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_ 姓名:_ 考生号:_屯溪一中高一班级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2021-1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5题共30分)1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A舜承尧位 B禹建夏朝 C禹死启继 D盘庚传弟2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A.玉器制造工艺的超群 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 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3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
2、弟及的传统4、中国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皇权至上和中心集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 B C D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了度量衡 B在中心建立三公九卿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心集权制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依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心任命,不行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
3、侯一样拥有封地7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史料的记载的这个史实 A. 有利于减弱相权,加强皇权 B. 有利于消退地方割据隐患C. 扩大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 D. 改善了农夫的生活境遇8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毁灭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缘由是A交通的进展 B疆域的拓展C经济文化沟通的需要 D加强中心集权的需要9唐宋减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A召开政事堂会议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C以六部分割相权 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10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
4、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争辩、决议的基础之上。”这表明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C皇帝制度遭到严峻破坏 D中心集权遭到严峻减弱11、 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开头实行郡县制C中心对地方的把握大大增加 D郡守县令由中心任免12、 “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认真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A“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B依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D
5、与皇帝“共治国事”13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14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制造”。从时代进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制造”的着眼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心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育忠臣顺
6、民15我国古代中心集权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心集权的是A. “于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材料题16、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争辩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终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
7、题。(20分)材料一:一、议定皇帝名号:(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终的齐国,“一统天下”。赢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与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二、“封建”还是“郡县”?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材料三:洪
8、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高校业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当,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百度百科(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8分)(2
9、)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6分)(3)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6分)历史答案15 CCBAD 610 DBDBA 1115 CBCAD16.(20分)(1)确定了“皇帝”名号(2分);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分)理由: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2分)过程: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在此共议军国大事,最终由皇帝裁决。(2分)(2)充当皇帝的顾问,“传旨当笔” (2分);后有“票拟”之权,但受司礼监制约。 (2分)特点:群主专制强化。(2分)(3)利:大臣 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削减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3分)弊:朝议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都打算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在群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简洁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难以参与议政。(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