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中人民版 一轮复习单元质量检测 专题五 古代希腊、罗马
A组 专项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锦阳诊断)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当
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格外敬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状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解析 由材料“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可知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21·辽宁抚顺重点高中期末)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
公民经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见公正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这种状况在古罗马主要表现为( )
A.习惯法的推行 B.公民法的推行
C.万民法的推行 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解析 公民法解决公民之间的冲突,万民法解决公民与外邦人之间的冲突,故B项正确。
答案 B
3.(2021·晋冀豫三省联考)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
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会议”进行修订。这表明( )
A.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尚不明确
B.政治决策先有民主再有集中
C.选民大会实为国家权力机关
D.希腊奴隶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解析 材料反映了选民大会负责审议并打算法案,说明它是国家权力机关,故C项正确。
答案 C
4.(2022·泉州质检)加拿高校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
寻求普世的真理。他信任,违反公正必定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
A.全部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力支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应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解析 全部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是在伯利克里改革时期,故A项错误;“权威的根基”是指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划分等级享受不同政治权利,从而打破贵族对政权垄断,故B项正确;以“陶片放逐法”应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故C项错误。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虽然是梭伦改革内容,但不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22·安徽黄山一模)依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需具备下列条
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需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需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行。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
A.留意形式和程序化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强调疼惜私有财产 D.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解析 就公民法的内容而言,履行法律手续必需严格遵循各种仪式,念诵规定的套语,实施特定的简洁动作,说明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这种留意形式的法律,在当时或许具有确定的合理因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以及商业交往的增多,这种法律形式就愈来愈成了束缚民事行为的桎梏,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疼惜全部权,也不能断定全部者为贵族,故B、C项错误。
答案 A
6.(2021·江苏徐州摸底)“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确定不会由于
贫困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供应了保障( )
A.建立四百人会议 B.颁布解负令
C.设立陪审法庭 D.发放观剧津贴
解析 伯利克里时代,为保证全部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乐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当公职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2022·四川绵阳一模)(节选)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四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头,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终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制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洁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头,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才智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绚烂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争辩》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中国和希腊古代政治制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解析 第(3)问,第一小问,即要说出古希腊民主的缺陷,这可结合我们所学的现代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来分析,它比现代的民主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即是局限性,可从享有民主的主体、本质是阶级的民主、运作程序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等方面分析;其次小问,主要缘由一般是经济上的,要分析两者经济基础的不同。
答案 (3)说明:就范围而言,仅为“公民”的民主,宽敞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解在外;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就形式而言,是抽签选举和轮番坐庄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缘由: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去分散。而希腊以商品贸易为主,需要一个自由公正的制度去维护。
B组 深化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1·广东揭阳模拟)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假如说希
腊人开头提倡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呈现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呈现了何以失败”。材料说明古希腊( )
A.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B.直接民主确保人权
C.海外殖民体现霸权
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
解析 直接民主的形式,造成民主权力的误用和滥用,这种不完善的民主制度最终导致古希腊衰落,而题干体现了古希腊的这一冲突之处,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21·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猜想)周作人在《关于卢奇安》中认为,“演说在雅
典民主时代特殊发达,由于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有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边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马上大见成功。”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智者学派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 ②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 ③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主权” ④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雅典的民主制度需要说服公民大会,故演讲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传授演讲技巧的智者学派兴起进展,故①④正确;②错在“蛊惑”上,功用是“说服”,③错在“全体居民”,应是“全体公民”。
答案 B
3.(2021·湖南十三校)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
铜表法》留意( )
A.保持道路畅通 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
C.规范人们行为 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解析 材料体现了在疼惜私有财产的基础上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本题选C项。
答案 C
4.(2022·河北邯郸高三摸底)假如把整个西方文明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它则是由
两根柱子支撑,即“两H”:Hellenism和Hebraism,亦即“两希”:希腊和希伯来。抓住了西方传统的这两个方面,便是抓住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下列不属于希腊对西方文明的贡献的是( )
A.猛烈的进取精神 B.民主公正精神
C.人文精神 D.信仰精神
解析 古代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而希腊民主思想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由此产生的猛烈的进取精神亲热相关,故A、B、C均属于希腊的贡献。信仰精神来源于宗教,也即来源于希伯来,而非希腊。
答案 D
5.(2022·陕西宝鸡质检)西塞罗说过:“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
一个人群因听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疼惜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疼惜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以下是《十二铜表法》条文,体现西塞罗这一法治观的是( )
A.“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B.“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殊的法律”
C.“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消前法”
D.“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
解析 依据材料“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物质目的就是疼惜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疼惜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即可概括出材料的核心观点是政府本质上维护的是公民的权益。符合材料核心的是B。
答案 B
6.(2021·湛江调研)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求知,才智,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商定上
C.美德即学问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解析 理解题干诗歌的主要含义,从“德行 、求知,才智,向善,人性之巅”等可以推断强调品德、才智、善的灵魂,这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学问”相符,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7.(2021·湖南四大名校)(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留意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公正,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整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简洁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争辩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摘自朱汉国主编《历史》(人民出版社)
(2)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缘由。
解析 第(2)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法留意疼惜物权、法律程序、崇尚法治,倡行人人公正等内容,这些为近代西方民主与法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近代西方民主的演化历程来组织答案。重点回答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民主与法治产生的作用。
答案 (2)缘由:①公开稳定(成文),突出了法律程序建设,为法治实践供应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为近现代法制进展供应了阅历;②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法律规范从国家到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法治国,有法可依,为新社会制度建设供应了可资借鉴的法律规范;③疼惜物权(私有制),留意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可为进展资本主义经济供应法制保障;④倡行法人人公正。自然法思想超出奴隶制时代限制,有利于人类进步,闪烁着永恒的思想光线,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权和宗教特权供应了思想武器;⑤崇尚法治,公正至上。既适合近代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也是政治文明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