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高考化学考点突破训练:10-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823022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化学考点突破训练:10-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高考化学考点突破训练:10-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 点 突 破 锁定高考热点 探究规律方法 考点1 物质分别提纯的物理方法 1.过滤 (1)适用范围: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别。 (2)留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③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 (1)适用范围:将固体溶质从溶剂中分别出来。 (2)留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②当有较多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萃取和分液 (1)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易分层。 (2)留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 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 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4.蒸馏(分馏) (1)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别。 (2)留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碎瓷片); ③冷凝管口水流方向应为“下进上出”。 5.升华 (1)适用范围:利用某物质易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别。 (2)留意事项:应与物质的分解变化区分开来,如NH4ClNH3↑+HCl↑属化学变化。 6.渗析 (1)适用范围:分别提纯胶体。 (2)留意事项: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或用流淌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题组训练 1.完成下列试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试验 装置或仪器 A 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 B 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C 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D 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 解析 向溴水中加入CCl4,萃取后,液体会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A项正确。苯酚能溶解在乙醇中,无法用过滤法除去,B项错误。加热时碘会升华,但无回收气态碘的装置,C项错误。精确     配制确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当使用容量瓶,D项错误。 答案 A 2.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分别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取Cl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 A项,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二者会分层,可以用分液法分别,选择③,A项不合理;B项,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选择③,B项合理;C项,⑤可以用作洗气瓶,可用于氯化亚铁溶液吸取氯气,C项合理;D项,粗盐提纯需要过滤、蒸发结晶,选择①和②,D项合理。 答案 A 3.(2021·新课标全国Ⅰ)下列试验,所实行的分别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别 方法 原理 A 分别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 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别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A项错误。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别,B项错误。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是由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故C项错误。乙醚和丁醇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别,D项正确。 答案 D 4.(2022·河北教学质量监测)下列试验装置通常不用于物质分别提纯的是(  ) 解析 A项适用于液—液分别,B项适用于固—固分别(其中一种物质易升华),C项适用于气—气分别,而D项中坩埚适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分解。 答案 D 归纳总结 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分别(提纯)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别(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别(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别(提纯) 考点2 物质分别提纯的化学方法 方法 原理 杂质成分 沉淀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Cl-、SO、CO及能形成弱碱的阳离子 气化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CO、HCO、SO、HSO、S2-、NH 杂转纯法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用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酸、酸酐或碱) 氧化还原法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 如用酸性KMnO4除去CO2中的SO2,用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 热分解法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酸碱溶解法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别 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含杂质的金属作阳极、纯金属(M)作阴极,含M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特殊提示 (1)在进行物质分别试验时一般应留意以下几点: ①被分别的物质要尽量分别完全(所加试剂要过量)。 ②分别后不得引入新的杂质。 ③被分别的物质,在分别后要复原。 (2)物质提纯时应留意。 ①除去阳离子常选用阴离子,例如除去Mg2+、Al3+、Fe2+、Fe3+、NH、Cu2+等常选用OH-;除去Ag+选用Cl-;除去Ba2+选用SO。除去阴离子常选用阳离子;把有关的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掉。 ②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应不引入其他无关的离子——“除杂不加杂”原则。 ③为使杂质离子除“净”,所选试剂加入时一般应“稍过量”。 ④支配加入试剂先后挨次时,应以互不干扰和后加入的试剂有利于除去先加试剂的过量离子。 ⑤加入试剂后生成的沉淀不要一一过滤,在互不影响的状况下最好一起过滤除去。 题组训练 5.(2022·哈师大附中模拟)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及杂质 检验 除杂试剂 或方法 A I2(Cl2) 潮湿的淀粉­KI试纸 NaI溶液 B NaHCO3溶液 (Na2CO3) Ca(OH)2 溶液 过量CO2 C CO2(HCl) AgNO3溶液(含稀硝酸) 饱和Na2CO3 溶液 D NO(NO2) 观看颜色或潮湿的淀粉­KI试纸 水 解析 淀粉­KI试纸遇I2也会变蓝,不能检验I2中是否混有Cl2,A项不正确;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也有沉淀生成,不能检验NaH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B项不正确;饱和Na2CO3溶液和CO2、HCl都能发生反应,C项不正确。 答案 D 6.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试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试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试验。 选择试剂 ① Na2CO3溶液 ④ 试验操作 ② ③ 加热 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 A.试剂①为Ba(OH)2溶液 B.操作②为结晶 C.操作③为过滤 D.试剂④为稀HNO3 解析 依据题意,选择Ba(OH)2溶液除去SO、NH和HCO,NH3·H2O通过加热除去,操作②为加热。过量的Ba2+用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OH-和CO用硝酸除去,则操作③为过滤,试剂④为HNO3。 答案 B 7.(2022·太原模拟)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分开5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分别是(  )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解析 本题要从③入手,③能将沉淀部分溶解。据题意知③为NaOH溶液,排解A、B两项;第①步只分别出一种沉淀,所以只能向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使Ag+沉淀而分别,同时对其他离子无影响,因此试剂①为NaCl溶液,排解C项,D项对。 答案 D 8.(2022·惠州二调)为了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gSO4和CaCl2杂质,须进行下列六项操作,正确的次序是(  ) ①加水溶解 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③加入过量BaCl2溶液 ④加入过量盐酸 ⑤加入过量K2CO3溶液 ⑥过滤 A.①⑤③⑥④②    B.①⑤③④⑥② C.①③④⑥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 解析 先加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BaCl2溶液,生成BaSO4沉淀(除去SO),再加入过量K2CO3,生成MgCO3、CaCO3和BaCO3沉淀(除去Mg2+、Ca2+和前面过量的Ba2+),经过滤除去沉淀,然后再加入过量盐酸,除去前面过量的CO,最终经加热使过量的HCl挥发,再进行蒸发以得到纯洁的KCl晶体。 答案 D 名 师 究 错 易错追根溯源 挑战高考满分 【典例】 (2021·重庆)按以下试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自然 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错因分析】 不清楚每个步骤的原理和目的,会导致错选AD两项,不清楚步骤(2)(3)中所需的仪器,会导致错选B项。 【解析】 本题考查试验方案的设计,意在考查考生的试验设计与操作力气。滤液与不溶性物质是用过滤的方法分别的,A项正确;分别水层与有机层,需要分液漏斗,B项正确;溶液蒸发结晶应用蒸发皿,C项错误;用蒸馏的方法从有机层溶液中蒸出甲苯,D项正确。 【答案】 C 纠错训练 下列试验不正确的是(  )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从下口放出有机层 B.分别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的产物 C.从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得到Na2CO3固体 D.利用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可得到质量分数为90%以上的乙醇 解析 A项,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可以萃取碘单质,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较大,应从下口放出;B项,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钙与氯化钠,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过滤分别;C项,加热时NaHCO3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可以转化为Na2CO3,但蒸发时应当用蒸发皿;D项,乙醇的沸点低于100 ℃,可以利用水浴加热蒸馏的方法提高其百分含量。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