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八)
一、选择题
1.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菌类绝大多数是异养型 B.细胞生物确定都含有核糖体
C.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D.酵母菌有线粒体,但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2.争辩发觉果蝇有一种储存及利用能量的基因(Indy基因),该基因变异后,可以对果蝇细胞级别的能量吸取进行限制,即让果蝇的细胞节食,进而使果蝇的寿命明显的延长。而人类有着和果蝇类似的DNA序列。关于上述争辩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Indy基因变异后,果蝇体内细胞将不再年轻
B.对Indy基因进行诱变,确定可以使果蝇寿命明显延长
C.Indy基因的正常表达能限制果蝇细胞级别的能量吸取
D.人类有可能研制出一种既能延长寿命又能把握体重的药物
3.如图为酶、激素、抗体、载体蛋白等与蛋白质、脂质的关系概念图,其中a、b、c、d、e、f分别表示
A.脂质、激素、抗体、蛋白质、载体蛋白、酶
B.酶、激素、载体蛋白、蛋白质、抗体、脂质
C.蛋白质、酶、激素、脂质、载体蛋白、抗体
D.载体蛋白、抗体、蛋白质、激素、酶、脂质
4.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都是DNA B.蛋白质合成场所都相同
C.都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D.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5.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挨次相同的蛋白质功能可能不同
B.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含有氨基和羧基各n个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方式脱水缩合
D.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煮熟的食物不易被人体消化
6.人、鼠细胞融合试验中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试验结果的记录,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温度超过15℃,细胞膜流淌性开头增加
B.该试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D.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7.争辩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想缺硒时下列生理过程受影响最大的是
A.质壁分别与复原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
C.光合作用暗反应 D.成熟红细胞运输O2
8.下列有关试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清水冲洗2次再制片
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C.用苏丹III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时,需用50%酒精洗去浮色
D.绿叶中色素提取时接受的方法为纸层析法
9.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膜结构为叶绿体内膜
B.A侧为叶绿体基质,其中含有少量DNA
C.甲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叶绿素a
D.图示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不需酶的催化
10.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③④过程中均有能量产生
B.在缺氧的状况下③过程不会有[H]产生
C.在氧气充分的状况下,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①过程的发生需要核糖体、mRNA、tRNA等的参与
1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B.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C.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分解年轻、损伤的细胞器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中心
12.右图为细胞分裂过程部分结构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渐渐解体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1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和pH影响动物细胞培育的细胞周期
B.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整细胞周期
C.细胞凋亡和癌变过程中DNA和mRNA都会转变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结构、形态及功能会转变
14.右图为果蝇精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全部为次级精母细胞
B.发生同源染色体分别过程的细胞只存在于丁组
C.乙组的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2个或4个染色体组
D.丙组细胞中正在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15.某夫妇妻子表现型正常,丈夫为色盲患者,生下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孩子,毁灭这种现象的缘由可能是
A.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殊或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殊
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殊或男方减数其次次分裂特殊
C.女方减数其次次分裂特殊或男方减数其次次分裂特殊
D.女方减数其次次分裂特殊或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殊
二、非选择题
16.(11分)争辩发觉,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取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回答:
(1)Rubisco酶的存在场所为__________,其“两面性”与酶的_________(特性)相冲突。
(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该产物完成光合作用还需要__________(物质)。
(3)夏季中午,水稻会毁灭“光合午休”,此时间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释放速率明显增加,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争辩表明,光呼吸会消耗光合作用新形成有机物的1/4,因此提高农作物产量需降低光呼吸。小李同学提出了如下减弱光呼吸,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①适当降低温度 ②适当提高CO2浓度
不能达到目的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光呼吸相区分,争辩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和场所两方面,列举光呼吸与暗呼吸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毁灭B、b的缘由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GH阶段的是_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_________,图丙中Ⅱ→I,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___________段。假如用洋葱根尖做试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简洁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5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调整机制图,a为物质,b、c、d为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b为________,它通过与_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当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仅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则a表示_________,分泌它的细胞是_________,此细胞可由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分化而来。
(3)餐后参与调整的信息分子c主要为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
(4)若d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受__________激素的调整,而d参与的激素分泌过程存在着分级调整和__________调整机制。
(5)较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人的体温仍会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与酷热环境下相比,此时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应当是__________(增加、削减或不变)。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八)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CDADA 6~10 DBCBD 11~15 BCCBD
二、简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