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823079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8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究经受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发觉遗传因子但并未证明其化学本质 B.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利用显微镜观看到DNA双螺旋结构 C.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试验更具说服力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试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选B。孟德尔发觉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他并没有证明其化学本质;沃森和克里克只是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没有利用显微镜观看到DNA双螺旋结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中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别开来,单独地观看噬菌体DNA的作用,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比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更具说服力;烟草花叶病毒含有蛋白质和RNA,该病毒感染烟草试验证明白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②⑤ 解析:选A。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3.科学家在争辩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试验争辩(已知培育用的细菌大约要20 min分裂一次,试验结果见相关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B.上述试验争辩可以说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 C.用15N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模板,用含有14N的培育基培育,第三次复制后50%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条链含14N,50%的DNA分子只含14N D.D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选C。用15N标记的DNA分子为模板,用含14N的培育基培育,第一次复制后,全部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其次次复制后50%的DNA分子只含14N,50%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第三次复制后25%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75%的DNA分子只含14N。 4.为证明蛋白质和DNA到底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试验(T2噬菌体特地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试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育液是用来培育大肠杆菌的,其内的养分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试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试验,两组相互对比,都是试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别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别定律 D.若本组试验B(上清液)中毁灭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B。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故题图中锥形瓶中培育液内的养分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A错误;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试验,两组相互对比,两组试验都是试验组,B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由于没有染色体结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别定律,C错误;若本组试验B(上清液)中毁灭放射性,可能是试验时间较长,细菌裂解导致的,D错误。 5.(2022·河北唐山月考)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基因A1、A2和A3把握,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把握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了基因通过把握酶的合成来把握代谢从而把握性状 B.该动物种群中关于体色共有6种基因型、纯合子有3种 C.分析图可知,该动物体色为白色的个体确定为纯合子 D.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 解析:选C。选项A,基因把握生物性状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把握酶的合成来把握代谢过程从而把握性状,二是通过把握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把握生物性状,本题图中体现了第一条途径,说法正确。选项B,A1、A2、A3三个复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纯合子有A1A1、A2A2、A3A3三种,杂合子有A1A2、A1A3、A2A3三种,共计6种,说法正确。选项C,从图中信息可以发觉,只要缺乏酶1,体色就为白色,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2A2、A3A3和A2A3三种,而A2A3属于杂合子,故说法错误;选项D,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该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后代中毁灭棕色(A1A2)个体,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含有A2基因,其基因型只能是A2A2或A2A3,若为A2A2,子代只能有A1A2棕色和A2A3白色两种类型,若为A2A3,则子代会有A1A2棕色、A1A3黑色和A2A3(或A3A3)白色三种类型,故选项D正确。 6.(2022·天津其次次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丙 A.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若乙图中的模板链及其转录形成的信使RNA共有2 000个碱基,且模板链中A∶T∶G∶C=2∶1∶3∶3,则含碱基U有200个 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比例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叶片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解析:选C。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能识别—GAATTC—序列的限制酶是在G与A之间即①部位切割,解旋酶是解开双螺旋之间的氢键,A正确;若乙图中的模板链及其转录成的信使RNA共有2 000个碱基,则模板链和信使RNA的碱基各为1 000个,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于模板链中A∶T∶G∶C=2∶1∶3∶3,说明信使RNA中U∶A∶C∶G=2∶1∶3∶3,U有200个,B正确;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任何双链DNA分子中(A+C)/(T+G)恒等于1,这不是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丙图中转录和翻译发生在同一场所,可发生在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乙图表示转录过程,小麦叶片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均可发生该过程,D正确。 7.如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 C.若把握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确定程度的影响 D.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把握的 解析:选B。甲和乙均为mRNA,mRNA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A正确。在不考虑终止密码子的状况下,合成的该蛋白质应当有氨基酸m+n个,则肽键数为m+n-2个,B错误。若基因发生了突变,如碱基对的替换,则蛋白质的结构可能发生转变,也可能不转变,因此说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确定程度的影响,C正确。丙是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从图形可以看出其是由甲和乙两个mRNA翻译得到的,所以有两个基因分别转录合成甲和乙,D正确。 8.(2022·高考江苏卷)争辩发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 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 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解析:选B。A项,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经④逆转录形成DNA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②转录和③翻译合成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外壳。B项,侵染细胞时,HIV的RNA连带蛋白质衣壳一并进入细胞内,进入细胞后衣壳解聚,释放RNA,同时逆转录酶开头催化RNA逆转录产生DNA。C项,经④逆转录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项,若抑制逆转录过程,则不能产生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因此科研中可以研发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9.(原创题)G418是一种抗生素,可通过影响核糖体的功能而阻断蛋白质合成,而neo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使G418失效。下表为G418对不同细胞致死时的最低用量,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细胞名称 G418浓度(g/ml)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700~800 植物细胞 10 酵母菌 125~500 A.不同真核细胞对G418的敏感度不同 B.G418可有效抑制植物愈伤组织的生长 C.neo基因的表达不受G418的干扰 D.G418可影响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 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G418影响翻译过程,neo基因的表达也会受到G418的抑制。 10.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愿定会转变 C.③过程中需要多种转运RNA,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 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把握,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解析:选C。有的氨基酸由多种密码子打算,故不同的tRNA有可能搬运相同的氨基酸。 11.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基因1不正常而缺乏酶1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 B.由苯丙氨酸合成黑色素需要多个基因把握 C.基因可通过把握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把握生物性状 D.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 解析:选C。题图体现了基因通过把握酶的合成,把握生物的代谢进而把握生物的性状。 1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2021全国Ⅰ,1B) B.转录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2011江苏,7A、2011安徽,5B改编) C.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2011海南,25D)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2010海南,12D改编) 解析:选D。DNA聚合酶是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13.请回答下列与DNA分子有关的问题: (1)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________。 (3)假定大肠杆菌只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15N的DNA培育在含14N的培育基中,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4)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个。(2)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在单链和双链中的比例相同。(3)一个只含15N的DNA分子培育在含14N的培育基中,子二代产生4个DNA分子,8条DNA单链,其中含15N的单链有2条,含14N的单链有6条,则这4个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b×2+1/2×a×6)/4=(3a+b)/4。(4)该模板链A+T之和占该链的54%,故该链A=26%,T=28%,G=22%,C=24%,则对应的信使RNA中U=26%,A=28%,C=22%,G=24%。 答案:(1)2n-1×m (2)M% (3)(3a+b)/4 (4)24%、26% 14.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合成物质M的原料是由宿主细胞供应的________,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过程①、②为____________。 (2)图中+RNA的功能是作为 ______________的模板及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3)EV71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________和________。 (4)病毒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暴露于病毒表面,而VP4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连接,另外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________,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是 ________。 解析:(1)图中的M物质是多肽链,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①②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即RNA复制过程。(2)由题图可以看出,+RNA的功能是作为翻译和复制的模板及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3)EV71感染机体后进入内环境中首先会引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会引发细胞免疫。(4)由于VP4包埋在衣壳内侧,故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由于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口服后不会转变其性质,所以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 答案:(1)氨基酸 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RNA的复制 (2)翻译和复制 (3)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4)VP4 VP1 15.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把握特殊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特殊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把握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_______。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________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过程①是转录,需要核糖核苷酸作原料,且需要RNA聚合酶催化。(2)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互补配对,由tRNA上的反密码子可推出mRNA序列为—UCUGAA—,对应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AGACTT—。(3)图中显示基因通过把握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把握生物体的性状。(4)致病基因由基因突变产生,故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碱基发生替换后数目不变,故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相同。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答案:(1)转录 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 (2)—AGACTT— (3)基因通过把握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把握生物体的性状 (4)等位基因 相同 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16.(新情景信息题)在真核细胞中,若合成的蛋白质是一种分泌蛋白,其氨基一端上有一段长度约为30个氨基酸的疏水性序列,它能被内质网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中,接着合成的多肽链其余部分也随之而入,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包装等过程,最终通过细胞膜向外排出,其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朊病毒一旦进入真核细胞,可使蛋白质形态发生畸变,其致畸机理如图2、图3所示。请回答: (1)图1中编码疏水性序列的遗传密码在mRNA的________区段(填数字)。 (2)图1中结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并不异于其他核糖体,核糖体是否结合在内质网上,实际上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打算的。 (3)图2中物质3依次通过 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加工和包装等过程,形成具有确定空间构象的正常蛋白质1和2。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挂念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从而使________过程停止。 (4)图3中的6是一种朊病毒,它与______________结合,阻挡核糖体识别4,所以与图2中的物质3相比,物质7的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新材料为背景,综合考查同学对基因的转录与翻译过程的理解。(1)依据题意和图1所示,该分泌蛋白在mRNA上是由5′端向3′端的方向进行合成的;图中左侧其次个核糖体上已合成疏水性蛋白质链,故编码疏水性序列的遗传密码在mRNA的1区段。 (2)若正在合成的蛋白质的起始端含有疏水性序列,则能被内质网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可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中;反之则不能。(3)图2中物质3为多肽,其须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包装等过程,才能形成具有确定空间构象的蛋白质。图2中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挂念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从而使翻译过程终止。(4)依据图3所示,蛋白质2与朊病毒结合,阻挡核糖体识别终止密码子,使得翻译过程在此刻不能终止,导致多肽链延长。 答案:(1)1 (2)正在合成的蛋白质的性质(或起始端有无疏水性序列) (3)内质网、高尔基体 翻译 (4)蛋白质2 多肽链延长(或多肽链含有更多的氨基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