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 细胞增殖、分化、年轻和凋亡 本章测试1(苏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比为1∶2∶2时所处的分裂期应是(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
解析:三者数量之比为1∶2∶2,说明此时期存在染色单体。凡是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都满足1∶2∶2的关系,所以应是前、中期。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点评:此题解答必需精确 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种结构的数量变化规律。或者找准已知条件中的一个特殊突破口,如本题中的1∶2∶2这一信息,我们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比值上,而从中可以看出此时是有染色单体的时期问题,就会变得较简洁了。
2.一个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看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内平均有50个酵母菌,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培育基中4 h后将其稀释10倍,再放到相同条件中的显微镜下观看,发觉每单位面积内平均有80个酵母菌。则酵母菌分裂一次的平均时间是( )
A.1 h B.2 h C.4 h D.不能确定
解析:载玻片单位面积上有50个酵母菌,繁殖4 h后,稀释10倍后单位面积上有80个酵母菌,共繁殖了4代,每代所需时间是1 h。
答案:A
3.如右图表示细胞周期(图中的M表示分裂期,G1、
S和G2表示分裂间期,其中G1、G2表示RNA及蛋白
质合成期,S表示DNA合成期)。有人为确定DNA合
成期的时间长度,在处于连续分裂细胞中加入以3H标
记的R化合物,在下列化合物中最适合的是( )
A.腺嘌呤 B.胞嘧啶
C.鸟嘌呤 D.胸腺嘧啶
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是DNA的复制,要确定DNA合成期的时间长度,就需要和RNA合成的时间分开。构成DNA的碱基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构成RNA的碱基有腺嘌呤(A)、尿嘧啶(U)、胞嘧啶(C)、鸟嘌呤(G)。相比RNA,构成DNA的独特碱基是胸腺嘧啶(T),因此我们可用以3H标记的胸腺嘧啶(T),通过观看测量放射性含量在一个细胞内的变化状况来确定DNA合成时间的长短。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时,放射性开头增加,间期合成结束放射性达到最大,至经过分裂前、中、后、末期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答案:D
4.在某体细胞分裂前期开头时,设其染色体数为X,核DNA含量为Y。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分别是( )
A.X/2、Y/2 B.X、Y C.X/2、Y D.X、Y/2
解析:此题的解答要求正确理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变化规律及有丝分裂的意义。在分裂期开头时细胞分裂已经进入前期,DNA已经复制结束,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所以子细胞中的核DNA数目是前期细胞的一半;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后的染色体,由于着丝粒分裂使每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平均支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所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与亲代细胞相同,而核DNA含量是前期的一半。
答案:D
5.下列哪一项叙述,表明某高等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的ATP
C.中心体四周发出星射线
D.细胞中心高尔基体产生了大量的分泌囊泡
答案:C
6.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前期,因染色体的高度螺旋化而形成染色单体
C.分裂后期,因着丝粒的分裂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分裂末期,到达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又渐渐变成染色质形态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周期及不同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动态变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分裂前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可观看染色单体,故A对,B错。后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故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又渐渐变成染色质的状态,故C、D对。
答案:B
7.下图是某细胞进行增殖时可观看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①N期有8条染色体 ②L期后紧接着P期 ③P期与M期细胞内DNA数量相等 ④M期一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
解析:染色体条数以着丝粒个数计数,N期散乱为染色质,应为间期。L期为中期紧接着P(后)期。P期和M期均为DNA复制后的时期,均含有8个DNA分子且M期含有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
答案:C
8.使用显微镜观看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整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心;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看。正确的操作挨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答案:D
9.右图是某同学画的有丝分裂后期的动
物细胞图,图中共有几处明显的错误( )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解析:认真观看图形,并据有丝分裂后期特征得到答案是D。四处错误分别为①未画出中心体;②不应画出细胞板;③细胞膜应为均等分裂图像;④上下对应的染色体大小外形应相同。
答案:D
10.某动物细胞中有三对染色体,用光学显微镜观看该动物的细胞,可看到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如图是观看的结果,已知其中有两个细胞处于同一分裂时期,但由于观看的角度不同而使图像看起来有差异。你认为它们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解析:①从平行于赤道板的位置观看,④从细胞的两极进行观看。
答案:A
11.若下图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此推断这种物质可能诱导( )
A.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解析:由图中信息知道,该物质后期含量最高,后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粒分裂,所以该物质是诱导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答案:C
12.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行能发生的是( )
解析:A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B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规律;C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2∶1的时期,如前期、中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行能毁灭DNA∶染色单体=2∶1的时期,所以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下面是某生物体细胞增殖的示意图,下面的曲线图表示该生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该生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图是________。
(2)在曲线图中,a~b段发生变化的缘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发生变化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曲线图。因纵轴表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所以ab段表示间期DNA复制期,bc段包括前期和中期,de段包括后期和末期。
答案:(1)4 A
(2)在间期完成DNA的复制
着丝粒断裂,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子染色体
B图、C图
(3)染色体完成复制后平均支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4.(12分)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变化示意图,请按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B中染色单体数为0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中染色体形态最清楚,则C表示________期,此时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B、A表示两个连续的时期,则A为________期。
(4)请依据图中数据,在下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变化曲线。
答案:(1)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各成为一条染色体
(2)有丝分裂中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
(3)末 (4)如下图表示
15.(16分)在完成了“观看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试验后,老师给同学供应了2份资料:
资料一 一份“试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①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 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 min~5 min。
②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
③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④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盖玻片……
资料二 全班20个试验小组的试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试验条件与观看、计数方法相同)
细胞周期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试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43
4
1
2
试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44
3
0
3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67
18
35
计数细胞总数
1 000
各时期细胞数目的百分比
88.0
6.7
1.8
3.5
(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 h,请依据“资料二”,画出饼状图并表示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试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下列对整个试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_____________。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育温度 ③解离时间长短 ④载玻片厚度 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的是否精确
解析:本题以观看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猎取信息的力气。剪取的洋葱根尖的长度应为2 mm~3 mm,过长过短都不易观看,且不易操作;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压片时要先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覆上一张滤纸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依据“资料二”的表格信息:各时期细胞数目的百分比与细胞周期(12.0 h)相乘,就可以分别计算出各时期所占的时间。试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载玻片的厚度不会影响试验结果。
答案:(1)将“5 cm”改成“2 mm~3 mm”;试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盖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上覆上一张滤纸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2)见下图
(3)①②③⑤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