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
1.(2021·海南高考)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毁灭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
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解析】 赤道板与细胞板要区分,赤道板是指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的平面,类似地球的赤道故名赤道板,细胞板是在赤道板位置上毁灭的细胞结构,故A项错误;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参与,故B项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不发生联会,减数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故C项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项错误。
【答案】 B
2.(2021·北京昌平区二模)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分化的细胞,丢失增殖力气
B.细胞增殖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供应
C.同一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核中遗传信息一般相同
D.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解析】 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失去了增殖的力气,但是有的细胞在特殊状况下能恢复增殖的力气;细胞增殖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供应;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间期时间最长。
【答案】 C
3.(2021·滨州高三一模)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命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
A.(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上升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B.(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
C.(3)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D.(4)图中①④的基本单位不相同,③约有20种
【解析】 (3)图中的细胞属于次级卵母细胞,这时的染色体数是2,说明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在正常状况下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至少是4,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数是8。
【答案】 C
4.(2021·朝阳区模拟)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
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别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析】 从图中简洁看出阴影部分为分裂期,无阴影部分为分裂间期。从乙→甲为分裂间期,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没发生变化,A错;从甲→乙为分裂期,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于分裂期的前期,B正确;乙→甲时期(间期),细胞中蛋白质进行合成、DNA进行复制,所以核糖体、线粒体活动旺盛,但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此时活动不旺盛,C错;从甲→乙时期,由于是有丝分裂过程,既无等位基因分别,也无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 B
5.(2021·东城区高三模拟)下列不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转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 A是基因突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有DNA复制;B是基因重组,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C是染色体结构变异,D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
【答案】 B
6.(2021·北大附中高三模拟)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其次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状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C.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解析】 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次级精母细胞已无同源染色体,即C1和C2染色体形态相同,无同源染色体;若精原细胞的核DNA为2N,则A1、A2、 B1、B2中的核DNA均为2N,经减Ⅱ后核DNA再次减半, C1、C2中的核DNA均为N;染色体组数的关系为A1=A2=B1+B2=C1+C2。
【答案】 B
7.(2021·阜阳一中模拟)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A.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缘由只能是基因突变
B. 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最多可形成四个染色体组
C. 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
D. 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特殊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
【解析】 图一中①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③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⑤为联会后的初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缘由也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最多可形成2个染色体组;①④⑤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均为1∶2,应处于图二的CD段;特殊配子Aab的产生应发生于减一的后期,含A、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别,应处于图二CD段。
【答案】 C
8.(2021·日照高三二模)下列是某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若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的时期是( )
【解析】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结合图像知C代表的细胞应处于前期。
【答案】 C
9.(2021·临沂高三二模)下面为某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卵细胞形成的一个完整细胞周期
B.图中B时期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C.在光镜下可观看到E→F的连续变化过程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存在①→②的变化
【解析】 卵细胞形成后不再进行细胞分裂,而细胞周期对应于连续分裂的体细胞;图中B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光镜下观看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盐酸解离后细胞为死细胞,不会看到E→F的连续变化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都进行DNA复制,复制后的每一条染色体包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即存在①→②的变化。
【答案】 D
10.(2021·宁波高三二模)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高等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图(仅示意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状况下,该细胞同时含有A、B基因的染色体数为2条
B.若图示为癌细胞,则该细胞不具有基因组成的完整性
C.该图示可表示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效应B淋巴细胞
D.该图示细胞可以表示为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 此图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像中与含A、B基因的染色体对应的染色体中含有相同的基因;癌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基因组成是完整的;效应B淋巴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答案】 A
11.(2021·广州调研一模改编)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下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 (示部分染色体)示意图,推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B.乙图所示细胞分裂确定是减数分裂
C.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4条
D.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解析】 甲图所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会形成基因型为AD的其次极体;乙图可为雄蜂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甲中染色单体为8条,乙中无染色体单体。
【答案】 D
12.在“观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试验中,三位试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试验人员
操作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甲
根尖1~3 mm处
-
+
+
+
乙
根尖1~3 mm处
+
-
+
+
丙
根尖5~7 mm处
+
+
+
+
则甲、乙、丙观看到的试验现象分别是( )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解析】 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没有解离时,细胞会重叠在一起。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着色,没有漂洗时,着色比较浅。丙组取材部位不合适,该部位细胞基本不进行分裂,观看不到染色体。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21·南京四校联考)图1中甲~戊是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为某一细胞中DNA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若这些细胞取自同一生物,图1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_______,图2所示细胞分裂的各段中含有染色单体的区段有________(依据虚线字母填写)。
(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1中丁所示细胞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发觉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图示细胞中的________细胞,若要通过该动物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通常选用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供应的细胞。该细胞应处于图2中的________段才具有受精力气(依据虚线字母填写)。
(4)若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全过程,细胞在BC段发生了显性突变,则该突变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给下一代。
(5)图2为细胞中DNA变化的过程示意图,请用箭头将图1中的细胞按挨次进行连接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若甲~戊取自同一生物,则该生物含有4条染色体,甲、丙所示为有丝分裂,乙、丁、戊所示为减数分裂,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乙、丙、丁、戊;图2中BE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含有染色单体,HL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和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含有染色单体。(2)丁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不存在等位基因,该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3)孟德尔的分别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图乙;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通常选用测交,依据胚胎工程学问,处于KL段的次级卵母细胞才有受精力气。(4)图2若表示一个细胞分裂的全过程,则该细胞为有丝分裂形成性原细胞,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BC段发生了显性突变,则配子中可能含有该突变的基因,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5)依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推断,图1中细胞挨次为丙→甲→戊→乙→丁。
【答案】 (1)乙、丙、丁、戊 BE、HL
(2)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
(3)乙 KL
(4)能
(5)丙→甲→戊→乙→丁
14.(2021·潍坊高三期末)某果蝇的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观看该果蝇的某器官装片时发觉了如乙、丙图所示的细胞。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乙 甲 丙
(1)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其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
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甲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4)与甲→乙过程相比,甲→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
(5)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位于X染色体上,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若后代毁灭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个体,则是由于亲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在进行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毁灭特殊。
【解析】 (1)丙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可以推断丙细胞是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可以是aBXW或aBXw或abXW或abXw。(2)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8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3)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进入分裂期DNA含量加倍,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4)甲→乙是有丝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丙是减数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5)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W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WXw,后代的白眼基因来自雌果蝇,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XwXwY,是雌果蝇在减数其次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卵细胞内的结果。
【答案】 (1)次级卵母细胞 aBXW或aBXw或abXW或abXw
(2)8 0
(3)如图所示
(4)基因重组
(5)雌 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