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年高考化学单元评估检测(一)(广西专供).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28825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单元评估检测(一)(广西专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高考化学单元评估检测(一)(广西专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一) 第一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B.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C.用铝土矿冶炼金属铝 D.用油脂制肥皂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中和热:NaOH(l)+1/2H2SO4(l)1/2Na2SO4(l)+H2O(l);ΔH=-57.3 kJ·mol-1 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 kJ·mol-1 C.2CO(g)+O2(g)2CO2(g);ΔH=-566 kJ D.常温常压下,1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 kJ热量,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g)2H2(g)+O2(g);ΔH=+484 kJ·mol-1 3.(2021·昆明模拟)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u2+比Fe3+氧化性弱,所以Cu比Fe还原性强 B.原子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C.强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确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浓硝酸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NO2中N的化合价为+4,而稀硝酸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NO中N的化合价为+2,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氧化性强 4.(2021·贺州模拟)已知:101 kPa时1 mol辛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 518 kJ;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①2C8H18(l)+25O2(g)16CO2(g)+18H2O(g);ΔH=-11 036 kJ·mol-1 ②2C8H18(l)+25O2(g)16CO2(g)+18H2O(l);ΔH=-11 036 kJ·mol-1 ③H++OH-H2O;ΔH=-57.3 kJ·mol-1 ④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ΔH=-114.6 kJ·mol-1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只有② 5.(2021·嘉兴模拟)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 是(  ) A.澄清透亮的溶液中:Cu2+、Fe3+、N、I- B.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Ba2+、C、S C.含有大量C的溶液中:N、Na+、S、Cl- D.c(Al3+)=0.1 mol·L-1的溶液中:Na+、Cl-、HC、S 6.(2021·天水模拟)有Fe2+、N、Fe3+、N、H2O和H+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还原产物为N C.若有1 mol N参与还原反应,转移8 mol e- D.该反应中H2O是反应物之一 7.(2021·山东试验中学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2H2O4OH-+O2↑ B.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2OH-+SO2S+H2O C.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4H++NAg++NO↑+2H2O D.将2 mol·L-1AlCl3溶液和7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7OH- Al(OH)3↓+Al+2H2O 8.(力气挑战题)(2021·遵义模拟)R2在确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若反应中R2变为R,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  ) A.1    B.2    C.3    D.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9.(12分)(2021·东莞模拟)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 试写出有水参与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其中水为    剂。 (3)氯化铵常用于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4CuO+2NH4Cl3Cu+CuCl2+N2↑+4H2O。 ①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②反应中若产生0.2 mol的气体,则有    mol的电子转移。 10.(12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N、Mg2+、Ba2+、Al3+、I-、N、C、S、Al,取该溶液进行以下试验: (1)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酸性,可以排解    的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可以排解    的存在。 (3)另取出部分溶液渐渐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渐渐变为碱性,反应过程中均无沉淀产生,则又可排解    的存在。 (4)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的存在,又可以排解    的存在。 (5)依据上述试验事实可以确定,该溶液中确定存在的离子是        ,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11.(14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争辩热点。 已知:CH4(g)+H2O(g)CO(g)+3H2(g);ΔH=206.2 kJ·mol-1 CH4(g)+CO2(g)2CO(g)+2H2(g);ΔH=247.4 kJ·mol-1 2H2S(g)2H2(g)+S2(g);ΔH=169.8 kJ·mol-1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确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  ; 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14分)(力气挑战题)已知:还原性HS>I-,氧化性I>I2。 (1)在NaI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发生下列反应。配平反应方程式: □NaIO3+□NaHSO3□I2+□Na2SO4+□H2SO4+□H2O (2)在NaIO3溶液中滴加过量NaHSO3溶液,反应完全后,推想反应后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为  (填化学式)。在含5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IO3溶液。加入NaIO3的物质的量和析出I2单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写出反应过程中与AB段曲线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常温下,氮的一种含氧酸的浓溶液可以用铁制容器运输,该稀酸也能氧化HS,离子方程式是  。 (4)硝酸工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究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 160 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前后确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A中的氯元素,B中的氮元素和氢元素,C中的铝元素,都发生了价态的变化,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中的反应是油脂的水解反应。 2.【解析】选D。A项,NaOH、H2SO4、Na2SO4溶液状态应当标注为“aq”,A项错误;B项,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并不能完全转化,B项错误;C项,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C项错误;D项,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则水分解必为吸热反应,D项正确。 3.【解析】选B。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Fe比Cu更易失去电子,故还原性Fe比Cu强,A错;原子越易得到电子,其对应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即还原性越弱,B正确;强氧化剂不愿定和强还原剂发生反应,如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不能和强还原性的SO2反应,C错;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力气,越易得电子则氧化性越强,铜与浓硝酸反应更简洁、更猛烈,即浓硝酸更易得电子,氧化性更强,D错。 4.【解析】选C。推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要留意状态、ΔH单位、符号以及数值是否与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①错在水的状态,应为液态;③错在没有标出是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正确的为H+(aq)+OH-(aq)H2O(l);ΔH= -57.3 kJ·mol-1。 5.【解析】选C。A项,Fe3+和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但是Ba2+和C、S因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Al3+与HC因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大量共存。 6.【解析】选D。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以得出Fe2++N+H+——Fe3++N+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应有8Fe2++1N+H+——8Fe3++1N+H2O,再依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推出:8Fe2++N+10H+8Fe3++N+3H2O,可知D错误。 7.【解析】选D。A项,Na2O2不能拆写成离子,正确的应为2Na2O2+2H2O4Na++4OH-+ O2↑;B项,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应生成HS,正确的应为OH-+SO2HS;C项,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Ag+4H++N3Ag++NO↑+2H2O;D项,由于Al(OH)3能和NaOH溶液反应而溶解,应留意反应物量的关系,正确。 【误区警示】解答该题易错选C,缘由是忽视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只留意原子守恒。 8.【解析】选B。设R2中R的化合价为x 则还原剂 化合价上升5 氧化剂2 化合价降低(x-6)×2 依据转移电子守恒可得5×(x-6)×2=5×2 x=+7,依据化合价规章知R2中n=2。 9.【解析】(1)煤的形成、太阳能电池工作、陶器烧制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简洁机械织布为物理变化。 (2)由图可知,反应类型Ⅳ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当是置换反应,有水参与的置换反应有很多,如C+H2OCO+H2、2Na+2H2O2NaOH+H2↑等,上述两个反应中水均为氧化剂。 (3)①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上升被氧化,NH4Cl为还原剂,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uO为氧化剂。 ②反应中若产生0.2 mol N2,有1.2 mol的电子转移。 答案:(1)C (2)C+H2OCO+H2 氧化(答案合理即可) (3)①氮 CuO ②1.2 10.【解析】(1)溶液呈酸性,C、Al均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2)依据试验现象说明含有I-,而I-具有强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不能与N共存,即原溶液中不存在N。(3)依据现象可以确定原溶液中不含Mg2+和Al3+,由于若存在这两种离子时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有沉淀产生。(4)依据试验现象说明确定存在Ba2+,而S与Ba2+不能大量共存,故确定不含S。(5)综合上述结论可知H+、I-、Ba2+确定存在,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 答案:(1)C、Al (2)N(3)Mg2+、Al3+ (4)Ba2+ S (5)H+、I-、Ba2+ N 11.【解析】(1)将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乘以2后减去其次个热化学方程式即可; (2)留意硫化氢分解吸热,硫化氢燃烧放热,所以燃烧硫化氢是为了供应热量,书写方程式时,反应物为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所以生成物为硫和水。 答案:(1)CH4(g)+2H2O(g)CO2(g)+4H2(g);ΔH=165.0 kJ·mol-1 (2)为硫化氢热分解反应供应热量 2H2S+SO22H2O+3S (或4H2S+2SO24H2O+3S2) 1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特殊留意以下2点: (1)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依据所给微粒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推断反应是否能发生以及反应的产物。 【解析】(1)据电子得失守恒,配平后各物质化学计量数分别为4、10、2、7、3、2。 (2)由于还原性HS>I-,所以在NaIO3溶液中滴加过量NaHSO3溶液,反应完全后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为NaI。由图可知,AB段加入NaIO3的物质的量和析出I2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NaI和NaIO3按5∶1反应,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5I-+6H+3I2+3H2O。 (3)氮的一种含氧酸的浓溶液可以用铁制容器运输,则该酸为硝酸,稀硝酸与H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S+2N3S+2NO↑+H2O+H+。 (4)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 kJ·mol-1 ①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 160 kJ·mol-1 ② (①+②)÷2得 CH4(g)+2NO2(g)CO2(g)+2H2O(g)+N2(g);ΔH=-867 kJ·mol-1 答案:(1)4 10 2 7 3 2 (2)NaI I+5I-+6H+3I2+3H2O (3)3HS+2N3S+2NO↑+H2O+H+ (4)CH4(g)+2NO2(g)CO2(g)+2H2O(g)+N2(g);ΔH=-867 kJ·mol-1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