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提升练(三)
专题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进展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022·重庆文综)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自然 捕捞量增加,其主要缘由是( )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养分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
【解析】选D。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水面面积扩大,使鱼类的生存空间增大,从而使库区渔业自然捕捞量增加。
2.(2022·四川文综)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选B。结合图例可以看出①、③地风功率密度等级小,风力资源不丰富;②地风功率密度等级高,风力资源丰富,而且距能源消费市场(沿海地区)近;④地虽风功率密度等级高,风力资源丰富,但离能源消费市场(沿海地区)远。
3.(2022·浙江文综)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推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四省比较关于产业进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人均GDP与全
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
平(%)
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A.青海大力进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进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进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进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解析】选D。表中信息显示,四个省份中浙江省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科技水平较发达,进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但人均耕地最少,故A、C项错误;河南省水资源压力最大,不适合进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故B项错误;黑龙江省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小,城市化水平较高,适宜进展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故D项正确。
(2022·浙江文综)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水道。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4、5题。
4.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水道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转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析】4选D,5选A。第4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将长江下游的水调入华北地区,调水会使调入区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故①错误;调水可以增加丙地水道的水量,有利于改善水道的航运条件,故②正确;依据图中海拔信息,丙至戊段海拔先上升后降低,故丙地至丁地河段不能自流引水,故③错误;调水可以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急状况,故④正确;选项D正确。第5题,调入北方的水主要用于北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长江水质问题确定会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故A项正确。
6.(2022·珠海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10年和2021年产业结构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产业进展限制了第一、其次产业的进展
B.其次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C.第一产业比重太低,结构不合理
D.该市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
【解析】选D。由图可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加,会促进第一、二产业进展;其次产业比重下降,但产值会上升;第一产业比重较低,表明其次、三产业得到充分进展,是经济进展水平高的体现,产业结构实现升级,趋于合理。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读图表,完成7、8题。
河段
①
②
③
④
平均坡度
0.085
0.125
0.045
0.002
7.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关于①②③④河段开发的重点是( )
A.①——水产养殖 B.②——水土保持
C.③——内河航运 D.④——梯级开发
【解析】7选A,8选B。第7题,坡度=坡面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故坡面的垂直高度即落差等于坡度与水平距离的积;图中比例尺相同,则依据图上距离与坡度的乘积即可进行比较得出①河段落差最大。第8题,②处于河流上游,植被破坏简洁造成水土流失,在河流开发过程中应留意水土保持。
2022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2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宣布,依据最新收到的卫星分析数据,可以判定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印度洋南部海疆(42°S,92°E)“终结”。此时该海疆风大浪高,多恶劣天气,给海上搜救带来极大困难。据此完成9、10题。
9.猎取卫星分析数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RS和GPS
C.GPS和GIS D.RS和GIS
10.该海疆此时风大浪高的主要缘由是( )
A.地处热带,海水温度高
B.温带海疆,西风强盛
C.副高把握,上升气流强
D.大洋中部,洋流强大
【解析】9选C,10选B。第9题,利用卫星猎取海疆精确位置,使用GPS,对卫星数据进行分析,需要用GIS;而RS不能精确定位。第10题,从纬度位置分析,该海疆位于温带西风带范围,受西风的影响风大浪高。
11.(2022·中山模拟)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其分布具有确定的地域差异性。下图为我国江苏省2009年秸秆资源构成比例图。近年来,该省秸秆资源分布明显毁灭“北多南少”局势,主要缘由是( )
A.气候变暖,北部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B.北部利用沿海滩涂增加作物耕种面积
C.南部以丘陵地形为主,耕地资源削减
D.南部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业结构调整
【解析】选D。江苏省北部农作物是小麦,A错;沿海滩涂不能增加作物耕种面积,可以进展旅游业、海水养殖业,B错;南部以平原地形为主,C错;南部距“长三角”近,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多,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022·深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乌克兰地形及黑土分布图
材料二 流经首都基辅的第聂伯河是乌克兰最大河流,该河径流量61%集中在春季,此外,夏秋占24%、冬季占15%。下表为基辅和波尔塔瓦的气候统计资料。
月份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辅
均温
(℃)
-5.6
-4.2
0.7
8.7
15.1
18.2
19.3
18.6
13.9
8.1
2.1
-2.3
降水量
(mm)
47
46
39
49
53
73
88
69
47
35
51
52
波尔塔瓦
均温
(℃)
-6.6
-5.3
-0.1
8.8
15.4
18.6
20.1
19.4
14.3
7.6
1.5
-3.1
降水量
(mm)
43
37
35
40
51
60
71
46
44
42
49
51
材料三 黑土是在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茂密的地区,有机质不易分解并历经千百年大量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肥沃土壤。乌克兰有世界最大的黑土分布区,其大平原流域地势平坦,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峻以及受到工业污染等,曾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一次大的“黑风暴”能使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5至12厘米,最严峻的达20多厘米。
(1)乌克兰地形以 为主;气候类型主要属 。
(2)依据材料二,第聂伯河的水量以 补给和
补给为主。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乌克兰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缘由。
(4)乌克兰南部是前苏联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区内采矿、冶金(钢铁)、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等工业发达,黑海沿岸的尼古拉耶夫有“乌克兰船都”之称。分析其进展造船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5)为疼惜黑土地免受侵害,乌克兰应当实行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乌克兰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距海洋较远,受西风带影响小,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第聂伯河径流量61%集中在春节,此外,夏秋占24%、冬季占15%,说明冬季降雪量大,春节积雪溶化,河流水量增大,故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第(3)题,乌克兰植被茂密,为黑土形成供应了丰富的有机质;该国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地形平坦,外力侵蚀作用弱,形成了有机质丰富的黑土。第(4)题,乌克兰钢铁工业发达,原料丰富,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工业与之配套,船舶装备制造力气强;造船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濒临黑海,海运发达,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宽敞,促进了造船业的进展。第(5)题,疼惜黑土,可以营造农田防护林,实施科学耕作,实行保土轮作、套种、少耕、免耕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要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合理支配农业、林业和牧业等用地;防治工业污染等。
答案:(1)平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2)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3)植被茂密,为黑土形成供应了丰富的有机质;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形平坦,侵蚀作用弱。
(4)钢铁工业发达,原料丰富;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工业与之配套,船舶装备制造力气强(或造船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濒临黑海,海运发达;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宽敞。(任答3点即可)
(5)营造农田防护林;实施科学耕作,实行保土轮作、套种、少耕、免耕等措施防治土壤侵蚀;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支配农业、林业和牧业等用地;防治工业污染。(任答4点即可)
13.(2022·广州二模)1976年,河南省柘城县从国外引进三樱椒种植、加工技术,此后种植面积、加工力气逐年增加。1999年柘城县被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现在,柘城县无公害三樱椒标准化种植已形成“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产品畅销国内外。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28分)
材料一 河南省柘城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三樱椒生长期120~135天,喜凉快气候,不耐寒冷霜冻,喜土壤肥沃。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如下图所示。
(1)柘城县位于 (地形区),地势特点是 。
(2)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是 。
(3)简述柘城县种植三樱椒的优势区位条件。
(4)柘城县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等。借鉴柘城县三樱椒种植业的成功阅历,提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进展的建议。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中东部,位于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其地势特点是地势低平,自西北向东南降低。第(2)题,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南北向京九铁路和东西向陇海铁路在此交会;很多东西向和南北向大路穿过河南,故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是铁路、大路南北、东西纵横交会。第(3)题,种植三樱椒的优势区位条件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交通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材料中可概括柘城县农业具有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特点;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进展,可从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进展特色农业;加大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进展“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促进农业社会化过程。
答案:(1)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低平,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铁路、大路南北、东西纵横交会
(3)地形:地势低平;气候:气温适中,生长周期长,雨热同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交通:铁路、大路南北、东西纵横交会中心。
(4)分布的区域化 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或者农、工、商联合一体化(社会化)
建议: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发挥特色优势作物,形成区域化生产;进展有机、绿色种植;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进展“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促进农业社会化过程。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