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阶段-专题五-第2讲-专题特辑.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21742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7M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阶段-专题五-第2讲-专题特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阶段-专题五-第2讲-专题特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押题训练(一) 1.某同学试验小组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试验时。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1所示。读数为________ mm。 图1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时,测出了包括(0,0)在内的6组电流I和电压U的值,并已经标在了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请用铅笔和直尺在坐标纸上画出合理的图线,并求出该段金属丝的电阻Rx=________Ω。 图2 (3)测该金属丝电阻时,可供该试验小组选择的器材如下: A.量程0.6 A,内阻约0.5 Ω的电流表A1 B.量程3 A,内阻约0.01 Ω的电流表A2 C.量程10 mA,内阻rA=50 Ω的电流表A3 D.量程15 V,内阻约30 kΩ的电压表V E.阻值为0~10 Ω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0~1 000 Ω的电阻箱 G.两节干电池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如图3所示,试补画出该小组同学测金属丝电阻Rx接受的电路图,并标明所选用电表的符号,如A1或A2等。 图3 解析:(2)连线时留意让多数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U-I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Rx==5 Ω。 (3)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 A=0.6 A,电流表选用A1;电压表V量程太大,不能用,应考虑将A3与电阻箱R2串联改装成电压表;由于电压测量值是从0开头的,故滑动变压器应接受分压式接法。 答案:(1)2.000 (2)5 连线如图甲所示 (3)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2.(2022·安徽高考)图4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试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 图4 (1)完成下列试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前,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________; ②闭合开关后,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________; ③断开开关,……依据试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 (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 解析:(1)①滑动变阻器在最左端时,小灯泡电压最小,为了疼惜小灯泡不被烧坏,因此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最左端。②在调整滑动变阻器时,应留意电压表的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答案:(1)①使它靠近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 ②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多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 (2)如图所示 3.试验室中现有器材有:电池E,电动势约10 V,内阻约1 Ω;电流表A1,量程约10 A,内阻r1约0.2 Ω;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5 Ω;电流表A3,量程250 mA,内阻r3约5 Ω;电阻箱R1,最大阻值999.9 Ω,最小值转变量为0.1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值100 Ω;开关S;导线若干。 要求用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图中电流表A的内阻。 图5 (1)在所给的3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以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甲上连成测量电路。 (3)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电流表A1不能精确测出其内阻,因这时图中的电流表A′应为A2、A3中的一只,这使得电流表A1中的电流不能超过300 mA,其指针的偏转极其微小,误差很大,而A2、A3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 (2)若测电流表A3的内阻,则需将电流表A3和电阻箱R1并联,再与电流表A2串联,实物连线如图所示。实物图连线时要留意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电表的负接线柱流出。 (3)依据前面的分析,要读出的物理量是A、A′两电流表的示数I、I′和电阻箱的阻值R1。待测电流表和电阻箱并联,电压相等,即IRA=(I′-I)R1,所以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RA=R1。 答案:(1)A2 A3 (2)实物连线图见解析 (3)A、A′两电流表的示数I、I′和电阻箱的阻值R1 RA=R1 4.(2022·江苏高考)如图6甲所示的黑箱中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学元件,小明使用多用电表对其进行探测。 图6 (1)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觉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先调整图乙中多用电表的________(选填“A”、“B”或“C”)。 (2)在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a、b接点间是否存在电源时,一表笔接a,另一表笔应________(选填“短暂”或“持续”)接b,同时观看指针偏转状况。 (3)在判定黑箱中无电源后,将选择开关旋至“×1”挡,调整好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阻值。测量中发觉,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测量记录如下表。两表笔分别接a、b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将记录表补充完整,并在黑箱图中画出一种可能的电路。 两表笔接的接点 多用电表的示数 a,b ________Ω a,c 10.0 Ω b,c 15.0 Ω 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前应先调整“指针定位螺丝”A,使指针指到左边的“0”刻度线处。 (2)为疼惜多用电表的内部元件,在测量黑箱中是否存在电源时,应短暂接触接点b。 (3)欧姆表的读数为5×1 Ω=5 Ω;每对接点间正反向电阻均相同,说明黑箱中没有二极管元件,依据表格中两接点间电阻的数值,可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答案:(1)A (2)短暂 (3)5.0 见解析图 5.(2022·常州模拟)如图7所示,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试验中,在电路中接一阻值为2 Ω的电阻R0,通过转变滑动变阻器,得到几组电表的试验数据: 图7 U/(V) 1.2 1.0 0.8 0.6 I/(A) 0.10 0.17 0.23 0.30 (1)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图法在图8坐标系内作出U-I图线。 (3)利用图线,测得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 Ω。 图8 (4)某同学测另一串联电池组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变化的曲线如图9所示。由所得图线可知,被测电池组电动势E=________V,电池组的内阻r=________Ω。 图9 解析:(1)R0的作用是防止电路短路,起到疼惜电源、电表的作用。 (2)U-I图线如图所示。 (3)由图可知E=1.5 V,r=k-R0=1.0 Ω (4)当r=R=5 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Pm=()2·R, 可解得:E=30 V。 答案:(1)疼惜电源、电表,防止短路 (2)见解析 (3)1.5 1.0 (4)30 5 押题训练(二) 1.(2022·江苏四市联考)某同学要测量一电阻Rx(阻值约18 Ω)的阻值,试验室供应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约1 Ω);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0.5 Ω);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5 kΩ);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 Ω,额定电流1 A);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尽可能精确     ,应接受下面给出的________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图1 (2)下表中记录了电阻箱阻值R及对应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数据I、U,请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图象,依据图象得出电阻Rx的测量值为________Ω。 图2 次数 1 2 3 4 5 R/Ω 8 12 16 20 24 I/A 0.44 0.36 0.32 0.29 0.25 U/V 2.30 2.40 2.56 2.60 2.70 /Ω-1 0.19 0.15 0.12 0.11 0.09 /Ω-1 0.13 0.08 0.06 0.05 0.04 (3)此试验中电阻R x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1)由于待测电阻阻值较小,接受电流表外接;由于电流表量程太大,需要给待测电阻并联一可读出电阻值的分流电阻,所以选择电路A。 (2)利用描点法作出-图象,依据电路图A,利用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规律,U/R+U/Rx=I,解得=+。对比图象,图象在纵轴截距的倒数为待测电阻阻值,即Rx=1/0.061 Ω=16.4 Ω。 (3)因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应为+,因此测得的Rx值偏小。 答案:(1)A (2)图象见解析 16.4 (3)偏小 2.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试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连线如图3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____(填“红”或“黑”)色; (2)若适当调整电阻箱后,图12中多用电表、电流表 图3 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4(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 为____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Ω; 图4 (3)将图4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依据全部电器“红进黑出”的一般原则,对多用电表有,电流从红表笔进入多用电表,电流从黑表笔流出多用电表,由于设计电路图中a表笔接在电流表的正极,故电流经过多用电表从a表笔流出,故a表笔为多用电表的黑表笔。 (2)欧姆表读数为R=14.0 Ω;电流表读数为I=53.0 mA;电阻箱读数为4×1 Ω+6×0.1 Ω=4.6 Ω。 (3)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考虑到多用电表表头的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表头偏转的格数与表盘总格数之比为26∶50,而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外电路电流表示数为I=53.0 mA,设两表笔短接时通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I0,则=,解得I0=102 mA。 (4)设多用电表内阻为r,已知外电路电阻为R=14 Ω,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E=I(r+R),多用电表两表笔短接时:E=I0r,联立解得多用电表内的电池电动势E=1.54 V。 答案:(1)黑 (2)14.0 53.0 4.6 (3)102 (4)1.54 3.(2022·福建高考)某争辩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E。 (1)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状况下,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5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V。 图5 (2)然后,用电压表、电阻箱R、定值电阻R0、开关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组成电路,测定该电池电动势。 ①依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图6 ②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示数U。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R、U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与的值。请用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图线。 图7 R/(Ω) 166.7 71.4 50.0 33.3 25.0 20.0 U/(V) 8.3 5.9 4.8 4.2 3.2 2.9 / (×10-2Ω-1) 0.60 1.40 2.00 3.00 4.00 5.00 /(V-1) 0.12 0.17 0.21 0.24 0.31 0.34 ③从图线中可求得E=____________V。 解析:(1)多用电表使用10 V电压挡,刻度盘上每小格对应的示数为0.2 V,所以读数为9.4 V。 (2)由电路图可知E=U+(R0+r),所以=·+,故轴上的截距为,由图线可求得E的值。 答案:(1)9.4  (2)①连线如图所示 ②所作图象如图所示 ③10.0(9.5~11.1 V均正确) 4.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试验”中 (1)为减小试验误差,便利调整,请在给定图17甲的A、B、C、D四个电路图和E、F、G三个滑动变阻器中选取适当的电路图和器材,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在横线上。应选取的电路图是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取________。 E.总阻值15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的滑动变阻器 F.总阻值20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的滑动变阻器 G.总阻值1 000 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的滑动变阻器 (2)由试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中b线。将该小灯泡与一干电池组成闭合回路,该电池两极间的电压随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18中a线所示,则小灯泡与电池连接后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 W;若再将一阻值为0.75 Ω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 W。 图8 图9 解析:(1)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中b线)可知,小灯泡电阻很小,不超过1 Ω,且电表示数从零开头读数,因此电流表接受外接法,滑动变阻器应当接受分压式接法,C图正确;滑动变阻器接受分压式接法,为了便于调整,应接受总阻值较小的,故应选择E。 (2)两图线的交点坐标即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实际功率P=UI=0.72 W;依据电池的U-I图线可知,电池的内阻为0.75 Ω,若再将一阻值为0.75 Ω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小灯泡与等效内阻为1.5 Ω的电源连接,在U-I坐标系内,连接(0,1.5 V)和(1.0 A,0)两个点,作出等效电源的U-I图线,读出该图线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坐标为(0.80 A,0.30 V),此即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值,故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24 W。 答案:(1)C E (2)0.72 0.24 5.(2022·北京高考)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试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0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图10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试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 V,内阻约1 Ω)、电流表(内阻约0.1 Ω)、电压表(内阻约3 kΩ)、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试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A 0.020 0.060 0.160 0.220 0.340 0.460 0.520 由以上试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接受图11中的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图11 (3)图12是测量Rx的试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依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图12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13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18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13 (5)依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8Ω·m (6)任何试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试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退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 mm+39.8×0.01 mm=0.398 mm (2)通过给定的数据发觉电压接近从0开头,故滑动变阻器接受的是分压式接法。 (3)对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连线时应使测量电路在开头时分到的电压为0。 (4)图线应过原点,且使大多数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图线的斜率反映了金属丝的电阻,所以Rx=4.5 Ω。 (5)由R=ρl/S,S=π(d/2)2,取d=4×10-4m、l=0.5 m、R=4.5 Ω,解出ρ≈1×10-6Ω·m。 (6)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选项A错误;由于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为系统误差,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则可以消退系统误差,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利用U-I图象处理数据,相当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选项D正确。 答案:(1)0.397(0.395~0.399均可) (2)甲 (3)如图(a)所示 (4)如图(b)所示 4.5(4.3~4.7均可) (5)C (6)C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