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与生物进化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鲫鱼是一个种群 (B)同一个种群的个体可以彼此交配(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是一个种群 (D)广口瓶中饲养的全部果蝇是一个种群2、基因频率是指 ()(A)种群的基因库 (B)某种基因在某个生物体中消灭的比率(C)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消灭的比率 (D)某种基因型在某个种群中消灭的比率3、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肯定量的个体,其中AA 个体为40% ,Aa个体为50%,aa个体为10%,则A、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40% 、10%(B)40% 、60%(C)65% 、35
2、%(D)35% 、65%4、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 。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每一代消灭的基因突变数将是2104105108=2107 (个),这一数据所反映出的果蝇的突变现象是 (A)每一个基因的突变率低 (B)每一个基因的突变率高(C)每一代会产生大量变异 (D)每一代只会产生极少的突变5、某一小岛,经常遭到暴风雨的攻击,这里的昆虫大部分无翅,有小部分翅膀很发达,这两者都适应当地环境。这一事实说明 (A)适应是相对的 (B)变异总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C)变异是不定向的 (D)两种变异,都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6、恐龙在中生代中期曾特别
3、繁盛,但到中生代后期就灭亡了,利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恐龙灭亡的缘由是 (A)环境变得太突然(B)恐龙没有变异,没有进化的原材料(C)恐龙缺乏适应新环境的变异,因而被环境淘汰(D)恐龙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转变,就没有进化,因此灭亡7、(多选)由于某种缘由使某森林中几乎全部的树皮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该森林中不同颜色昆虫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图中不能恰当表达这一变化的是 个体数量昆虫的种类(A)个体数量昆虫的种类(B)个体数量昆虫的种类(D)个体数量昆虫的种类(C)棕 灰 白棕 灰 白棕 灰 白棕 灰 白8、杂交试验表明,桦尺蠖的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把握,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
4、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请依据以上材料分析缘由:(1)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产生的。基因型为Ss的个体,遵循 规律,通过若干代的 、分别和组合,使S基因频率增高。(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上述变化发生的缘由: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缘由是 。随着英国工业的进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的缘由是: 。通过上面实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地 ,经过长期的 ,有利变异则渐渐
5、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转变,导致生物朝着肯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打算的。1.D 2 6% 3(1)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532,250;137(两组数据先后挨次可以调换)(2)由于煤烟排放量削减,SO2浓度逐年降低。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渐渐增多。缘由是地衣对SO2敏感,因此SO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缘由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三、基础与提高训练答案1、C2、C3、C4、C5、A6、C7、ABC8、(1)基因突变基因分别选择和积累(2)浅色型桦尺蠖(ss)与环境颜色全都,不易被天敌(如鸟类)发觉而捕食,后代繁殖个体中,导致基因频率高 由于桦尺蠖的栖息地变成黑褐色,不利于浅色种的生存,而黑色型个体不易被天敌发觉而捕食,有利其个体生存,于是黑色型个体数增多,导致S基因频率上升 不定向的 淘汰 自然选择 积累和加强 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