也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空间:积极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缓解外部经营环境的压力,借助数字化转型,深度挖掘本地客户、精耕细作,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发挥本地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适时的转型将改变区域性银行的运营模式,为其迎接外部环境挑战、深耕本地和业务的全方位发展带来新机遇。虽然区域性银行在乡村振兴和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方面意义非凡,然而需要看到的是,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从银行主导的标准化的金融服务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将金融服务作为基础载体,围绕客户相关场景,聚焦体验和价值的综合服务能力转变。金融机构只有以敏捷的
46、组织能力,坚实的技术底座,才能更快地响应来自市场端的需求,围绕客户进行深度经营,提供千人千面、一人千面的金融服务才能制胜数字新金融时代。银行的数字化程度也成为检验银行能否有能力服务好客户的、服务小微企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炼金石。数字化转型是区域性银行破局的关键。区域性银行的转型既是乡村振兴大战略之下,金融行业如何服务好本地经济的深度思考,是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服务综合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区域性银行自身再定位、经营业务的基本要求。来源:IDC依据网络整理分析,2021图1 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梳理2018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走目标任务201
47、7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18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21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乡村工作的重心要逐步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过渡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关于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的通知切实满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需求,支持脱贫人口发展生产稳定脱贫 2019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的意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2021十四五规划和2025远景目标纲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巩固
48、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大方向建设规划 2021实现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意见到2035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04区域性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在帮助中国农村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农村商业银行在本地多年耕耘,在物理网点和客户网络上具有一定优势,更为贴近乡村;同时与当地政府、企业具有较深的历史合作渊源,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在涉农信贷、普惠型涉农贷款等业务上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金融服务支持。就涉农金融服务来说,考虑到农业经营周
49、期和农户生产习惯,农商银行为三农客户提供了灵活的还款方式、简便的年审流程;通过大力优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移动发卡平台功能,较好地解决偏远山区农户的在金融服务方面“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为农户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帮助农户顺利脱贫,在贷款方面向扶贫倾斜,给困难农户发放扶贫贷款,为涉农企业的再生产、再发展提供资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部分体量较大的区域性银行与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业联络紧密,在农村地区增设实体网点,为乡村社区引入外部资源,成为本地经济循环中的关键枢纽,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为乡村的振兴发展贡献力量。区域性银行在乡村大有可为,可以在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优势的领域精耕细作,增加涉农信贷,培育壮
50、大具有特色农产品和品牌;可以对产业链长、带动脱贫人口多、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积极投放资源。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全社会层面的数字化演进,乡村的金融需求也将更为丰富和多元化,小规模农户、农村小商户和个人用户围绕生活场景的金融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区域性银行将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迈入数字化时代后,金融行业的环境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肩负服务乡村、基层社区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任的区域性银行其自身的发展正在迎来更加复杂的内外挑战,区域性银行亟待重新突围,重塑自我,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1 多层外压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1)新 商业银行法 出台,经营范围受限近年来,部分区域性银行通过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