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素质升级检测5.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831414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素质升级检测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素质升级检测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素质升级检测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素质升级检测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素质升级检测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课素养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由于它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打算的。B有些人把群众看成阿斗,反而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天才。C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D我阅读唐诗、宋词尚且有困难,诗经、楚辞就更看不懂了。【答案】D(A“由于”改为“由”;B“反而”多余,去掉;C“和”表并列,不合事理,应改为“或”。)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舌尖上的中国其次季再次引爆收视率,纵然该片有很多关于美食的介绍

2、,但探寻美食背后浓郁的中国味和人情味才是该片的匠心所在。B古典诗歌是最秀丽的文学形式,鉴赏古典诗歌是学习语言最简洁的途径,在英国,传统的语言教学也是重视古典诗歌的。C很多同学平常在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等问题上不以为意,他们认为考试时留意一下就可以了,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D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洗脸刷牙、整理床铺,为此,教官把他狠狠批判了一顿。【答案】C(A项“纵然”表假设,与句意不符。可以换为“当然”。B项“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此处应为“简捷”。D项“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技飞

3、速进展,全球化日益频繁,人们的交往日趋便捷,整个社会的变革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B近年来,高校招生多以“男神”“女神”为宣扬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种宣扬方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具有更好的宣扬效果,值得确定。C延长售票期的新举措有力的打击了“黄牛”,便利了铁路部门的统筹调配,加深了乘客的购票乘车体验,深受宽敞乘客所拥护。D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11月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期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连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进展。【答案】D(A项搭配不当。“全球化”与“频繁”搭配不当。B“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语序不当,应为“尽管有人质疑

4、这种方式”。C项“深受宽敞乘客所拥护”句式杂糅,可改为“深受宽敞乘客拥护”或“深为宽敞乘客所拥护”。)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宠爱“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颖好玩的课程。B“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争辩等项工作。C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进展史,你就会发觉,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D警察反复观看了两个目击者供应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觉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答案】C(A.“尤其更”重复赘余,去掉一个。B

5、.“执行工作”搭配不当,“工作”改为“任务”。D.“两个目击者供应的弹壳”歧义。所以选C。C.“规模、历史、经营理念”本身包含两面,与“能否”可以搭配。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定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力气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假如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毁灭大范围的雾霾。春季开头,我国中东部地区会渐渐毁灭轻雾天气。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渐渐加大,程度渐渐加剧;特殊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严峻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霾的组成成分格外简洁,

6、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峻的影响。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简洁向外集中,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峻。而人为因素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力气。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雾霾对大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

7、,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集中和多种疾病发生。使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集中,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空气污染严峻,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峻威逼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国家可以修改环境疼惜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确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进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削减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

8、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需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削减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削减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汽车废气是污染的一大主要缘由,而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如镧、铈、钡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三种污染物。其中铂、钯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镧具有对一氧化氮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一氧化氮还原为

9、氮气而抑制氨气的生成。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对环境疼惜与可持续进展的大力治理,信任雾霾天气终将成为历史,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5下列对于“雾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口密度超出常规,经济和社会活动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会导致雾霾。BPM 2.5排放假如超过大气循环力气和承载度而浓度积聚,加之其它影响,极易毁灭大范围雾霾。C我国中东部地区是雾霾的高发地,京津地区连续雾霾尤为严峻,而其他地区少有毁灭雾霾。D雾霾的范围渐渐加大,程度渐渐加剧,必定严峻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答案】C(“其他地区少有毁灭雾霾”,原文未说,属无中生有。)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10、是()A霾的组成成分简洁,包括几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有害健康的物质直径微小。B稳定的天气形势下,污染物不易向外集中,浅层积聚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峻。C人为因素导致雾霾的缘由较多,但相对来讲,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D雾霾天气产生,必定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集中和多种疾病发生。【答案】D(“必定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错误,第四段中为“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7依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然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那么,国家就应当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进展不受影响的首要条件下,尽量削减对化石燃料的使用。B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

11、本途径,修改相关环保法律,加大政府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C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削减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就确定能削减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D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各种化合物。各种物质的助剂,功效不同,但应当都能行之有效。【答案】C(“就确定能削减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等说法错误,第六段中为“削减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子贡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

12、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至齐,说田常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鲁弱吴强,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子贡曰:“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

13、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14、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释】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8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置齐而伐越置:支配B越王除道郊迎 除:清除C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 诚:果真D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兵:兵器【答案】A(置:放弃。)9子贡在游说各国君主时,总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道理外衣。下面都属于“道理外衣”的一组是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

15、者攻弱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ABCD【答案】C(这不是“道理”,而是应对“已加鲁”的方法。这是子贡叙述自己从前的做法。这只是叙事,而非“道理”。均为子贡游说各国君出兵的大道理。)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阴谋家田常想谋反,但又担忧高、国、鲍、晏四大权臣反对,于是预备发动对鲁国的战斗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子贡临危出访,辗转于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冲突,成功分化瓦解他们,保存了鲁国。B子贡靠着能言善辩,纵横捭阖,奔跑于众多诸侯国中,最终使这些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变

16、化最大的是吴国和越国,原先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原先濒临灭国的越国则崛起。C吴国以救鲁的名义入侵齐国,战胜齐国后,与晋国争霸,但最终未能如愿。吴军被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后,越国趁机突袭吴国,吴国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不行一世的吴王夫差也最终身死。D越王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放心前去攻打齐国,以使自己得到再次崛起的机会,除了派人给吴王送上贵重的珍宝,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自己情愿带上越国兵马助吴王一臂之力。【答案】D(“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无中生有)【参考译文】端木赐,卫国人,字子贡,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田常想在齐国作乱,却畏惧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调遣他们的兵力来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对

17、门下的弟子说:“鲁国是父母之邦,祖国如此危难,你们几个为何不挺身而出呢?”子贡恳求前去救鲁国,孔子答应了。子贡到了齐国,劝告田常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攻打强国,忧患在国外的攻打弱国。现在您的忧患在国内。鲁国弱小,吴国强大,不如攻打吴国。攻打吴国如不胜,百姓死在外国,朝廷内大臣势力空虚,这样,您上无强大的群臣相抗衡,下无百姓责怪,孤立君王制约齐国的就只有您了。”田常说:“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怎么办?”子贡说:“请让我前去见吴王,请他援救鲁国攻打齐国,您就率兵迎击他们。”子贡南下去见吴王,劝吴王说:“如今,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独自占据千辆兵车的鲁国,与吴国争强弱,我私自为大王的危急担忧。况且

18、援救鲁国,表面上是保存危亡的鲁国,实际上是围困强大的齐国。”吴王说:“我曾经与越国交战,越王苦炼自身,优养名士,有报复我的打算。您等我攻打了越国后再听从您的意见。”子贡说:“越国的实力没有超过鲁国,吴国的强大没有超过齐国,大王放下齐国而去攻打越国,那么齐国早已平定鲁国了。况且大王攻打弱小的越国而可怕强大的齐国,就不是英勇了。英勇的人不避危难,明智的人不会坐失良机。如今保存越国向诸侯表示自己的仁义,援救鲁国攻打齐国,给晋国施加威力,诸侯确定会竞相朝见吴国,称霸天下的大业就成了。大王假如的确厌恶越国,我恳求东去会见越王,让他出兵追随您,这实际上是使越国国内空虚,名义上追随诸侯来攻打齐国。”吴王大喜

19、,就派子贡出访越国。越王清除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贡说:“现在我已劝告吴王援救鲁国攻打齐国,他的本意想去却又怕越国。说等我攻破越国才行。像这样,攻破越国是确定的了。况且有报复人的志向而让人知道,这是担忧全的。”勾践听完叩头拜了两拜,于是就问子贡该怎么办才好,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狠残暴,子胥因直言进谏而被赐死,太宰伯嚭当权,只知听从君王的过失而保存自己的私利:这是残害国家的治理方法呀。现在大王若果真出兵挂念吴王来迎合他的心愿,用贵重的珍宝来博得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语言以表示对他的敬重,那么他就确定会攻打齐国了。假如这场战斗败了,就是大王的福气了。假如战胜了,必定兵临晋国,我恳求北上去见晋王,让他共同

20、攻打它,这样灭掉吴国是必定的了。”越王大喜,同意按他的意见行动。子贡回来向吴王汇报了状况,吴王大喜,就发动九郡的人马攻打齐国。子贡于是就离开吴国到晋国去,劝告晋君整治兵器、疗养士兵来等待吴军的到来,晋君同意了他的意见。子贡离开晋国回到鲁国。吴王果真与齐国的军队在艾陵开战,大败齐军,擒获了七个将军率领的士兵还不班师回国,果真调兵开赴晋国,与晋国人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国争强,晋国人攻打吴国军队,大败吴军。越王听到吴军战败的消息,就渡江攻击吴军。后来杀死了吴王夫差和太宰伯嚭。攻破吴国三年后,越国成为东方霸主。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21、(5分)_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5分)_【答案】这样,您上无强大的群臣相抗衡,下无百姓责难。让(越王)出兵相随,这实际上是使越国国内空虚,名义上是追随诸侯去讨伐(齐国)。(或:名义上是让诸侯追随您讨伐齐国)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画(宋)李唐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简洁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注李唐:擅长淡墨山水画,初时无人赏识,靠卖字画糊口,生活极艰辛。燕脂:即胭脂,妇女常用的红色化妆品。(1)本诗题为“题画”,可诗句内容却分为两层,试就此内容作简洁分析。(4分)答:_(2)诗中第三句的“时人”指哪类人?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4分

22、)答:_【答案】(1)本诗第一句是第一层,写画面内容;其次、三、四句是其次层,写自己的画画面清爽淡雅,是经过艰辛的精神劳动才制造出来的,但就是“不入时人眼”。在“时人”的眼中,只有那些浓墨重彩、象征大富大贵的牡丹画。(2)“时人”指那些醉心声色犬马、贪图荣华富贵而又缺乏审美力气的浅薄之人。本诗的意图就在讽喻这些人,诗的最终两句是反讽之语,表现了作者的愤懑和讽刺。13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屈原,名_,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大诗人,开创“骚体”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_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

23、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深厚的楚国地方颜色,故称“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_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凭谁问: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王勃滕王阁序)【答案】(1)平离骚楚辞浪漫风骚(2)一片神鸦社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7题。消逝的钟声史铁生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最终有一天奶奶领

24、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始终猜想那儿就是地的终点,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逝由于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吵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由于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憧憬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嘛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仰头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

25、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伴侣”我不听,一路哭。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有。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安静的树林,碎石小路曲折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观看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我跟着奶

26、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漂移,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观看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安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存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艳羡我的堂兄,艳羡全部那些孩子,艳羡那一刻的

27、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或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它在哪儿呀,奶奶?”“什么,你说什么?”“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

28、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漂移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终点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期地消逝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秀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

29、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全部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漂移。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渐渐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于家乡,我突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家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宽广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家乡。14下列对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篇用“张望”“始终猜想”等词,形象地写出年幼的“我”对未知世界的奇异与憧憬,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做了铺垫。B文章第段写“我”与奶奶的对话不仅真实地再现当年我对外面世界的奇异和渴望,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我

30、”幼年时的顽皮与固执。C第段画线句属于景物描写,通过“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终点”等语句,更加突出了钟声的洪亮。D“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奶奶的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后痴迷的情态。E作者借写“我”听到钟声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童年奇怪生活的回忆,更借这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书写自己对“家乡”的理解。【答案】BC(B项中“突出了我幼年时的顽皮与固执”错,C项中“突出了钟声的洪亮”错)15本文题目为“消逝的钟声”,作者为何要详写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_【答案】详写童年生活,交代出听到钟声的过程,突出幼时倾听“晚祈的钟声”

31、受到的震撼;为后文抒写自己在异地听到钟声的独特感受作了铺垫,更为真实地表现“我”对“童年”独有的感受;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内涵独有的理解。16依据文章,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1)在第段中作者写道:“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存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请简要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_(2)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_【答案】(1)“吹透”“钻进”两个词将听到的琴声和歌声幻化为触觉的风,形象地写出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和歌声后灵魂受到的震惊。(语意相近即可)(2)既写出了“我”不能再听到让我心灵震撼的钟

32、声的圆满,又呼应了标题“消逝的钟声”,为下文抒写自己在异地听到钟声的感受作铺垫。(语意相近即可)17作者在文章结尾写出了自己对家乡新的理解,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_【答案】参考示例:认同作者的观点。文中作者对家乡的理解是与自己童年生活的记忆亲热相关的,童年时“晚祈的钟声”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这是他童年中重要的心灵印记,是与家乡的记忆一起保藏的。当久逝的钟声在异地突然响起,童年的生活印记一下就涌现脑海,从而产生了对童年、家乡的怀念,进而产生了一种对家乡含义的新理解。六、(15分)18依据下列材料筛选信息,为“蚁族”下一个简洁明确的定义。(不超过60字)(

33、4分)蚁族是指一群受过高等训练的高校生,一毕业就仿佛失业一般;怀揣的幻想不知放置何方;在都市繁华的灯光下,早出晚归,渺茫无措地像蚂蚁一样生活着。缺乏社会保障、布满焦虑和挫折感、思想心情波动大,脆弱的心理让他们不愿将真实状况告知家人,不愿对外沟通,只愿呆在廉价拥挤的出租房里,用网络宣泄着心情。“蚁族”,是对“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夫、农夫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训练,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推销、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于2229之间

34、,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如蚂蚁般的“弱小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浩大群体。蚁族是指_。【答案】蚁族指的是那些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廉价拥挤的出租房里,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如蚂蚁般弱小的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19改写下面划横线部分的句式,使整个语段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字词)。(5分)承天寺清幽静谧,木棉花火红绚烂,这一切充盈着我的视野。这时,我知道,我回到了家乡泉州。_【答案】改为:当清幽静谧承天寺、火红绚烂木棉花充盈着我的视野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规律严密。每处

35、不超过15个字。(6分)_,不禁想起很多人醉心于宽广无边的大海,由于视觉上的宽敞往往让人的心如鹰一般飞行。但是真正满足之人却倾听溪水泠泠作响,由于是生命的悦动。由于从没听过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小泽征尔并不清楚阿炳在这首曲子中所寄予的哀伤,而听完这支曲子后的那一跪,既呈现出他对误会曲中思想的歉意,而带着这种虔诚的心去倾听,_。很多时候,我们应当做一个倾听者、倾听者,留一份永久的倾听就会给每一个人一个劝慰的怀抱。每当想起一个人的呼吸在耳边萦绕时,_,假如不懂倾听,即使四目相对,也是咫尺天际。【答案】倾听是一种做人的艺术更表明二泉映月强大的艺术魅力心跳便是灵魂的吟唱七、(60分)21以“新”为题目,

36、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写作指向】只要细心地观看生活,就会发觉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处于新的形态,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进展变化,日有新貌的自然景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创新进展的社会潮流这些新的事物,无一不给人新的启示,无一不给人新的感悟,描述其“新”,感悟其“新”,定能参透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借景抒情,借事抒怀,借物言志。当然也可以从历史上,去关注那些体现着“新”、蕴含着“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大事,以其为突破口,挖掘有关“新”的哲理,借这些历史文化素材,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悟。总之,只要关注自己的生活视野和书本视野中的“新”现象、“新”景象、“新”事物,体悟其中隐蔽

37、的道理,探求其中饱含的真善美,融入自己的情感,新颖华美、意蕴丰富的文字自会流淌于笔端,书就景“新”、意“新”、事“新”、情“新”的新颖文章。【佳作赏读】新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界上本无所谓新,敢于开拓另一片天地、新的领域,那就是新。题记人生一路走来,不宜从俗随众;人生一路走去,理应活出新意。借彩练让自己的心跳舞,收获自己新颖精彩的人生。遥想那漫漫的历史长河,一个个走出世俗,走出新天地的身影映入我的脑海。司马迁虽受宫刑之奇耻大辱,但并未从俗饮恨而辞世。他恨私心有所不尽,思垂空文以自见,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以自己的彩练舞自己的新舞,以自己的热血书就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

38、自己的心开拓新的人生。陶渊明虽是怀着“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壮志而来,但“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官场的现实并不是他心灵的归宿,但其并未折节屈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能认清自己性本爱丘山,最终挂印而去,隐身于山林之中,醉心于自己的一方天空,“采菊东篱下,闲适见南山”,于田园中寻得自己的一方新的心灵净土。李白虽幻想做官,但并未卑躬屈膝而从俗,他一任自己的本性,让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傲岸不屈,不隐本性,他怎能摧眉折腰以事权贵,最终他把自己交给了酒与明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以他那傲岸的灵魂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境界。苏轼才华

39、横溢、志向远大。好像天妒贤才,他在政治上连遭打击,家中又频遭厄运。但其并未沉沦,亦未退缩,却以一种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乐观入世。他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回首始终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其宦海沉浮后新的人生感悟。“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是其感于生命易逝,对人生态度的新的解读随缘自适。一个个令人敬慕的伟人从我的心中渐渐淡去,但他们在我的心中都留下了一个印记坚守自我,不宜随俗从众,开拓新的人生。【名师点评】这篇文章在审题立意方面能够做到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赐予“新”以具体的内涵新的人生境界。可谓独辟蹊径。在选材上,材料虽是老的素材,但作者能变换新的角度来运用,选取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几个历史文化名人,以他们在人生关键时刻不随世俗、开拓新的人生为切入点,恰当地运用材料表现题目,彰显主旨。在语言上,作者能化用诗人的诗句,增加文采,也丰富了语句意蕴,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总之,本文作为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独特新颖,素材运用角度较新,语言秀丽,富于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