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标2021年高二生物暑假作业7《选修1综合1》-.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26666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1年高二生物暑假作业7《选修1综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1年高二生物暑假作业7《选修1综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1年高二生物暑假作业7《选修1综合1》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0x3=60) 1.影响植物组织培育成功的因素,不包括 A.植物种类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C.植物材料的年龄 D.环境条件 2.下列关于微生物培育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只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稀释平板统计并计算平均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每次换方向划线时都需对接种环灭菌 C.依据菌落数统计培育液中活菌数往往比实际活菌数少,缘由是有可能2个或多个细菌形成一个菌落 D.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刚果红培育基要求只含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3.下列有关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 B.各种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不同颜色的斑块也是菌落 C.噬菌体能使固体培育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亮      D.细菌和真菌在培育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4.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       B. 培育基属于液态的合成培育基 C. 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     D. 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5.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育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确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A.(4)(5)(7)(8) B.(1)(4)(5)(6) C.(1)(2)(3) (6) D.(1)(4)(5)(7) 6.下列有关发酵食品加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应对葡萄进行反复冲洗以避开杂质的影响 B.制作果醋时应避开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 C.制作腐乳时应适量加盐以避开豆腐变质、变软 D.制作酸奶时应保证有氧环境以避开变质 7.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把握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把握在30 ˚C,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把握在20˚C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8.与析出DNA黏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缓缓滴加蒸馏水,降低DNA的溶解度 B.操作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的完整 C.加蒸馏水可以同时降低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 D.当丝状黏稠物不再增加时,NaCl溶液的浓度可认为是0.14mol/L。 9.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在凝胶色谱法分别蛋白质中的分别度的是(  ) A.层析柱高 B.层析柱的直径 C.缓冲溶液 D.样品的分布 10.大肠杆菌某个品系能够合成干扰素,一制药厂引进该品系菌株后对其培育争辩。在特定的培育基中,接入少量菌种后,每3个小时测定一次菌体密度和培育基的pH,并作记录。但由于一时疏忽弄乱了记录的挨次。请依据下表的记录数据,推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品系大肠杆菌的培育成功是接受了基因工程的方法 B.可以通过培育基的pH由大到小调整记录挨次 C.样本pH为6.43,菌体密度为2.2×104是培育到21小时测量的结果 D.样本pH为6.37,菌体密度为2.0×104时,处于细菌生长的对数期 11.如图所示为面包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合成氨基酸A,应实行的最佳措施是 底物 中间产物 氨基酸A 氨基酸B 酶① 酶② 酶③ 抑制 都过量 A.转变面包霉的细胞膜通透性 B.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发酵 C.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D.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 12.如右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挨次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13.在果酒、果醋、腐乳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 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 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 14.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②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 ⑤ 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原油含有大量致癌的“多环芳烃”,分子结构格外稳定,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育基中形成分解圈。某小组以如何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为课题设计了有关试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筛选目的菌株的培育基其主要特点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 B.培育基配制完成之后需进行消毒处理 C.在选择培育基上形成的菌落,即为能分解多环芳烃的目的菌种 D.筛选出目的菌种,可用平板划线法在培育基上进行接种和计数 16.某学者欲争辩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育基筛选 B.接受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菌种 C.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用 D.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 17.(2009•江苏模拟)下列关于造成相关试验失败的缘由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 B.凝胶色谱法是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别蛋白质的方法 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造成洗涤效果差 18.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试验设计,其中不符合试验目的步骤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试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 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试验组,不做处理的落叶设为对比组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看腐烂状况 19.某细菌在完全养基上可正常生长,当缺乏某些养分物质(如氨基酸甲)时,毁灭停止生长的现象。现用紫外线对该细菌处理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细菌”直接死亡,“另一部分细菌”在只缺少氨基酸乙的培育基上不能正常生长。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该细菌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氨基酸甲和乙均为该细菌的必需氨基酸 C.“另一部分细菌”在只缺少氨基酸甲的培育基上能正常生长 D.向只缺乏氨基酸乙的培育基中添加氨基酸乙后,则“另一部分细菌”可能恢复正常生长 20.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颖猪血、菜花等动植物材料均可用于DNA的粗提取 B.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再吸水胀破 C.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而溶于2mol/L的NaCl溶液 D.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蓝色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4x10=40) 21.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试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 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育基成分如下表所示,试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育基中加入 指示剂,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为 ,pH上升,使指示剂变为红色。 (2)培育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育基属于 培育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育基中的 和 ,试验中需要振荡培育,缘由是 。 (4)如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育基的表面。 (5)关于如图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提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22.胡萝卜素可以预防白内障、有助于疼惜眼睛晶体的纤维部分,还可以促进眼内感光色素的生成,加强视力的形成;还可以预防夜盲症,加强眼睛变色的功能。请依据其提取过程及胡萝卜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胡萝卜素是 色结晶。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 作为溶剂,缘由是 。 (2)从胡萝卜素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 法。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 、 、过滤、浓缩。 (3)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 和 把握在确定范围,缘由是 。 23.(10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Ⅰ.现有磨浆机、烧杯、滴管、量筒、玻璃棒、漏斗、纱布、苹果、试管、蒸馏水、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确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下表是某小组利用上述材料进行的有关试验:(“/”表示不加), 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挨次 项目 烧杯 甲 乙 丙 丁 1 加入苹果泥 20ml 20ml 20ml 20ml 2 ① 2ml / 2ml 2ml 3 加入不同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盐酸溶液 2ml氢氧化钠溶液 4 水浴恒温,玻璃棒搅拌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表中①处的内容是 。 (2)比较烧杯甲、丙、丁的结果可知: 能影响酶的活性。 (3)若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应把 两个烧杯同时取出并过滤相同时间,观看并比较 。 Ⅱ.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是 法;一般状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 比;将提取 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如右图所,请据图回答。 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 ;乙代表的物质是 。 24.微生物的分别、培育和计数是现代生物工程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图为大肠杆菌分别和 培育过程中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过程中对培育基、培育皿、试验操作者的双手所接受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 。 (2)培育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育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育基应接受的检测方法是 。 (3)图示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育基的表面。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的缘由是 。 (4)关于图示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提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5)若要培育具有耐高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制备选择培育基时在基本培育的基础上,留意 和 ,其目的是 。 参考答案 1.B 【解析】影响植物组织培育成功的因素有植物种类、植物材料的年龄、环境条件等,不同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所以B选项正确。 2.D 【解析】 试题分析:为了保证结果精确,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稀释平板统计并计算平均数,A正确。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每次换方向划线时都需对接种环灭菌,B正确。由于有可能2个或多个细菌形成一个菌落,依据菌落数统计培育液中活菌数往往比实际活菌数少,C正确。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刚果红培育基要求加入纤维素粉做碳源,纤维素不是唯一碳源,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培育和利用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独立完成生物试验,理解试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把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试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力气。 3.A 【解析】 试题分析:菌落(colony)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育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确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故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菌落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力气。 4.D 【解析】 试题分析: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发酵生产中所用的培育基应当属于自然培育基;发酵过程中搅拌速度与培育液中的溶氧量以及菌体与培育液的接触面积有关;谷氨酸发酵的产物可以用离子交换法提取。故D为正确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育 点评:需要考生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微生物类型,以及发酵条件的把握有明确的理解。 5.B 【解析】用四倍体的花药离体培育的植株是单倍体,但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含有同源染色体,也可以形成可育的配子,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学问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力气 6.C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果酒的自然发酵,冲洗不要反复进行,以免使酵母菌数量削减,发酵周期加长,产生的果酒中酒精含量下降.制备果醋时将温度严格把握在30~35℃,并留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制备腐乳用盐腌制的目的:①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开豆腐块腐败变质;②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③有调味作用. 解:A、酵技术制葡萄酒所需的酵母菌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不能进行反复冲洗,A错误; B、作果醋时,用的是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应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B错误; C、制作腐乳时应适量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C正确; D、酸奶时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育应用的学问,属识记内容,相对简洁,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同学作答一般不会毁灭太多错误. 7.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果酒制作的过程中,酵母菌在初期进行的有氧呼吸以及在发酵过程中都会产生CO2,所以果汁不能装满发酵瓶,需留1/3的空间,A项错误;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会导致装置中气压过大,所以,每隔12 h左右拧松瓶盖一次,放出CO2,若打开瓶盖会使氧气进入,抑制酵母菌发酵,B项错误;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把握在18~25 ˚C,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把握在30~35 ˚C,C项错误;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力气。 8.C 【解析】 试题分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时,操作时缓缓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蒸馏水,可降低DNA的溶解度,A正确;操作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的完整,B正确;加蒸馏水可以降低DNA的溶解度但不能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C错误;当丝状黏稠物不再增加时,NaCl溶液的浓度可认为是0.14mol/L,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网络的力气。 9.B 【解析】 试题分析: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利用凝胶珠这间的孔隙。大分子蛋白进不去那些孔隙,只会从凝胶珠之间快速通过,优先出柱,而小分子蛋白会进入凝胶珠这间的孔隙,从而延长留柱时间,延后出柱,。因此,只有蛋白质从上到下的流淌速率才会影响到分别度,水平集中不会影响分别度,所以, 层析柱高会影响分别度,而层析柱直径无影响。 缓冲溶液会影响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也就是蛋白质的直径大小,因此会影响分别度。样品的分布也会,由于分子量过于接近的蛋白混合样品,分别度确定比较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在凝胶色谱法分别蛋白质中的分别度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学问把握状况。 10. D 【解析】 干扰素是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大肠杆菌原本不能产生干扰素,必需导入干扰素基因制成工程菌,才能生产干扰素。在培育大肠杆菌过程中,由于不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CO2越来越多,培育液pH越来越低。故依据pH由大到小可确定取样的先后挨次为(按菌体密度排序):0.037→0.05→0.17→1.6→1.8×102→4.9×103→2.1×104→2.2×104→2.0×104→1.4×103。由此可知,D项所述样本为细菌生长的稳定期。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符合题意的是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所以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培育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并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12.D 【解析】 试题分析:进行平板划线操作之前,用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故A错误;平板划线操作应在火焰旁进行,不能在火焰上进行,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5区域是第一区域,不行能在5区域获得所需要的菌落,在最终一区域即1区域才有可能得到所需菌落,C错误;在1、2、3、4区域中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区域的末端,5区域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1区域划线后进行灼烧灭菌是防止污染环境及操作者,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平板划线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力气。 13.B 【解析】 试题分析:制作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腐乳使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发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和熟记相关基础学问的力气。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果胶酶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分解植物细胞壁,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果胶酶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力气。 15.AC 【解析】 试题分析:为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其培育基应当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A项正确;培育基配制完成之后需进行灭菌处理,B项错误;在选择培育基上,只有能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这一碳源的菌种才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即为能分解多环芳烃的目的菌种,C项正确;筛选出目的菌种,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育基上进行接种和计数,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育与应用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网络结构的力气。 16.C 【解析】 试题分析:筛选目的菌应从其相适应的环境中去筛选,故应在以是由为唯一的碳源的培育基上筛选,故A正确。可以接受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得到菌种,故B正确。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算,而平板划线法不行以用于计数,故C错误。称取和稀释土壤时为了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染应在火焰旁进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别相关学问,意在考察考生对学问点的理解把握程度。 17.BCD 【解析】 试题分析:1、腐乳制备过程中酒能抑制杂菌的生长,而且使得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2、凝胶色谱法是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别蛋白质的有效方法.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在小球体内部有很多贯穿的通道,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简洁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别. 解:A、料酒加少了是变质的缘由,加得多只会影响腐乳的风味,A错误; B、凝胶色谱法是依据相对分子量的大小分别蛋白质的方法,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淌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淌慢,B正确; C、醋酸菌为好氧菌,最适温度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C正确; D、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则酶不能与污渍充分接触,造成洗涤效果差,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选修1教材中腐乳制备、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别、果酒和果醋制备、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等相关试验,意在考查同学的识记和理解力气,难度不大. 1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通过试验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先找出试验目的,然后依据试验目的设计试验,并结合选项描述分析推断. 解:A、分降落叶的微生物往往在含有落叶的土壤中分别较多,所以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试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A正确; B、由试验目的可知,试验分两组,一组试验组,一组对比组,所以要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B正确; C、应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对比组,不做处理的落叶设为试验组,C错误;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看腐烂状况,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学问点是试验设计的对比性原则,土壤中分降落叶的微生物的猎取,试验观看的指标,主要考查同学利用微生物培育的学问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力气和设计试验进行问题探究的力气. 19.D 【解析】 试题分析:细菌没有染色体结构,因此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故A错;依据题干可知,氨基酸甲是细菌必需的氨基酸,而氨基酸乙是紫外线照射后,存活下的细菌所必需的氨基酸,故B错;由于没有将“另一部分细菌”放到缺少氨基酸甲的培育基中,生长状况,故C错;依据题干“另一部分细菌”在只缺少氨基酸乙的培育基上不能正常生长,因此向只缺乏氨基酸乙的培育基中添加氨基酸乙后,则“另一部分细菌”可能恢复正常生长,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育,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力气。 20.C 【解析】 试题分析:猪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DNA,不能用于提取DNA,故A错误;用植物材料提取DNA时,通过研磨法破坏细胞壁,用洗涤剂瓦解细胞膜,故B错误;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但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故C正确;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沸水浴加热才能呈蓝色,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试验的有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学问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验,包括理解试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把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力气。 21.(共15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 (1)酚红(1分) 脲酶(1分) 氨 (1分)(2)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供应氧气(4)平板划线 (5)D 【解析】 试题分析:(1)要筛选能降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且加入酚红指示剂。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会将尿素分解为氨,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2)培育基中加入尿素并以此为唯一氮源,起到了选择作用,只有能利用尿素的细菌才能生存下来。 (3)题意中的目的菌氮源来自尿素,碳源来自葡萄糖。振荡培育主要是可以为目的菌供应氧气。 (4)图中有明显的划线和分区,所以是平板划线法。 (5)平板划线法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外焰灼烧灭菌,故A错误。划线操作须在酒精灯旁进行,故B错误。在3-5区域中都有可能得到所需菌落,故C错误。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接种前灭菌时为了防止外来杂菌,每次结束灭菌是为了杀死上次残留的细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别和培育相关学问,意在考察考生对学问点的识记理解把握程度。 22.( (1)橘黄 脂溶性有机溶剂 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每空1分) (2)萃取 干燥 萃取 (3)温度 时间 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的分解 【解析】 试题分析:(1)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脂溶性有机溶剂,由于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 (2)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是萃取,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过滤和浓缩。 (3)加热干燥时应严格把握温度和时间,由于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的分解。 考点:本题考查胡萝卜素提取相关学问,意在考察考生对学问点的识记把握程度。 23.(每空1分,共8分) I.(1)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 (2)pH值(酸碱度)或pH(酸碱度)是否 (3)甲与乙 果汁的体积与澄清度 II.萃取 反 A和D 其他色素和杂质 【解析】 试题分析:I。(1)依据供应试验材料应是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 (2)甲、丙和丁的自变量是酸碱度的不同,故是酸碱度影响酶的活性。 (3)甲和乙的自变量是否加入果胶酶,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就应去甲和乙进行比较,由于果胶酶能分解细胞壁提高果汁的清亮度,因此可以比较二者的清亮度。 II.(1)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反比,图中由于A和D没有其它色素带,因此A和D应是标准样品,乙是提取出的其它色素和杂质。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技术和试验设计相关学问,意在考察考生对学问点的理解把握和把握学问点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力气。 24.(1)高压蒸汽灭菌 干热灭菌 化学消毒 (2)将未接种的培育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看培育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2分) (3)平板划线 稀释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2分) (4)D(2分) (5)添加高浓度蔗糖(葡萄糖)  调低pH  供应高糖和酸性的筛选环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无菌操作技术有消毒和灭菌,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有灼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培育基及容器的灭菌。(2)略;(3)接种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平板法,本题是后者,反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育基的表面,可以实现对菌种的分别,在操作过程中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的缘由是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4)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主要是稀释作用;(5)选择培育基的考查,依据菌种的特殊性制定培育基,使其他菌群不能在此生长,达到选择的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别和培育,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