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
A.商品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选C。依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以推断,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进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快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头启动
D.农夫起义风起云涌
解析:选C。回答本题需要留意问题的前提要求“从人类文明进展的角度看”,人类文明已经经受了两次大的文明转型,即从原始采集、渔猎进入农业文明,又由农业文明转入工业文明。结合本题“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应是近代化进程的启动。选C项。
3.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开头从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文明优劣观转变到以强弱为中心的文明优劣观”,并且“‘自强’也成为中国观念的重心所在”。体现这一转变的最初实践是( )
A.成立总理衙门 B.设立总税务司
C.创办洋务企业 D.派人出国留学
解析:选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鸦片战斗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社会剧变面前,中国人首先感受到的是西方的坚船利炮。于是毁灭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是洋务派。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声。故应选C项。
4.张之洞说:“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这表明张之洞主见( )
A.进展资本主义经济
B.军用、民用工业并重
C.优先进展基础工业
D.推动国民经济军事化
解析:选C。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无一不取资于铁”,铁是基础工业,说明C正确。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故A不正确。B、D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解。
5.自19世纪六七十年月起,诞生了一批中国绅商自行创办的新式企业。下列选项中,对上述企业表述精确 的是( )
A.官营企业、国家资本、手工工场
B.民营企业、私人资本、近代工厂
C.民用工业、官商合办、合股公司
D.民族工业、官督商办、机器生产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留意材料“中国绅商自行创办的新式企业”,实际是考查这些企业的特点,这些企业是由私人资本创办的民营企业,是接受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
6.从1895年开头,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解析:选D。留意时间是“从1895年开头”“10多年时间”,此时间段内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进展,因此答案为D。
7.《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
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进展制造了条件
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进展
解析:选D。联系材料分析各选项,D项说法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8.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天津的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在获奖证书中永利碱厂被称为“进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永利碱厂获此殊荣主要得益于( )
A.南京国民政府的鼓舞
B.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走向世界
D.民族资本家的乐观探究
解析:选D。民族工业在世博会上获奖主要反映了民族工业的进展,故D项正确。1926年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尚未成立,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明显不是其主要缘由,排解;C项是民族工业进展的表现,不是缘由。
9.鸦片战斗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解析:选C。进口税提高意味着确定程度上废除了列强的关税特权,在近代史上,只有抗战前后的国民政府才有可能通过谈判收回部分主权,故选C。
10.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斗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可见,“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 )
A.增加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实力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C.为抗日战斗的成功保存了物质力气
D.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解析:选C。1938年国共合作已实现,排解A项。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月,排解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解,“宜昌大撤退”目标在于保存物质力气,不在于阻滞日军侵略。C为最佳选项。
11.
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起初购买力很强,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但到1949年5月,100元只能买0.000 000 245粒大米,右图为当时国统区的反战漫画。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展面临的哪一方面逆境( )
A.帝国主义的搜刮
B.封建势力的勒索
C.政府滥发纸币变相掠夺
D.官僚资本的压榨
解析:选C。图片中“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是关键信息,只有C项与此关系亲热。
12.《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分析, 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当为( )
A.必需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进展扫除障碍
C.提倡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反映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要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手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拘束其中矣。
——《张謇全集》第Ⅰ卷
材料二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元。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铝,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其尤可惊异者,厥为钨矿。钨之发觉,始于民国四年,至于六、七年,则江西湖南广东所产达4 000余吨,价值1 000万元。世界产钨之国,除美国外,殆以吾国为最。所惋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者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长期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三 夫方案之精确 ,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由于经营工业应具备条件。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成某一业而言,成指某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留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主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方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富强。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国货与实业》1941年1月1日,创刊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张謇的主要观点。 (不得摘抄原文)在他的引导下,近代中国毁灭了哪股进步潮流?(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南方金属矿的产量激增的主要缘由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进展呈现怎样的特征?结合材料二分析,南方金属矿业进展失败的缘由? (8分)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学问分析,阻碍中国民族工业进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材料三归纳作者认为我国民族工业获得进展的主要因素。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状况,留意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来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时代或进展或迟滞的缘由。缘由主要从三方面: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自身分析。
答案:(1)工业化是西方富民强国之缘由;不同意“商务立国”的看法,强调只有工业建设才能制造财宝(或工业建设是商业进展的前提条件);兴办实业是富国御侮之道。进步潮流:实业救国。
(2)激增的缘由:一战的影响,与军工相关的原材料价格暴涨。
特征:中国民族工业毁灭“短暂的春天”(或“黄金时代”或进一步进展)。
失败的缘由: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使民族工业再次陷入举步维艰的状况;用土法开采金属矿是失败的主要缘由;经营者应对无方,改革措施不力。
(3)根本因素: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
主要因素:国家民族的独立;政治清明;农村富强以供应原材料及消费市场。
14.阅读下列材料:
褚辅成像
材料一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23年,褚辅成与友人筹资36万元,在嘉兴南湖畔创办,主要生产黄纸板卷筒,这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但是,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黄纸板价格暴跌。禾丰厂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负债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材料二 后来,褚辅成将禾丰厂卖给了上海商界人士竺梅先、金润庠。在此基础上,筹设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褚辅成被推选为理事。1932年,民丰联合当时国内5家纸板厂,组成中国纸板同业联合会,共同抵制日货。
材料三 1937年11月民丰被日本侵华部队占据,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成功后,民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始终“奄奄一息”;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材料四 同年(1948年)3月,褚辅成在上海病逝。他在遗嘱中说道:“余早读儒书,志存报国,50年来,无敢间息,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非真正民主,实施宪法,无以救国。所期爱国之士,至诚团结,共图国事,永奠邦基……”褚辅成带着未竟的心愿,抱憾而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三,概括禾丰、民丰厂进展陷于逆境的相同缘由。(4分)
(2)材料二中,1932年民丰等企业的活动体现了民族企业家什么样的贵重精神?(6分)
(3)材料三中,民丰账面资金膨胀,但是企业却濒于破产。你觉得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惊异的经营状况?(4分)
(4)通过以上四则材料中褚辅成一生的实业经受,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命运有何主要生疏?(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民族工业进展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第(1)、(3)问分别从日本的侵略和南京国民政府两个角度证明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阻碍。第(2)问民丰等企业的活动体现了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支撑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进展。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榨。
(2)自强不息,努力进展;团结起来,共同反侵略(或反帝爱国)的精神。
(3)国民政府滥发纸币,货币大幅贬值(或通货膨胀严峻等)。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政治民主,民族工业是难以健康进展的。(其他言之有理,或意思相同的表述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